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呈现
临风怀想,遐思悠悠,过去那些如诗的日子多么令人怀想。怀想那迷人的郊野、黄昏的落日;怀想那经历的往事、悟到的哲理;怀想那慈祥的目光、温暖的话语;怀想那临窗诵读的惬意、挥毫泼墨的洒脱……那样的日子,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难忘。
请以“怀想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写作导引
半命题作文有其灵活性,也有其限制性。相对于命题作文,有其自主性,在选材立意方面有较大的空间,但又不是放任;其中显现部分就是一种牵制,或者说是一个导引、一个思维轨迹。总的来说,是一半牵引一半,一半影响一半,显性与隐性并存,这是半命题作文的特点。一般而言,写好作文并不难,难的是写“好”作文。审题的深与浅、正与偏是决定作文质量的关键。如何解读提供的字眼?其中隐含什么信息?都在审题的思维运作中。
1. 从字面上分析。“怀想”与“怀念”相近,属动词,是一个思维与情感融合的动态词。怀想什么?这是最基本的写作内容;为什么怀想?哪些值得我们怀想?这是决定文章立意深浅的问题。另外,“怀想”一词是有时间限制的,有一定的历史感,因此,选材上不能写现时的,也不宜写较近的。例如,怀想儿时外婆的呢喃、怀想童年那双温柔的大手……这些都经过时间的沉淀,怀想起来更有味道。
2. 从命题意图分析。词性决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所有值得怀念的东西都应该是美好的。如果仅仅单纯地写怀想的内容,而不挖掘怀想的背后、怀想的内在,那么,怀想便失去意义,这显然与题意不吻合。例如,写怀想小学时光的,单纯写小学发生的事情,却忽略了怀想的情感、意义等,这是比较浅显的;如果能进一步思考,写小学的快乐想表达什么,认识到什么,主题思想无疑会深刻些。显然,怀想除了念及过去的美好,也要对未来有所寄望或期待。
3. 选材上的考虑。本题材范围很广,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怀想的人、事、物、景。时间上,主要有三个时段:幼儿时、童年、青少年时;空间上,有以家为主的,有以校为主的地方。那么,如何在相似相近的历程范围中选择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一点是关键。相对而言,在学校范围发生的人、事、物,许多是相似的,选择此场所,或许会与他人多次重复,可能会落俗。如果把目光投放在以家庭为半径的场所中,可能会减少一些重复,毕竟每个家庭的历程有所不同。可以是时间跨度上对一系列事物的怀想,也可以是集中某一时段对某一物、人的怀念。
4. 结构、技法上的导引。首先是补充题目的技巧,可以通过修饰语具体化、形象化,切忌简单化,所谓“题好一半文”。文体上,可以是规范的记叙文,也可以是回忆性散文,文体特征要突出,切忌写成四不像作文。表达方式上,重叙述、描写、抒情。要注意叙述的条理性、描写的生动性,尤要注重心理描写;抒情上要自然、真挚,重在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的认识,使怀想更有意义。开头自然,忌俗套;结尾处,要突出主旨,升华情感,体现感性中的理性,这是作文的最佳效果。
怀想那粗糙的双手
陆丰市玉燕中学初三级 高殷奇
今天是周末,不用读书,吃完早饭后坐在沙发上面对着家大门口,阳光很大,把地板照得金黄。有一处被阳光照得闪闪发亮,我的目光跟随着光源往那看——是一辆饱经风霜、黯淡破败的自行车。
八岁的那一年那一天,我正在大门口来回游走,正等着爷爷把家回。从拐角的巷子里我看到了一个光头,他脑袋上有几条皱巴巴的抬頭纹,还有一双被阳光照得睁不开的眼睛。他的身体倚着一辆自行车,那个人是谁?是我的爷爷。我冲过去抱住了我的爷爷,摸了摸倚在他旁边的自行车,“爷爷,这是给我的吗?”“是的,从今天开始它就是你的了。”爷爷看我高兴的样子,用那粗糙的双手摸了摸我的脑袋。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爬上了自行车,结果摔了一跤,我号啕大哭!爷爷用那一双粗糙的手擦去我流下的眼泪,那双手摸着我的脸,我感觉沙沙的不适,又带着点暖暖的温度。于是我的心情就由多云转晴了。“不哭,爷爷教你。”粗糙的手与我那稚嫩的手重叠在一起,开始了我们的自行车之旅。
第二天早上,我比谁都要早起,我爬到爷爷的床上叫爷爷起来陪我去骑单车,爷爷说好。我牵着爷爷那粗糙的手,走出了他的房间,来到了自行车前,又是那粗糙的手与我那稚嫩的手重叠在一起出发了。阳光明媚,我们所经过的路,树叶正沙沙地响。鸟叫虫鸣,不亦乐乎?
