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研究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国有企业既有管理体系与风险管控融合方式,对国有企业完善风险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管理体系;融合
风险管理不应是一个独立的管理体系,而是对现有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是对现有管理体系的整合,是对现有管理职能的强化,它应融合于国有企业现有管理体系之中,强化现有的管理功能,是对现有管理体系的整合和提升。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
风险管理是为合理保证公司目标实现,对公司风险进行全面管理的动态过程,是对公司风险进行整合管理的过程。
风险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各要素贯穿在公司的管理过程之中。各要素的融合,是公司风险管理自身内部的融合,是公司风险管理与公司业务的融合,是公司风险管理与公司管理的融合。
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应当主要由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保障体系、风险管理工作流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文化五个主要部分构成。这五个主要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协作运转,全面保障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
二、将国有企业既有管理体系作为风险管控手段
风险管理与国有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结合,不是互不相关的两张皮。风险管理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起到的作用是提升、整合、强化的作用。
现有的管理体系基本是对业务流程的管理,而所有的业务流程的管理中都应当有风险管理的内容。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容随着公司对外满足社会的需要、对内强化管理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内部控制是现代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有效的公司内部控制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获利的能力,保障公司资产安全、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包括合规性内控、管理型内控、风险导向型内控。内部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国有企业,遍及各个层级和各个职能部门。内部控制应当作为风险管理的手段,对流程层面的风险进行控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应当充分融合,实现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为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各个层面相关者参与的动态的、全程的、计量的、立体的风险控制,包括采用一系列技术来识别有关事项并考虑有关事项的起因,对公司过去、未来的潜在事项以及事项的发生趋势进行充分考量
(二)风险管理与ISO系列管理
ISO系列管理是以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基础的国际标准管理体系。其核心是一套认证系统,包括认证标准、内审员和外审员资格、年度认证制度、认证的对象是程序和程序的执行,目的是执行结果的稳定性,应用的范围是业务流程,特别是那些重复性高的、大量进行的流程。因此,从目的、手段、应用范围来看,国有企业的ISO管理体系,应当作为风险管理体系的一个局部的子体系,在对某一个业务流程,特别是大量重复性活动的流程,规划其风险管理策略的时候,应当充分利用既有的ISO管理体系。
(三) 风险管理与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高效地改善公司流程管理质量的一种技术。六西格玛强调要针对过程、而非针对结果采取措施,它强调要对生产、服务过程中造成品质不稳定的因素,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波动并防止缺陷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六西格玛强调要进行预防性的积极管理,意味着建立清晰的优先顺序,对采取预防措施和事后解决问题的人都给予同等程度的关注。风险管理强调未来性、目标性,是一种前瞻性的、预测性的管理工具,强调对业务通过事前的梳理与评估,确定未来可能会存在或发生的,对目标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虽然风险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均采取主动管理方法,但六西格玛作为业务管理过程,从总体上缺少对本身业务管理过程的风险评估过程,如采取的改善方法实现的可能性的判断,对影响改善效果的风险因素的辨识和分析,业务改进过程中断的风险预案等。国有企业应当将六西格玛作为风险管理体系的一个子体系,将风险管理的前瞻性管理思想融入六西格玛管理中,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不仅是对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有效提升,还能为风险管理创造一个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法。
(四) 风险管理与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综合考虑财务、客户、内部、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不仅能有效克服传统的财务评估方法的滞后性,而且是一个科学的集公司战略管理控制和战略管理的绩效评估于一体的管理系统。由于制定IBSC时,要把组织战略转化为一系列的衡量指标,此时管理层往往需要对战略进行重新审视改,为管理层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因为战略制订和实施是一个交互式的过程、在运用IBSC评价之后,可对战略进行检验和调整。在战略实施阶段,IBSC把组织的战略和衡量指标相联系,弥补了传统的战略管理弊端,借此达到国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平衡、结果与驱动因素的平衡、短期与长期目标的平衡。平衡计分卡进一步澄清国有企业的愿景与战略、战略学习与反馈,是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建立一套以指标为评判标准的业绩评估体系,应当作为风险管理的控制点,二者互补、互促。
作者简介
