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身气功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及时代价值,文章分析了健身气功在高校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目的为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健身气功;意义;问题;对策1前言:气功又称为导引、吐纳、存思、内丹及禅定等等,其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并受到美学、中医、道教、佛教和儒学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富有强身健体、调节心理和涵养道德功效,是中国传统养生学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是在传统气功基础上挖掘、整理和研究编排出来,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孕育、发展和衍变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与哲学、文学及美学等文化形态渗透,从而使得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等在健身气功中均得以体现。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21世纪初,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整理传统气功功法基础上,编创了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和健身气功·八段锦四种便于推广的健身气功,并于2003 年启动试行,2004 年向全社会推广。2009年再次发掘创编了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和大舞5套新功法。健身气功不需要剧烈的肢体运动也能达到锻炼目的,其科学、安全、简单,练养相兼的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健身养生意愿,在普通高校開设健身气功课程,对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为使健身气功能在高校得以进一步的推广开展,文章深入分析了高校健身气功课程的开展现状,寻找制约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开展的因素,并提出一系列适合高校推广发展的建议。
2.认识健身气功
2.1内涵:健身气功指的是一种以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整体观为理论基础,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的整体健康为目的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2价值:(1)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健身气功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身体素质,有效改善人体的肺活量、心率及血压等生理机能,同时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平衡机制,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血脂代谢,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2)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健身气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如阴阳、天人合一、整体观及传统美学等,大学生在健身气功习练中,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可有效塑造坚韧、豁达、开朗和坦荡的品格;可以使大学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修身养性,促进人理性的进步,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使人与人的接触变得真诚、友善、和谐,增进彼此了解与友谊,使其精神更美好,生活更快乐。(3)有效地缓解场地、器材紧缺局面: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使得在校生的人数日益增高,由此带来的场地器材紧张状况愈发突出。健身气功练习时基本上不需要器材,除正式比赛时对场地有要求外,日常锻炼时不受场地、季节的影响,练习者可在教室、走廊或宿舍等狭窄空间场所进行练习,同样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4)有助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日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堂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和老师以健康的方式从事体育锻炼,还可以促进和落实体育教学改革,健身气功文化底蕴深、内容和方式丰富,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掌握终身体育技能,从而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3.高校健身气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3.1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必要认识: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宣传力度不够,了解健身气功更多地是通过文学和影视作品渠道,体育教材中缺乏对健身气功的论述,众多大学生对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意义不清楚,对健身气功的了解非常有限,积极性不高。
3.2教学难度较大:健身气功动作源自模仿自然界中的动物形态及生活习性,有的类似瑜伽或武术,而大部分大学生缺乏相关的运动经验,再加上受到教学课时和师资等因素限制,增加了教学难度,致使很多高校从主观上抵制健身气功教学的开展。
3.3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多数高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时都受到师资力量不足的限制,很多教师是临时学的健身气功,学习不全面,根基不扎实,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科研能力滞后,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效果和质量不佳。
3.4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健身气功的创编及推广时间较迟,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对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计划及安排中对健身气功课程不够重视,使得健身气功教学在高校的开展受到阻碍。
4.健身气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展的策略
4.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各高校需加强对健身气功的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如积极组织健身气功表演和交流活动,努力使健身气功的宣传正常化、多样化,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健身气功爱好者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组建健身气功协会,不定期织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比赛,通过比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习练健身气功,从而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4.2领导加强重视:学校领导需加大健身气功课程的投资力度,科学设置健身气功课程体系,促使健身气功课程内容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要人为本,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教学,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
4.3加强健身气功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蓝本,更是学生学习知识及掌握知识的基本要素,科学系统的健身气功教材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健身气功,因此,健身气功专家学者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编著教材。
4.4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练习健身气功功法前要向大学生传授相关中医健身理论及养生理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兴趣,教师应主动钻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的迅速推广。
4.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教育机构应定期举办高校健身气功师资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培训,学校也可邀请国内外健身气功专家、教授对本校健身气功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提高健身气功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健身气功教师的科研层次,为高校健身气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健身气功课符合时代需要,有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同时对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科学组织健身气功教学,促使大学生将健身气功当做一种生命运动状态,终生锻炼。(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1]陈新梅.谈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大学生健身气功教学[J].体育时空,2012.
[2]李炳红.健身气功进入高校体育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资讯,2009
[3]李良萍,施洋.高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的组织形式探究[J].科技信息,2012.