骑完自行车回来,爷爷去干他的活了。爷爷那宽大又有点驼背的身影见证了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爷爷一辈子都在做粗活。那一双手粗糙,生满了茧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的手越来越皱,越来越粗糙,我因此经常取笑爷爷的手。爷爷从来不跟我计较,他总是笑眯眯的,用宠爱的目光注视着我。几年以后,我跟随着母亲到外地生活了。那一双粗糙的手渐渐远离了我。我已经好几年没见爷爷了。我也曾经劝过爷爷过来和我们同住,但爷爷总说:“那老屋子挺好的。”就这样,爷爷守着那一间老屋子,一个人,苦苦守着我们的回忆。
每当想起爷爷,我总会怀想到爷爷那粗糙的手。那一双手曾经陪我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啊,现在竟成了怀想。粗糙的手啊,何时能再见呢?
学生写后反思
一开始我没有想太多,也没有好好去审题。感觉上能写,但没多大把握写好。直觉就是要突出主题“怀想”,就是要写过去,就在这种有点懵的状态下进行书写。通过描写爷爷在我儿时留下的美好记忆,感受爷爷对我无私的爱。但写完之后还是感到不足,如写怀想“那双手”却没有写怀想的情怀。文章总体看起来叙述较普通,我还需多看书,多练习写作。
老师评语
1. 开头有些随意,抒情气息较淡;切题不到位,整体构思不足,需要打开思维。
2. 文章采用借物抒情的方式,叙述性较强,但仅停留在回忆的层面上,抒情成分略少了点,建议多些心理描写;另外,对于所借之物“粗糙的双手”还可进行细节描写。再者,文章的主题词是“怀想”,那么,在叙述的过程中有必要增加抒情成分,把情怀引出来,多渲染主题,使主题更突出。 3. 结尾的处理过于平淡,要注意提升情感,在表情达意上再次渲染主题,以达到“怀想”的效果。
怀想那粗糙的双手
陆丰市玉燕中学初三级 高殷奇
秋季如期而至,秋风吹啊吹,吹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一丝丝凉意,一缕阳光穿透秋的清冷,让人遐想万分。
周日的早晨,我闲坐沙发上。温暖的阳光把地板照得金黄,门口有一处被阳光照得金黄——那是一辆花容失色、饱经风霜的自行车。咦?好像少了什么?车把上那双手呢?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
凉风秋日把记忆带回八岁那年。我正在大门口来回游走,这时,巷子拐角处走来一个人。他光着头,身材有些矮小,还驼背,额头上几条皱巴巴的抬头纹很明显,一双眼睛被阳光晒得半眯着。与他同行的还有一辆自行车,那双大手握着车把稳稳当当的,一直朝我走来。我高兴极了,大声叫了“爷爷”,便迎了上去。
我抱住爷爷,伸手摸了摸倚在他腰旁的自行车。“爷爷!这是给我的吗?”“喜欢吗?从今天起它就是你的了。”我激动得大叫起来。爷爷看我高兴的样子,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摸了摸我的脑袋。大手摩挲着头发,发出沙沙声,我分明感到一股暖流侵入头皮,凉意少了几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爬上了自行车,结果摔了一跤,号啕大哭起来!爷爷立刻将我抱起,一个劲关切地问:“摔到哪里了?摔到哪里了?”直到发现我没有伤着他才放心。他用那双布满青筋的手缓缓地擦去我的眼泪,那双手摸着我稚嫩的脸,感觉沙沙的不适,又带着点暖暖的温度,那是一种特别的体验,我至今还记得。接着,爷爷那粗糙的手与我那稚嫩的手重叠在一起,我瞬间有了安全感,平平稳稳开启了我们的自行车之旅。
第二天,我比谁都起得早,让爷爷陪我去骑单车。还是那样,爷爷那粗糙的手与我那稚嫩的手重叠在一起。我们带着笑声出发了,一路上,阳光明媚,鸟叫虫鸣。车轮碾过路面的沙子,沙沙作响;碾过地上的落叶,窸窸窣窣。一时间,车轮声、欢笑声、清晨的鸟鸣声、秋风拂过的各种声响,构成了一首秋日交响曲,不亦乐乎!
