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语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形成审美特质,从而提高阅读质量。现行的语文教材,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为我们提供审美教育的有利条件。好多作品都蕴涵着深厚的艺术性,而这些作品又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作品的艺术美也是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去感受,去欣赏,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使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那么,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审美教育是否会与读写训练和思想教育争时间呢?不会。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审美教育不应孤立地进行,而是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只有深入领会了语文内容和形式的美,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到语言并接受教育。事实上,任何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都带有审美教育的因素。我们只是要求更加自觉地去理解审美教育,把审美教育跟读写训练和思想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沿波探源”,从咀嚼、玩味中明晓文义,积极的吮吸作品中的养料。这就改变了那种机械式的读写训练和注入式的思想教育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作具体的提示、指引、分析或解释。当前教学中的课文分析,忽视了审美教育的倾向还相当普遍。教师分析课文时往往只是干巴巴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熟悉一下课文内容就算完成任务。例如《荔枝蜜》这篇课文,如果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只注重层次的分析,而忽视了美的教育,把一篇很富有艺术性的课文讲成没有血肉的空架子,怎能让学生感受到作品含蓄而深沉的艺术美呢?
学习一篇作品,理解作品的语言和思考内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老师的工作不仅是帮助学生解惑,扫除阅读障碍,还要引导他们去品尝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思想美。用鲜明的形象及其所表现的感情力量来感染人,教育人。因此要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就必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获得,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喂给他们。这就要他们多读,反复接触课文,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想像、分析、比较和综合。单个的词语无所谓优劣,但当作家把他们连缀成文,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确切地表达起特定的思想内容以后,词语就有了生命力。可以用语言来模拟生活中的音响,用语言来描绘生活中的色彩,用语言来表现生活中节奏,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刻画各种各种现象并表达复杂的思想。语言一经作家的巧妙的安排和精心的锤炼,就具有了一种神奇的激动人心的力量。对于这类精粹的、鲜明的、含义深刻的语言只说一声“好”是不够的,要让学生体会好在哪里。比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有画龙点睛之妙,为什么王安石从“入”“过”“到”等词语中筛选一个“绿”字呢?原来其它几个词只表示单纯的动作,而“绿”字意象丰富,揭示了春风的威力,使人联想到大江南岸生机勃勃,一片翠绿的景象。
在描写人物的作品中要让学生通过人物形象去感受人物的心灵美、思想美。课文中有很多描写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作品。学生读了这些作品,受到形象的感染以后,就会很自然的受到熏陶,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对于这些作品,要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琢磨体会。例如《七根火柴》一文,写无名战士临终前那一段写道:“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这个场面描写以及无名战士的语言、动作写得十分传神,反映了长征中红军的艰苦生活和同志间的阶级友爱,歌颂了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
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多方面的,以上不过是举例而已,我们要去发掘课文中各种美的因素,融合到语言教学和思想教育中去,使学生如同花木受到春风雨露滋润一般,蓬蓬勃勃的成长。
审美教育是否会与读写训练和思想教育争时间呢?不会。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审美教育不应孤立地进行,而是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只有深入领会了语文内容和形式的美,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到语言并接受教育。事实上,任何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都带有审美教育的因素。我们只是要求更加自觉地去理解审美教育,把审美教育跟读写训练和思想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沿波探源”,从咀嚼、玩味中明晓文义,积极的吮吸作品中的养料。这就改变了那种机械式的读写训练和注入式的思想教育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作具体的提示、指引、分析或解释。当前教学中的课文分析,忽视了审美教育的倾向还相当普遍。教师分析课文时往往只是干巴巴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熟悉一下课文内容就算完成任务。例如《荔枝蜜》这篇课文,如果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只注重层次的分析,而忽视了美的教育,把一篇很富有艺术性的课文讲成没有血肉的空架子,怎能让学生感受到作品含蓄而深沉的艺术美呢?
学习一篇作品,理解作品的语言和思考内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老师的工作不仅是帮助学生解惑,扫除阅读障碍,还要引导他们去品尝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思想美。用鲜明的形象及其所表现的感情力量来感染人,教育人。因此要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就必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获得,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喂给他们。这就要他们多读,反复接触课文,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想像、分析、比较和综合。单个的词语无所谓优劣,但当作家把他们连缀成文,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确切地表达起特定的思想内容以后,词语就有了生命力。可以用语言来模拟生活中的音响,用语言来描绘生活中的色彩,用语言来表现生活中节奏,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刻画各种各种现象并表达复杂的思想。语言一经作家的巧妙的安排和精心的锤炼,就具有了一种神奇的激动人心的力量。对于这类精粹的、鲜明的、含义深刻的语言只说一声“好”是不够的,要让学生体会好在哪里。比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有画龙点睛之妙,为什么王安石从“入”“过”“到”等词语中筛选一个“绿”字呢?原来其它几个词只表示单纯的动作,而“绿”字意象丰富,揭示了春风的威力,使人联想到大江南岸生机勃勃,一片翠绿的景象。
在描写人物的作品中要让学生通过人物形象去感受人物的心灵美、思想美。课文中有很多描写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作品。学生读了这些作品,受到形象的感染以后,就会很自然的受到熏陶,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对于这些作品,要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琢磨体会。例如《七根火柴》一文,写无名战士临终前那一段写道:“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这个场面描写以及无名战士的语言、动作写得十分传神,反映了长征中红军的艰苦生活和同志间的阶级友爱,歌颂了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
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多方面的,以上不过是举例而已,我们要去发掘课文中各种美的因素,融合到语言教学和思想教育中去,使学生如同花木受到春风雨露滋润一般,蓬蓬勃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