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工业消耗的能源占70%。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且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到2005年,只有两个市发展到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有10个省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有13个省、市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个别地区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也就是说还有24个省、市、自治区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初期和前工业化阶段。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要在2018年前后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只有到那时,能源消费需求才有可能放缓。今后20年,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仍处于高增长期。根据测算,如果2007—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不低于0.7,2010—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不低于0.5。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9亿吨标煤,2020年将达到38亿吨标准煤。但从目前情况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还没有降下来,仍保持在1.0左右。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复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老路,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将超过50亿吨标准煤,这是很难满足的。
从供给看,无论资源、环境等各方面都将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按目前探明储量和资源开采利用能力,世界平均资源可用年限,煤炭约230年、石油约45年、天然气约61年;而我国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上述资源可开采年限,分别只有80、15和30年。实际上,这一估计还是乐观的,例如,从已探明情况看,煤炭目前剩余可采储量1145亿吨,即使按20亿吨/年、回采率30%估算,只有不足20年的供给量。如果不加快资源勘察、有效提高资源采收率和利用率,我们很快将面临更为严重的能源资源短缺。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不合理开采利用煤炭和发展高耗能产业(煤炭大多未经洗选直接燃烧),环境污染、水污染也到了难以容忍的程度。2006年我国GDP占全世界GDP的比重只有5.5%,能源消费超过世界的10%,但S02排放已居世界首位,大大超过我国环境承载能力;CO2排放也居世界前列。据有关专家估计,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吨地下水,对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来说,形势十分严峻。
二、加大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确保能源供应立足国内
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按目前不完全的统计口径,2004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分别占75.6%和67.7%,石油占13.5%和22.7%,天然气占3.0%和2.6%,水电占7.9%和7.0%。而核能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还微乎其微。
今后我国的能源政策仍然要坚持煤为基础。要发展大型火电,优化火电生产结构,发展煤炭液化、气化,鼓励瓦斯抽采利用,高产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要稳定增加原油产量,提高天然气产量。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水电建设。与此同时,要调整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加快核能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核能是比较清洁可控的现代能源,也是近期比较经济合理的替代能源,随着技术进步,安全保障也很完善。从国际上看,法国等发达国家在核能开发利用上做得很好,值得借鉴。法国也是传统能源资源短缺国家,通过从战略高度发展核能,法国的能源自给率从27%提高到50%,有效地减少了石油进口依赖。目前,核电已占法国发电装机容量的75%,占发电量85%。我国核能利用起步不晚,但由于技术路线决策迟缓、投资体制制约等种种原因发展不快,目前商业化运营的核电装机容量仅500—600万千瓦,在能源供给中只占1—2%,落后于先进国家约20年。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快速的新兴能源。尽管目前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因素制约,还没有形成大范围、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但其前景却不可限量。根据权威国际能源组织预计,由于资源储量限制,世界可用化石类传统能源,将在2020—2040年间达到生产峰值,并可能在40—50年内消耗殆尽,因此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步下降;而以太阳能发电、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迅速上升。到2050年,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超过50%,到2100年将超过85%。正因如此,发达国家都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占领未来能源制高点的战略举措来抓,争取在清洁、可再生、分布式的未来能源格局中掌握主动权。从世界范围看,光伏发电呈急剧加速发展之势,近10年年均增长率为33%,而近5年为43%。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预测,光伏发电2020年将占全球发电量1%,2040年将迅速上升到21%,成为世界能源主力军。利用风能的情况也很类似,1996—2004年世界风能年均增长30%,累计装机容量已达4760万千瓦(2004年新增830万千瓦),风电已占世界总发电量0.5%。预计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达12%以上。
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也得到一定的开发利用,据估计目前总体上大约有3亿吨标准煤左右的规模(包括未纳入统计的农村农户自用能源)。然而,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不够高,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总的来看发展还处于自发、分散、小规模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商业化规模应用。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
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我国节约能源的潜力还很大。在能源开采上,由于小煤窑遍地开花,破坏性开采,不仅本身回采率低(仅10—15%),而且严重破坏大矿资源。在利益驱动下,甚至少数国有大矿也“采肥丢瘦”。我国目前煤炭综合回采率平均只有30%左右,远低于国际上60—80%的先进水平。
在单位产值的能耗方面,2000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我国为1274吨标准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0.43倍。
在单位产品的能耗方面,2005年,我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9%,如铜冶炼综合能耗高65%,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高30%,纸和纸板综合能耗高115%。
