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新锐导演新作展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ua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编按:
  在国内DV圈里,上海导演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各种文化汇集的上海固守着一片净土。第一次认识黎小锋是看他的作品《夜行人》,那时候黎小锋还和夫人贾恺在北京念研究生,同时也做纪录片的工作。镜头中的女孩和母亲真实的生活让人不由得想见这只“下了美味鸡蛋的母鸡”。但低调的黎小锋只是默默地拍片,在同济影像论坛上进行纪录片的推广工作,组织放映以及在各种放映地点进行学术交流。
  5月底,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他们这次放映,问小锋情况时,他才恍然说:“搞了这么多次活动,却从没想过媒体的力量。”默默地工作,总要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更何况,在这个新作展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么多新锐导演2007年至2008年之间拍摄完成的最新电影作品,而相当多的电影学博士与教授也都参与了此次展映活动。可以说,这次展览学术氛围比较浓厚。
  
  抵达神奇现实!
  我们期待中的影片,来自日常生活,有着朴素的生命质感;
  我们期待中的影片,发生在当代中国,体现着我们置身其中的“神奇现实”;
  我们期待中的作者,怀着赤子之心,只以自己的作品发言;
  我们期待中的观众,有着独立思想,忠诚于自己的内心感受……
  ——同济影像论坛
  


  
  一对老人的生活我们在说
  记录/陈奕文
  
  观众:非常高兴能看到这么一部有意思的纪录片。先简单说说我自己的想法:它一以贯之地表现了一对老人的生活,并且截取了她们生活的片断,我觉得一直有您的气场在里边。对于人物现状的不满,一种“真”的感觉。想问一下,您拍的另外三个人的一个简单状况。
  黎小锋:苏州这四户人家,最吸引我的,就是这个老太太和她保姆的故事。因为,她的那种形象啊,气质啊,那股子劲啊,我特别有兴趣,也特别能进去。有人把拍纪录片的人当成一些劳动者,但我觉得那也是一些需要灵感的劳动者。有的时候,如果你自己没开窍的话,你跟她们之间肯定是有隔膜的。我特别喜欢那种状态:整个气场,是通的,你能领会那种心灵的语言,没有任何障碍。这个时候我会很激动,觉得很有成就感,回去以后,看了一遍又一遍,觉得活在世上,还是有点意思的。(热烈的掌声)当然,最后还是要看剪辑出来的最终效果。
  观众:你没有打灯吗?
  黎小锋:我任何地方都没有打灯。但也有一些技巧。做纪录片也不能完全根据现场光线来,有些时候你可以把灯加亮一些。
  观众:有的场景,一盏台灯,跟荷兰的油画一样。
  方旭东:包括室内的一些静物,都很有油画感。
  黎小锋:我对她们家的环境非常熟悉。什么地方,什么角度,我都特别熟悉。拍摄的时候也在想,有没有别的角度?比如,拍孙老师躺在床上,刚才他说的“床戏”,就四个机位,我数过的。有位朋友问我,你为什么不从顶上俯拍呢?我说,那样我会把她活活吓死的。如果我能做到,我都有可能去尝试。
  观众:老太太说身世时戴那个花帽子,是她故意戴上的,还是你暗示的?
  黎小锋:没有安排。她历来就是这么优雅,这么美丽。也正因为这样,保姆对她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因为自己出身较低,也没受过什么教育,尽管她说孙老师是多么的吝啬,多么的小气,多么的让她讨厌,但孙老师身上有一种气质,她从来不具备的气质,很吸引她。
  观众:老太太很自恋?
  黎小锋:老太太很自恋,但保姆很崇拜她。保姆受到她那么多折磨,但还不离不弃,这也是个原因。
  李鹏:2006年我看《夜行人》,还觉得你在讲一个边缘化的群体,但这个片子没有给我那样的感觉。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个讲老人的题材,它是一出戏,讲的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两个人怎么从钩心斗角,到最后相依为命,一点一点地体贴在里面。它更像一个故事,一部小说。中间围绕着两个人的钱啊,两个人不同的关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震撼人的故事……
  
