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孤独》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一部优秀作品,描写了七代人百年的繁殖与发展,因为缺少沟通,不通伦理,不懂人情,子子孙孙都成为了孤独的人。“小说出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受到全世界的热烈欢迎,被称为拉丁美洲当代文学的第一流作品。”①
马尔克斯用精妙绝伦的笔调操控着宏大的叙事,血腥、殖民、政治等围绕在《百年孤独》这部鸿篇巨制当中,相互渗透而又各自独立。然而,除了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外在叙事和丰富的内容外,马尔克斯更擅长在不经意间雕刻一些细节,将某些深刻的内涵寄予在微小的事物中,例如那突如其来的失眠症、鬼魅似的十字架印记、带着警示意味的猪尾巴。在这些神秘的事物当中,牲畜不寻常的大量繁衍与突然性死亡,在整个家族的过程中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一种带有寓言式的预兆。
然而,到目前为止,绝少人专注地研究牲畜死亡这个特殊的意象,笔者将选择这个切入口,并且通过三个方面阐述牲畜死亡的意义。
一、重返奥雷里亚诺第二的人生轨迹
作为家族第四代的奥雷里亚诺第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在小时候就被家人弄混淆,和自己的孪生兄弟互换了身份,却还是背负着各自名字的诅咒。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性格中的不同开始显现。见证了家族多年命运的乌尔苏拉总结出了一个特性:“凡是叫阿尔卡迪奥的都喜欢冒险,富于事业心,但是生命中带有悲剧色彩,而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沉默孤僻,头脑敏捷,具有洞察力。”②
牲畜的死亡让奥雷里亚诺第二从名字的诅咒中醒来,性格当中的隐形特征突显,直到这个时候,读者才能从文中找到他身世的线索。原来,在童年时期,他们两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互换了身份。牲畜死亡之前,奥雷里亚诺第二热衷于狂欢与挥霍,然而,在经历了人生贫富的巨大变故之后,他与自己的情人顽强地撑起了家庭。这个时候,他终于显示出原来名字中的事业心和永远不服输的性格特征。
如果牲畜们没有死亡,奥雷里亚诺第二绝不会像现在一样活得这么久。按照他挥霍的程度,完全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狂欢时还大声呼喊着“让一让啊,母牛们,生命短暂啊!”③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观势必拖垮他的身体,最终稀里糊涂地死去。由于牲畜的死亡,他没有资本再继续荒唐下去,生活变得贫困,只能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家庭的用度。最后,他与阿尔卡迪奥第二神奇地在同一天死去,在命运的安排之下,家族里的人误放了他们二人的棺木,终于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命格中。
不得不提到的是,牲畜的死亡直接影响了奥雷里亚诺第二选择自己的伴侣,他在与情人同居的时候,牲畜就会大量繁衍,而当他回家与妻子在一起时,就会家业败落。
二、推动家族走向衰败
这个经历了七代人的家族里,奥列里亚诺第二正好处于第四代,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此时家族的兴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与牲畜的死亡相伴随的是一系列外来物的进驻,马贡多成为了一个传统与文明的集结地。突然掀起的香蕉热席卷了全镇人民,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面积种植香蕉。然而,繁华的表面其实隐藏着只有一个人知道的秘密。多年以后,阿尔卡迪奥第二也无法忘记自己亲眼看到的那一切,三千多起义的工人被政府军枪杀,而政府却发布公告说工人们去别的地方工作了。
外面的世界还带来了奥雷里亚诺第二的妻子——费尔南达,这个对家族发展举足轻重的女人。从小受基督和圣经的教化下长大的她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内心的狂热使她试图改变整个家族的面貌和信仰,当她生下儿子与女儿的时候下定决心绝不用祖辈们的名字,最终丈夫奥雷里亚诺第二还是固执己见,重复了祖辈们的悲剧,精明的乌尔苏拉在子孙们的名字当中感觉到了不祥,但是也无力改变。
本身就来自外来世界的她与整个家族的人格格不入,对于她的那些信仰,家族里的人都避之不及。新鲜的事物和发明不断地涌入到这个小镇,在外来人大刀阔斧的改造当中,马贡多的历史是停步不前的,在享受发明带来便利的同时,小镇的人民内心其实守着一份孤独,固执地认为马贡多的周围都是水。面对那些文化与信仰的问题,人们更是从心底里排斥。历史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滞,马贡多注定会在改革中夭折。
