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普外科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普外科2010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12h、36h、72h的VA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結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小儿普外科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强小儿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提高普外科整体的护理质量,促进疾病转归。
【关键词】小儿普外科;疼痛护理;VAS评分
38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13-01
普外科手术治疗产生的创伤会对肌体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术后疼痛反应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时的自然反应,也是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必须面临的正常肌体反应。但是疼痛的刺激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身体的双重痛苦,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手术治疗及恢复效果,对小儿患者来说,这一点就显得特别严重,无论是哪种手术方法,患儿术后都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对患儿的病理和生理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方可缓解患儿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我院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小儿普外科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故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小儿普外科2010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2-14岁之间,平均为7.98±1.55岁;观察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在2-15岁之间,平均为7.54±1.47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术后治疗方面仍以常规对症治疗为主,护理方面,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术后疼痛程度评估在病人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可通过询问、观察等方法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综合评估,鼓励病人及时报告疼痛,以帮助护理人员制订合理的干预措施。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疼痛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特点,还应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为制订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奠定基础。
1.2.2术后的心理护理每个患者对于普外科手术的耐受力不一样,尤其是小儿患者,对于手术后产生的切口疼痛以及其他不适,肯定会给患者带来烦躁不安情绪,甚至产生不配合哭闹等行为。医务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尽可能亲和地与小朋友进行交流,及时给予小儿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及帮助。针对于患者的一些要求,在不违反医院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不可以满足的应该耐心地向患者说明具体原因。良好的术后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平稳、安全地渡过普外科手术后的恢复期很有帮助。
1.2.3体位护理为了避免术后持续平卧而引起的肌肉酸痛,可以帮助患儿在床上活动四肢;还可以给患儿进行局部按摩、热敷等,尽可能的使患儿感到舒适,以减轻术后带来的疼痛。
1.2.4疼痛护理手术后患者发生一定程度的疼痛,是手术的必然反应,嘱患者安心忍耐。要尽量给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稳定情绪,减少心理紧张带来的刺激;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与家长交谈等方法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对疼痛过剧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教会病人咳嗽方法;练习床上大小便,大便时不要用力,以免牵拉伤口引起疼痛。
1.2.5止痛药物的正确使用及护理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止痛药物的药理、药性,正确使用,对可预知的疼痛可预防性用药,在使用较小药量的同时起到较好的止痛效果,对于诊断不能明确的疼痛,不能随意使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病人症状,根据病人手术及个体情况适量用药,用药后严密观察病人体征及反应情况,尤其在第1次使用止痛药时,可根据病人反应情况确定以后药量。对于对止痛药物有误解的病人,要说明使用止痛药的重要性及安全性,告知严重的疼痛对病情不利的影响,止痛药物的优点及效果,让病人对止痛药物充分了解后用药,以保证止痛药物的正确使用及临床效果。
1.2.6肺部疼痛护理由于气管插管、麻醉药物吸入,可使患儿在呼吸机撤离后导致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引起机体反射性的咳嗽、咳痰,从而导致伤口疼痛。因此术后应根据病情尽早撤离呼吸机,术后对于痰液较多的患儿应进行雾化吸入来帮助排痰;在患儿咳嗽时,可用双手轻轻护住伤口以减轻疼痛;术前可以引导患儿进行腹式呼吸锻炼,以减轻术后胸式呼吸引起的疼痛。
1.3评估方法采用的评估方法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疼痛,把疼痛强度用0-10级数字表示,并将其制成一个10cm的线形标尺。0为无痛,1-3cm为轻度疼痛,可耐受;4-6cm为中度疼痛,如跳痛、压痛等;7-10cm为重度疼痛,妨碍正常活动。并以0-4级评分,评分高,疼痛明显。向病人说明评估尺的用途及用法,告诉病人准确评估自己的疼痛是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其疼痛的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或减轻疼痛,在术后由护士询问和记录每位病人的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后12、24、72小时评估记录疼痛的程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现代医学所谓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术后疼痛是令人恐慌且最常见的疼痛之一,对于小儿病人来说,术后疼痛可能是他们到目前为止经历的最严重的疼痛。术后病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临床上,早期疼痛一般分为3期,即麻醉清醒至24h内,以及2d-3d和3d-4d。第1期疼痛一般为切口疼痛;第2期疼痛多为增加切口张力引起,如翻身、咳嗽等;第3期疼痛一般是肠蠕动引起,手术和麻醉的作用导致胃肠蠕动抑制,肠蠕动恢复便会引起牵涉痛。有文献报道,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机体的疼阈越低,心理高度恐惧的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常规的术后疼痛护理是患者出现疼痛时给予止痛剂,患者因此而依赖药物,过多地使用药物止痛可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的50例小儿患者进行常规加特殊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减轻许多(P<0.05),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研究组绝大多数患者在没有使用任何止痛药的情况下挺过了疼痛期。而且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困扰、活动影响、睡眠等方面研究组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践证明,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良好地医护患关系以及和谐病室休养氛围、合适的体位和良好乐观地情绪对患者手术后缓解疼痛有很大的帮助。而加强患者间的相互沟通,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按摩、幽默、放松等护理干预措施也深受患者欢迎接受,这些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总之,对小儿普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前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慌以及术后疼痛,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镇痛作用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杨萍.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3):133-136.
