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人们充分利用休闲时间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休闲活动。休闲活动有助于个人身体的舒畅和安全、情绪稳定和个人成长。
对于青少年身心发展更具有重大影响:①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休闲活动是陶冶性情,发展自我的一个途径;②休闲活动是青少年交朋友,建立同伴团体与参与标准的机会;③休闲活动具有调剂、缓解生活压力的意义。有研究发现,有参与休闲活动的青少年比避开休闲活动的青少年来得健康满足。
在针对学生休闲活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觉得休闲时间较多。但“闲时”增加了,他们却也更容易感到“无聊”、“烦闷”了。于是有部分学生去从事妨碍身心以及危险性的活动(如沉溺于网络、赌博性电动玩具,等等),造成社会问题与困扰;还有部分学生因此患上抑郁症等病症;他们在社交、学习等方面也表现欠佳。
所以弄清楚什么是“无聊感”,找到无聊感产生的根源,将有助于我们找到预防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帮助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一、无聊感的定义及表现
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史蒂文·沃丹洛维奇指出:“西方文化通常将无聊定义为‘无所事事’。”其典型表现为:感到生活每天都一样,每件事都是重复,没有乐趣,厌烦,有抵触情绪;早上不想起床,又要开始沉重的一天;缺乏运动,感到身心疲惫,没精打采;沉闷无聊,没有灵感和新意,也没有动力,感觉不到周围的变化;假期后的涣散心情,感到又要开始漫长的学习,没有兴趣和活力;长期无所事事的乏力感;需要音乐,咖啡,烟草等刺激,才能打起精神;口头禅是:“没意思!”“没劲!”“无聊!”
二、“休闲无聊感”的根源
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1.客观因素
(1)客观刺激。人们普遍拥有对新鲜感、兴奋感以及变化的渴望。人类的大脑会不断寻求“刺激”,并且永远不会感到满足。所以,有些学生为了摆脱“无聊”,会沉湎于吸烟、搞破坏、赌博等有害行为。
(2)休闲活动的特征。学生往往对重复、单调、压抑的活动不感兴趣,会频繁地感到无聊。所以,有些学生就会自行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刺激的活动。
2.主观因素
(1)性格特征。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因为他们需要有持续变化的刺激,才能达到最佳的唤醒水平,否则无聊感就油然而生。
(2)注意力水平。无聊感与注意力密切相关,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注意力涣散都会引起无聊。
(3)情绪体验。当学生不清楚自己内心的感受,或者陷于某种情感或情绪无法自拔的时候,更容易感到无聊。
(4)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因人而异。自身调节能力弱,再多的外部刺激和新鲜感也会转瞬即逝。
(5)兴趣爱好。兴趣爱好贫乏的人,容易产生无聊感;爱好广泛且富有创造力的人,就不容易陷入无聊的泥淖。学生在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必须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时,就会产生无聊感。
(6)内心世界的充实程度。森德伯尔称:“我相信有人即便像佛教僧侣那样安静打坐,也不会感到无聊。他们依然能用心感悟生活、发现快乐并不断成长。”如果内心世界不充实,再多的外部刺激和新鲜感也会转瞬即逝。
(7)生活目标的确定。当个体出于现实考虑或迫于其他压力,放弃了至关重要的生活目标和梦想,无聊感也会随之产生。
三、如何消除“休闲无聊感”
1.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或者开始一种有创意的娱乐,可以让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帮助学生摆脱无聊。学校或班主任应该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特别是一些能够激发思维和想象力的活动,从而避免学生选择消极、图一时之快的娱乐方式,也能够减少无聊感。
2.指导学生确定一个切实、明晰的人生目标,帮助学生走出无聊的泥沼。当学生在经受无聊的折磨时,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找到一个新的、实际的目标,在短期内忙碌和充实起来。
3.作为人意识的一方面,注意力水平对无聊感的产生至关重要。注意力提高了,人们的专注程度也相应提高,从而无聊感减少。班主任要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4.参加内观训练,只要用心感悟生活,无聊感也可以变成我们前进的动力。内观是指人关注并感知当下的一种状态。通过自我训练,你会发现周围的环境其实很丰富多彩。树叶不单有绿色的,也有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树叶。只要用心去体会和发现周围的美,就不会感到无聊。
5.如果无聊源于乏味的工作,那么可以尝试换一个环境,或者通过增加强度和难度来改善。
6.对于常见的短暂的身心疲惫引起的消沉,多做放松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当然,无聊并非一无是处。无聊是人思考和反省的好机会。诺贝尔奖获得主、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德斯基在《无聊礼赞》中就曾写道:“当无聊的大潮来袭,请伴它而去。让自己随波逐流,浸没于其中,慢慢沉底。总的说来,处理讨嫌之物的规律是,你越快沉底,便越快上浮。”
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余生活,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新颖的活动,避免学生产生“休闲无聊感”,转而寻求不健康的“刺激”,造成身心伤害,也扰乱班级秩序。只有消除了学生的休闲无聊感,才能够有效地管理班级,建立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健康成长。