令人惊讶的是,在牲畜的大量死亡之后,隐忍多年的第二代的阿玛兰旦安息了,第四代的美人儿蕾梅黛丝升天了,第二代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十七个儿子也在同一天遭遇刺杀。文章最开头时,作为族长的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曾说过,只要这个地方没有死过人,就不能称之为家。牲畜的死亡让家族中的人们相继离去,这个生活了数十年的地方终于成为了乌尔苏拉梦寐以求的扎根下来的家。
三、警示马贡多的消逝
马贡多这个小镇最开始只是由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领导的迁徙队伍组成,然而,到了第四代的奥雷里亚诺第二这里,马贡多变成了一个全省最繁华的小镇。这个家族的发迹正如牲畜们神奇的繁殖力一样,马贡多沉浸在一派奇迹般的繁荣景象中。
正如乌尔苏拉所预言的那样,这种不寻常的运气不会一辈子跟着奥雷里亚诺第二,由牲畜神奇的繁殖力挣来的大量财富逐渐腐蚀了他的心,就连他的身体也变得“肥硕臃肿,面色红中带紫,走路像乌龟般迟缓”④。
最终牲畜们开始突然地死亡,连带着那些财富消失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经历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雨天之后,这个经历了百年的家族最后也是在一阵龙卷风的怒号中销声匿迹。
奥雷里亚诺第二意识到牲畜们的死亡之后并没有参悟出其中的奥秘,只是和情人一起费力地维持着生活,在小村落里推销着廉价的彩票券。令人宽慰的是,他在经历了挥霍与狂欢之后,并没有因为突然地跌入谷底而自甘堕落,这正如家族后期的乌尔苏拉和第六代的蕾梅黛丝试图振兴和维护往日家族的荣耀,但终究还是逃不过宿命的轮回,不断地重复着前人的悲剧。
羊皮卷的译文在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的潜心钻研之下终于破解,只是这个经历了百年的家族再也不会在这个地球上出现,而牲畜们的死亡恰好是一种警示,给人们留下了足以扭转乾坤的时间和摆脱家族枷锁的机会。
虽然在其他文学作品当中不乏对牲畜死亡的描写,例如陈忠实《白鹿原》中的白鹿,然而《百年孤独》中的牲畜死亡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们突如其来的大量繁衍和销声匿迹都十分诡谲。
《白鹿原》中的白鹿是贯穿两个大家族的兴衰过程,一开始就被设定为一种象征着神圣、纯洁、财富、安宁等美好意味的祥瑞。白鹿的出现即代表着美好事情的发生,而它的消失则意味着仁义之德无可挽回的深层悲剧。不仅如此,小说还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白鹿多次出现的场景以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它直接被认定为“神”,而百灵和朱先生更是白鹿的人格化,他们的过世即代表着白鹿精神的衰落。
而《百年孤独》一向被认为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马尔克斯在书中所描绘出来的不寻常的事情或事物,在小说中,实则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不会让读者产生难以理解或高高在上的感觉,即“现实”。这里牲畜的繁衍和死亡也是一样,虽然在文中只出现过一次,但是它的意义不容小觑。
以上对于牲畜死亡意义的分析,主要是从个人的宿命、家族的命运、马贡多的发展展开。由此观之,牲畜们的大量死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贯穿于百年家族的羊皮卷紧密联系,揭示了拉丁美洲人民的生存困境,“香蕉热”带来的美国经济掠夺,最后是穷途末路的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从小说到现实,无不显示出牲畜死亡的深层意义。
注释:
①《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词全编(第三篇)》
②③④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南海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邓卫新.论《百年孤独》的魔幻主义色彩[J].作家,2008(14).
[2] 王绍瑾. 论《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精神[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12).
[3] 郑应松.浅析《百年孤独》的象征手法[J].文学教育(中),2010(12).
