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势在必行,而中职教育正承担着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职责,但是传统的中职教育专业课教学模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影响了中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效果,本文浅析了中职教育专业课教学模式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和同仁共勉。
关键词:专业教学 创新思维 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58-02
“以发展为本”的专业教学模式包含着两个主要问题:电子课教学为什么要“以发展为重心”?“以发展为重心”的电子课教学应该怎样做?
1.问题的提出:电子课教学为什么要“以发展为本”
在电子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有其显著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暴露出不足之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运用“输灌式”,使用黑板加粉笔的被动式学习。但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日益凸现出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电子专业技能。不管是在学习电子课程中,还是在学习物理课中相关电方面的知识时(例如电场、磁场、电路等),都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学,使用黑板和粉笔,采用输灌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技能的培养,是一种被动式学习,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更明显的是,随着社会提倡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日益凸现出其局限性。
就电子课教学而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需要我们电子教学的重心应该转移,应该从以前的理论教学为主逐渐向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方向转变,以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电子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向也应该随之进行相应的改变。但是,传统的电子课教学还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
我们从传统电子教学模式的考试方式中,就可以充分地看出对专业技能培养的淡化。传统的考核模式,一张理论试卷包治百病,结果造成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忽略了对实践技能的学习。有什么样的考试,就有什么样的学习,考试的形式决定着学习的方法,考试的内容决定着学习的方向。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衡量人的价值和能力的标准也不断的变化;然而,传统电子教学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没有进行有效地改革和创新。电子作为一门专业课,其重点应该突出技能的培养,其考核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模式,应该以技能培养为目标,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案。
1.2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很多奥林匹克比赛中,我们的很多学生都能捧回许多大奖,但是在我们的土地上至今仍然没有产生属于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却从某一角度也折射出,现在的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地强调了知识的传承,而缺乏创新的肥沃土壤。
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教师的讲和教,甚至满堂灌,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正在成长的孩子,仿佛学生就是一个大容器,教师只是把觉得有用的东西一味地往这个容器里装;相反,却淡化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力的培养,尤其是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从而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试想,学生被动地接受了教师所教的电子课知识,只是局限于知识的传承,没有激发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只是热衷于学,那么,学生还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吗?还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的科学原理吗?显然,这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谈不上有效地开拓新领域和发现新东西。
综上所述,进行电子课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在继续发挥传统电子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提倡创新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进行不断的教学模式改革。
2.这种新的电子课教学模式应该怎样做
概括起来,首先要立足于专业技能的培养,狠抓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次要巩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思想,提高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要逐步消除他们不当的学习心理误区。从这两个要点出发,我们可以相应地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作为专业课教师,我们应该树立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意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专业理论知识必须最终要为专业技能服务。具体如下:
2.1 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教材研究方面,应注意对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选用教材时应选实用性强的教材,也要将新知识技术融入教材中,在研究大纲方面应有几个突破:①大纲应紧扣培养目标,即始终抓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规格;②始终抓住浅、用、新、精四大特点,要求所学知识点和实训内容紧密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和市场经济的需求,能为学生的就业及适应职业变化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应将新技术、新知识纳入教材。
难点和实用性强的内容必须讲透。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一般简单处理,鼓励学生自学,多看有关的专业资料,避免面面俱到。比如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它包括彩色电视机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工作原理、故障维修等,对组成、各部分的作用信号流程部分,我在课堂上结合典型的机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对伴音的鉴频,彩色的解码部分由于理论性较强,我采用点带的方式讲解,只是引导个别学生后继学习式探索,重点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演示到位,是构筑学生创新意识的铺垫。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演示到位是提高实习质量,使学生掌握技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演示到位要做到:①教师的示范操作动作准确无误,规范条理,讲做一致。②教师的演示方法要科学严谨,快慢适度。教师要按操作步骤有条不紊地演示给学生,以期达到其训练掌握的目的。③教师演示后自我分析准确透彻,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这时,教师不要掩盖,应采取适当的做法,采用顺水推舟,顺手牵羊,把不足和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
2.2 教会学生 “愿学”的能力和“会学”的能力。“愿学”是学生的本性。厌学不是先天的,而 “愿学”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既然学生都 “愿学”,为什么现在的许多学生却“厌学”呢?