[4]杨学明.普通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0
[5]李炳红.浅谈健身气功在高校中开展的作用及发展策略[J].内江科技,2010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健身气功;意义;问题;对策1前言:气功又称为导引、吐纳、存思、内丹及禅定等等,其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并受到美学、中医、道教、佛教和儒学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富有强身健体、调节心理和涵养道德功效,是中国传统养生学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是在传统气功基础上挖掘、整理和研究编排出来,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孕育、发展和衍变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与哲学、文学及美学等文化形态渗透,从而使得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等在健身气功中均得以体现。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21世纪初,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整理传统气功功法基础上,编创了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和健身气功·八段锦四种便于推广的健身气功,并于2003 年启动试行,2004 年向全社会推广。2009年再次发掘创编了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和大舞5套新功法。健身气功不需要剧烈的肢体运动也能达到锻炼目的,其科学、安全、简单,练养相兼的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健身养生意愿,在普通高校開设健身气功课程,对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为使健身气功能在高校得以进一步的推广开展,文章深入分析了高校健身气功课程的开展现状,寻找制约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开展的因素,并提出一系列适合高校推广发展的建议。
2.认识健身气功
2.1内涵:健身气功指的是一种以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整体观为理论基础,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的整体健康为目的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2价值:(1)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健身气功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身体素质,有效改善人体的肺活量、心率及血压等生理机能,同时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平衡机制,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血脂代谢,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2)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健身气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如阴阳、天人合一、整体观及传统美学等,大学生在健身气功习练中,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可有效塑造坚韧、豁达、开朗和坦荡的品格;可以使大学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修身养性,促进人理性的进步,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使人与人的接触变得真诚、友善、和谐,增进彼此了解与友谊,使其精神更美好,生活更快乐。(3)有效地缓解场地、器材紧缺局面: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使得在校生的人数日益增高,由此带来的场地器材紧张状况愈发突出。健身气功练习时基本上不需要器材,除正式比赛时对场地有要求外,日常锻炼时不受场地、季节的影响,练习者可在教室、走廊或宿舍等狭窄空间场所进行练习,同样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4)有助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日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堂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和老师以健康的方式从事体育锻炼,还可以促进和落实体育教学改革,健身气功文化底蕴深、内容和方式丰富,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掌握终身体育技能,从而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3.高校健身气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3.1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必要认识: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宣传力度不够,了解健身气功更多地是通过文学和影视作品渠道,体育教材中缺乏对健身气功的论述,众多大学生对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意义不清楚,对健身气功的了解非常有限,积极性不高。
3.2教学难度较大:健身气功动作源自模仿自然界中的动物形态及生活习性,有的类似瑜伽或武术,而大部分大学生缺乏相关的运动经验,再加上受到教学课时和师资等因素限制,增加了教学难度,致使很多高校从主观上抵制健身气功教学的开展。
3.3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多数高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时都受到师资力量不足的限制,很多教师是临时学的健身气功,学习不全面,根基不扎实,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科研能力滞后,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效果和质量不佳。
3.4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健身气功的创编及推广时间较迟,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对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计划及安排中对健身气功课程不够重视,使得健身气功教学在高校的开展受到阻碍。
4.健身气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展的策略
4.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各高校需加强对健身气功的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如积极组织健身气功表演和交流活动,努力使健身气功的宣传正常化、多样化,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健身气功爱好者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组建健身气功协会,不定期织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比赛,通过比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习练健身气功,从而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4.2领导加强重视:学校领导需加大健身气功课程的投资力度,科学设置健身气功课程体系,促使健身气功课程内容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要人为本,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教学,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
4.3加强健身气功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蓝本,更是学生学习知识及掌握知识的基本要素,科学系统的健身气功教材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健身气功,因此,健身气功专家学者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编著教材。
4.4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练习健身气功功法前要向大学生传授相关中医健身理论及养生理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兴趣,教师应主动钻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的迅速推广。
4.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教育机构应定期举办高校健身气功师资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培训,学校也可邀请国内外健身气功专家、教授对本校健身气功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提高健身气功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健身气功教师的科研层次,为高校健身气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健身气功课符合时代需要,有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同时对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科学组织健身气功教学,促使大学生将健身气功当做一种生命运动状态,终生锻炼。(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1]陈新梅.谈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大学生健身气功教学[J].体育时空,2012.
[2]李炳红.健身气功进入高校体育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资讯,2009
[3]李良萍,施洋.高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的组织形式探究[J].科技信息,2012.
[4]杨学明.普通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0
[5]李炳红.浅谈健身气功在高校中开展的作用及发展策略[J].内江科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