  ★ 同济影像论坛简介:
  “同济影像论坛”是以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师生为主的,一个进行影像放映、交流和研讨的学术平台。2005年11月成立以来,先后举办过彭小莲、应亮、周浩、舒浩仑、孙悦凌等一系列影视导演的放映讲座活动,并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联合主办了“进入国际视野的当代中国纪录片”国际研讨会,与日本加贺电子集团、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联合主办了“上海新锐导演新作展”等重要活动。
  
  ★ 影展协调:
  曾庆、符新华 永怡盛世文化传播
  武佳敏《影像现场》电影学术活动推广
  李昕然 同济影像论坛
  
  ★ 影展召集人:
  黎小锋 同济影像论坛
  
  ★ 到会嘉宾:
  宋 崇 北影厂 著名导演
  武珍年 上影厂 著名导演
  李 果 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馆长
  聂欣如 教授、电影专家、华东师范大
  学影视编创中心主任
  张 闳 教授、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 哲学系主任
  吕新雨 教授、纪录片专家、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 广播电视系主任
  方旭东 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廖增湖 作家 《收获》杂志
  何平华 博士、媒介学者、华东师范大
  学传播学院
  刘海波 博士、电影学者、上海大学影
  视艺术学院
  程 波 博士、电影学者、上海大学影
  视艺术学院
  王庆福 博士、电影学者、上海大学数
  码艺术学院
  崔 辰 电影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
  与设计学院
  符新华 独立导演
  刘智海 独立导演、中国美术学院影视系
  舒浩仑 独立导演
  朱神刚 艺术家
  李鹏 旅法策展人
  等等(部分嘉宾作为现场主持)
  
  ★ 参展导演:
  郭静、柯丁丁 纪录片导演、上海电视台
  应亮 独立导演
  周洪波 纪录片导演、上海电视台
  朱鹰文 纪录片导演
  黎小锋、贾恺 纪录片导演
  放映影片:
  《我最后的秘密》
  时间:2008年5月24日
  晚上19:30
  地点:曲阳路574号,“上海新锐导演新作展”
  导演:黎小锋 贾恺
  主持人:方旭东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
  
  神秘《董家渡》
  陈磊
  
  《董家渡》的英文片名叫《Lotus Ferry》,直译成中文是“莲花渡”的意思。我问导演周洪波,为什么“董家渡”就变成了“莲花渡”,他神秘兮兮地笑而不答。影片《董家渡》本身也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摄影机在董家渡的老弄堂里游走穿梭,时而跟随着某个人物的行踪,但更多的时候是摄影机以一种自觉的方式在观察。影片的影像是流动的,几个主要人物“随波逐流”时隐时现,人物并非这部影片核心,空间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影片的结构是散点式的,人物和空间似乎被导演随意的排列着,看似没有逻辑,却自有一种秩序。或许这种散乱的秩序是对董家渡老式里弄的生活最好的注解。
  
  苍茫《仲夏九七》
  华铭
  
  《仲夏九七》里有这样的镜头,足以表达外滩人不舍的回忆:和煦的江风,悠扬的钟声,黑白的电视,昏黄的楼道,黑得发亮的灶台……圆明园路九十七号的居民们生活在一起已经四五十年了,他们同喜同悲,一起分享着生活的各种滋味。对面的友谊商店一天天地拆掉了,九十七号所处的外滩也面临着整体的修缮和迁移,一辈子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看着友谊商店一层层的消失,他们意识到各奔东西的日子也已经不远了,仲夏的夜与日,黑与白,外滩的古典与怀旧质问着陆家嘴的现代,究竟什么才是永恒不变的……
  