从学生学习的外因分析,“厌学”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教者。“愿学”,就是愿意学习。“愿学”,就是与自己的愿望相吻合的学习。而现在的许多学习,学生愿意的,老师不愿意;学生不喜欢的,老师却喜欢。如此状况学生怎么能 “愿学”?从学生的 “内因”方面分析,学生现在 “厌学”,一定是由于“过去”的一些原因所致,是由于不利于学生 “愿学”的消极因素影响而使学生不 “愿学”。不论 “外因”还是 “内因”,它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学生失去或削弱了自身学习的动力。每个学生都有 “愿学”的愿望,但如何才能把这种愿望变成现实,教师的有效施教更能推进这种转化的实现。
2.2.1 采取培养 “直接动机”与 “间接动机”兼容的策略。直接学习动机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或科学内容的吸引而直接引起的内部动力。它往往具有近景性,比较具体,有实效。间接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而产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它具有远景性、持久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教师既要抓住学生的 “直接动机”,又要抓住学生的 “间接动机”,因为这两种动机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促进的。
2.2.2 采取培养 “高尚学习动机”的策略。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应当培养他们的 “高尚学习动机”,因为只有学生明确认识到他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兴旺、民族的振兴有联系,才能确立起远大的、高尚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总之,学生只有“愿学”,才能“会学”、“乐学”、“快学”。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使学生“愿学”,即首先激活学习内驱力。激活的途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置学生于愉悦氛围中学习,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教会学生“愿学”的策略一定要贯穿一节课教学的始终。
综上所述,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涵义就是在电子课教学上紧扣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要害部分,并把它作为电子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狠抓不懈。那么,哪些部分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呢,这里包含的内容很多,既要重视电子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思想的巩固,又要重视教师的创新和学生的主动,必要时还可以辅助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严文清主编.《班主任之友》,2007年第7期,班主任之友杂志社
[2] 金戈主编.《孩子厌学怎么办》,2006年5月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专业教学 创新思维 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58-02
“以发展为本”的专业教学模式包含着两个主要问题:电子课教学为什么要“以发展为重心”?“以发展为重心”的电子课教学应该怎样做?
1.问题的提出:电子课教学为什么要“以发展为本”
在电子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有其显著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暴露出不足之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运用“输灌式”,使用黑板加粉笔的被动式学习。但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日益凸现出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电子专业技能。不管是在学习电子课程中,还是在学习物理课中相关电方面的知识时(例如电场、磁场、电路等),都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学,使用黑板和粉笔,采用输灌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技能的培养,是一种被动式学习,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更明显的是,随着社会提倡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日益凸现出其局限性。
就电子课教学而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需要我们电子教学的重心应该转移,应该从以前的理论教学为主逐渐向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方向转变,以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电子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向也应该随之进行相应的改变。但是,传统的电子课教学还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
我们从传统电子教学模式的考试方式中,就可以充分地看出对专业技能培养的淡化。传统的考核模式,一张理论试卷包治百病,结果造成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忽略了对实践技能的学习。有什么样的考试,就有什么样的学习,考试的形式决定着学习的方法,考试的内容决定着学习的方向。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衡量人的价值和能力的标准也不断的变化;然而,传统电子教学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没有进行有效地改革和创新。电子作为一门专业课,其重点应该突出技能的培养,其考核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模式,应该以技能培养为目标,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案。
1.2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很多奥林匹克比赛中,我们的很多学生都能捧回许多大奖,但是在我们的土地上至今仍然没有产生属于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却从某一角度也折射出,现在的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地强调了知识的传承,而缺乏创新的肥沃土壤。
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教师的讲和教,甚至满堂灌,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正在成长的孩子,仿佛学生就是一个大容器,教师只是把觉得有用的东西一味地往这个容器里装;相反,却淡化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力的培养,尤其是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从而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试想,学生被动地接受了教师所教的电子课知识,只是局限于知识的传承,没有激发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只是热衷于学,那么,学生还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吗?还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的科学原理吗?显然,这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谈不上有效地开拓新领域和发现新东西。
