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型西瓜长相乖巧、皮薄肉甜,适合于小家庭一次食用,因此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品种也越来越多。许多果农走上了种植小型西瓜的道路。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常见品种
1、黑美人。这是市场上近几年十分畅销的一代杂交品种。果皮墨绿色,有不明显黑色斑纹,肉色深红。极早生、生育性强。果实长椭圆形,果皮薄而坚韧,耐搬运,果重2.5千克-3.5千克,肉质细嫩多汁,糖度12°左右。在高温期栽培更能发挥其品种优势。
2.小玲。早生、抗病性和生育性强、适应性广、结果力强,且易栽培。瓜重约3千克。球形至椭球形,瓜皮为绿底青黑条斑,肉鲜红、浓艳,质地细嫩、爽口,含糖量高而稳定,不裂果,种子黑褐色,小而少。
二、栽培技术
(一)育苗
1.浸种。播种前用百菌清800倍液浸泡30分钟,洗净,用清水浸泡6小时后催芽。
2.催芽。将浸种后的种子装入订孔的塑料袋,用湿毛巾包裹。30℃下催芽20-24小时,每隔4-5小时翻动1次,以利出芽整齐。
3.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装好营养土的穴盘内,每穴1粒,种芽垂直向下,播后覆土0.5-1厘米。出苗期昼夜加温,苗床保持日温20-25℃,夜温13-15℃。真叶出后。每天早晨(5-8时)加热2-3小时即可。晴天时草帘早揭晚盖,阴雨天可在不降温(13%以上)的前提下,适当晚揭早盖,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气温高于20℃时,通风炼苗。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苗若徒长,应及时降温,增加光照。
4.苗期管理。①低温期和多雨期需加盖小拱棚,注意通风透气。②浇水宜在上午,营养袋或穴盘应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可在早上10时浇1次水,浇水量不宜过多。③苗长势弱时,可用2%尿素对水叶面喷施或用叶绿精1500倍液喷施。④苗期病害:潜叶蝇用阿福丁2000倍液喷雾;猝倒病,用托布津或福美双药剂喷雾并控制水分。
(二)整地、施肥
1.大田匐地式栽培。以沟心对沟心距离为5米开沟,在近沟心内侧0.4米深处挖施肥沟,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磷肥4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施肥后起高畦,平整大田畦面。
2.大栅立式栽培。以沟心对沟心距离为1.5米开沟,大畦面开施肥沟。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磷肥4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施肥后平整畦面。
(三)定植
1.大田匐地式栽培法。株距0.6米-0.8米,每667平方米定植600-800株,定植于高畦上。
2.大棚立式栽培。每667平方米定植1800-2000株,定植于畦两边,株距0.45米。
(四)肥水管理
1.肥水管理。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共追肥3次。第一次在伸蔓期,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千克;第二次在幼果鸡蛋大时,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千克,硫酸钾肥15千克;第三次在第一批果实直径20厘米时,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千克。采用穴施并结合灌水,每次施肥后用叶绿精1500倍液喷施于叶面,连喷3次,以增加叶面活力。
2.水分管理。前期少水、中期(幼果膨大)多水,后期(成熟前后)少水,宜在晴天上午灌水,雨天注意排水,勿有积水。
(五)留蔓、人工授粉、定果
每株2-3蔓,应把每蔓的8片叶之前的分蔓摘除,以利养分集中。刮大风前提前采用土压、插硬枝条等方法固定瓜蔓。无论哪种整枝法,在开花坐果时都要把在结瓜节位发生的枝蔓尽早摘除,只留主蔓第3雌花及子蔓上第2雌花结的瓜。幼瓜长到鸡蛋大时,依长势和计划上市时间选择形状较好的瓜定留,定留瓜时尽量在主蔓上选定。若第一茬瓜膨大期过后。植株长势较强,可选留二茬瓜。每株留2-3个果,即一蔓留1-2果,摘除畸形和有病虫害的果。定瓜后,若植株生长过旺,可采用摘心、埋头、扭枝(在结瓜节位前端)等方法控制生长。保护地栽培,棚内生长期越长越好,当瓜蔓长到棚边缘时,将膜揭开固定好,引蔓外长。
尽量采用人工授粉。授粉宜在早上7-9时花粉散开时进行,一边采雄花一边授粉,将雄花花药均匀涂抹雌花柱头,一朵雄花授一朵雌花。同一棚应在3-5天授完花粉。授粉后第2天瓜胎下弯,查看补授以促进果实发育。也可用新型座瓜灵激素处理促进瓜膨大,但要按规定浓度以防畸形瓜比例增大。
三、采收、包装
1.采收。西瓜的后熟作用不显著,贮藏后糖分会降低,在适熟时采收即食最佳。即食型在9成熟时采收,外运型则在8-9成熟时采收。
2.包装。用兜或纸逐个包裹西瓜。4-6个瓜装1箱(纸箱),要求大小均匀并分级,在果肩上贴品种标签或生产公司标签,箱上注明果数及净重。采收后静置1-2天才装运,使果皮坚韧不裂。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①霜霉病:初期用代森锰锌800倍液或杀毒矾300倍液防治,后期用瑞毒霉809倍液喷雾,连喷2-3次。②疫病: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每5-7天1次,连喷4-5次。