骑车回来,爷爷去干他的活了。那矮小驼背的身影见证了岁月留下的痕迹。爷爷一辈子都在做粗活。那双手生满了茧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皱,越来越粗糙。小时候我也因此经常取笑爷爷的手,爷爷总是笑眯眯的,用宠爱的目光注视着我。
那年以后,我跟随着母亲到外地生活了,渐渐远离那一双粗糙的手。我也曾劝爷爷过来与我们同住,但爷爷总说:“这老屋子挺好的,我是一个粗人,到那里去也许会迷路哩!”就这样,爷爷守着那一间老屋子,一个人,一根烟斗,苦苦守着我们的回忆。
回首往事,日子中全是斑斓的光影,记忆的屏障中,那双粗糙的大手从未淡出。每当想起爷爷,总会想起那双手。它曾经陪我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抚慰我沉溺的心多少回;它使我的童年,即使在严冬之际,也能温暖如春。何时,再与您手叠手,一起骑车畅游呢?!
学生重写心得
第一次写稿的时候,自己的想法有点简单随意,写完后虽有些不满意,但也没放在心上。在听了老师点评后,我进行了第一次修改,但改来改去还是改不出什么来,就简单地修改几个句子。后来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我知道了最大的问题是开头和结尾处理不好,欠缺感情,还有行文中的句子显得生硬,心理描写不到位,未能表达出对爷爷的深切怀念之情。第二次修改我比较用心,彻头彻尾再看一遍,也做了一些改动,增添了一些优美的句子和一些心理描写等,这样便能更好地烘托主题。
怀想半碗番薯
陸丰市玉燕中学初三级 吴佩涵
小时候,在外婆家待得最多,给予我最多爱的人也是外婆。每每与她谈话,她绵远柔情的声音,总能把我的思绪牵到皓亮的明月上,使我的心一片澄清。
我爱听她讲故事,讲当年我妈如何调皮捣蛋,讲我小时候怎样被我妈打得屁滚尿流,讲外公如何从山坡上一脚高一脚低地走下来,尤其爱听那半碗番薯的故事。
外婆家原来是黄砖砌的小楼,现在已经翻修了,没有了那刻着斑驳岁月的点滴旧痕。我总在中午快临十二点时顺着人来人往的石板路,一蹦一跳地躺进外婆怀里。外婆的臂弯宽宽的,怀里暖暖的,好像一个小小的避风港。
每当我踏进门前的小院,厨房就传来“呲呲”的炉子烧开的声音,然后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面而来——这是外婆家的专属味道。吃中午饭时,外婆就盛起半碗热腾腾的呼着香的番薯,分给每个孩子后再留一碗给外公。
小心翼翼地剥开外面那层紫红的薄薄的皮,里面黄澄澄的像闪着微光的番薯肉瞬间就灿烂在眼前。有的像一个圆滚的肚腩,对了,像《西游记》里穿着宽大黄褂的弥勒佛;有的像剥开外壳的玉米,黄灿灿的。其实我挺纠结的,原因是里面有一些不太好嚼的根,总会影响口感,有时还会夹在牙缝里。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啊,那软糯的薯肉,热腾地哈出清香甜美的气,曾经朦胧了我的眼帘。轻咬一口,嚼一嚼,清甜可口;再嚼一口,甘甜浓郁,感觉整个身心都灌满了薯香。这样反反复复,回味无穷,像七扭八拐的山道。
那时的我不懂其中珍贵,只想:“这软绵绵的玩意儿虽是好吃,但和零食比还是有差距,没有糖果甜,不如饼干脆,不似薯片香,为什么外婆总那么喜欢?”有时,我就吃几口,剩下半截,外婆发觉了,不免训导两三句,有时也会责备起来。我不解,它到底有多美味?外婆吃了一辈子都不腻烦。外婆给我的解释让我难忘:“是啊,我吃了一辈子,小时候我和你一样不解,长大后,我才明白,是它在艰难岁月里支撑着我们一家,不,不只是我们家的主粮。现在它已被人遗忘在角落里,我却不会忘,你也要记住,没有它,就没有外婆,也没有你。”外婆神情严肃起来,我半信半疑地记着外婆的话,却再也不敢浪费。
吃了很多外婆煮的番薯,听多了外婆的过往,也就渐渐明白了其中的真意。那是对岁月的一种坚守与感恩啊。敬重过往,也是敬重将来。
长大后,没有时间经常去外婆家了,没有时间去听她讲故事了,也没有再尝过她煮的番薯了,但看见天上的皓月,我就会想起外婆,就会想起小时候的番薯香,像外婆那般坚守在我的童年。 老师评语
怀想番薯,其实是怀想外婆的关怀、怀想外婆的精神品质,是对往事岁月和人的敬重。这是一篇有内涵的文章,作者以半碗番薯为线索,勾起对往事、对外婆的回忆以及外婆对往事的怀想,思念之情既淡又浓。文章笔触细腻,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再现场面的温馨,不仅带我们走进画面,也带我们走进外婆讲述的那个年代;小小的番薯,大大的情怀,深深的思念,淡淡的薯香,都在其笔下娓娓道来。