[4] 孙宏新.《百年孤独》中《圣经》原型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系武昌理工学院汉语言系学生,指导老师:陈慧颖 柳艳芳)
马尔克斯用精妙绝伦的笔调操控着宏大的叙事,血腥、殖民、政治等围绕在《百年孤独》这部鸿篇巨制当中,相互渗透而又各自独立。然而,除了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外在叙事和丰富的内容外,马尔克斯更擅长在不经意间雕刻一些细节,将某些深刻的内涵寄予在微小的事物中,例如那突如其来的失眠症、鬼魅似的十字架印记、带着警示意味的猪尾巴。在这些神秘的事物当中,牲畜不寻常的大量繁衍与突然性死亡,在整个家族的过程中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一种带有寓言式的预兆。
然而,到目前为止,绝少人专注地研究牲畜死亡这个特殊的意象,笔者将选择这个切入口,并且通过三个方面阐述牲畜死亡的意义。
一、重返奥雷里亚诺第二的人生轨迹
作为家族第四代的奥雷里亚诺第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在小时候就被家人弄混淆,和自己的孪生兄弟互换了身份,却还是背负着各自名字的诅咒。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性格中的不同开始显现。见证了家族多年命运的乌尔苏拉总结出了一个特性:“凡是叫阿尔卡迪奥的都喜欢冒险,富于事业心,但是生命中带有悲剧色彩,而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沉默孤僻,头脑敏捷,具有洞察力。”②
牲畜的死亡让奥雷里亚诺第二从名字的诅咒中醒来,性格当中的隐形特征突显,直到这个时候,读者才能从文中找到他身世的线索。原来,在童年时期,他们两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互换了身份。牲畜死亡之前,奥雷里亚诺第二热衷于狂欢与挥霍,然而,在经历了人生贫富的巨大变故之后,他与自己的情人顽强地撑起了家庭。这个时候,他终于显示出原来名字中的事业心和永远不服输的性格特征。
如果牲畜们没有死亡,奥雷里亚诺第二绝不会像现在一样活得这么久。按照他挥霍的程度,完全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狂欢时还大声呼喊着“让一让啊,母牛们,生命短暂啊!”③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观势必拖垮他的身体,最终稀里糊涂地死去。由于牲畜的死亡,他没有资本再继续荒唐下去,生活变得贫困,只能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家庭的用度。最后,他与阿尔卡迪奥第二神奇地在同一天死去,在命运的安排之下,家族里的人误放了他们二人的棺木,终于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命格中。
不得不提到的是,牲畜的死亡直接影响了奥雷里亚诺第二选择自己的伴侣,他在与情人同居的时候,牲畜就会大量繁衍,而当他回家与妻子在一起时,就会家业败落。
二、推动家族走向衰败
这个经历了七代人的家族里,奥列里亚诺第二正好处于第四代,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此时家族的兴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与牲畜的死亡相伴随的是一系列外来物的进驻,马贡多成为了一个传统与文明的集结地。突然掀起的香蕉热席卷了全镇人民,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面积种植香蕉。然而,繁华的表面其实隐藏着只有一个人知道的秘密。多年以后,阿尔卡迪奥第二也无法忘记自己亲眼看到的那一切,三千多起义的工人被政府军枪杀,而政府却发布公告说工人们去别的地方工作了。
外面的世界还带来了奥雷里亚诺第二的妻子——费尔南达,这个对家族发展举足轻重的女人。从小受基督和圣经的教化下长大的她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内心的狂热使她试图改变整个家族的面貌和信仰,当她生下儿子与女儿的时候下定决心绝不用祖辈们的名字,最终丈夫奥雷里亚诺第二还是固执己见,重复了祖辈们的悲剧,精明的乌尔苏拉在子孙们的名字当中感觉到了不祥,但是也无力改变。
本身就来自外来世界的她与整个家族的人格格不入,对于她的那些信仰,家族里的人都避之不及。新鲜的事物和发明不断地涌入到这个小镇,在外来人大刀阔斧的改造当中,马贡多的历史是停步不前的,在享受发明带来便利的同时,小镇的人民内心其实守着一份孤独,固执地认为马贡多的周围都是水。面对那些文化与信仰的问题,人们更是从心底里排斥。历史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滞,马贡多注定会在改革中夭折。