  我想说的三部片子
  刘海波 (博士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
  
  周六,去曲阳参加上海新锐电影展映。先是郭静、柯丁丁的《2006关于我的朋友》,记录了上海一家人的奋斗。放映后的讨论有些争鸣,涉及纪录片的真实性、纪录片的节奏感、纪录片的戏剧性等大话题。我本人觉得影片有些闷,节奏感不是太好。但是这显然是情节片的观影习惯,所以有些拿不定主意。
  然而由于影片的主人公给观众的印象是镜头意识太强,不够本真,因此就真实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本人的意见是,我们都谈纪录片要反映真实,但何谓真实,什么样的真实,哪个层面的真实,什么才是真实,这些话题其实不是不证自明的。我认为,一个人的真实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内心真实或叫内在真实;第二个层面是表象真实或叫社会真实,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带了人格面具的形象;第三个层面是镜头真实,就是在镜头面前表现出来的人的状态。我觉得三个层面都有价值,我们在生活中,大概是希望知人知面也知心的。但是不能苛求摄像机能做到,摄像机能记录到任何一个层面都是可贵的,至于是哪个层面,我觉得作者当然可以有一个暗示和判断,但也可以交给观众来判断。
  晚上看了黎小锋的《我最后的秘密》,当场给予高度评价,我认为在中国纪录片里可以进前十甚至前五的。一气呵成,气场非常好,拍摄对象也非常有戏,是关于一个90岁左右的苏州大学的退休体育女教师和她60岁左右的女保姆的。女教师旧社会是一个大家闺秀、校花、体育皇后,命运也算坎坷,人绝对有派头、优雅,也有点瞧不起劳动人民。保姆有些抱怨,但也还憨厚,一主一仆纠葛了八九年,中间经历过老太太摔伤腿躺在床上几乎死去的几年。我当时提到影片的场景基本就是在老人家里,是两个人的,封闭的、自足的,但是或许有另一种做法那就是在时空上突破,关联上大时空,但是由于现在已经非常圆满了,所以只能说那是一种可能性,属于另一部纪录片了,导演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和艺术自由,小锋表示那不是他所擅长的。
  今晚看了应亮的《另一半》。现场点评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一个是纪实与虚构的关系。影片的拍摄非常记录化,反电影,这也是一个动向,剧情片纪录化,纪录片剧情化,贾樟柯据说无缝对接的《二十四城记》正在戛纳大放异彩,这是一个普遍动向。
  
  内容简介:
  巍是一个工作狂。他每天工作到深夜,从不休假。巍有两部手机,却还是应接不暇,他永远在打电话。挣钱,是他巨大的乐趣。墨是他同居的女友,性情活跃,享受生活。她不久前辞去了工作,偶尔帮巍处理一些生意,大部分时间都在和朋友们约会中度过。
  巍的父母早已退休。但是迫于生活压力,他们现在经营一家由巍投资的小饭店。每天凌晨四点,他们就开始忙碌,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十点。饭店周围的居民区拆迁了,生意越来越差,健康也出现了严重问题。他们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关闭饭店,他们年纪大了,很难支持繁重的工作。但他们又不希望亏掉儿子的投资。
  怎样才算安定的生活?这就是我的上海,有关梦想,有关焦虑,有关疼痛。
  


  
  参展纪录:国内首映
  《2006,关于我的朋友》
  纪录片,103分钟,2007年
  摄影:柯丁丁
  录音/剪辑:郭静
  导演:郭静 柯丁丁
  
  内容简介:
  圆明园路九十七号原来是巴拿马领事馆,后来转变成洋行,洋行的职工就住到了楼上,高挑宽大的建筑空间被切割成狭小局促的居住空间,但这丝毫影响不了他们对这里的感情,对面的友谊商店一天天地拆掉了,九十七号所处的外滩源地区也面临着整体的修缮和迁移,一辈子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望着友谊商店一层层的消失,他们意识到分离的日子也已经逼近,但是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无奈的同时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这一切,看似潇洒的背后是凝重的悲哀。九十七号凝望浦江对岸,仿佛停滞在和他们生活空间一样古老的时代里,黑白的电视,昏黄的楼道,黑得发亮的灶台……九十七号的居民们生活在一起已经四五十年了,他们同喜同悲,一起分享着生活的各种滋味,仲夏的夜与日,黑与白,外滩的古典与怀旧质问着陆家嘴的现代,究竟什么才是永恒不变。
  