怀想那副脚踏
陆丰市玉燕中学初三级 蔡湘雅
曾经,有一个人,字不识得几个,却是我知识的引路人;曾经,有一个人,总踩着那辆脚踏车带我游玩,怕我受伤,在脚踏车两旁做了一副木制脚踏。如今,脚踏在,人却不在了……
我有两个外祖父,一个是妈妈的亲生父亲,一个是妈妈的义父——那个慈祥宽厚的梅田老人。因他住在梅田村,所以我称呼他为“梅田阿公”。但妈妈说,那样称呼他,显得有些许生分,所以,我便称他为“阿公”。
阿公总叫我作“囡囡”,我便问妈妈:“妈妈,阿公好奇怪啊,我又不叫囡囡,为什么总叫作囡囡呢?”妈妈说:“‘囡囡’是宝贝的意思,阿公疼你。”我听了很开心。
阿公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虽已年近八旬,但那双眼睛还是炯炯有神,平日里,总爱穿一件灰色的长袍子。
今年中秋,我去梅田时,心里感到格外的凄凉,阿公不在了,只剩下那间没人打扫的水泥屋。我不愿待在那听她们唠叨,就随处逛逛,不知不觉走到了这间屋前。隔着铁栅栏门,我看到了那辆脚踏车,那副承载着我童年忆记的脚踏……
那时小学放暑假,有一段时间,爸妈工作繁忙,无人照料我,就把我送到梅田阿公那。不知是不是环境原因,在家时我总爱睡懒觉,但在阿公这,每天不用人叫,六点多我就起了床,正好赶上和阿公一起到街市卖鱼。下午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我们午休之后才会去给鱼虾喂食。傍晚的时候,阿公就踩着脚踏车,带我到处去玩。半个暑假的时间,我便熟悉了那里所有的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
有一次,我因脚放错位置,被车轮划伤了,阿公怕我下次出行又不小心,便找了两根大小合适的木头,给后车轮做了对脚踏,后来,怕上面的小木刺会伤了我,又拿胶带缠了一圈又一圈。“阿公,你对我真好!妈妈说,只要好好读书,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赚好多好多钱。阿公,等我长大了,就买好多好吃的给你,好不好?”阿公听了我的话,整张脸笑成一朵花,说道:“好,只要囡囡有这份心意啊,阿公就开心了。”
后来,我再也没有与阿公一起踩着脚踏车去游玩了。渐渐长大的我,与阿公疏远了,再也没有像以前一样和阿公那么亲昵了,但每年春节前,阿公还是会踩着脚踏车给我们送来一条好几斤重的石斑鱼。
近两年,我很少见到阿公了。听妈妈说,阿公病了,身体大不如前,没力气再踩脚踏车了,年过八旬的他,也不知还能撑多久。
前年,我随妈妈去梅田看望阿公,他比以前显得更瘦了,手像干枯的树枝,垂垂老矣。妈妈有事出去了,便留我在梅田陪阿公。看着那张熟悉的脸庞,有千言万语,却卡在喉咙里,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对坐着傻笑。因为太过无聊,我便拿出手机玩了起来,把阿公晾在了一旁。阿公一副很拘谨的样子,也找不到话题,只能坐着四处张望。等到妈妈回来后,才结束了这尴尬的气氛。
我万万没想到,这一走,竟成了天人相隔。突然发现,人生真的好短,短到只是一眨眼的瞬间。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身边的人。
有人说,不会有人无缘无故地就对你好,其中必有利益关系。但我觉得,亲人,就是你躲避风雨的港湾,总是想把最好的给你,就像梅田阿公一样,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我们好。
脚踏,永别了!阿公,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老师评语
这是一篇优秀的回忆性散文。文章感情很真挚,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阿公的深切懷念之情。行文流畅,脉络清晰。以脚踏为叙述、抒情的线索,串联了与阿公相处的各个片断。语句自然且生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都非常自然、到位。首尾均予以抒情,起到呼应作用,深化“怀想”这一主旨。