对于青少年身心发展更具有重大影响:①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休闲活动是陶冶性情,发展自我的一个途径;②休闲活动是青少年交朋友,建立同伴团体与参与标准的机会;③休闲活动具有调剂、缓解生活压力的意义。有研究发现,有参与休闲活动的青少年比避开休闲活动的青少年来得健康满足。
在针对学生休闲活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觉得休闲时间较多。但“闲时”增加了,他们却也更容易感到“无聊”、“烦闷”了。于是有部分学生去从事妨碍身心以及危险性的活动(如沉溺于网络、赌博性电动玩具,等等),造成社会问题与困扰;还有部分学生因此患上抑郁症等病症;他们在社交、学习等方面也表现欠佳。
所以弄清楚什么是“无聊感”,找到无聊感产生的根源,将有助于我们找到预防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帮助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一、无聊感的定义及表现
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史蒂文·沃丹洛维奇指出:“西方文化通常将无聊定义为‘无所事事’。”其典型表现为:感到生活每天都一样,每件事都是重复,没有乐趣,厌烦,有抵触情绪;早上不想起床,又要开始沉重的一天;缺乏运动,感到身心疲惫,没精打采;沉闷无聊,没有灵感和新意,也没有动力,感觉不到周围的变化;假期后的涣散心情,感到又要开始漫长的学习,没有兴趣和活力;长期无所事事的乏力感;需要音乐,咖啡,烟草等刺激,才能打起精神;口头禅是:“没意思!”“没劲!”“无聊!”
二、“休闲无聊感”的根源
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1.客观因素
(1)客观刺激。人们普遍拥有对新鲜感、兴奋感以及变化的渴望。人类的大脑会不断寻求“刺激”,并且永远不会感到满足。所以,有些学生为了摆脱“无聊”,会沉湎于吸烟、搞破坏、赌博等有害行为。
(2)休闲活动的特征。学生往往对重复、单调、压抑的活动不感兴趣,会频繁地感到无聊。所以,有些学生就会自行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刺激的活动。
2.主观因素
(1)性格特征。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因为他们需要有持续变化的刺激,才能达到最佳的唤醒水平,否则无聊感就油然而生。
(2)注意力水平。无聊感与注意力密切相关,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注意力涣散都会引起无聊。
(3)情绪体验。当学生不清楚自己内心的感受,或者陷于某种情感或情绪无法自拔的时候,更容易感到无聊。
(4)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因人而异。自身调节能力弱,再多的外部刺激和新鲜感也会转瞬即逝。
(5)兴趣爱好。兴趣爱好贫乏的人,容易产生无聊感;爱好广泛且富有创造力的人,就不容易陷入无聊的泥淖。学生在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必须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时,就会产生无聊感。
(6)内心世界的充实程度。森德伯尔称:“我相信有人即便像佛教僧侣那样安静打坐,也不会感到无聊。他们依然能用心感悟生活、发现快乐并不断成长。”如果内心世界不充实,再多的外部刺激和新鲜感也会转瞬即逝。
(7)生活目标的确定。当个体出于现实考虑或迫于其他压力,放弃了至关重要的生活目标和梦想,无聊感也会随之产生。
三、如何消除“休闲无聊感”
1.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或者开始一种有创意的娱乐,可以让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帮助学生摆脱无聊。学校或班主任应该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特别是一些能够激发思维和想象力的活动,从而避免学生选择消极、图一时之快的娱乐方式,也能够减少无聊感。
2.指导学生确定一个切实、明晰的人生目标,帮助学生走出无聊的泥沼。当学生在经受无聊的折磨时,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找到一个新的、实际的目标,在短期内忙碌和充实起来。
3.作为人意识的一方面,注意力水平对无聊感的产生至关重要。注意力提高了,人们的专注程度也相应提高,从而无聊感减少。班主任要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4.参加内观训练,只要用心感悟生活,无聊感也可以变成我们前进的动力。内观是指人关注并感知当下的一种状态。通过自我训练,你会发现周围的环境其实很丰富多彩。树叶不单有绿色的,也有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树叶。只要用心去体会和发现周围的美,就不会感到无聊。
5.如果无聊源于乏味的工作,那么可以尝试换一个环境,或者通过增加强度和难度来改善。
6.对于常见的短暂的身心疲惫引起的消沉,多做放松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当然,无聊并非一无是处。无聊是人思考和反省的好机会。诺贝尔奖获得主、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德斯基在《无聊礼赞》中就曾写道:“当无聊的大潮来袭,请伴它而去。让自己随波逐流,浸没于其中,慢慢沉底。总的说来,处理讨嫌之物的规律是,你越快沉底,便越快上浮。”
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余生活,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新颖的活动,避免学生产生“休闲无聊感”,转而寻求不健康的“刺激”,造成身心伤害,也扰乱班级秩序。只有消除了学生的休闲无聊感,才能够有效地管理班级,建立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