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要他”是教育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该理论对韩国电影《记忆中的风琴》进行解读,可以发现该影片准确地描绘了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这与每个人的回忆密切相关。使得该影片具有非凡的魅力。
  [关键词]《记忆中的风琴》 重要他人
  韩国电影《记忆中的风琴》于1998年上映,主演是全度妍、李秉宪和李美妍。这是一部温馨的影片,看着这部影片容易让我们记起自己的童年,记起一个时代。对于这部影片,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有人可能首先会着眼于影片的情节,冠之于“师生恋”、“三角恋”等评论。但由于笔者的专业原因,觉得从教育社会学中所讲的“重要他人”理论来解读这部影片,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一
  
  “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教育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Milld.C.W.)在米德(Mead.G.H)的自我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在我国教育类的权威工具书《教育大辞典>对重要他人作了如下解释: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s),是对个体的自我发展(尤其是在儿童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人或群体,即对个人的智力、语言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和对个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父母、教师、受崇拜的人物及同辈团体等。
  我们每个人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身边各种人的影响,也就是在这种综合的影响下,人们不断形成个性、习惯以及价值观等。为了更好地理解重要他人,我们把它与个体社会化的另一影响因素——“概括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s)相比较。重要他人侧重的是对个体有重要影响的、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人。这里的“他人”是实实在在的人。而概括化他人是社会成员尤其是儿童所处社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标准和价值的总和。其中的“他人”并非指特定的个人或一群人,而是指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根据吴康宁教授的研究,重要他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偶像性重要他人是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敬佩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或楷模、范型)的具体人物。
  两者的区别在于:互动性重要他人,是与个体的现实生活直接联系;而偶像性重要他人,则多表现在精神、价值观上。但是,两者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重要他人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过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可能是我们的父母长辈,或者是兄弟姐妹,也可能是我们的老师,抑或萍水相逢的路人。”从这样一个理论出发来解读《记忆中的风琴》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记忆中的风琴》的开头是这样的:一个中年女子立在书架前,轻轻抽出一张尘封已久的黑胶碟,放入留声机,于是熟悉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一如记忆中的风琴声那般亲切…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老套的开头,我们差不多可以知道下面要讲什么了。单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这个黑胶碟,还有风琴音乐对于这个中年女子而言,是那么的重要,影响了她数十年的生活,
  接下来,影片带我们回到了1963年,一个叫做金树华的21岁年轻老师来到某个偏僻的小山村任教。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个叫康俞的15岁小女孩,从见到金老师的第一眼起就喜欢上了他。显然,对于康俞来说,这样的初次见面,金老师立即就成为了她的偶像型重要他人,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我们看到,在金老师面前,康俞是一个羞涩的小女孩,她悄悄地喜欢着金老师,籍由日记诉说着对老师的倾慕。“老师为什么要碰我?”金老师的一个无意的玩笑,让这个执拗的女孩想了很久:大树下,戏台边,皎洁的月光里,不同的场景,相同的都是一个少女无尽的等待,而每一次简单的交流都能让康俞欣喜不已。这时候,金老师就成为她生活中的互动性重要他人。于是,从影片中,我们看到,康俞本来是一个不专注学习的人,15岁才上小学四年级,也不做作业。可是,对于金老师布置的日记却认真完成。金老师带给康俞的不仅是知识,还是一种新的生活。
