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年前,中国规模使用天然气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首都北京和川渝地区。对其它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天然气还是个新鲜事物。如今,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西气东输工程功可谓功不可没。
从新疆到上海,天然气成了“香饽饽”
“与用液化气相比,天然气更方便、更便宜!现在用热水,就连在家炖肉、蒸馍馍都不再吝惜‘气’贵了,有些家庭还用上了燃气取暖。天然气入户对于我们来说真是有太多惊喜了!”面对媒体的采访,伊宁市润丰家园居民陈敏喜不自胜。
自2011年底伊犁河谷首批居民用上清洁能源天然气以来,西气东输二线霍尔果斯压气首站已向河谷累计分输中亚天然气6788万标准立方米,惠及12万户居民。陈敏就是受益者之一。
无独有偶,西气东输二线管线气进入新疆哈密后,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哈密市民艾合买提·夏都拉说:“我们过去排队一个小时,有的时候两个小时。现在加气站越多,对我们也好。”
西气东输二线主要输送进口的中亚天然气及通过轮吐支干线注入的塔里木油田上产天然气,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这样一来,新疆当地居民不仅实现了“西气西用”,还首次用上了进口天然气。
在“油气大动脉”的另一端,虽然拥有西气东输一线三分之二的天然气,江苏依然嫌天然气不够用。江苏省能源局局长陈勇说:“天然气在江苏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城市燃气发展到公共物业电厂,再发展到化工、交通运输、分布式能源,虽然天然气总量增加,但依然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需求。”
毗邻江苏省的上海市,是西气东输工程的最东端。当地宝钢特钢厂是第一个使用西气东输气的企业,拆除149个燃煤厂,上海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全面“气化”。
据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公司党委书记秦刚介绍,自2003年西气东输工程开始建设后,沿线城市用清洁燃料代替部分电厂、窑炉、化工企业和居民生活使用的煤气和煤炭,以气代油、以气发电和城市“气化”等工程,天然气需求增长迅猛,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和多条西气东输支线开工建设,天然气将输送到沿线更多区域。看到现实好处的各个地方政府,都在想方设法为当地多留一些天然气资源。
据中石油公布的數据显示,截至2013年8月26日,西气东输管道今年已向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三省市供气110.76亿立方米,不仅逐步驱散了长三角的工业烟尘,而且加快了当地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保护环境、改善民生起到巨大作用。
“生态浙江”要靠天然气助力
“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当浙江江山市何家山中心气源站顺利通过验收时,江城管道燃气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兴奋不已。这也标志着当地市民终于可以直接受益于西气东输工程,真正用上环保廉价的天然气。
江山市把建造何家山中心气源站看做改善城市公益条件、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气站竣工通气之后,年设计供气能力达14600万立方米,每小时供气能力达30000立方米。
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浙江省95%以上的能源依靠外部调入。过去,煤炭、石油及制品等传统能源是能源品种消费的主角,而天然气仅占2.3%,这也给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
直到十年前,浙江省终于摆脱了优质、清洁能源比例较低的局面。这还要归功于远道而来的“西气”。
西气东输一线在有限的资源量中,每年供给浙江16亿立方米以上合同量。截至2013年11月21日,西气东输一线10年间已累计供气140.69亿立方米。
当年“西气东输”初抵浙江时,人们还曾为能否“消化”这些“西气”而担心。经过10年的检验证明,西气东输天然气不仅全部被合理利用,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正当天然气这一新能源备受关注时,一批高能耗、重污染的能源基础设施正在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上世纪90年代,浙能集团镇海联合发电公司从国外引进了一组30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也成为浙江省第一家从国外引进燃机发电机组的电厂。
然而,在其投产发电10多年后,燃油机组也面临着高油价和污染物排放超标的困境,现已从最初的基本负荷运行变为调峰顶峰运行,直至沦落为调停备用机组。
为了避免企业遭遇强制关停的“灭顶之灾”,镇联电公司启动了“油改气”项目。完工之后,一年约能节约标煤1.2万吨,使发电生产成本下降超过30%,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10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220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50吨。
采用天然气发电,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到燃煤电厂的一半,氮氧化物排放量仅为燃煤电厂的10%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极低,基本没有烟尘排放,可明显减轻电力发展的环境压力。
为此,浙江省政府于2011年6月启动浙江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抢建行动计划,确定抢建一批共计14个、装机总容量达793万千瓦的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
净化空气,每年一个“小兴安岭”
陕西省靖边县是有名的革命老区。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曾在靖边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生活战斗了46个日夜,召开了著名的“小河前委扩大会议”。
如今,靖边县的白天赐山已被沙棘和紫穗槐所覆盖。在这个满眼绿色的山上,埋设的黄色管道标志桩格外抢眼。西气东输一线就是从这里经过,直奔大上海。
管道之上的地表,生态恢复如初;管道之中的天然气,正源源不断地给中东部地区带来更清新的空气和更清洁的环境。
10年来,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累计输送的18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替代燃煤2.3亿吨,相应减少1098万吨有害物质和7.9亿吨二氧化碳酸性气体排放。
如果按照1公顷阔叶林1天可以吸收1吨的二氧化碳来算,西气东输投产10年所起到的减排作用,接近于每年小兴安岭林区发挥的作用。
西气东输的管道管线就像绿丝带,横跨中国东西版图,为中东部地区空气净化和城市美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链接:惠及4亿人的基建工程
“西气东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公里。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累计投资超过2900亿元,不仅是过去十年中投资最大的能源工程,而且是投资最大的基础建设工程;一、二线工程干支线加上境外管线,长度达到15000多公里,这不仅是国内也是全世界距离最长的管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穿越的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惠及人口超过4亿人,是惠及人口最多的基础设施工程。
