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月的香港,已属盛夏季节了。只是那一日却奇怪,阳光唯暖暖地照着,并不灼人。空气轻新愉快,蕴含着一份恬淡轻柔的初夏情怀。独自离开坐落在港岛金钟太古广场里的酒店,乘着扶手梯缓缓上升,与下降的行人电梯交错而过。
长居香港多年,来公园的次数则实在有限。几年前一位好友的婚礼曾在此处举行。依然记得新娘身着长长紫红色礼服的清新模样,可见她眼神中的一丝紧张与彷徨,还有新娘子母亲难掩的焦虑与快乐。旧时的那对新人如今早已相敬如宾,亲切淡然了。
来到位于园内的茶具文物馆,门外静寂无人。阳光悄悄照在白色的廊柱上,绿荫拂地,鸟鸣啾啾。拍门寻问,方知星期二博物馆休息。看门人笑咪咪地说:“明天来吧,明天会开。”无奈只好抽身离开,但又有些不舍。见树荫下有一木椅,便欠身坐下。
据记载,茶具文物馆始建于1844年,其前身乃驻港英军司令部官邸,名为旗杆屋。这座香港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黑顶白墙,属典雅优美的希腊复兴式风格。驻港英军在1978年将整个维多利亚兵房(即旗杆屋现址)交还港府。之后,港府决议将此建筑归与市政局管辖,并列为法定古迹加以保护。1984年,这座经过修葺整新的老建筑被辟为茶具文物馆,重新对外开放。除去正门前的有盖门廊被拆除外,建筑其余部分仍完全保持着原有的风格与样式。
第二日再次前往。信步沿着甬道,无意中走到位于文物馆侧面的一座新翼,乃为罗桂祥茶艺馆。顺着螺旋而上的阶梯来到二楼展厅。泠泠的古琴曲淡淡漫盈于室内,厅里的灯光柔和温暖,空气清冽爽人。室内几排长长的展柜中摆放着罗桂祥博士捐献的几百枚明清及近代名家篆刻印章。静下心来一一观览过去,未曾想原来有些篆文竟是如此特别,仿佛可直落心间。
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所篆之“清岚”,圆润优雅,令人恍置空灵翠碧的青山之间,越过雾气弥漫的幽幽山谷,遥见青蒙的远山之巅,暮色霞光邈远迷离。与彼风格截然不同的是清末民初吴昌硕的门生齐璜(白石)的“南阳布衣”刻文,治印风格豪放恣意,一派潇洒不拘的真名士风范。一枚朱文杜陵坑石方印章“听雨屋”,清新自然,乃清代江苏吴县人友竹先生所刻。仿佛是身居江南四月天里的一处楼阁之上,丝丝春雨绵绵不绝,远远的,淅淅朦胧的雨声在清风翠竹间沙沙响起。最喜欢一枚朱文青田石方印章“读书秋树根”,由清代嘉兴人士文鼎所刻,印文取自杜工部“孟氏”中的诗句“负米夕葵外,读书秋树根”。刻文端丽秀雅,字字潜入心田。不禁想象该是一位腼腆真挚的清秀少年,自葵菜园外负米而归后,在秋日夕阳下斜倚树根而憩。他从衣襟里取出深藏着的一握书卷,展开阅读。即便只能看几页也好,如此心中方觉妥帖安逸。
站在这间小小展室中,穿越时空,与众位先人在此神交,不知何年何夕。最后是展室的工作人员上前打断那份静寂,原来已是闭馆的时间,心中怅然。出得门来,阳光依然明净如初。深知茶具文物馆的开放时间应该亦已过去,但下次再来却又何妨?
长居香港多年,来公园的次数则实在有限。几年前一位好友的婚礼曾在此处举行。依然记得新娘身着长长紫红色礼服的清新模样,可见她眼神中的一丝紧张与彷徨,还有新娘子母亲难掩的焦虑与快乐。旧时的那对新人如今早已相敬如宾,亲切淡然了。
来到位于园内的茶具文物馆,门外静寂无人。阳光悄悄照在白色的廊柱上,绿荫拂地,鸟鸣啾啾。拍门寻问,方知星期二博物馆休息。看门人笑咪咪地说:“明天来吧,明天会开。”无奈只好抽身离开,但又有些不舍。见树荫下有一木椅,便欠身坐下。
据记载,茶具文物馆始建于1844年,其前身乃驻港英军司令部官邸,名为旗杆屋。这座香港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黑顶白墙,属典雅优美的希腊复兴式风格。驻港英军在1978年将整个维多利亚兵房(即旗杆屋现址)交还港府。之后,港府决议将此建筑归与市政局管辖,并列为法定古迹加以保护。1984年,这座经过修葺整新的老建筑被辟为茶具文物馆,重新对外开放。除去正门前的有盖门廊被拆除外,建筑其余部分仍完全保持着原有的风格与样式。
第二日再次前往。信步沿着甬道,无意中走到位于文物馆侧面的一座新翼,乃为罗桂祥茶艺馆。顺着螺旋而上的阶梯来到二楼展厅。泠泠的古琴曲淡淡漫盈于室内,厅里的灯光柔和温暖,空气清冽爽人。室内几排长长的展柜中摆放着罗桂祥博士捐献的几百枚明清及近代名家篆刻印章。静下心来一一观览过去,未曾想原来有些篆文竟是如此特别,仿佛可直落心间。
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所篆之“清岚”,圆润优雅,令人恍置空灵翠碧的青山之间,越过雾气弥漫的幽幽山谷,遥见青蒙的远山之巅,暮色霞光邈远迷离。与彼风格截然不同的是清末民初吴昌硕的门生齐璜(白石)的“南阳布衣”刻文,治印风格豪放恣意,一派潇洒不拘的真名士风范。一枚朱文杜陵坑石方印章“听雨屋”,清新自然,乃清代江苏吴县人友竹先生所刻。仿佛是身居江南四月天里的一处楼阁之上,丝丝春雨绵绵不绝,远远的,淅淅朦胧的雨声在清风翠竹间沙沙响起。最喜欢一枚朱文青田石方印章“读书秋树根”,由清代嘉兴人士文鼎所刻,印文取自杜工部“孟氏”中的诗句“负米夕葵外,读书秋树根”。刻文端丽秀雅,字字潜入心田。不禁想象该是一位腼腆真挚的清秀少年,自葵菜园外负米而归后,在秋日夕阳下斜倚树根而憩。他从衣襟里取出深藏着的一握书卷,展开阅读。即便只能看几页也好,如此心中方觉妥帖安逸。
站在这间小小展室中,穿越时空,与众位先人在此神交,不知何年何夕。最后是展室的工作人员上前打断那份静寂,原来已是闭馆的时间,心中怅然。出得门来,阳光依然明净如初。深知茶具文物馆的开放时间应该亦已过去,但下次再来却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