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职学生就业稳定性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近年来中职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就业率高,工作稳定性低这一现象,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中关键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健全职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具有过硬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就业观念,以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生;稳定性;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19-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倾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增加,职业教育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作用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大幅增加,学生的就业率近几年都维持较高水平。但中职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同时,也存在工作稳定性低,就业质量不高这一问题。在保证高就业率的同时,不断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不仅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内在要求。
  1 影响中职生就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1 学生定位不准确,对待遇期望值过高
  首先,学生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其次,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中职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毕竟有限,有很多工作岗位中职生是很难立即胜任的,这就是为什么毕业生到任何一个正规单位去了之后就要进行一段时间培训的原因;另外,学生对所学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及性质了解不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财经、汽修、数控、模具等专业都属于技术性很强的工种,技术工种的特点决定了工作时间越长经验才越丰富,技能才越高,待遇也才可能高。刚出校门的中职生,专业技能有限,缺乏实践经验,待遇较低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同学总认为外面的钱很容易赚,遍地是黄金,出去就能拿两千三千,一旦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薪资同学们就开始抱怨,心理上就有一种落差。
  1.2 吃苦精神不够
  现在的中职学生当中,独生子女较多,其吃苦精神明显不够,娇气太重,缺乏上进心。学生初到一个单位,刚开始还好,但工作一段时间后,
  那种怕苦怕累的缺点就显现出来了。再加上有些
  家长比较溺爱迁就自己的孩子,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受苦,这样更容易造成学生就业后产生波动。举个例子,我们前段时间送到一外资企业顶岗实习的一名学生,一去就分到了品保部门,这是别
  人工作一年甚至于几年都不容易进的部门,她做了不到一个月就做不下去了,为什么呀?她说公司太不近人情,她还没有适应上白班就开始要她上夜班。
  1.3 年龄偏小,心理不成熟,为人处事的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中职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大多只有17岁左右,他们的社会阅历很有限,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礼仪、为人处事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看不清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譬如说,有学生在流水线上工作,本来安排好的加班,他说不干就不干,根本不会考虑因为他一个人的缺席,可能会影响到整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转,给企业生产和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
  2 提高中职生就业稳定性的对策
  通过对近几年学生就业稳定性的调查分析,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就业工作实践,我们不断尝试从多个角度去培养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取得一定成效,具体方法如下:
  2.1 狠抓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
  学生的就业稳定性与学生是否具备一技之长有很大关系,因为选择自己擅长的事,不仅能很快适应,成功几率也会比较大,其就业稳定性自然也会好很多。比如汽修专业的学生,他的钣金技术学得很好,他在钣金方面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就相对较少,上手很快,这样学生更能长期地干下去。相反,一个没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在短期内很难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何去何从,其就业稳定性肯定会很差。所以,职业学校要搞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到能立足于社会的一技之长。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如与人沟通、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就业稳定性差的学生,除了因技术问题不能胜任工作被辞退外,很多则是因为不能与领导或同事相处等综合素质欠缺。学校通过开展“立信之春”艺术节、校运会、元旦晚会等大型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同时通过校团委、学生会、自律会、各艺术社团等让学生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是影响学生就业稳定性的重要原因,学校与许多优秀的企业开展了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凡是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有明显的提升,而且企业与学生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具体做法是,企业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师资培训、学生培训和学生考核,同时企业为定向班学生提供班服、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调整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另外,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3至6月的工学交替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校派实习指导老师配合企业管理学生,实习结束后学生回到学校继续上课。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接受到企业的直接培训,而且通过工学交替实习的开展,学生在正式就业前就有了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其适应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企业对这部分学生也格外关注,学生的就业稳定性也就比较高。
  2.4 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定位
  中职生因年龄小、经验欠缺等诸多原因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更难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合理地规划,也是导致中职生就业稳定性差的重要原因。学校一方面开设就业指导课,让学生了解更多职业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学校特别重视就业指导方面的课题研究,申请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和《班级企业化管理研究》两个市级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不仅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方法,而且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就业指导老师,让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而不仅仅靠每周一堂就业指导课或专题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拟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知道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意识到刚开始踏上工作岗位时会面临一些什么样的困难以及如何去克服。这样当学生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不会那么茫然无措,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2.5 开展岗前培训,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中职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很宽松的,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却是非常严格,尤其是一些名优企业,学生与员工的身份差异太大,中职生因不能适应这种身份的转变而流失的数量非常大,在流失的学生当中,数前三月的流失比例最大。为让中职生能很快适应学生与员工身份的转变,对学生进行一周以上的岗前培训非常重要,内容安排可以有企业文化介绍、就业指导、军事训练等。通过企业文化介绍让学生对企业有初步的认识,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通过就业指导让学生明确实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长本事,而工作中即将遇到各种艰辛、困难与挫折正是长本事所必需的营养;通过适当的军事训练,锻炼学生的体质,提升学生的精神气,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