  《仲夏九七》
  纪录片,2006年
  导演:朱鹰文
  
  内容简介:
  在律师事务所做书记员的小芬,整天用她的笔记录着这座西南地区发展中城市里各色女子所遭遇的一切。而小芬自己的生活也很没有安全感:同居的男友忽然失踪了,可能是卷入了一场凶杀案;她的妈妈、她的女性朋友也一样过着没有依托的日子。
  这部片子由两个交替出现的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小芬在律师事务所里对各色女子口述的记录,另一部分是对小芬及其身边女子遭遇的叙述。
  采用这样的一个结构,是想让这部电影成为一份中国内陆城市(农村)女性生存状态的简报。
  
  ★ 特别放映: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学生作品展映单元
  2006届 徐亚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毕业生》 (46分钟)
  2006届 动画专业 赵福儒 《神经病》 (10分钟)
  2006届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赵小川 《孤独》 (12分钟)
  2008届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万枝 《大肆》 (32分钟)
  2008届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王朵 《他的闹钟》 (15分钟)
  2009届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周泽宇 陈超 尤樱子 陈璐怡
  
  《光启效应》 (4分钟)
  2010届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朱敏 陈播 《百窘》 (10分钟)
  《我最后的秘密》
  纪录片, 彩色,90分钟,2008年
  摄影:黎小锋
  录音:贾 恺
  导演\剪辑:黎小锋 贾 恺
  出品:CNEX,黎小锋
  
  《另一半》
  2006,剧情,DV,111分钟
  导演/剪辑:应亮
  编剧:应亮 彭姗
  制片:彭姗
  摄影:李荣圣 应亮
  声音:应亮 彭姗
  
  内容简介:
  在苏州一条粉墙黛瓦的老街上,住着一个出身名门的九旬老太和她60多岁的保姆。主仆俩天天吵吵闹闹,既彼此抱怨,又相守相依。
  人到暮年,无儿无女,爱恨交织的青春记忆让老太挥之不去,而最让她割舍不下的,就是准备偷偷捐献出去的财产。围绕着老太的遗嘱,保姆和远方亲戚各怀心思,轮番登台。但谁都不知道,老太内心深处,又是怎样一个世界……
  参展记录:第9届全州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第5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
  
  内容简介:
  一对在理发店相依为命的兄妹,一个像流浪汉却能讲流利英语的老人,一个每天忙碌的水果摊年轻人,他们生活在中国上海一个叫董家渡的地方。他们彼此不认识,却常常擦肩而过,然后为自己的生活奔波。
  这里是一个渡口附近的生活区,这里有旧的工厂、最老的教堂、地下的戏院,有长长的街道和古老的房子,这里是上海的一个部分。
  纪录片《董家渡》向我们展示了在变化中的现代中国,人们日常生活中精神上的快乐和痛苦。
  参展记录: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获2006年国际选片会最佳导演奖
  