  可是,康俞暗恋着金老师,而金老师却又单恋着同是从城市中来的漂亮大方的杨老师。于是,康俞甚至对这位美丽端庄的女老师总是充满着毫无由来的淡淡的敌意。这与其说是爱情的嫉妒,也可以说是害怕失去。于是,随后,我们看到,康俞不去上学了,可是当金老师来家访后,康俞立即高高兴兴地去上课了。这与恋爱还是大不相同的,也可以看出金老师是一个一直关心学生的老师。
  终于,杨老师走了,她没有接受金老师的感情。而康俞很高兴,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话剧表演,注意个人的卫生,收集唱片。这一方面当然可以说是吸引金老师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模仿金老师,因为金老师带给她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可是,不久以后,金老师还是离开这个乡村小学。离开的原因并非是因为这里条件艰苦抑或杨老师的离开。而是因为金老师在暴怒之下打了一名逃课去看杂书的孩子,这导致了这个孩子犯了更大的错误。这对于有的老师来说。其实算不得什么,但却给金老师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因为他一直热爱这些学生。记得在影片开头,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他没有惩罚,他对其他老师说
  “若你当他们是人,暴力是不必要的。”他不能原谅由于自己的暴力体罚带给学生的伤害。这个事件,使他觉得自己不配做一名教师,于是,他决定离开这里,并且以后不做老师。
  在临走前,金老师在给学生上最后一堂课时对学生说:希望你们在很多年后还记得我,当你们结婚、老了的时候。金老师离开时,孩子们都去送他,惟独康俞没有。她托别的孩子送给金老师一件礼物,就是影片开头所出现的黑胶碟和自己的日记本……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金老师希望自己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于是,在风琴声中,影片再次切到了开头,女子起身,她是谁?影片没有交代,只是模模糊糊地出现了一张结婚照,照片中的人好像是金老师和康俞。其实,无论那个女子是不是康俞,都不重要,因为这个风琴音乐贯穿了一个人的生命始终。也许,没有金老师,康俞一生都不会听这些风琴曲。不过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记忆长存。
  这就是<记忆中的风琴)的简要情节,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可以说这是一部“暗恋”题材的电影,但如果用重要他人来解读,含义就更宽广些。毫无疑问,在康俞的成长过程中,金老师是重要他人,金老师对她的影响是一生的。也许,正是因为有了金老师,这个学校才会显得那么温馨吧!所以,虽然条件简陋,但是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片温暖的气氛。
  
  三
  
  电影的魅力在于它的多义性和简单性。一部好的电影必然可以和我们每个人产生交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看到他人、看到人生。《记忆中的风琴》带给我的就是这样的启示。
  这部电影的故事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故事的情节也宛如一溪流水。可是,短短90几分钟的电影却让我沉浸其中。我想,这不仅是因为这个故事很美,而是因为这个故事我们都似乎经历过。因此,如果单纯以“师生恋”或“三角恋”等来评价这部影片,就太浅薄了。这部影片之所以会打动我,是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这个重要他人可能是父母,可能是师长,也可能是同辈群体。他们带给我们的必然是贯穿我们一生美好的或者惨痛的记忆。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也看出,并非每一个老师都能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是一件幸运的事。金老师幸运地做到了,而他之所以做到是因为金老师与其他老师不同,他热爱学生,他珍视作为老师的身份,他对自己严格要求,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从这些情节,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热爱学生的好老师的形象。
  康俞也是幸运的,在自己灰暗的青春年华里,碰到了自己的重要他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人的存在,自己短暂的学校生涯才会那么的美丽,充满了回忆。不管结局如何,这样美好的记忆是人一生中最值得珍视的东西。
  看着这部影片,我们也会想起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童年、自己的青春岁月……这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东西,也是最容易勾起我们情感的东西,所以,看这部电影不单是在看故事,更是在看我们自己。
  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回忆,就像睡着了时候没有梦一样。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这也就是《记忆中的风琴》带给我们的启示。
其他文献