临风怀想,遐思悠悠,过去那些如诗的日子多么令人怀想。怀想那迷人的郊野、黄昏的落日;怀想那经历的往事、悟到的哲理;怀想那慈祥的目光、温暖的话语;怀想那临窗诵读的惬意、挥毫泼墨的洒脱……那样的日子,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难忘。
请以“怀想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写作导引
半命题作文有其灵活性,也有其限制性。相对于命题作文,有其自主性,在选材立意方面有较大的空间,但又不是放任;其中显现部分就是一种牵制,或者说是一个导引、一个思维轨迹。总的来说,是一半牵引一半,一半影响一半,显性与隐性并存,这是半命题作文的特点。一般而言,写好作文并不难,难的是写“好”作文。审题的深与浅、正与偏是决定作文质量的关键。如何解读提供的字眼?其中隐含什么信息?都在审题的思维运作中。
1. 从字面上分析。“怀想”与“怀念”相近,属动词,是一个思维与情感融合的动态词。怀想什么?这是最基本的写作内容;为什么怀想?哪些值得我们怀想?这是决定文章立意深浅的问题。另外,“怀想”一词是有时间限制的,有一定的历史感,因此,选材上不能写现时的,也不宜写较近的。例如,怀想儿时外婆的呢喃、怀想童年那双温柔的大手……这些都经过时间的沉淀,怀想起来更有味道。
2. 从命题意图分析。词性决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所有值得怀念的东西都应该是美好的。如果仅仅单纯地写怀想的内容,而不挖掘怀想的背后、怀想的内在,那么,怀想便失去意义,这显然与题意不吻合。例如,写怀想小学时光的,单纯写小学发生的事情,却忽略了怀想的情感、意义等,这是比较浅显的;如果能进一步思考,写小学的快乐想表达什么,认识到什么,主题思想无疑会深刻些。显然,怀想除了念及过去的美好,也要对未来有所寄望或期待。
3. 选材上的考虑。本题材范围很广,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怀想的人、事、物、景。时间上,主要有三个时段:幼儿时、童年、青少年时;空间上,有以家为主的,有以校为主的地方。那么,如何在相似相近的历程范围中选择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一点是关键。相对而言,在学校范围发生的人、事、物,许多是相似的,选择此场所,或许会与他人多次重复,可能会落俗。如果把目光投放在以家庭为半径的场所中,可能会减少一些重复,毕竟每个家庭的历程有所不同。可以是时间跨度上对一系列事物的怀想,也可以是集中某一时段对某一物、人的怀念。
4. 结构、技法上的导引。首先是补充题目的技巧,可以通过修饰语具体化、形象化,切忌简单化,所谓“题好一半文”。文体上,可以是规范的记叙文,也可以是回忆性散文,文体特征要突出,切忌写成四不像作文。表达方式上,重叙述、描写、抒情。要注意叙述的条理性、描写的生动性,尤要注重心理描写;抒情上要自然、真挚,重在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的认识,使怀想更有意义。开头自然,忌俗套;结尾处,要突出主旨,升华情感,体现感性中的理性,这是作文的最佳效果。
怀想那粗糙的双手
陆丰市玉燕中学初三级 高殷奇
今天是周末,不用读书,吃完早饭后坐在沙发上面对着家大门口,阳光很大,把地板照得金黄。有一处被阳光照得闪闪发亮,我的目光跟随着光源往那看——是一辆饱经风霜、黯淡破败的自行车。
八岁的那一年那一天,我正在大门口来回游走,正等着爷爷把家回。从拐角的巷子里我看到了一个光头,他脑袋上有几条皱巴巴的抬頭纹,还有一双被阳光照得睁不开的眼睛。他的身体倚着一辆自行车,那个人是谁?是我的爷爷。我冲过去抱住了我的爷爷,摸了摸倚在他旁边的自行车,“爷爷,这是给我的吗?”“是的,从今天开始它就是你的了。”爷爷看我高兴的样子,用那粗糙的双手摸了摸我的脑袋。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爬上了自行车,结果摔了一跤,我号啕大哭!爷爷用那一双粗糙的手擦去我流下的眼泪,那双手摸着我的脸,我感觉沙沙的不适,又带着点暖暖的温度。于是我的心情就由多云转晴了。“不哭,爷爷教你。”粗糙的手与我那稚嫩的手重叠在一起,开始了我们的自行车之旅。
第二天早上,我比谁都要早起,我爬到爷爷的床上叫爷爷起来陪我去骑单车,爷爷说好。我牵着爷爷那粗糙的手,走出了他的房间,来到了自行车前,又是那粗糙的手与我那稚嫩的手重叠在一起出发了。阳光明媚,我们所经过的路,树叶正沙沙地响。鸟叫虫鸣,不亦乐乎?
