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本文试从创设情境,提供条件,强化意识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实现真正意义的知识内化。
【关键词】情境 自主 探究
【基金项目】《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验》,课题编号:KYC644。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07-02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应把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最大力度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下面就如何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谈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是进行探究最直接的动力,没有深刻的兴趣就没有深刻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巧妙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内容时,在铺垫引入阶段我设计了“买笔”情景:每支铅笔1角5分,6角钱可买几支?
这一情景的创设,旨在通过把问题情境生活化,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通过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强直接经验,为本节课的新知探究做好铺垫迁移工作。因为,学生看到这一问题时,会立刻说出“4支”,并列出不同的算式(60分÷15分,6角÷1.5角,0.6元÷0.15元)。这样,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既复习了与本节课教学难点息息相关的“商不变的规律”,又为新知的探究提供尝试的材料。
二、提供条件,明确探究方向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中,要做到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并获取自己的体验,特定的情境和合适的学习材料是不可少的。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材料,提供一个探究的环境,更要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活动,带着问题去使用材料,去探究。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内容时,我在揭题之后,出示数位表,进行操作示范。
如用3根小棒摆:
① 表示21。
②表示102。
然后提出操作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尝试,每组分别用3—10根小棒各在数位表上任意摆出三至四个数,并分别计算摆出的数能否被3整除及该数各位上的数的和;②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人摆数,有人计算,有人记录;③完成操作后,观察记录表,组内议一议:通过操作,你发现什么?各小组操作后组织全班交流,汇报实验情况。
在学生操作、交流,发现用3、6、9根小棒任意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的基础上,组织讨论:(1)摆出的数,它们各位上的数的和与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2)能被3整除的数,它们各位上的数的和有什么特点?由此,你猜想到了什么?
在讨论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后,让学生举例对猜想进行检验,进而总结出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规律;再让学生自学课本,进行质疑。
上述探知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提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猜想—检验过程中学习数学,使教学活动真正把认知的过程展开,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切实引导学生在尝试、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中體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和习得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满足学生探究和思考的需求,使学生的探究体验更为真实、有效,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受到既具创新精神,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三、开拓空间,经历探究过程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自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因此,我们应该经常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参与,使他们在观察、操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更新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在反馈巩固阶段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预先制作好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如下图)
教学程序如下:先出示纸片①(贴上黑板,标出数据),让学生计算其面积。这样,将会有学生直接用“20×10÷2”进行计算,或有学生感到迷惘,表示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出示纸片②,提出:“纸片②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呢?”从而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并让各小组利用学具量出所需数据进行计算。这样,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中自主探索,深化对本节课教学重点的理解,真正落实全面的教学目标。
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活动,化静的知识为动的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放手让他们在开放的空间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他们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强化意识,养成探究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习惯是一种能量储蓄,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是无法维护正常思维的。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对于开展有效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积累,是没办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熟悉的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现以教学“工程问题”时的交流对话情境加以说明。
师:快开学时,学校委托服装厂为一年级新生加工一批校服。(出示)
一批校服,服装厂甲车间单独加工需15天完成,乙车间单独加工需10天完成。
师: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选择哪个车间加工这批校服?
生1:我会选择乙车间。因为乙车间所需时间短,可让新同学尽快穿上校服。
生2:我倒觉得,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是让甲车间来加工。因为“慢工出细活”,让甲车间加工,可能质量上更能得到保证。
师:为了解两个车间的加工能力,以作出科学的选择,所以校长想知道:(出示)
甲车间单独加工每天能完成多少?乙车间单独加工每天能完成多少?
你能帮助校长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3:不能。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批校服的总数量。
生4:能。甲车间每天完成整批校服的1/15,乙车间每天完成整批校服的1/10。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4:我是把这批校服的总数量看作单位“1”。甲车间15天完成,所以每天完成1/15;乙车间10天完成,所以每天完成1/10。
师:厂长接到校长通知,校服加工任务必须提前完成,确保在新生注册时发给学生。这可给厂长出了一个难题,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加快速度。怎么办?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后)
师:最有可能采取什么方法?
生(齐):甲乙两个车间共同加工。
师:那么,采用甲乙两个车间共同加工的办法,究竟需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创造性地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生活问题,这种“开放的导入”为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生成性。在这个富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情境中,学生的认知经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首先是帮助校长选择加工校服的车间,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其次是帮助校长探询两个车间的工作效率,激活了学生的认知经验,渗透了“用分率表示工效”这一工程问题的认知难点。进而,教师巧妙地加入“因故必须提前完成校服加工任务”的现实情节,从而在引发学生充分展现自主评价策略的基础上,得出了“甲乙两个车间合作加工”的最佳策略,自然地形成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学习内容现实、有用,學生既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也逐步形成探究习惯。
实践证明,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主体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亲自参与、生动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数学情境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情境 自主 探究
【基金项目】《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验》,课题编号:KYC644。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07-02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应把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最大力度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下面就如何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谈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是进行探究最直接的动力,没有深刻的兴趣就没有深刻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巧妙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内容时,在铺垫引入阶段我设计了“买笔”情景:每支铅笔1角5分,6角钱可买几支?
