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以“减负提质”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主要体现在打造三张名片上。
一、机制名片:组织保障,评价引导,激活内力
(一)建立长效性机制。
学校制定了两个三年办学目标,第一个三年:制定了十项具体目标,并确定了分年度工作目标;要求教师撰写了《个人自主发展规划》,深刻分析自我发展优势与劣势,确定三年发展总目标和分年度目标。
(二)建立激励性机制。
为了让每一位教师都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学校制定教学科研特别奖,用于奖励在教学、科研方面有成效的教师。鼓励教师上示范课、研究课,送课下乡,参与课题研究,并在教学科研考核中给予加分。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变“管”为“引”。
(三)建立前瞻性机制。
一是学校领导未雨绸缪,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为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打造具有科技含量的一流学校,从打造一支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人手。二是以特色学校的创建为基石,加强特色班级的创建工作,以特色促特效,从而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三是构建各科教研团队,着力加强团队文化建设,促进教师的共同提高。
(四)建立保障性机制。
一是组织到位。学校形成层级式能动式的教学教研管理网络。从学校教学管理委员会到教研组,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都很注重各自的角色意识,克服短视思维、校长思维、家长思维,而是在努力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因此,学校紧扣质量生命线,从组织制度给予保障。
二是经费到位。为了提高教研的成效,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做到四个保证:保证常规教研活动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保证外出学习经费、保证校内奖励经费。
二、队伍名片:科研导向,自主发展,增强内力
(一)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11名,并评选出校级骨干教师20名,形成了校级、县级、市级梯度式的骨干教师队伍。并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制定考核细则,分学期进行评估考核。开展骨干教师“一帮一”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努力打造一支名师队伍。
结合《城厢小学自主发展规划》,为努力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教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实现“一二三四”教师培养目标,采取了如下措施。
1、名师导航。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
2、搭台引荐。借助县说课比赛、优质课竞赛、基本功大赛等各种机遇,为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优秀的、有进步的老师脱颖而出,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
3、开阔视野。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到友好学校——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北碚区朝阳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并要求回校归来写学习汇报材料,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4、任务代培。结合“领雁工程”和结对帮扶活动,定期选派教师到结对学校献课,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锻练和成长。
三、科研名片:课改引领,科研强校,增加推动力
(一)积极培养学校课程能力
我们在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与配置、校本课程设计、课程评价、课改调整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确保了课改的落实。
1、教学管理做到了创新与规范相结合。我们结合课改对备课提出了新要求,即教案由三部分组织:预习案、学案和检测案。并在努力推进学校的“三分三合”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分类指导、共性学习与个性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研究。为了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我们坚持每月常规检查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评定出等级,记入考核。教师备课采取年级组学期前集体备课、上课前复备、课后反思的方式,并扎实开展“培优转差”工作,强化差异性作业的设计与指导,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如:田伟老师所教的班级,虽然是二年级的学生,但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在半期就将全册课文背完,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学生能背诵《三字经》、《唐诗》部分篇目,有的孩子还在读四大名著。有的孩子读课外书已经内化外自觉行为。
2、常规教研注重小与实。鼓励教师勇于承担示范课及研究课,并积极参与听、评课及小课题研究活动,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教学示范课或研究课任务,每学期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教学10节以上,并注意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成果,每学期完成一篇以上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并在一年中至少发表一篇以上。
(二)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强化师培师训工作。
1、加大课题研究力度,兴教研之风,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得到很大提升,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小学专家型教师培育策略研究》、市级课题《贫困山区城镇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正在研究中,今年结题。
2、扎实开展博学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理论素养。教师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或研究文献,每学期必须有5000字左右的读书摘记或学习心得体会,骨干教师不少于10000字,教导处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并将结果记入教师专业发展评比考核中。
3、不定期地开展校内专题讲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一是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亲自授课,就课程改革的理论进行指导;二是组织已评骨干教师将自己参加培训获得的理论与教学的实践结合起来,就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的、共同性的问题,以讲座的方式集中授课,重在指导实践。
4、以校为本,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扎实学科基本功。要求教师坚持练习钢笔字和毛笔字,每周按时上交一篇,每期末进行评级测试,将结果记入教师专业发展考核中。定期组织普通话、多媒体及班班通使用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5、加强校际交流,构建教研共同体。学校通过“领雁工程”、结对帮扶等平台,先后与文峰小学、百步小学、镇泉小学、朝阳小学、长渡小学等兄弟友好学校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加强教研共同体研究,构建“合作培训模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的扎实有效的工作,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初见成效。一是,教师学科素养整体提升,一批中青年教师崭露头角。近两年,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我校有8名教师取得了县级一等奖,1名教师获得了市级语文优质课竞赛二等奖,2名教师获得了市级录像课一、二等奖。二是,学校科研氛围浓厚,论文数量和质量均上台阶。近两年,各科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县级一、二、三等奖72篇,市级获奖12篇;在各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
当然,成绩只是衡量工作的标准,发展才是继续前行的目标。今后,学校将积极总结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以科研兴校,以科技强校,为打造一所与时俱进的一流学校而奋斗。