[2]柴立群.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2):364.
[3]王三荣.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0):2-3.
【关键词】小儿普外科;疼痛护理;VAS评分
38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13-01
普外科手术治疗产生的创伤会对肌体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术后疼痛反应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时的自然反应,也是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必须面临的正常肌体反应。但是疼痛的刺激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身体的双重痛苦,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手术治疗及恢复效果,对小儿患者来说,这一点就显得特别严重,无论是哪种手术方法,患儿术后都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对患儿的病理和生理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方可缓解患儿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我院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小儿普外科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故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小儿普外科2010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2-14岁之间,平均为7.98±1.55岁;观察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在2-15岁之间,平均为7.54±1.47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术后治疗方面仍以常规对症治疗为主,护理方面,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术后疼痛程度评估在病人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可通过询问、观察等方法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综合评估,鼓励病人及时报告疼痛,以帮助护理人员制订合理的干预措施。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疼痛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特点,还应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为制订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奠定基础。
1.2.2术后的心理护理每个患者对于普外科手术的耐受力不一样,尤其是小儿患者,对于手术后产生的切口疼痛以及其他不适,肯定会给患者带来烦躁不安情绪,甚至产生不配合哭闹等行为。医务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尽可能亲和地与小朋友进行交流,及时给予小儿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及帮助。针对于患者的一些要求,在不违反医院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不可以满足的应该耐心地向患者说明具体原因。良好的术后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平稳、安全地渡过普外科手术后的恢复期很有帮助。
1.2.3体位护理为了避免术后持续平卧而引起的肌肉酸痛,可以帮助患儿在床上活动四肢;还可以给患儿进行局部按摩、热敷等,尽可能的使患儿感到舒适,以减轻术后带来的疼痛。
1.2.4疼痛护理手术后患者发生一定程度的疼痛,是手术的必然反应,嘱患者安心忍耐。要尽量给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稳定情绪,减少心理紧张带来的刺激;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与家长交谈等方法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对疼痛过剧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教会病人咳嗽方法;练习床上大小便,大便时不要用力,以免牵拉伤口引起疼痛。
1.2.5止痛药物的正确使用及护理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止痛药物的药理、药性,正确使用,对可预知的疼痛可预防性用药,在使用较小药量的同时起到较好的止痛效果,对于诊断不能明确的疼痛,不能随意使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病人症状,根据病人手术及个体情况适量用药,用药后严密观察病人体征及反应情况,尤其在第1次使用止痛药时,可根据病人反应情况确定以后药量。对于对止痛药物有误解的病人,要说明使用止痛药的重要性及安全性,告知严重的疼痛对病情不利的影响,止痛药物的优点及效果,让病人对止痛药物充分了解后用药,以保证止痛药物的正确使用及临床效果。
1.2.6肺部疼痛护理由于气管插管、麻醉药物吸入,可使患儿在呼吸机撤离后导致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引起机体反射性的咳嗽、咳痰,从而导致伤口疼痛。因此术后应根据病情尽早撤离呼吸机,术后对于痰液较多的患儿应进行雾化吸入来帮助排痰;在患儿咳嗽时,可用双手轻轻护住伤口以减轻疼痛;术前可以引导患儿进行腹式呼吸锻炼,以减轻术后胸式呼吸引起的疼痛。
1.3评估方法采用的评估方法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疼痛,把疼痛强度用0-10级数字表示,并将其制成一个10cm的线形标尺。0为无痛,1-3cm为轻度疼痛,可耐受;4-6cm为中度疼痛,如跳痛、压痛等;7-10cm为重度疼痛,妨碍正常活动。并以0-4级评分,评分高,疼痛明显。向病人说明评估尺的用途及用法,告诉病人准确评估自己的疼痛是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其疼痛的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或减轻疼痛,在术后由护士询问和记录每位病人的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后12、24、72小时评估记录疼痛的程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现代医学所谓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术后疼痛是令人恐慌且最常见的疼痛之一,对于小儿病人来说,术后疼痛可能是他们到目前为止经历的最严重的疼痛。术后病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临床上,早期疼痛一般分为3期,即麻醉清醒至24h内,以及2d-3d和3d-4d。第1期疼痛一般为切口疼痛;第2期疼痛多为增加切口张力引起,如翻身、咳嗽等;第3期疼痛一般是肠蠕动引起,手术和麻醉的作用导致胃肠蠕动抑制,肠蠕动恢复便会引起牵涉痛。有文献报道,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机体的疼阈越低,心理高度恐惧的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常规的术后疼痛护理是患者出现疼痛时给予止痛剂,患者因此而依赖药物,过多地使用药物止痛可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的50例小儿患者进行常规加特殊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减轻许多(P<0.05),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研究组绝大多数患者在没有使用任何止痛药的情况下挺过了疼痛期。而且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困扰、活动影响、睡眠等方面研究组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践证明,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良好地医护患关系以及和谐病室休养氛围、合适的体位和良好乐观地情绪对患者手术后缓解疼痛有很大的帮助。而加强患者间的相互沟通,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按摩、幽默、放松等护理干预措施也深受患者欢迎接受,这些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总之,对小儿普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前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慌以及术后疼痛,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镇痛作用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杨萍.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3):133-136.
[2]柴立群.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2):364.
[3]王三荣.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