从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看,2005年,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60%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中小电动机平均效率87%,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75%,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15—20个百分点;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25%,比日本低20%,比美国整体水平低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7.6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0%。
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的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据专家对北京、哈尔滨与多伦多高层公寓热损失的实际测算,北京建筑外墙热损失是加拿大的4.4倍、窗户热损失是加拿大的2.2倍、屋顶热损失是加拿大的4.2倍;哈尔滨建筑外墙热损失是加拿大的3.6倍、窗户热损失是加拿大的1.1倍、屋顶热损失是加拿大的2.6倍。专家分析,我国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标准是现实可行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在达到了节能50%的目标以后仍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
从整体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看,我国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如火电机组平均效率33.8%,比国际先进水平低6—7个百分点。能源利用中间环节(加工、转换和贮运)损失量大,浪费严重,因此导致在同等物质消耗水平下,我国的整体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2—15个百分点。
根据理论分析和测算,按单位产品能耗和终端用能设备能耗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每年6亿吨标准煤。
当然,要把节能的潜力挖掘出来也不容易。它需要全民树立起节能的意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采用节能的先进技术,需要有先进合理的能源消耗技术标准,需要理顺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需要有鼓励节能的经济政策,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总之,缓解我国能源消费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只有从扩大供给、降低消耗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好的成效。
四、进一步扩大国际能源合作
通过国际贸易和参与上游勘探开发等多种方式适度利用国外资源,是国内能源供应的必要补充。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进展,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不断上升,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们已加强了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国政府与一些国家进行了双边或多边关于能源问题的对话,我国的石油企业和一些国家的企业签订了一些共同开发石油、天然气的协议。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双边及多边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对话与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稳定。
此外,为防范石油供给风险,参照国外建立石油储备的通行做法,我们要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目前,我国正在舟山、宁波、青岛和大连等地建设原油储备基地,组建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争取在短期内形成较大的石油储备能力。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术委员)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工业消耗的能源占70%。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且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到2005年,只有两个市发展到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有10个省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有13个省、市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个别地区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也就是说还有24个省、市、自治区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初期和前工业化阶段。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要在2018年前后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只有到那时,能源消费需求才有可能放缓。今后20年,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仍处于高增长期。根据测算,如果2007—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不低于0.7,2010—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不低于0.5。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9亿吨标煤,2020年将达到38亿吨标准煤。但从目前情况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还没有降下来,仍保持在1.0左右。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复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老路,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将超过50亿吨标准煤,这是很难满足的。
从供给看,无论资源、环境等各方面都将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按目前探明储量和资源开采利用能力,世界平均资源可用年限,煤炭约230年、石油约45年、天然气约61年;而我国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上述资源可开采年限,分别只有80、15和30年。实际上,这一估计还是乐观的,例如,从已探明情况看,煤炭目前剩余可采储量1145亿吨,即使按20亿吨/年、回采率30%估算,只有不足20年的供给量。如果不加快资源勘察、有效提高资源采收率和利用率,我们很快将面临更为严重的能源资源短缺。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不合理开采利用煤炭和发展高耗能产业(煤炭大多未经洗选直接燃烧),环境污染、水污染也到了难以容忍的程度。2006年我国GDP占全世界GDP的比重只有5.5%,能源消费超过世界的10%,但S02排放已居世界首位,大大超过我国环境承载能力;CO2排放也居世界前列。据有关专家估计,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吨地下水,对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来说,形势十分严峻。
二、加大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确保能源供应立足国内
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按目前不完全的统计口径,2004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分别占75.6%和67.7%,石油占13.5%和22.7%,天然气占3.0%和2.6%,水电占7.9%和7.0%。而核能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还微乎其微。