骑完自行车回来,爷爷去干他的活了。爷爷那宽大又有点驼背的身影见证了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爷爷一辈子都在做粗活。那一双手粗糙,生满了茧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的手越来越皱,越来越粗糙,我因此经常取笑爷爷的手。爷爷从来不跟我计较,他总是笑眯眯的,用宠爱的目光注视着我。几年以后,我跟随着母亲到外地生活了。那一双粗糙的手渐渐远离了我。我已经好几年没见爷爷了。我也曾经劝过爷爷过来和我们同住,但爷爷总说:“那老屋子挺好的。”就这样,爷爷守着那一间老屋子,一个人,苦苦守着我们的回忆。
每当想起爷爷,我总会怀想到爷爷那粗糙的手。那一双手曾经陪我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啊,现在竟成了怀想。粗糙的手啊,何时能再见呢?
学生写后反思
一开始我没有想太多,也没有好好去审题。感觉上能写,但没多大把握写好。直觉就是要突出主题“怀想”,就是要写过去,就在这种有点懵的状态下进行书写。通过描写爷爷在我儿时留下的美好记忆,感受爷爷对我无私的爱。但写完之后还是感到不足,如写怀想“那双手”却没有写怀想的情怀。文章总体看起来叙述较普通,我还需多看书,多练习写作。
老师评语
1. 开头有些随意,抒情气息较淡;切题不到位,整体构思不足,需要打开思维。
2. 文章采用借物抒情的方式,叙述性较强,但仅停留在回忆的层面上,抒情成分略少了点,建议多些心理描写;另外,对于所借之物“粗糙的双手”还可进行细节描写。再者,文章的主题词是“怀想”,那么,在叙述的过程中有必要增加抒情成分,把情怀引出来,多渲染主题,使主题更突出。 3. 结尾的处理过于平淡,要注意提升情感,在表情达意上再次渲染主题,以达到“怀想”的效果。
怀想那粗糙的双手
陆丰市玉燕中学初三级 高殷奇
秋季如期而至,秋风吹啊吹,吹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一丝丝凉意,一缕阳光穿透秋的清冷,让人遐想万分。
周日的早晨,我闲坐沙发上。温暖的阳光把地板照得金黄,门口有一处被阳光照得金黄——那是一辆花容失色、饱经风霜的自行车。咦?好像少了什么?车把上那双手呢?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
凉风秋日把记忆带回八岁那年。我正在大门口来回游走,这时,巷子拐角处走来一个人。他光着头,身材有些矮小,还驼背,额头上几条皱巴巴的抬头纹很明显,一双眼睛被阳光晒得半眯着。与他同行的还有一辆自行车,那双大手握着车把稳稳当当的,一直朝我走来。我高兴极了,大声叫了“爷爷”,便迎了上去。
我抱住爷爷,伸手摸了摸倚在他腰旁的自行车。“爷爷!这是给我的吗?”“喜欢吗?从今天起它就是你的了。”我激动得大叫起来。爷爷看我高兴的样子,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摸了摸我的脑袋。大手摩挲着头发,发出沙沙声,我分明感到一股暖流侵入头皮,凉意少了几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爬上了自行车,结果摔了一跤,号啕大哭起来!爷爷立刻将我抱起,一个劲关切地问:“摔到哪里了?摔到哪里了?”直到发现我没有伤着他才放心。他用那双布满青筋的手缓缓地擦去我的眼泪,那双手摸着我稚嫩的脸,感觉沙沙的不适,又带着点暖暖的温度,那是一种特别的体验,我至今还记得。接着,爷爷那粗糙的手与我那稚嫩的手重叠在一起,我瞬间有了安全感,平平稳稳开启了我们的自行车之旅。
第二天,我比谁都起得早,让爷爷陪我去骑单车。还是那样,爷爷那粗糙的手与我那稚嫩的手重叠在一起。我们带着笑声出发了,一路上,阳光明媚,鸟叫虫鸣。车轮碾过路面的沙子,沙沙作响;碾过地上的落叶,窸窸窣窣。一时间,车轮声、欢笑声、清晨的鸟鸣声、秋风拂过的各种声响,构成了一首秋日交响曲,不亦乐乎!