  2.6 建立和完善实习生管理制度,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实习生管理制度》,对中职生第三年的实习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就规定学生没有正当理由不准随意更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学生需要填写《实习手册》,用人单位签署实习鉴定后交回学校,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评定实习成绩,实习合格才能领取毕业证。制度上的保障对于规范中职生实习,提高就业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7 安排实习指导老师驻厂管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学校建立了实习指导制度,并拟定了实习指导老师工作职责与考核办法,就业科每月对实习学生情况和各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情况给予考核,与老师津贴挂钩,同时参与实习指导表现优秀的老师在评职评先中学校会给予加分,从而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尤其在学生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前半年,实习指导老师的及时跟踪管理与服务作用非常明显,企业对学校的这项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同,主动要求学校派驻实习指导老师,为驻厂老师免费提供食宿,并发给驻厂老师薪资。
  2.8 注重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中职生刚开始踏上工作岗位时年龄普遍较小,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70%以上,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他们都是需要特殊保护和关爱的对象,加上异地学生比较多,家长基本不在学生身边,与学生家长进行适时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就业科定期与实习学生家长联系,向家长汇报学生工作表现,同时也了解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情况;当实习学生出现生病、违纪突发情况时,驻厂老师会第一时间向家长和学校汇报情况,以便学校和家长共同处理好相关事宜。有了家长的支持,学校的教育才会更显成效。
  影响中职生就业稳定的因素有很多,要彻底改变目前中职生就业稳定性低的现状,需要学校教育的加强,需要家长的鼎力配合,需要社会创设更好的条件,更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大学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随之产生。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下降,供需比日趋上升,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并给以一些切实有效的对策,以求当代大学生能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
期刊
摘要:班级建设是当前学生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 “特色班级创建”是指班级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生特长开展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可以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效果。  关键词:特色班级;高职院校;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005-04  班级作为学校
期刊
摘要: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增加就业筹码和就业途径,大学生创业成为可能,创业教育就成为增强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比赛等多种形式增强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创业;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003-04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
期刊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力量,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组成部分,辅导员和大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频繁、时间最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高校辅导员的自我修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结合辅导员工作本身的特殊性,高校辅导员要立德树人,导航成长,注重完善自我,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过硬的
期刊
摘 要:高校学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尤其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背景下,加强学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评价;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
期刊
摘要:21世纪的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促进生产经营、提高生产率、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化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服务多元化、同质化的今天, 公共图书馆作为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顺应时代要求,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体系保证,从而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益,对坚持图书馆的公益性,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更好的发挥图书馆在新时期文化建设效能具有
期刊
摘 要:军校图书馆从阵地服务向主动保障服务的发展,已成为图书馆服务转型的趋势,我馆着眼部队伴随保障,通过引进RFID 等技术创新应用于流动图书馆,不但提高了业务工作效率, 改善图书馆服务形象,并且探索实现从传统的馆员服务为主的模式转型至自助服务、网上服务、高附加价值信息服务为主的多渠道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关键词:创新服务;RFID;流动图书馆;图书馆转型  中图分类号:E91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对文化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的解读入手,从文化站免费开放的内容、步骤以及举措几个方面,结合一个县文化站干部的素质,探讨了文化站免费开放中的几个瓶颈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策略,使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工作真正成为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有力推手。  关键词:文化站;免费开放;瓶颈;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和学校之间重要的桥梁,也会对学生教育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辅导员的工作好坏是我们密切关心的话题之一。然而如今许多高校的辅导员,由于工作年限的增加,对于其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下降,因此本文着重从辅导员招聘和培训的角度出发,以胜任力为核心,对目前辅导员工作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根据调研探讨当下辅导员培训与配置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 胜任力;霍兰德职业
期刊
摘要:模型基础课程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高职授课的现状,积极探索模型基础课程创新实践教学的内涵,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模型基础;创新;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012-04  《模型基础》课程是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