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成性课堂的动态思考探究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个老师机械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状态。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开放 动态 生成性课堂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应该是五彩斑斓的,蕴涵着无穷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从如何处理教材和教学过程方面,对语文学科的生成性课堂作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一、开放教材,促使课堂动态生成
  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
  1.开放教材,创设新角色
  创设新角色是在课文原有角色的基础上,增添新角色,让学生扮演或担任。由学生参与课文中发生的事件,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自主地感受理解。例如学习《桃花源记》一课,让学生担任记者,来到桃花源的现场进行采访。小记者们的问题还真不少:“请问渔人,你来到这个地方,第一感觉是什么?”“请问桃源人,你们是否愿回到外面的世界?”“如何开发桃园,请谈谈你的设想。”……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扮演渔人、桃源中人的同学一一作答。采访完之后,记者们马上作现场报道或写新闻报道。这样,让学生通过体验新角色,把自己融入课文情景,自始自终处于人为创设的大语言交际场景中,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过程,实现了课文和学生的深层对话,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教学中生成了出人意料的新体验、新思维。
  2.突破教材,设计新的训练点
  这个新是有新意,能够启迪新的思维,新的想象,富有诱惑力,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笔者在《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中,尝试着设计了新的训练,让学生与课文之间做了一次情感交流,深有开启学生发散思维、打动学生心灵的感触。
  《斑羚飞渡》是一篇极其悲壮感人的散文。我在备课中反复诵读此文,每次都被斑羚种群那种最本质、最原始、最淳朴的自救自生精神感动得潸然泪下。镰刀头羊、老斑羚那种为了种群的生存,毫不畏惧、甘愿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较圆满地欣赏了《斑羚飞渡》一文的精妙之后,我尝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我给学生布置了书面作业,要求以"这是一次──飞渡"为题,完成一篇课堂随笔,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填写情况可谓是百花齐放。由此看来,学生经过与语文的内在交流后,所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和心灵的震撼,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的最佳表现,是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说教所不及的。
  3.发散教材,拓展阅读
  语文课仅仅靠课本是不行的,必须把书本变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开放必须是有机的、有效的。所谓“有机”就是课外阅读不仅要与课文相关,而且阅读是由教师引导、有时间保证,有读后反馈。所谓“有效”,就是学生进行的课外阅读确实丰富了对课文作研究的材料,有助于提高课内阅读的效率。教学《荒岛余生》时,在通读课文之后,我向学生推荐阅读《鲁宾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到第二课时深读时,学生由于及时了解了这一故事的详情,丰富了研究材料,课堂交流时表述的头头是道,取得了良好的、出人意料的阅读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对于丰富学生的体验,了解更多的知识,是大有裨益的,也有助于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开放教学过程,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应让教学过程走向开放。教师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艺术地将教学常式和变式相结合。正如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及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1.灵活的板块设计,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设计教学过程往往丝丝入扣,环环相接,追求精致完美,滴水不漏。而从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应该向“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板块型”教学设计转变。在教学中可将教学分为若干板块,每个板块之间没有纷繁的头绪,没有生硬的环节,板块之间可以随机自由调整。这样有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
  2.引导自读自悟,使课堂灵动飞扬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因此,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教学中,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不同,所以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千人千面,常常因许多不同声音的存在而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同学们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安塞腰鼓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它气势磅礴,它置死地而后生,它充满激情与力量,它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学生读出了涌动的灵气,这样的自悟自得,抛却了固定程式的束缚,使课堂中自由陈述的气氛很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表独特的见解,张扬个性;分享学习成果,体验成功快乐,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生命的色彩。
  3.倡导“质疑──探究”学习,促使课堂动态生成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激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行扎扎实实地独立思考学习,获得独特感受与体验。然后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彼此交流启发,共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以此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培养他们辨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探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读文章,并且主动地进行讨论交流,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的乐趣。
  总之,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段独特经历,我们无法预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要重视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充分发挥文本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并且注重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始料未及的体验、出现的偏差、甚至与预计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将其作为一种新的、不可重复的、可开发的教育资源,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生成新的知识,有新的收获。
其他文献
人口老龄化是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发展成功的结果。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学术研究迅速发展,老龄政策体系逐步建立。按照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规划,届
暖通设备安装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都非常强的工作,要想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就必须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各个环节加以严格的控制和处理,暖通
摘 要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与发展党员的阶段性上都呈现一个较为明显的年级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年级特点出发,研究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年级机制对保障高校党员质量的提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党员 质量保障 年级体制  一、党员年级分布现状及对策  在高校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与发展党员的阶段性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年级特点。部分高校因在大
电子式互感器的数字化输出、网络化接线,使得电网更安全、更环保、更利于一次设备乃至整个输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其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未来
文章对概预算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总结,对概预算与工程造价的关系、概预算编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概述了预算环节对工程造价经济的促进作用,从而在概预算阶段,更好
期刊
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对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严峻挑战.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楼阳生提出,在遵循“坚持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
一个上午,在邻居家小坐,五十多岁的大婶正兴致勃勃地和我讲她的儿子,忽然她的电话就响了。我听她接电话声音极大,几乎每一句都是喊出来的。我听出是她母亲打来的电话,她歉意地朝我笑了一下,便去别的屋里继续说,只是那声音却越发大了。  过了一会儿,大婶回来了,告诉我说,她母亲快九十了,耳朵不好使,不喊着说话她根本听不见。她问:‘你知道老太太给我打电话什么事吗?”没等我回答,她自己就笑起来,边笑边说:“老太太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在全国的推进,数学史和数学教育正日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本文从现状背景出发,选取了不同的数学史融入课堂的教学案例分析数学史与小学教育结合的意义。最后文章又从教师和课程资源两个角度分析个人建议。  [关键词]数学史;课堂教学    数学史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一门学科。人们要认识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过程,增加对数学学科的了解,建立数学的整体意识,就必须运用数学史作为补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