这一情景的创设,旨在通过把问题情境生活化,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通过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强直接经验,为本节课的新知探究做好铺垫迁移工作。因为,学生看到这一问题时,会立刻说出“4支”,并列出不同的算式(60分÷15分,6角÷1.5角,0.6元÷0.15元)。这样,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既复习了与本节课教学难点息息相关的“商不变的规律”,又为新知的探究提供尝试的材料。
二、提供条件,明确探究方向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中,要做到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并获取自己的体验,特定的情境和合适的学习材料是不可少的。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材料,提供一个探究的环境,更要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活动,带着问题去使用材料,去探究。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内容时,我在揭题之后,出示数位表,进行操作示范。
如用3根小棒摆:
① 表示21。
②表示102。
然后提出操作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尝试,每组分别用3—10根小棒各在数位表上任意摆出三至四个数,并分别计算摆出的数能否被3整除及该数各位上的数的和;②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人摆数,有人计算,有人记录;③完成操作后,观察记录表,组内议一议:通过操作,你发现什么?各小组操作后组织全班交流,汇报实验情况。
在学生操作、交流,发现用3、6、9根小棒任意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的基础上,组织讨论:(1)摆出的数,它们各位上的数的和与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2)能被3整除的数,它们各位上的数的和有什么特点?由此,你猜想到了什么?
在讨论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后,让学生举例对猜想进行检验,进而总结出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规律;再让学生自学课本,进行质疑。
上述探知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提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猜想—检验过程中学习数学,使教学活动真正把认知的过程展开,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切实引导学生在尝试、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中體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和习得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满足学生探究和思考的需求,使学生的探究体验更为真实、有效,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受到既具创新精神,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三、开拓空间,经历探究过程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自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因此,我们应该经常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参与,使他们在观察、操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更新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在反馈巩固阶段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预先制作好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如下图)
教学程序如下:先出示纸片①(贴上黑板,标出数据),让学生计算其面积。这样,将会有学生直接用“20×10÷2”进行计算,或有学生感到迷惘,表示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出示纸片②,提出:“纸片②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呢?”从而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并让各小组利用学具量出所需数据进行计算。这样,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中自主探索,深化对本节课教学重点的理解,真正落实全面的教学目标。
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活动,化静的知识为动的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放手让他们在开放的空间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他们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强化意识,养成探究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习惯是一种能量储蓄,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是无法维护正常思维的。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对于开展有效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积累,是没办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熟悉的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现以教学“工程问题”时的交流对话情境加以说明。
师:快开学时,学校委托服装厂为一年级新生加工一批校服。(出示)
一批校服,服装厂甲车间单独加工需15天完成,乙车间单独加工需10天完成。
师: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选择哪个车间加工这批校服?
生1:我会选择乙车间。因为乙车间所需时间短,可让新同学尽快穿上校服。
生2:我倒觉得,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是让甲车间来加工。因为“慢工出细活”,让甲车间加工,可能质量上更能得到保证。
师:为了解两个车间的加工能力,以作出科学的选择,所以校长想知道:(出示)
甲车间单独加工每天能完成多少?乙车间单独加工每天能完成多少?
你能帮助校长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3:不能。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批校服的总数量。
生4:能。甲车间每天完成整批校服的1/15,乙车间每天完成整批校服的1/10。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4:我是把这批校服的总数量看作单位“1”。甲车间15天完成,所以每天完成1/15;乙车间10天完成,所以每天完成1/10。
师:厂长接到校长通知,校服加工任务必须提前完成,确保在新生注册时发给学生。这可给厂长出了一个难题,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加快速度。怎么办?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后)
师:最有可能采取什么方法?
生(齐):甲乙两个车间共同加工。
师:那么,采用甲乙两个车间共同加工的办法,究竟需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创造性地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生活问题,这种“开放的导入”为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生成性。在这个富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情境中,学生的认知经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首先是帮助校长选择加工校服的车间,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其次是帮助校长探询两个车间的工作效率,激活了学生的认知经验,渗透了“用分率表示工效”这一工程问题的认知难点。进而,教师巧妙地加入“因故必须提前完成校服加工任务”的现实情节,从而在引发学生充分展现自主评价策略的基础上,得出了“甲乙两个车间合作加工”的最佳策略,自然地形成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学习内容现实、有用,學生既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也逐步形成探究习惯。
实践证明,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主体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亲自参与、生动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数学情境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切实提高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