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用保护膈肌的小切口行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技术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7例(男3例,女14例),年龄12~19(平均14.6)岁,术前Cobb角44
【机 构】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210008,南京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用保护膈肌的小切口行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技术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7例(男3例,女14例),年龄12~19(平均14.6)岁,术前Cobb角44°~76°(平均56°),其中4例伴有胸腰段后凸10°~18°,其余病例矢状面正常.内固定节段T11~L3 12例,T11~L4 3例,T11~L2 2例.手术时取凸侧在上的侧卧位,在保护膈肌的前提下在膈肌上下各作长约8cm的切口,暴露至脊柱.内固定器械采用CDH.切除椎间盘后在脊椎上置钉.将矫形棒从膈肌角处小洞中穿过,应用去旋转技术完成腰椎前凸化,同时采用凸侧加压技术进一步矫正侧凸畸形.结果:手术时间为210~270min,平均240min,术中出血310~520ml,平均400ml.术后Cobb角4°~16°(平均10°,纠正率为80%),4例胸腰段后凸畸形术后矢状面恢复形态良好.无术中术后并发症,2例出现手术侧下肢皮温升高.随访3~11个月,无内固定并发症,2例出现6°的额状面纠正度丢失.结论:保护膈肌的小切口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是可行的,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能够达到与传统入路相似的临床疗效,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增加,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对重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肝胆管炎(单纯肝内胆管梗阻的重症胆管炎称肝内型ACST)的诊断治疗水平,减少其死亡率.方法回顾1991~2000年本院收治的186例重症胆管炎(ACST)中28例肝内型ACST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28例肝内型ACST出现明显腹痛8例,黄疸12例;158例胆总管型ACST出现Charcot三联症149例.将两组的腹痛和黄疸发生率行χ2检验
目的 探讨αvβ6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及其对顺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卵巢癌细胞株SKOV3、AO、3AO细胞表面αvβ6整合素的表达,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法分析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及αvβ6整合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SKOV3、AO、3AO细胞均表达αvβ6整合素,其相对荧光指数(FI)均为1.03±0.01.顺铂可以诱
目的:观察牙本质非胶原蛋白(dentin non-collage proteins;dNCPs)、转化生长因子(trsnsforminggrowth factor;TGF-β1)及联合应用对人牙髓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 5 (VEGF16 5 )反义RNA对人食管鳞癌细胞EC10 9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亚克隆技术 ,构建并鉴定VEGF16 5 反义RNA的真核
目的 探讨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动脉瘤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应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通过20例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翼点开颅,显露对侧前循环五个动脉瘤好发部位:眼动脉(OA)段、后交通动脉(PCOA)、颈内动脉(ICA)终末段、前交通动脉(ACOA)段和大脑中动脉(MCA)膝部分叉外,并进行显微解剖测量. 结果成功显露率:OA起始部为65%,PCOA起始部为50%,ICA终末分叉为100%,ACOA起始部为100%,
目的 评价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图像质量及诊断价值,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CP影像学表现.方法 218例病人行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扫描,然后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根据ERCP及手术结果对照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的MRCP的影像学征象和特点,讨论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单次激发半傅立叶FSE序列MRCP扫描时间为5~7 s,优良图像为
目的 :观察芪丹通脉片 (QDTMT)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AS)大鼠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和动脉壁匀浆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QDTMT的抗AS机制 .方法 :
目的 构建含Orientia tsutsugamushi Sxh951株(Ot. Sxh951)相对分子质量(Mr)为56×103外膜蛋白基因(sxh56)的重组质粒pQE30/56,表达Mr 56×103蛋白并观察其在ELISA中的应用. 方法 IPTG诱导sxh56重组质粒;观察SDS-PAGE和免疫印迹结果;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分别与Ot. Gilliam、Ot. Karp
目的 探讨受照后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和凋亡作为放射损伤生物学检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H值中性彗星电泳方法,检测人外周血离体照射0.1~4 Gy后6 h和24 h淋巴细胞彗星率和彗星尾长,并观察其量效关系.结果照后6 h和24 h彗星率呈剂量依赖性上升,反应剂量阈值分别为0.6 Gy和0.1 Gy,r分别为0.967和0.927;照后6 h彗星尾长亦呈剂量依赖性上升,r为0.847.结论中性彗
目的与对照药氯雷他定片比较,评价盐酸氮(艹卓)斯汀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变应性鼻炎病人58例,每日服用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