综上所述,进行电子课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在继续发挥传统电子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提倡创新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进行不断的教学模式改革。
2.这种新的电子课教学模式应该怎样做
概括起来,首先要立足于专业技能的培养,狠抓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次要巩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思想,提高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要逐步消除他们不当的学习心理误区。从这两个要点出发,我们可以相应地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作为专业课教师,我们应该树立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意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专业理论知识必须最终要为专业技能服务。具体如下:
2.1 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教材研究方面,应注意对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选用教材时应选实用性强的教材,也要将新知识技术融入教材中,在研究大纲方面应有几个突破:①大纲应紧扣培养目标,即始终抓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规格;②始终抓住浅、用、新、精四大特点,要求所学知识点和实训内容紧密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和市场经济的需求,能为学生的就业及适应职业变化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应将新技术、新知识纳入教材。
难点和实用性强的内容必须讲透。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一般简单处理,鼓励学生自学,多看有关的专业资料,避免面面俱到。比如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它包括彩色电视机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工作原理、故障维修等,对组成、各部分的作用信号流程部分,我在课堂上结合典型的机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对伴音的鉴频,彩色的解码部分由于理论性较强,我采用点带的方式讲解,只是引导个别学生后继学习式探索,重点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演示到位,是构筑学生创新意识的铺垫。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演示到位是提高实习质量,使学生掌握技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演示到位要做到:①教师的示范操作动作准确无误,规范条理,讲做一致。②教师的演示方法要科学严谨,快慢适度。教师要按操作步骤有条不紊地演示给学生,以期达到其训练掌握的目的。③教师演示后自我分析准确透彻,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这时,教师不要掩盖,应采取适当的做法,采用顺水推舟,顺手牵羊,把不足和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
2.2 教会学生 “愿学”的能力和“会学”的能力。“愿学”是学生的本性。厌学不是先天的,而 “愿学”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既然学生都 “愿学”,为什么现在的许多学生却“厌学”呢?
从学生学习的外因分析,“厌学”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教者。“愿学”,就是愿意学习。“愿学”,就是与自己的愿望相吻合的学习。而现在的许多学习,学生愿意的,老师不愿意;学生不喜欢的,老师却喜欢。如此状况学生怎么能 “愿学”?从学生的 “内因”方面分析,学生现在 “厌学”,一定是由于“过去”的一些原因所致,是由于不利于学生 “愿学”的消极因素影响而使学生不 “愿学”。不论 “外因”还是 “内因”,它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学生失去或削弱了自身学习的动力。每个学生都有 “愿学”的愿望,但如何才能把这种愿望变成现实,教师的有效施教更能推进这种转化的实现。
2.2.1 采取培养 “直接动机”与 “间接动机”兼容的策略。直接学习动机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或科学内容的吸引而直接引起的内部动力。它往往具有近景性,比较具体,有实效。间接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而产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它具有远景性、持久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教师既要抓住学生的 “直接动机”,又要抓住学生的 “间接动机”,因为这两种动机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促进的。
2.2.2 采取培养 “高尚学习动机”的策略。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应当培养他们的 “高尚学习动机”,因为只有学生明确认识到他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兴旺、民族的振兴有联系,才能确立起远大的、高尚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总之,学生只有“愿学”,才能“会学”、“乐学”、“快学”。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使学生“愿学”,即首先激活学习内驱力。激活的途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置学生于愉悦氛围中学习,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教会学生“愿学”的策略一定要贯穿一节课教学的始终。
综上所述,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涵义就是在电子课教学上紧扣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要害部分,并把它作为电子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狠抓不懈。那么,哪些部分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呢,这里包含的内容很多,既要重视电子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思想的巩固,又要重视教师的创新和学生的主动,必要时还可以辅助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严文清主编.《班主任之友》,2007年第7期,班主任之友杂志社
[2] 金戈主编.《孩子厌学怎么办》,2006年5月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