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民生的县(市区)”、“中国民生建设百强县(市区)”之一。全区幅员面积1150平方公里,辖12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口40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老百姓”的宗旨,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民生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加快发展固民生之本
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牢固树立“借势发展、借力发展、借智发展”的理念,大力发扬“苦干履职、实干兴区、巧干强区”的作风,全区综合实力和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73.6亿元,是2005年2.2倍,年均增长1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6952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3.4亿元,年均增长37.7%。在财政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近五年累计投入民生建设资金24.4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由2006年的54%上升到2010年的80%。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九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深受群众欢迎;全区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比重由3%下降至0.5%。经济发展也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2010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6725元,比2005年净增 8884元,年均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008元,比2005年净增 2583元,年均增长12.2%,两项指标进入四川省68个丘陵县(区)前十强。尤其是2011年,区委、区政府在全力开展“九大民生工程”建设的同时,扩大民生范畴,多渠道投入资金近20亿元,大力实施区级20项惠民工程、镇级96项民生工程,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腾飞,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互动共进。
以民为先强民生之基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民生问题,着力改进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
着力富民增收。按照“特色第一”理念,围绕凤羽茶“特早”、林下鸡“原生态”、护国柚“历史悠久”三大独特优势,创建农业“三项特色产业基金”,从政策、财力上向农村倾斜,提升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带动农村经济快发展。目前,全区依托“凤羽”茶品牌,发展茶叶基地5万亩,实现年产量3600吨,总产值3.6亿元,带动茶农年均增收3000元;结合“乐道子”林下土鸡市场影响力,新发展养殖戶1100余戶,实现年出栏林下鸡1000万只,带动养殖戶年均增收5.2万元;发挥护国柚綜合竞争优势,发展柚子基地2.5万亩,形成以柚子为支柱产业发展的专业村12个,实现年产值3000余万元,带动种植戶年均增收8000元。
健全保障机制。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基础,以民代教师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为补充,基本建成“三基本两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工作试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服务机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先进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年提高保障标准,2010年全区低保金发放总额达2920.2万元。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全区拥有农村敬老院12所,民办养老机构8个,敬老志愿者队伍250余支。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仅2010年赠送帮扶资金50余万元,300余戶群众受益。
激活全域活力。积极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学”四大品牌,进一步扩大民生内涵,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力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充分利用其发展速度,打造创业平台。目前,园区已初步成为人才聚集、项目涌流的创业园。借鉴新加坡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城市向东发展,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城区面积由2006年的6.5平方公里拓展到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47%提高至52%,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依托天仙镇AAA景区、凤凰湖、百吉滩温泉等资源优势,开通生态体验、休闲观光旅游线路,打造川南最佳“休闲目的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着力抓好江南职高、纳溪中学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农村学生进城就学,带动了周边房地产业快速发展。
幸福和谐铸民生之魂
坚持把“情系民生、贴心为民”作为惠及群众、服务群众的根本,营造团结、和睦、平安、文明的良好氛围。
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生工程的加快建设,倾力改善我区交通、供电等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促进更多、更好的投资要素集聚纳溪。投资1.1亿元启动农网改造和其它电力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电力要素保障;投资9000余万元,完成天仙硐景区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建成50公里农村断头路和60公里通村水泥路,着力提升景区形象,促进了全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投资1000万元,建成柿子学校,不仅解决工业园区居民子女就学问题,还将在远期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大大增加土地价值,吸引优质商资,带动机场口片区第三产业开发。
和谐纳溪建设深入推进。区委、区政府将学校、医疗、文化体育等民生项目放在优先位置实施,推进纳溪城乡一体化,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农村广播戶戶通工程、城市小广场、护国公园和河西体育场改造工程等项目加快实施,全力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快步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多样性精神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人医住院大楼项目建设,促进全区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广大群众的健康更加有保障;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不断破解学前教育发展难题,确保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
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在民生工程建设工作推进中,全区干部充分发扬苦干、实干、巧干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兑现了承诺,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群众普遍好评。今年6月底,全区开展民生工程满意度测评中,群众满意度达97.4%,支持度达98%。有群众说:“看民生工程的建设进程,就知道这是务实亲民的党委政府”。纳溪区正以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步伐奏响了“幸福民生”的华彩乐章。