骑车回来,爷爷去干他的活了。那矮小驼背的身影见证了岁月留下的痕迹。爷爷一辈子都在做粗活。那双手生满了茧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皱,越来越粗糙。小时候我也因此经常取笑爷爷的手,爷爷总是笑眯眯的,用宠爱的目光注视着我。
那年以后,我跟随着母亲到外地生活了,渐渐远离那一双粗糙的手。我也曾劝爷爷过来与我们同住,但爷爷总说:“这老屋子挺好的,我是一个粗人,到那里去也许会迷路哩!”就这样,爷爷守着那一间老屋子,一个人,一根烟斗,苦苦守着我们的回忆。
回首往事,日子中全是斑斓的光影,记忆的屏障中,那双粗糙的大手从未淡出。每当想起爷爷,总会想起那双手。它曾经陪我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抚慰我沉溺的心多少回;它使我的童年,即使在严冬之际,也能温暖如春。何时,再与您手叠手,一起骑车畅游呢?!
学生重写心得
第一次写稿的时候,自己的想法有点简单随意,写完后虽有些不满意,但也没放在心上。在听了老师点评后,我进行了第一次修改,但改来改去还是改不出什么来,就简单地修改几个句子。后来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我知道了最大的问题是开头和结尾处理不好,欠缺感情,还有行文中的句子显得生硬,心理描写不到位,未能表达出对爷爷的深切怀念之情。第二次修改我比较用心,彻头彻尾再看一遍,也做了一些改动,增添了一些优美的句子和一些心理描写等,这样便能更好地烘托主题。
怀想半碗番薯
陸丰市玉燕中学初三级 吴佩涵
小时候,在外婆家待得最多,给予我最多爱的人也是外婆。每每与她谈话,她绵远柔情的声音,总能把我的思绪牵到皓亮的明月上,使我的心一片澄清。
我爱听她讲故事,讲当年我妈如何调皮捣蛋,讲我小时候怎样被我妈打得屁滚尿流,讲外公如何从山坡上一脚高一脚低地走下来,尤其爱听那半碗番薯的故事。
外婆家原来是黄砖砌的小楼,现在已经翻修了,没有了那刻着斑驳岁月的点滴旧痕。我总在中午快临十二点时顺着人来人往的石板路,一蹦一跳地躺进外婆怀里。外婆的臂弯宽宽的,怀里暖暖的,好像一个小小的避风港。
每当我踏进门前的小院,厨房就传来“呲呲”的炉子烧开的声音,然后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面而来——这是外婆家的专属味道。吃中午饭时,外婆就盛起半碗热腾腾的呼着香的番薯,分给每个孩子后再留一碗给外公。
小心翼翼地剥开外面那层紫红的薄薄的皮,里面黄澄澄的像闪着微光的番薯肉瞬间就灿烂在眼前。有的像一个圆滚的肚腩,对了,像《西游记》里穿着宽大黄褂的弥勒佛;有的像剥开外壳的玉米,黄灿灿的。其实我挺纠结的,原因是里面有一些不太好嚼的根,总会影响口感,有时还会夹在牙缝里。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啊,那软糯的薯肉,热腾地哈出清香甜美的气,曾经朦胧了我的眼帘。轻咬一口,嚼一嚼,清甜可口;再嚼一口,甘甜浓郁,感觉整个身心都灌满了薯香。这样反反复复,回味无穷,像七扭八拐的山道。
那时的我不懂其中珍贵,只想:“这软绵绵的玩意儿虽是好吃,但和零食比还是有差距,没有糖果甜,不如饼干脆,不似薯片香,为什么外婆总那么喜欢?”有时,我就吃几口,剩下半截,外婆发觉了,不免训导两三句,有时也会责备起来。我不解,它到底有多美味?外婆吃了一辈子都不腻烦。外婆给我的解释让我难忘:“是啊,我吃了一辈子,小时候我和你一样不解,长大后,我才明白,是它在艰难岁月里支撑着我们一家,不,不只是我们家的主粮。现在它已被人遗忘在角落里,我却不会忘,你也要记住,没有它,就没有外婆,也没有你。”外婆神情严肃起来,我半信半疑地记着外婆的话,却再也不敢浪费。
吃了很多外婆煮的番薯,听多了外婆的过往,也就渐渐明白了其中的真意。那是对岁月的一种坚守与感恩啊。敬重过往,也是敬重将来。
长大后,没有时间经常去外婆家了,没有时间去听她讲故事了,也没有再尝过她煮的番薯了,但看见天上的皓月,我就会想起外婆,就会想起小时候的番薯香,像外婆那般坚守在我的童年。 老师评语
怀想番薯,其实是怀想外婆的关怀、怀想外婆的精神品质,是对往事岁月和人的敬重。这是一篇有内涵的文章,作者以半碗番薯为线索,勾起对往事、对外婆的回忆以及外婆对往事的怀想,思念之情既淡又浓。文章笔触细腻,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再现场面的温馨,不仅带我们走进画面,也带我们走进外婆讲述的那个年代;小小的番薯,大大的情怀,深深的思念,淡淡的薯香,都在其笔下娓娓道来。