大众文化研究对市民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关注使得其研究领域日益宽阔。传统意义上的高雅文化,如文学艺术,在当下文化环境中必然面临大众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通过大银幕走进更广泛的人群的日常生活。2013年,美国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再次被华纳兄弟搬上大银幕。电影取得了票房成功并于2014年斩获第86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与最佳服装设计奖。评论界对此片褒贬不
【作者简介】  电影《如果爱》海报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海报歌舞片,又称音乐片,是一种将歌曲巧妙地融入到影片叙事中的电影类型,常常伴之以舞蹈。与其它电影对歌曲的运用所不同的是,歌曲不再只是辅助和烘托的手段,而是起到塑造人物和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歌舞片最初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百老汇的歌舞》、《绿野仙踪》、《雨中曲》、《音乐之声》等代表作品迄今仍留在观众记忆深处。  相较于美国歌舞
在《最危险的游戏》这部影片中,导演精心计划了多个冲突,包括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自身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等。在这些冲突之中,扎洛夫与瑞斯福德之间的矛盾、扎洛夫自身的矛盾、瑞斯福德自我的矛盾,这三个矛盾是观众印象最深的。同时,影片情节也正在这三个矛盾中不断推进,生动形象的塑造各个人物特点和性格,并深刻体现出电影的主题。  一、 瑞斯福德自身的矛盾冲突  瑞斯福德作为影片主要人物,他是一名动物猎手,专门
[摘要]姜文导演的新作《让子弹飞》不仅在國内夺得票房佳绩,而且口碑赞誉如潮,正如马可穆勒称赞的那样:“《让子弹飞》不仅在商业上获得势如破竹的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整部片子堪称一部改变时代的标杆式电影”,并充分肯定《让子弹飞》是一部惊世之作:“《让子弹飞》一片可能会成为最为离经叛道、风趣十足的当代‘意大利式西部片’”。  [关键词] 《让子弹飞》 英雄主义 隐喻 幽默  doi:10.3969/j.
辉煌的“威尼斯画派”源远流长,18世纪的女画家卡列拉(Rosalba Carriera,1675-1757)①让这一画派更是锦上添花。由着手刺绣手工艺转向绘烟盒装饰画,继而在鼻烟壶的象牙盖上画袖珍画,最后成为知名的女肖像画家,是她用一生在艺术上进行的跳跃。  卡列拉出生于威尼斯,她的父亲是一名公务员,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她的母亲靠制作花边补贴家用。卡列拉从小就对艺术感兴趣,但并未因此经历美术学院的教
一、探究式学习模式  探究式学习萌芽于杜威, 1909年他提出了“做中学”的口号,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报告中提出了“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并论证了它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迅速崛起使许多国家原有的教学内容、育人方式面临新的挑战,教育领域中尤为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电影艺术既非与时俱来,亦非独立艺术形式,电影艺术是各艺术形式融合发展的集大成之作,电影艺术需要平面设计及其他技术形式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平面设计作为一种创意型技术手段,是电影艺术完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影艺术后续的影视后期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基础工作。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在其中的重要性亦得以不断提升,平面设计中的技法是平面设计的精髓所在,电影艺术中的电影海报、电影字幕、
一、“P P”模式  “医疗剧,就是以医院为背景,以医生和患者为主要叙事主体,围绕医生救治病人和医患矛盾展开叙事,全景式的展现医生的工作与生活的电视剧类型。”[1]作为成熟的电视剧类型,标准医疗剧都具备医院空间环境,各种医生和患者,标准的情节结构方式——  “Professional(专业) Personal(人性)”。这是美国医疗剧自1994年《急诊室的故事》起就一直沿用的“P P”的结构模式。
在极端情境中感悟人性并实现主流价值的弘扬,一直是我国战争题材电影创作和电影鉴赏所追寻的。然而,如何引导不同年代的人们反思判断战争中的“是”与“应当”,令规范本身合法性的“正义性”与行动者伦理价值的“正义性”两个质疑之间的区分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完成证成关系标准本真上的合一?这却是摆在电影创作者和电影鉴赏者面前不容回避也无法回避的一个双重的难题。特别是在合法性与合道德性分离的特异情形下,能否从个体伦
《超能陆战队》(Big Hero 6 )是迪士尼与漫威联合出品的第一部动画电影,是迪士尼第54部经典动画电影。取材于由Steven T. Seagle 和Duncan Rouleau在1998年开始连载的以日本为背景的动作科幻类漫画。影片由唐·霍尔及克里斯·威廉姆斯联袂执导,瑞恩·波特、斯科特·埃德希特、T.J 米勒等配音,于2014年11月7日以3D形式在北美上映。2015年2月23日,该影片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