加快发展固民生之本
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牢固树立“借势发展、借力发展、借智发展”的理念,大力发扬“苦干履职、实干兴区、巧干强区”的作风,全区综合实力和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73.6亿元,是2005年2.2倍,年均增长1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6952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3.4亿元,年均增长37.7%。在财政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近五年累计投入民生建设资金24.4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由2006年的54%上升到2010年的80%。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九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深受群众欢迎;全区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比重由3%下降至0.5%。经济发展也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2010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6725元,比2005年净增 8884元,年均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008元,比2005年净增 2583元,年均增长12.2%,两项指标进入四川省68个丘陵县(区)前十强。尤其是2011年,区委、区政府在全力开展“九大民生工程”建设的同时,扩大民生范畴,多渠道投入资金近20亿元,大力实施区级20项惠民工程、镇级96项民生工程,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腾飞,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互动共进。
以民为先强民生之基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民生问题,着力改进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
着力富民增收。按照“特色第一”理念,围绕凤羽茶“特早”、林下鸡“原生态”、护国柚“历史悠久”三大独特优势,创建农业“三项特色产业基金”,从政策、财力上向农村倾斜,提升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带动农村经济快发展。目前,全区依托“凤羽”茶品牌,发展茶叶基地5万亩,实现年产量3600吨,总产值3.6亿元,带动茶农年均增收3000元;结合“乐道子”林下土鸡市场影响力,新发展养殖戶1100余戶,实现年出栏林下鸡1000万只,带动养殖戶年均增收5.2万元;发挥护国柚綜合竞争优势,发展柚子基地2.5万亩,形成以柚子为支柱产业发展的专业村12个,实现年产值3000余万元,带动种植戶年均增收8000元。
健全保障机制。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基础,以民代教师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为补充,基本建成“三基本两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工作试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服务机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先进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年提高保障标准,2010年全区低保金发放总额达2920.2万元。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全区拥有农村敬老院12所,民办养老机构8个,敬老志愿者队伍250余支。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仅2010年赠送帮扶资金50余万元,300余戶群众受益。
激活全域活力。积极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学”四大品牌,进一步扩大民生内涵,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力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充分利用其发展速度,打造创业平台。目前,园区已初步成为人才聚集、项目涌流的创业园。借鉴新加坡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城市向东发展,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城区面积由2006年的6.5平方公里拓展到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47%提高至52%,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依托天仙镇AAA景区、凤凰湖、百吉滩温泉等资源优势,开通生态体验、休闲观光旅游线路,打造川南最佳“休闲目的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着力抓好江南职高、纳溪中学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农村学生进城就学,带动了周边房地产业快速发展。
幸福和谐铸民生之魂
坚持把“情系民生、贴心为民”作为惠及群众、服务群众的根本,营造团结、和睦、平安、文明的良好氛围。
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生工程的加快建设,倾力改善我区交通、供电等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促进更多、更好的投资要素集聚纳溪。投资1.1亿元启动农网改造和其它电力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电力要素保障;投资9000余万元,完成天仙硐景区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建成50公里农村断头路和60公里通村水泥路,着力提升景区形象,促进了全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投资1000万元,建成柿子学校,不仅解决工业园区居民子女就学问题,还将在远期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大大增加土地价值,吸引优质商资,带动机场口片区第三产业开发。
和谐纳溪建设深入推进。区委、区政府将学校、医疗、文化体育等民生项目放在优先位置实施,推进纳溪城乡一体化,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农村广播戶戶通工程、城市小广场、护国公园和河西体育场改造工程等项目加快实施,全力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快步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多样性精神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人医住院大楼项目建设,促进全区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广大群众的健康更加有保障;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不断破解学前教育发展难题,确保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
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在民生工程建设工作推进中,全区干部充分发扬苦干、实干、巧干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兑现了承诺,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群众普遍好评。今年6月底,全区开展民生工程满意度测评中,群众满意度达97.4%,支持度达98%。有群众说:“看民生工程的建设进程,就知道这是务实亲民的党委政府”。纳溪区正以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步伐奏响了“幸福民生”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