一、机制名片:组织保障,评价引导,激活内力
(一)建立长效性机制。
学校制定了两个三年办学目标,第一个三年:制定了十项具体目标,并确定了分年度工作目标;要求教师撰写了《个人自主发展规划》,深刻分析自我发展优势与劣势,确定三年发展总目标和分年度目标。
(二)建立激励性机制。
为了让每一位教师都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学校制定教学科研特别奖,用于奖励在教学、科研方面有成效的教师。鼓励教师上示范课、研究课,送课下乡,参与课题研究,并在教学科研考核中给予加分。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变“管”为“引”。
(三)建立前瞻性机制。
一是学校领导未雨绸缪,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为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打造具有科技含量的一流学校,从打造一支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人手。二是以特色学校的创建为基石,加强特色班级的创建工作,以特色促特效,从而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三是构建各科教研团队,着力加强团队文化建设,促进教师的共同提高。
(四)建立保障性机制。
一是组织到位。学校形成层级式能动式的教学教研管理网络。从学校教学管理委员会到教研组,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都很注重各自的角色意识,克服短视思维、校长思维、家长思维,而是在努力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因此,学校紧扣质量生命线,从组织制度给予保障。
二是经费到位。为了提高教研的成效,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做到四个保证:保证常规教研活动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保证外出学习经费、保证校内奖励经费。
二、队伍名片:科研导向,自主发展,增强内力
(一)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11名,并评选出校级骨干教师20名,形成了校级、县级、市级梯度式的骨干教师队伍。并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制定考核细则,分学期进行评估考核。开展骨干教师“一帮一”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努力打造一支名师队伍。
结合《城厢小学自主发展规划》,为努力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教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实现“一二三四”教师培养目标,采取了如下措施。
1、名师导航。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
2、搭台引荐。借助县说课比赛、优质课竞赛、基本功大赛等各种机遇,为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优秀的、有进步的老师脱颖而出,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
3、开阔视野。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到友好学校——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北碚区朝阳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并要求回校归来写学习汇报材料,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4、任务代培。结合“领雁工程”和结对帮扶活动,定期选派教师到结对学校献课,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锻练和成长。
三、科研名片:课改引领,科研强校,增加推动力
(一)积极培养学校课程能力
我们在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与配置、校本课程设计、课程评价、课改调整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确保了课改的落实。
1、教学管理做到了创新与规范相结合。我们结合课改对备课提出了新要求,即教案由三部分组织:预习案、学案和检测案。并在努力推进学校的“三分三合”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分类指导、共性学习与个性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研究。为了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我们坚持每月常规检查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评定出等级,记入考核。教师备课采取年级组学期前集体备课、上课前复备、课后反思的方式,并扎实开展“培优转差”工作,强化差异性作业的设计与指导,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如:田伟老师所教的班级,虽然是二年级的学生,但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在半期就将全册课文背完,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学生能背诵《三字经》、《唐诗》部分篇目,有的孩子还在读四大名著。有的孩子读课外书已经内化外自觉行为。
2、常规教研注重小与实。鼓励教师勇于承担示范课及研究课,并积极参与听、评课及小课题研究活动,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教学示范课或研究课任务,每学期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教学10节以上,并注意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成果,每学期完成一篇以上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并在一年中至少发表一篇以上。
(二)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强化师培师训工作。
1、加大课题研究力度,兴教研之风,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得到很大提升,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小学专家型教师培育策略研究》、市级课题《贫困山区城镇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正在研究中,今年结题。
2、扎实开展博学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理论素养。教师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或研究文献,每学期必须有5000字左右的读书摘记或学习心得体会,骨干教师不少于10000字,教导处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并将结果记入教师专业发展评比考核中。
3、不定期地开展校内专题讲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一是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亲自授课,就课程改革的理论进行指导;二是组织已评骨干教师将自己参加培训获得的理论与教学的实践结合起来,就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的、共同性的问题,以讲座的方式集中授课,重在指导实践。
4、以校为本,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扎实学科基本功。要求教师坚持练习钢笔字和毛笔字,每周按时上交一篇,每期末进行评级测试,将结果记入教师专业发展考核中。定期组织普通话、多媒体及班班通使用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5、加强校际交流,构建教研共同体。学校通过“领雁工程”、结对帮扶等平台,先后与文峰小学、百步小学、镇泉小学、朝阳小学、长渡小学等兄弟友好学校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加强教研共同体研究,构建“合作培训模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的扎实有效的工作,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初见成效。一是,教师学科素养整体提升,一批中青年教师崭露头角。近两年,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我校有8名教师取得了县级一等奖,1名教师获得了市级语文优质课竞赛二等奖,2名教师获得了市级录像课一、二等奖。二是,学校科研氛围浓厚,论文数量和质量均上台阶。近两年,各科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县级一、二、三等奖72篇,市级获奖12篇;在各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
当然,成绩只是衡量工作的标准,发展才是继续前行的目标。今后,学校将积极总结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以科研兴校,以科技强校,为打造一所与时俱进的一流学校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