令人惊讶的是,在牲畜的大量死亡之后,隐忍多年的第二代的阿玛兰旦安息了,第四代的美人儿蕾梅黛丝升天了,第二代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十七个儿子也在同一天遭遇刺杀。文章最开头时,作为族长的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曾说过,只要这个地方没有死过人,就不能称之为家。牲畜的死亡让家族中的人们相继离去,这个生活了数十年的地方终于成为了乌尔苏拉梦寐以求的扎根下来的家。
三、警示马贡多的消逝
马贡多这个小镇最开始只是由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领导的迁徙队伍组成,然而,到了第四代的奥雷里亚诺第二这里,马贡多变成了一个全省最繁华的小镇。这个家族的发迹正如牲畜们神奇的繁殖力一样,马贡多沉浸在一派奇迹般的繁荣景象中。
正如乌尔苏拉所预言的那样,这种不寻常的运气不会一辈子跟着奥雷里亚诺第二,由牲畜神奇的繁殖力挣来的大量财富逐渐腐蚀了他的心,就连他的身体也变得“肥硕臃肿,面色红中带紫,走路像乌龟般迟缓”④。
最终牲畜们开始突然地死亡,连带着那些财富消失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经历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雨天之后,这个经历了百年的家族最后也是在一阵龙卷风的怒号中销声匿迹。
奥雷里亚诺第二意识到牲畜们的死亡之后并没有参悟出其中的奥秘,只是和情人一起费力地维持着生活,在小村落里推销着廉价的彩票券。令人宽慰的是,他在经历了挥霍与狂欢之后,并没有因为突然地跌入谷底而自甘堕落,这正如家族后期的乌尔苏拉和第六代的蕾梅黛丝试图振兴和维护往日家族的荣耀,但终究还是逃不过宿命的轮回,不断地重复着前人的悲剧。
羊皮卷的译文在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的潜心钻研之下终于破解,只是这个经历了百年的家族再也不会在这个地球上出现,而牲畜们的死亡恰好是一种警示,给人们留下了足以扭转乾坤的时间和摆脱家族枷锁的机会。
虽然在其他文学作品当中不乏对牲畜死亡的描写,例如陈忠实《白鹿原》中的白鹿,然而《百年孤独》中的牲畜死亡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们突如其来的大量繁衍和销声匿迹都十分诡谲。
《白鹿原》中的白鹿是贯穿两个大家族的兴衰过程,一开始就被设定为一种象征着神圣、纯洁、财富、安宁等美好意味的祥瑞。白鹿的出现即代表着美好事情的发生,而它的消失则意味着仁义之德无可挽回的深层悲剧。不仅如此,小说还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白鹿多次出现的场景以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它直接被认定为“神”,而百灵和朱先生更是白鹿的人格化,他们的过世即代表着白鹿精神的衰落。
而《百年孤独》一向被认为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马尔克斯在书中所描绘出来的不寻常的事情或事物,在小说中,实则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不会让读者产生难以理解或高高在上的感觉,即“现实”。这里牲畜的繁衍和死亡也是一样,虽然在文中只出现过一次,但是它的意义不容小觑。
以上对于牲畜死亡意义的分析,主要是从个人的宿命、家族的命运、马贡多的发展展开。由此观之,牲畜们的大量死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贯穿于百年家族的羊皮卷紧密联系,揭示了拉丁美洲人民的生存困境,“香蕉热”带来的美国经济掠夺,最后是穷途末路的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从小说到现实,无不显示出牲畜死亡的深层意义。
注释:
①《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词全编(第三篇)》
②③④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南海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邓卫新.论《百年孤独》的魔幻主义色彩[J].作家,2008(14).
[2] 王绍瑾. 论《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精神[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12).
[3] 郑应松.浅析《百年孤独》的象征手法[J].文学教育(中),2010(12).
[4] 孙宏新.《百年孤独》中《圣经》原型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系武昌理工学院汉语言系学生,指导老师:陈慧颖 柳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