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硬件设备推陈出新,软件版本不断升级,中职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更新,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却变化不大。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思路与方法,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的学情、教材特点、课程结构等,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那么,中职的计算机课堂改革应如何开展呢?下面笔者就从事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模式
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教师从“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把主要教学任务放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来。改革传统“验证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把步骤讲得很清楚,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行,这种“保姆式”的方法使学生不用去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计算机课的上机课较多,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或少讲,让学生通过上机自行掌握。课堂上给出要求和提示,具体步骤由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边摸索边学习,逐渐掌握教学内容。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充分备好课,每堂课要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任务以及完成时间。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体现因材施教,注重模块教学
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比较复杂,如果按照传统教法照本宣科,就会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味。时间长了,优等生越听越没兴趣,后进生越听越没信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辅导。对于优等生出一些提高性的题目,指导他们思考完成;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全面学习并掌握本节课知识;对于差等生,则指导他们对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操作。同时,要注重开展模块化教学,合理设置教学模块,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操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教学模块。每一个大模块再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而每个小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准确把握好教学模块的深度、广度,选取学生适用的、能学好的知识模块,促进计算机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教学方法,实施“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又取决于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中等技术人才。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加强能力培养,并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习,教师是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灌输者。对于中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推行教学三部曲:先提出具体问题;再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归纳规律或概念。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以减少初学者在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逐渐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教学效果也能明显提高。
四、改革考核机制,整合网络资源
传统的考核模式,考试内容离不开书本,离不开教师讲授的内容,甚至离不开平时训练的题目。这样的考核只要学生在考前强化死记知识和技能,就可能过关,即使考了八九十分,也不能保证有较强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计算机的考核除了对最基本的知识进行上机理论考试外,更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以及遇到新问题时的应变处理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学习手段,尽量借助网络来和其他学习者、专家进行沟通,可以将各模块习题、模拟试卷、上机实验、案例及素材、在线测试等方式充分利用起来,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机制。现在学校都有了校园网,通过网络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好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不管是硬件类还是软件类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此外,有很多网站都提供了相关的教学课件和BBS论坛,引导学生用好这些资源不失为事半功倍的做法。
总之,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理念等都已不适应现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不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中职计算机教育将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这就需要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新时期的任务和要求,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争取把中职的计算机教育推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高级职业学校)
一、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模式
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教师从“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把主要教学任务放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来。改革传统“验证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把步骤讲得很清楚,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行,这种“保姆式”的方法使学生不用去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计算机课的上机课较多,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或少讲,让学生通过上机自行掌握。课堂上给出要求和提示,具体步骤由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边摸索边学习,逐渐掌握教学内容。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充分备好课,每堂课要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任务以及完成时间。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体现因材施教,注重模块教学
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比较复杂,如果按照传统教法照本宣科,就会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味。时间长了,优等生越听越没兴趣,后进生越听越没信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辅导。对于优等生出一些提高性的题目,指导他们思考完成;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全面学习并掌握本节课知识;对于差等生,则指导他们对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操作。同时,要注重开展模块化教学,合理设置教学模块,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操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教学模块。每一个大模块再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而每个小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准确把握好教学模块的深度、广度,选取学生适用的、能学好的知识模块,促进计算机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教学方法,实施“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又取决于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中等技术人才。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加强能力培养,并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习,教师是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灌输者。对于中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推行教学三部曲:先提出具体问题;再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归纳规律或概念。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以减少初学者在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逐渐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教学效果也能明显提高。
四、改革考核机制,整合网络资源
传统的考核模式,考试内容离不开书本,离不开教师讲授的内容,甚至离不开平时训练的题目。这样的考核只要学生在考前强化死记知识和技能,就可能过关,即使考了八九十分,也不能保证有较强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计算机的考核除了对最基本的知识进行上机理论考试外,更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以及遇到新问题时的应变处理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学习手段,尽量借助网络来和其他学习者、专家进行沟通,可以将各模块习题、模拟试卷、上机实验、案例及素材、在线测试等方式充分利用起来,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机制。现在学校都有了校园网,通过网络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好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不管是硬件类还是软件类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此外,有很多网站都提供了相关的教学课件和BBS论坛,引导学生用好这些资源不失为事半功倍的做法。
总之,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理念等都已不适应现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不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中职计算机教育将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这就需要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新时期的任务和要求,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争取把中职的计算机教育推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高级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