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巴马号案与晚清国人的国际法印象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拉巴马号案是19世纪一件著名的国际法案例。19世纪60年代,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在有关阿拉巴马号问题的交涉中,曾试图引导清政府接受国际法。在晚清国际法输入的过程中,丁韪良等译介者对这一案例的意义大加渲染,以此标榜国际法的公正性。阿拉巴马号案在晚清知识界和外交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促使国人从肯定其理性精神的角度承认国际法的价值,强化了国人对国际法的信任。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不论是在观念上、实践上还是在制度上都存在着不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加强对农民的政治教
论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重要意义,从高校图书馆在帮助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与实施的措施。
介绍了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渔轮赴几内亚渔场作业的六片式单拖网,分析了该网具有主要技术性能和网具装配,探讨了网具调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