  《董家渡》
  纪录片,60分钟,彩色,
  35mm,2006年
  导演:周洪波
  摄影:Nie Yunxing
  剪辑:郝玉
其他文献
张讯捷(本刊记者,以下简称张):为什么选择SONY PMW-EX1作为拍摄用机?  肖桑(导演,以下简称肖):巧合吧,纯巧合,制片刚找到一款EX机,就选它了。  张:SONY PMW-EX1独特的外观设计,手感和操控性如何?  肖:大部分功能键你都能在机身上方便的找到并使用,与专业摄影机不同的是其体积非常小,无论手持或架机拍摄,其性能却不逊色于任何一款机型。  张:SONY PMW-EX1具有多种
期刊
北京奥运会不仅仅属于运动员,它更属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全方位展示奥运,以另类视角看奥运。奥运的元素渲染着我们的生活、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奥运大环境下,你的生活怎会一成不变?!      2008年5月4日开始,随着奥运圣火在中国境内各大城市进行传递,本着“传递圣火、传递友谊”的宗旨,央视网星播客倾力举办了“圣火过我家”DV大赛。大赛受到众多热心网友的青睐与支持,DV作品征集展播正式启动以来,截至
期刊
类型:艺术片  时长:6分  前后期设备:DVCpro摄像机、监视器、道具、化妆器具、苹果电脑、PC机、扫描仪、拷贝灯  完成时间:2005年     动手前的游思    对于认识自我而言,我的意识里是不完全的,有时能够到达很深很广阔的地方,有时又是不着边际的。我相信,任何人都不能完全认识自己。当然,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既在意料之内又在意料之外。这个世界上有如此多你我无法达到的境界,当你只触及到它的冰
期刊
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地方——冰雪覆盖的大地,飞流直下的冰川,云遮雾罩的雪峰,海中漂泊的冰山,憨态可掬、惹人喜爱的海豹,随波逐浪的海豚,身姿矫健的贼鸥,还有数十万只企鹅相聚一处的恢宏阵势……这一切,似梦非梦。直到今天,若没有这些留存的影像——180多个反转片、20多G的数码照片、6盘摄像带……我仿佛好像还在梦里,是的,南极,我终于踏上了那片纯净的土地。      ●作者简介  孙晋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
期刊
奥运来到中国,来到北京,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第一次有机会在家门口亲近奥运,这一百年盛世不留下视频影像记录会成为非常遗憾的事情。DV、数码相机、手机这些拍摄工具,相信去观看比赛的朋友至少会带上一个,究竟选择什么样的DV适合你带去奥运赛场?究竟什么样的DV能让你拍出满意的效果?又或者你可能在拍摄中遇到些什么问题?这篇文章会给你作一些提示。    奥运DV拍摄小贴士  Q:请问普通摄像机能带入奥运场馆吗? 
期刊
我们的栏目总是在说着一些与拍摄无关的东西,这个那个,那个这个的。本栏目就是从实际拍摄的角度去说的,而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则是:朋友们放下杂志,关掉DVD机抄起家伙,投身广阔天地。今日开拍,拍摄基础入门栏目。    专栏作者:老村长  十五年来倾心影像摄制,强悍地喜欢跟影像有关的所有东西,习惯什么活儿都干,软硬件通玩。身份变化无常,摄像师、摄影师、记者、编辑、独立撰稿人、大学教师。标准一影像村民。  
期刊
我自己的体会,要使用带板卡的非编产品,主要应考虑以下三点。  1.软件的易用性和功能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  2.软件和板卡使用中的稳定性;  3.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保障是否可靠和强大。    非编也接触了不少年,但主要是摸索而已,很少真正干活。曾经用过某品牌的X100板卡,功能还不错,但售后服务跟不上,反反复复老出现问题,把我折腾得够呛,经销商也无法解决,只能把板卡处理,主机变为他用。最后还是回
期刊
奥运会四年一次,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更是千载难逢的一次盛世,除了现场观看,大家更想为以后留下更多的精彩回忆,那么去现场看比赛留下的照片怎么办?放在相册里珍藏?还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用视频的方式制作编辑吧!  精彩影像带着感动永恒在眼前涌现!    图片的选择和修改    针对奥运会这样体育赛事为主的盛会,我们选择图片的要求主要以现场感强烈的图片为主,这部分图片可能要占很大的比例;其次就是场馆的大体介绍
期刊
HDV,被称作“小高清”也好,“过渡产品”也罢,或甚“马上就会消失”!这样的理解正确吗?让我带您扫清迷雾,重新认识HDV,认识高清。    选择高清拍摄or追求全高清指标    1440×1080i、1920×1080i,从数字看差别还不小,测试图拍摄也可看到区别。实际拍摄的区别有多大就不那么简单了!拍摄物体的客观细节、焦距的准确与否、连续25帧画面的稳定如何,这些都决定最后看到的画面是否是“高清
期刊
1.我们为什么要转码?    也许你会感觉这个问题问的很奇怪,因为不转码就没有办法看到视频,很多精心制作的片子都不能按要求播放出来,所以我们必须要转码。  其实这只是其中之一,转码通常都是一些补救视频和降质输出的手段,很多是因为在前期没有使用适合的码率视频进行拍摄,在后期带来很多麻烦。或者就是要由高格式的视频变成码率适中的视频进行输出,例如AVI制作DVD就是一种很普通的码率优化和降质输出过程,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