今后我国的能源政策仍然要坚持煤为基础。要发展大型火电,优化火电生产结构,发展煤炭液化、气化,鼓励瓦斯抽采利用,高产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要稳定增加原油产量,提高天然气产量。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水电建设。与此同时,要调整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加快核能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核能是比较清洁可控的现代能源,也是近期比较经济合理的替代能源,随着技术进步,安全保障也很完善。从国际上看,法国等发达国家在核能开发利用上做得很好,值得借鉴。法国也是传统能源资源短缺国家,通过从战略高度发展核能,法国的能源自给率从27%提高到50%,有效地减少了石油进口依赖。目前,核电已占法国发电装机容量的75%,占发电量85%。我国核能利用起步不晚,但由于技术路线决策迟缓、投资体制制约等种种原因发展不快,目前商业化运营的核电装机容量仅500—600万千瓦,在能源供给中只占1—2%,落后于先进国家约20年。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快速的新兴能源。尽管目前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因素制约,还没有形成大范围、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但其前景却不可限量。根据权威国际能源组织预计,由于资源储量限制,世界可用化石类传统能源,将在2020—2040年间达到生产峰值,并可能在40—50年内消耗殆尽,因此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步下降;而以太阳能发电、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迅速上升。到2050年,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超过50%,到2100年将超过85%。正因如此,发达国家都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占领未来能源制高点的战略举措来抓,争取在清洁、可再生、分布式的未来能源格局中掌握主动权。从世界范围看,光伏发电呈急剧加速发展之势,近10年年均增长率为33%,而近5年为43%。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预测,光伏发电2020年将占全球发电量1%,2040年将迅速上升到21%,成为世界能源主力军。利用风能的情况也很类似,1996—2004年世界风能年均增长30%,累计装机容量已达4760万千瓦(2004年新增830万千瓦),风电已占世界总发电量0.5%。预计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达12%以上。
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也得到一定的开发利用,据估计目前总体上大约有3亿吨标准煤左右的规模(包括未纳入统计的农村农户自用能源)。然而,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不够高,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总的来看发展还处于自发、分散、小规模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商业化规模应用。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
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我国节约能源的潜力还很大。在能源开采上,由于小煤窑遍地开花,破坏性开采,不仅本身回采率低(仅10—15%),而且严重破坏大矿资源。在利益驱动下,甚至少数国有大矿也“采肥丢瘦”。我国目前煤炭综合回采率平均只有30%左右,远低于国际上60—80%的先进水平。
在单位产值的能耗方面,2000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我国为1274吨标准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0.43倍。
在单位产品的能耗方面,2005年,我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9%,如铜冶炼综合能耗高65%,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高30%,纸和纸板综合能耗高115%。
从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看,2005年,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60%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中小电动机平均效率87%,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75%,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15—20个百分点;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25%,比日本低20%,比美国整体水平低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7.6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0%。
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的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据专家对北京、哈尔滨与多伦多高层公寓热损失的实际测算,北京建筑外墙热损失是加拿大的4.4倍、窗户热损失是加拿大的2.2倍、屋顶热损失是加拿大的4.2倍;哈尔滨建筑外墙热损失是加拿大的3.6倍、窗户热损失是加拿大的1.1倍、屋顶热损失是加拿大的2.6倍。专家分析,我国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标准是现实可行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在达到了节能50%的目标以后仍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
从整体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看,我国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如火电机组平均效率33.8%,比国际先进水平低6—7个百分点。能源利用中间环节(加工、转换和贮运)损失量大,浪费严重,因此导致在同等物质消耗水平下,我国的整体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2—15个百分点。
根据理论分析和测算,按单位产品能耗和终端用能设备能耗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每年6亿吨标准煤。
当然,要把节能的潜力挖掘出来也不容易。它需要全民树立起节能的意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采用节能的先进技术,需要有先进合理的能源消耗技术标准,需要理顺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需要有鼓励节能的经济政策,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总之,缓解我国能源消费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只有从扩大供给、降低消耗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好的成效。
四、进一步扩大国际能源合作
通过国际贸易和参与上游勘探开发等多种方式适度利用国外资源,是国内能源供应的必要补充。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进展,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不断上升,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们已加强了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国政府与一些国家进行了双边或多边关于能源问题的对话,我国的石油企业和一些国家的企业签订了一些共同开发石油、天然气的协议。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双边及多边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对话与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稳定。
此外,为防范石油供给风险,参照国外建立石油储备的通行做法,我们要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目前,我国正在舟山、宁波、青岛和大连等地建设原油储备基地,组建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争取在短期内形成较大的石油储备能力。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