怀想那副脚踏
陆丰市玉燕中学初三级 蔡湘雅
曾经,有一个人,字不识得几个,却是我知识的引路人;曾经,有一个人,总踩着那辆脚踏车带我游玩,怕我受伤,在脚踏车两旁做了一副木制脚踏。如今,脚踏在,人却不在了……
我有两个外祖父,一个是妈妈的亲生父亲,一个是妈妈的义父——那个慈祥宽厚的梅田老人。因他住在梅田村,所以我称呼他为“梅田阿公”。但妈妈说,那样称呼他,显得有些许生分,所以,我便称他为“阿公”。
阿公总叫我作“囡囡”,我便问妈妈:“妈妈,阿公好奇怪啊,我又不叫囡囡,为什么总叫作囡囡呢?”妈妈说:“‘囡囡’是宝贝的意思,阿公疼你。”我听了很开心。
阿公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虽已年近八旬,但那双眼睛还是炯炯有神,平日里,总爱穿一件灰色的长袍子。
今年中秋,我去梅田时,心里感到格外的凄凉,阿公不在了,只剩下那间没人打扫的水泥屋。我不愿待在那听她们唠叨,就随处逛逛,不知不觉走到了这间屋前。隔着铁栅栏门,我看到了那辆脚踏车,那副承载着我童年忆记的脚踏……
那时小学放暑假,有一段时间,爸妈工作繁忙,无人照料我,就把我送到梅田阿公那。不知是不是环境原因,在家时我总爱睡懒觉,但在阿公这,每天不用人叫,六点多我就起了床,正好赶上和阿公一起到街市卖鱼。下午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我们午休之后才会去给鱼虾喂食。傍晚的时候,阿公就踩着脚踏车,带我到处去玩。半个暑假的时间,我便熟悉了那里所有的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
有一次,我因脚放错位置,被车轮划伤了,阿公怕我下次出行又不小心,便找了两根大小合适的木头,给后车轮做了对脚踏,后来,怕上面的小木刺会伤了我,又拿胶带缠了一圈又一圈。“阿公,你对我真好!妈妈说,只要好好读书,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赚好多好多钱。阿公,等我长大了,就买好多好吃的给你,好不好?”阿公听了我的话,整张脸笑成一朵花,说道:“好,只要囡囡有这份心意啊,阿公就开心了。”
后来,我再也没有与阿公一起踩着脚踏车去游玩了。渐渐长大的我,与阿公疏远了,再也没有像以前一样和阿公那么亲昵了,但每年春节前,阿公还是会踩着脚踏车给我们送来一条好几斤重的石斑鱼。
近两年,我很少见到阿公了。听妈妈说,阿公病了,身体大不如前,没力气再踩脚踏车了,年过八旬的他,也不知还能撑多久。
前年,我随妈妈去梅田看望阿公,他比以前显得更瘦了,手像干枯的树枝,垂垂老矣。妈妈有事出去了,便留我在梅田陪阿公。看着那张熟悉的脸庞,有千言万语,却卡在喉咙里,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对坐着傻笑。因为太过无聊,我便拿出手机玩了起来,把阿公晾在了一旁。阿公一副很拘谨的样子,也找不到话题,只能坐着四处张望。等到妈妈回来后,才结束了这尴尬的气氛。
我万万没想到,这一走,竟成了天人相隔。突然发现,人生真的好短,短到只是一眨眼的瞬间。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身边的人。
有人说,不会有人无缘无故地就对你好,其中必有利益关系。但我觉得,亲人,就是你躲避风雨的港湾,总是想把最好的给你,就像梅田阿公一样,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我们好。
脚踏,永别了!阿公,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老师评语
这是一篇优秀的回忆性散文。文章感情很真挚,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阿公的深切懷念之情。行文流畅,脉络清晰。以脚踏为叙述、抒情的线索,串联了与阿公相处的各个片断。语句自然且生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都非常自然、到位。首尾均予以抒情,起到呼应作用,深化“怀想”这一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