2.虫害。④潜叶蝇:用阿巴丁乳油1500倍液防治。②蚜虫:用敌杀死乳液3000倍液或25%功夫3000倍液防治。
一、常见品种
1、黑美人。这是市场上近几年十分畅销的一代杂交品种。果皮墨绿色,有不明显黑色斑纹,肉色深红。极早生、生育性强。果实长椭圆形,果皮薄而坚韧,耐搬运,果重2.5千克-3.5千克,肉质细嫩多汁,糖度12°左右。在高温期栽培更能发挥其品种优势。
2.小玲。早生、抗病性和生育性强、适应性广、结果力强,且易栽培。瓜重约3千克。球形至椭球形,瓜皮为绿底青黑条斑,肉鲜红、浓艳,质地细嫩、爽口,含糖量高而稳定,不裂果,种子黑褐色,小而少。
二、栽培技术
(一)育苗
1.浸种。播种前用百菌清800倍液浸泡30分钟,洗净,用清水浸泡6小时后催芽。
2.催芽。将浸种后的种子装入订孔的塑料袋,用湿毛巾包裹。30℃下催芽20-24小时,每隔4-5小时翻动1次,以利出芽整齐。
3.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装好营养土的穴盘内,每穴1粒,种芽垂直向下,播后覆土0.5-1厘米。出苗期昼夜加温,苗床保持日温20-25℃,夜温13-15℃。真叶出后。每天早晨(5-8时)加热2-3小时即可。晴天时草帘早揭晚盖,阴雨天可在不降温(13%以上)的前提下,适当晚揭早盖,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气温高于20℃时,通风炼苗。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苗若徒长,应及时降温,增加光照。
4.苗期管理。①低温期和多雨期需加盖小拱棚,注意通风透气。②浇水宜在上午,营养袋或穴盘应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可在早上10时浇1次水,浇水量不宜过多。③苗长势弱时,可用2%尿素对水叶面喷施或用叶绿精1500倍液喷施。④苗期病害:潜叶蝇用阿福丁2000倍液喷雾;猝倒病,用托布津或福美双药剂喷雾并控制水分。
(二)整地、施肥
1.大田匐地式栽培。以沟心对沟心距离为5米开沟,在近沟心内侧0.4米深处挖施肥沟,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磷肥4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施肥后起高畦,平整大田畦面。
2.大栅立式栽培。以沟心对沟心距离为1.5米开沟,大畦面开施肥沟。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磷肥4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施肥后平整畦面。
(三)定植
1.大田匐地式栽培法。株距0.6米-0.8米,每667平方米定植600-800株,定植于高畦上。
2.大棚立式栽培。每667平方米定植1800-2000株,定植于畦两边,株距0.45米。
(四)肥水管理
1.肥水管理。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共追肥3次。第一次在伸蔓期,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千克;第二次在幼果鸡蛋大时,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千克,硫酸钾肥15千克;第三次在第一批果实直径20厘米时,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千克。采用穴施并结合灌水,每次施肥后用叶绿精1500倍液喷施于叶面,连喷3次,以增加叶面活力。
2.水分管理。前期少水、中期(幼果膨大)多水,后期(成熟前后)少水,宜在晴天上午灌水,雨天注意排水,勿有积水。
(五)留蔓、人工授粉、定果
每株2-3蔓,应把每蔓的8片叶之前的分蔓摘除,以利养分集中。刮大风前提前采用土压、插硬枝条等方法固定瓜蔓。无论哪种整枝法,在开花坐果时都要把在结瓜节位发生的枝蔓尽早摘除,只留主蔓第3雌花及子蔓上第2雌花结的瓜。幼瓜长到鸡蛋大时,依长势和计划上市时间选择形状较好的瓜定留,定留瓜时尽量在主蔓上选定。若第一茬瓜膨大期过后。植株长势较强,可选留二茬瓜。每株留2-3个果,即一蔓留1-2果,摘除畸形和有病虫害的果。定瓜后,若植株生长过旺,可采用摘心、埋头、扭枝(在结瓜节位前端)等方法控制生长。保护地栽培,棚内生长期越长越好,当瓜蔓长到棚边缘时,将膜揭开固定好,引蔓外长。
尽量采用人工授粉。授粉宜在早上7-9时花粉散开时进行,一边采雄花一边授粉,将雄花花药均匀涂抹雌花柱头,一朵雄花授一朵雌花。同一棚应在3-5天授完花粉。授粉后第2天瓜胎下弯,查看补授以促进果实发育。也可用新型座瓜灵激素处理促进瓜膨大,但要按规定浓度以防畸形瓜比例增大。
三、采收、包装
1.采收。西瓜的后熟作用不显著,贮藏后糖分会降低,在适熟时采收即食最佳。即食型在9成熟时采收,外运型则在8-9成熟时采收。
2.包装。用兜或纸逐个包裹西瓜。4-6个瓜装1箱(纸箱),要求大小均匀并分级,在果肩上贴品种标签或生产公司标签,箱上注明果数及净重。采收后静置1-2天才装运,使果皮坚韧不裂。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①霜霉病:初期用代森锰锌800倍液或杀毒矾300倍液防治,后期用瑞毒霉809倍液喷雾,连喷2-3次。②疫病: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每5-7天1次,连喷4-5次。
2.虫害。④潜叶蝇:用阿巴丁乳油1500倍液防治。②蚜虫:用敌杀死乳液3000倍液或25%功夫3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