从新疆到上海,天然气成了“香饽饽”
“与用液化气相比,天然气更方便、更便宜!现在用热水,就连在家炖肉、蒸馍馍都不再吝惜‘气’贵了,有些家庭还用上了燃气取暖。天然气入户对于我们来说真是有太多惊喜了!”面对媒体的采访,伊宁市润丰家园居民陈敏喜不自胜。
自2011年底伊犁河谷首批居民用上清洁能源天然气以来,西气东输二线霍尔果斯压气首站已向河谷累计分输中亚天然气6788万标准立方米,惠及12万户居民。陈敏就是受益者之一。
无独有偶,西气东输二线管线气进入新疆哈密后,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哈密市民艾合买提·夏都拉说:“我们过去排队一个小时,有的时候两个小时。现在加气站越多,对我们也好。”
西气东输二线主要输送进口的中亚天然气及通过轮吐支干线注入的塔里木油田上产天然气,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这样一来,新疆当地居民不仅实现了“西气西用”,还首次用上了进口天然气。
在“油气大动脉”的另一端,虽然拥有西气东输一线三分之二的天然气,江苏依然嫌天然气不够用。江苏省能源局局长陈勇说:“天然气在江苏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城市燃气发展到公共物业电厂,再发展到化工、交通运输、分布式能源,虽然天然气总量增加,但依然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需求。”
毗邻江苏省的上海市,是西气东输工程的最东端。当地宝钢特钢厂是第一个使用西气东输气的企业,拆除149个燃煤厂,上海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全面“气化”。
据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公司党委书记秦刚介绍,自2003年西气东输工程开始建设后,沿线城市用清洁燃料代替部分电厂、窑炉、化工企业和居民生活使用的煤气和煤炭,以气代油、以气发电和城市“气化”等工程,天然气需求增长迅猛,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和多条西气东输支线开工建设,天然气将输送到沿线更多区域。看到现实好处的各个地方政府,都在想方设法为当地多留一些天然气资源。
据中石油公布的數据显示,截至2013年8月26日,西气东输管道今年已向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三省市供气110.76亿立方米,不仅逐步驱散了长三角的工业烟尘,而且加快了当地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保护环境、改善民生起到巨大作用。
“生态浙江”要靠天然气助力
“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当浙江江山市何家山中心气源站顺利通过验收时,江城管道燃气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兴奋不已。这也标志着当地市民终于可以直接受益于西气东输工程,真正用上环保廉价的天然气。
江山市把建造何家山中心气源站看做改善城市公益条件、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气站竣工通气之后,年设计供气能力达14600万立方米,每小时供气能力达30000立方米。
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浙江省95%以上的能源依靠外部调入。过去,煤炭、石油及制品等传统能源是能源品种消费的主角,而天然气仅占2.3%,这也给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
直到十年前,浙江省终于摆脱了优质、清洁能源比例较低的局面。这还要归功于远道而来的“西气”。
西气东输一线在有限的资源量中,每年供给浙江16亿立方米以上合同量。截至2013年11月21日,西气东输一线10年间已累计供气140.69亿立方米。
当年“西气东输”初抵浙江时,人们还曾为能否“消化”这些“西气”而担心。经过10年的检验证明,西气东输天然气不仅全部被合理利用,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正当天然气这一新能源备受关注时,一批高能耗、重污染的能源基础设施正在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上世纪90年代,浙能集团镇海联合发电公司从国外引进了一组30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也成为浙江省第一家从国外引进燃机发电机组的电厂。
然而,在其投产发电10多年后,燃油机组也面临着高油价和污染物排放超标的困境,现已从最初的基本负荷运行变为调峰顶峰运行,直至沦落为调停备用机组。
为了避免企业遭遇强制关停的“灭顶之灾”,镇联电公司启动了“油改气”项目。完工之后,一年约能节约标煤1.2万吨,使发电生产成本下降超过30%,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10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220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50吨。
采用天然气发电,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到燃煤电厂的一半,氮氧化物排放量仅为燃煤电厂的10%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极低,基本没有烟尘排放,可明显减轻电力发展的环境压力。
为此,浙江省政府于2011年6月启动浙江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抢建行动计划,确定抢建一批共计14个、装机总容量达793万千瓦的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
净化空气,每年一个“小兴安岭”
陕西省靖边县是有名的革命老区。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曾在靖边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生活战斗了46个日夜,召开了著名的“小河前委扩大会议”。
如今,靖边县的白天赐山已被沙棘和紫穗槐所覆盖。在这个满眼绿色的山上,埋设的黄色管道标志桩格外抢眼。西气东输一线就是从这里经过,直奔大上海。
管道之上的地表,生态恢复如初;管道之中的天然气,正源源不断地给中东部地区带来更清新的空气和更清洁的环境。
10年来,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累计输送的18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替代燃煤2.3亿吨,相应减少1098万吨有害物质和7.9亿吨二氧化碳酸性气体排放。
如果按照1公顷阔叶林1天可以吸收1吨的二氧化碳来算,西气东输投产10年所起到的减排作用,接近于每年小兴安岭林区发挥的作用。
西气东输的管道管线就像绿丝带,横跨中国东西版图,为中东部地区空气净化和城市美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链接:惠及4亿人的基建工程
“西气东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公里。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累计投资超过2900亿元,不仅是过去十年中投资最大的能源工程,而且是投资最大的基础建设工程;一、二线工程干支线加上境外管线,长度达到15000多公里,这不仅是国内也是全世界距离最长的管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穿越的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惠及人口超过4亿人,是惠及人口最多的基础设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