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对科学实验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拘泥于教材中的实验,而忽略了对课外实验的挖掘和探讨,本文将从课外实验的背景分析、课外实验的案例分析、课外实验的实施要点和可行性分析以及小结四个部分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课外实验;特点;实施
一、课外实验的背景分析
1.课外实验的现状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外,更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近几年的中考实验考试和中考试卷中对实验内容考核的倾斜都体现出对实验的重视。根据我的观察,教师和学生都已经渐渐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但形式上还拘泥于课内实验,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在实验室和教室内完成的,而且内容形式很统一,按照学生实验手册的要求开展。要想体现科学的学科特点就应该把实验解放,让实验多元化,走出课堂。
2.课外实验的特点
课外实验是指在课外(一般在家庭)中完成,所用的仪器和材料来源于生活,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其家长辅助完成,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①实验取材广泛。生活中有很多材料都可以被科学实验所用,例如:厨房中的醋和小苏打,各种家用小电器、扫帚、沙发中的弹簧、在超市或五金店能买到的材料等等。
②培养创新能力。课外实验往往具有这样特殊的特点,教师只给出探究的问题,其它关于实验的假设、实验的设计、实验的实施和实验的结论等都由学生完成。
③正确认识科学。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心理,迫于中考的压力,学生习惯用应试的心态去对待科学。其实学习科学不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知识来指导生活。
二、课外实验的案例分析
在学习液体压强时,课内做了如下演示实验,用塑料袋和水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塑料袋装满水后,在底部和侧壁分别用笔尖刺一个洞,水会从底部和侧壁喷出,这个实验能够很好的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但对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该怎样理解?课内没有实验能给出很好的验证,因此我给学生留了一个课后探究作业“利用一次性手套和水,能否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学生通过讨论,做了如下探究过程,将盆内装满水,将一次性手套戴在手上,将手放入水内,发现手套紧紧贴在手上,从而证明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这个案例说明,课外实验可以很好的完善课内实验的不足。作为课内实验的延伸,课外实验简单有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而且又解决了教学重点。
三、课外实验的实施要点和可行性分析。
1.紧密联系教学和生活
课外实验既要辅助教学过程,达成三维目标,又要体现学科的特点——生活化。因此课外实验主题的选择既要求和教学内容吻合,又要和生活紧密联系。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疑惑,用生活中的现象理解科学知识,这是开展课外实验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达成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努力,认真分析教材,热爱观察生活,找到科学学科和生活的联系点,有机的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2.实验材料廉价简单
课外实验的一大特色就是实验材料来源广泛,创新点多,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但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是材料要大众,课外实验是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材料要求过高,会加重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反而容易引起反感和不配合。二是材料制作要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最好是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的材料,如果需要进行修改加工,工序一定要简单易行。三是材料要廉价,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不要因为经济因素把学生拒之于科学探究的大门之外。
3.实验过程安全有效课外实验弥补了课内实验时间的局限性和空间的局限性,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课外实验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课外实验在家中进行,一般是独立或由家长辅助完成,但因学生和家长未受过专业的训练,因此要注意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其次,课外实验多是开放式的设计,实验比较有新意但不够成熟,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实验效果不够理想,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指出不足,树立信心。
4.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这是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家长认为课外实验是在浪费时间,这个时间用来做实验还不如用来练习题目,最后中考还是看分数。所以要使家长认识到课外实验对课内知识的指导性和辅助性意义,这不仅对成绩有好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有帮助。开展课外实验也要关注学生的态度,很多学生应付了事。这些学生认为这是实验操作性的作业,有没有完成教师不知道,随便抄袭一个别人的结果就可以了。
课外实验作为课内实验的辅助和有效延伸,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完善整个教育过程。当课内实验受到某些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不能很好的达到目的,当课内实验离生活太远,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时,课外实验就应该被提出和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历实验和亲近科学技术,从而获取和巩固科学知识,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科学。
参考文献:
[1]钟俊敏、胡双根,《如何开展家庭(课外)物理实验》,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年Z1期
[2]杨舟平,《谈谈初中科学如何开展课外探究实验》,新校园(理论版),2009年第3期29-30页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4]《中国学生的第一套科普读物》编委会,《科学小实验》,吉林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曙光中学315000)