石晓峰,1983.3,女,辽宁沈阳,硕士研究生,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关键词】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管理体系;融合
风险管理不应是一个独立的管理体系,而是对现有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是对现有管理体系的整合,是对现有管理职能的强化,它应融合于国有企业现有管理体系之中,强化现有的管理功能,是对现有管理体系的整合和提升。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
风险管理是为合理保证公司目标实现,对公司风险进行全面管理的动态过程,是对公司风险进行整合管理的过程。
风险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各要素贯穿在公司的管理过程之中。各要素的融合,是公司风险管理自身内部的融合,是公司风险管理与公司业务的融合,是公司风险管理与公司管理的融合。
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应当主要由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保障体系、风险管理工作流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文化五个主要部分构成。这五个主要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协作运转,全面保障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
二、将国有企业既有管理体系作为风险管控手段
风险管理与国有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结合,不是互不相关的两张皮。风险管理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起到的作用是提升、整合、强化的作用。
现有的管理体系基本是对业务流程的管理,而所有的业务流程的管理中都应当有风险管理的内容。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容随着公司对外满足社会的需要、对内强化管理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内部控制是现代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有效的公司内部控制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获利的能力,保障公司资产安全、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包括合规性内控、管理型内控、风险导向型内控。内部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国有企业,遍及各个层级和各个职能部门。内部控制应当作为风险管理的手段,对流程层面的风险进行控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应当充分融合,实现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为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各个层面相关者参与的动态的、全程的、计量的、立体的风险控制,包括采用一系列技术来识别有关事项并考虑有关事项的起因,对公司过去、未来的潜在事项以及事项的发生趋势进行充分考量
(二)风险管理与ISO系列管理
ISO系列管理是以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基础的国际标准管理体系。其核心是一套认证系统,包括认证标准、内审员和外审员资格、年度认证制度、认证的对象是程序和程序的执行,目的是执行结果的稳定性,应用的范围是业务流程,特别是那些重复性高的、大量进行的流程。因此,从目的、手段、应用范围来看,国有企业的ISO管理体系,应当作为风险管理体系的一个局部的子体系,在对某一个业务流程,特别是大量重复性活动的流程,规划其风险管理策略的时候,应当充分利用既有的ISO管理体系。
(三) 风险管理与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高效地改善公司流程管理质量的一种技术。六西格玛强调要针对过程、而非针对结果采取措施,它强调要对生产、服务过程中造成品质不稳定的因素,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波动并防止缺陷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六西格玛强调要进行预防性的积极管理,意味着建立清晰的优先顺序,对采取预防措施和事后解决问题的人都给予同等程度的关注。风险管理强调未来性、目标性,是一种前瞻性的、预测性的管理工具,强调对业务通过事前的梳理与评估,确定未来可能会存在或发生的,对目标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虽然风险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均采取主动管理方法,但六西格玛作为业务管理过程,从总体上缺少对本身业务管理过程的风险评估过程,如采取的改善方法实现的可能性的判断,对影响改善效果的风险因素的辨识和分析,业务改进过程中断的风险预案等。国有企业应当将六西格玛作为风险管理体系的一个子体系,将风险管理的前瞻性管理思想融入六西格玛管理中,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不仅是对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有效提升,还能为风险管理创造一个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法。
(四) 风险管理与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综合考虑财务、客户、内部、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不仅能有效克服传统的财务评估方法的滞后性,而且是一个科学的集公司战略管理控制和战略管理的绩效评估于一体的管理系统。由于制定IBSC时,要把组织战略转化为一系列的衡量指标,此时管理层往往需要对战略进行重新审视改,为管理层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因为战略制订和实施是一个交互式的过程、在运用IBSC评价之后,可对战略进行检验和调整。在战略实施阶段,IBSC把组织的战略和衡量指标相联系,弥补了传统的战略管理弊端,借此达到国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平衡、结果与驱动因素的平衡、短期与长期目标的平衡。平衡计分卡进一步澄清国有企业的愿景与战略、战略学习与反馈,是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建立一套以指标为评判标准的业绩评估体系,应当作为风险管理的控制点,二者互补、互促。
作者简介
石晓峰,1983.3,女,辽宁沈阳,硕士研究生,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法律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