关键词:课外实验;特点;实施
一、课外实验的背景分析
1.课外实验的现状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外,更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近几年的中考实验考试和中考试卷中对实验内容考核的倾斜都体现出对实验的重视。根据我的观察,教师和学生都已经渐渐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但形式上还拘泥于课内实验,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在实验室和教室内完成的,而且内容形式很统一,按照学生实验手册的要求开展。要想体现科学的学科特点就应该把实验解放,让实验多元化,走出课堂。
2.课外实验的特点
课外实验是指在课外(一般在家庭)中完成,所用的仪器和材料来源于生活,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其家长辅助完成,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①实验取材广泛。生活中有很多材料都可以被科学实验所用,例如:厨房中的醋和小苏打,各种家用小电器、扫帚、沙发中的弹簧、在超市或五金店能买到的材料等等。
②培养创新能力。课外实验往往具有这样特殊的特点,教师只给出探究的问题,其它关于实验的假设、实验的设计、实验的实施和实验的结论等都由学生完成。
③正确认识科学。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心理,迫于中考的压力,学生习惯用应试的心态去对待科学。其实学习科学不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知识来指导生活。
二、课外实验的案例分析
在学习液体压强时,课内做了如下演示实验,用塑料袋和水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塑料袋装满水后,在底部和侧壁分别用笔尖刺一个洞,水会从底部和侧壁喷出,这个实验能够很好的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但对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该怎样理解?课内没有实验能给出很好的验证,因此我给学生留了一个课后探究作业“利用一次性手套和水,能否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学生通过讨论,做了如下探究过程,将盆内装满水,将一次性手套戴在手上,将手放入水内,发现手套紧紧贴在手上,从而证明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这个案例说明,课外实验可以很好的完善课内实验的不足。作为课内实验的延伸,课外实验简单有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而且又解决了教学重点。
三、课外实验的实施要点和可行性分析。
1.紧密联系教学和生活
课外实验既要辅助教学过程,达成三维目标,又要体现学科的特点——生活化。因此课外实验主题的选择既要求和教学内容吻合,又要和生活紧密联系。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疑惑,用生活中的现象理解科学知识,这是开展课外实验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达成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努力,认真分析教材,热爱观察生活,找到科学学科和生活的联系点,有机的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2.实验材料廉价简单
课外实验的一大特色就是实验材料来源广泛,创新点多,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但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是材料要大众,课外实验是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材料要求过高,会加重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反而容易引起反感和不配合。二是材料制作要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最好是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的材料,如果需要进行修改加工,工序一定要简单易行。三是材料要廉价,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不要因为经济因素把学生拒之于科学探究的大门之外。
3.实验过程安全有效课外实验弥补了课内实验时间的局限性和空间的局限性,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课外实验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课外实验在家中进行,一般是独立或由家长辅助完成,但因学生和家长未受过专业的训练,因此要注意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其次,课外实验多是开放式的设计,实验比较有新意但不够成熟,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实验效果不够理想,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指出不足,树立信心。
4.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这是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家长认为课外实验是在浪费时间,这个时间用来做实验还不如用来练习题目,最后中考还是看分数。所以要使家长认识到课外实验对课内知识的指导性和辅助性意义,这不仅对成绩有好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有帮助。开展课外实验也要关注学生的态度,很多学生应付了事。这些学生认为这是实验操作性的作业,有没有完成教师不知道,随便抄袭一个别人的结果就可以了。
课外实验作为课内实验的辅助和有效延伸,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完善整个教育过程。当课内实验受到某些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不能很好的达到目的,当课内实验离生活太远,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时,课外实验就应该被提出和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历实验和亲近科学技术,从而获取和巩固科学知识,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科学。
参考文献:
[1]钟俊敏、胡双根,《如何开展家庭(课外)物理实验》,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年Z1期
[2]杨舟平,《谈谈初中科学如何开展课外探究实验》,新校园(理论版),2009年第3期29-30页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4]《中国学生的第一套科普读物》编委会,《科学小实验》,吉林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曙光中学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