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就好比是让我们关上了一道情感的闸门。
当我们去探索未来未知的世界时,充满了勇者无畏的精神,充满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勇气,可这些精神和勇气从哪儿来呢?决非是读到书本上的几行字,看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标语,听到一句口号就能办得到的。那么,什么能做成我们前行的动力呢?它应该就是历史,至少是其中之一。鉴往才能开来,连古代的皇帝都知道照镜子可以正衣冠,读历史可以知兴替的道理,难道我们不知道吗?缘于我们社会进步的飞速、科学技术的昌明,我们在高速运转前进的时候,大概不总是清醒、理智,偶尔还会遇到一些困难、麻烦,当我们略微停下前行的脚步,总结是十分必要的。想一想过去,今天的人们称之为“怀旧”。这偶一回顾,无意之间,又将过去的记忆闸门打开,随之瞬间奔涌出来的潮水,竟是那样的不可遏止,搅拌着我们的思绪,掀起了滔天的浪头,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沉浸漩涡其中,载浮载沉,不论是有那么一丝丝伤感,不论是有那么一点点遗憾,“怀旧”之中,大抵眷恋的总要胜过“怕敢忆起”。即便是前面说的“伤感”、“遗憾”,也都带着欣赏的意思,回想也就变得津津有味——不为别的,留下来的东西是经典,不为人们记住的恐怕应该是平庸。因此,美的东西让人们永远记忆。看住它,算不上是·种执著,算不上是“遗老”、 “遗少”,而是作为一种策励,人生的精神支柱、寄托与理想……
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正好十七年。到今天,这一阶段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差不多半个世纪了。当初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已经进入中年, “文革”前的事情,只能听父辈、祖父辈们聊聊,而80后、90后,也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大概觉得这一时期已经很遥远了,只能从文字上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情况,或者从有限的文物或日收藏品中的老照片“目睹”一鳞半爪,真是谈不上感受,浮光掠影而已。
我出生在一个影剧艺术家庭中,从小耳濡目染大人们的演戏、拍电影,跟着到后台,跟着到片场,从化妆间到道具间,玩得不亦乐乎,当然少不了看戏、看电影。往事如烟,当青少年时期的故事都渐渐淡忘湮没了,唯有在舞台前前后后转悠的事儿还没有忘。当然了,你试想,当赵丹、舒绣文、张瑞芳、金山,大导演孙维世、吴雪等从你身边走过,叔叔阿姨们告诉你,这是谁谁谁时,你能忘记吗?所以,当年玩耍的故事忘得差不多的时候,这些已经过世的名人,反倒逐渐清晰到不能忘却。当年,没有追星族,有的是对艺术家的崇拜。当时对从事电影、戏剧艺术工作的团体,称之为“艺术界”,今天则称之为“娱乐圈”, “艺术界”的从业人叫“演员”,今日“娱乐圈”中的从业人,称之为“艺人”,称谓大是不同,比较之下,让人平添了几多感慨。
对于十七年的话剧舞台,那些经典剧目,当年看过不少,今天复排、重演的几乎很少,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能够复排、重演,能一看再看的应该是少数。时代是一个原因,资金亦是一个原因。那时看过的优秀剧目,至今仍存留在我的脑海里,回忆是经久的,特别是人过中年以后,每当孩子们问起我过去的事儿,每当我看到那些老剧照,那些记载了艺术家们在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人生的壮丽时刻,不论什么时候,讲述给别人听或者自己回味,都让我觉得十分亲切。
既然时空不能倒转,留存下来的“一鳞半爪”,就成了“奇货可居”的东西了。将记忆再如何形成文字,说得再煽情、再传神,年轻人也只是半猜半想的理解,当然不如看照片来的直观。于是,这些老照片中的“剧照”就起到了将逝去的时空寻找回来,将两三代人的情感连缀起来的作用。它使半个多世纪的“隔膜”变成了一种亲切,看到它们,似乎就可以让我们回到过去……
永远的《红色风暴》
《红色风暴》这出戏是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山编剧、导演并主演的。它在1958年2月份首演,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了。当年由金山、梅熹、于村、吴雪、白凌、石羽、杜澎、李耀华、纪元、路曦、孟庆良、王憧、郭寿阳、曹伯禺页等人主演。如果单看这一串名单,今天60岁上下的观众,可能对他们相当熟悉,年纪再轻一点的至多也就知道他们是话剧演员而已。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夜半歌声》中的宋丹萍,《抓牡丁》中的李老栓,《小城春秋》中的那个多病的丈夫,《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的关小舟, 《水手长的故事》中的水手长等,你就会认出他们是金山、吴雪、石羽、杜澎和孟庆良了。还有,如果你喜欢朗诵艺术,那么,曹伯颛的声音你应该是不陌生的。
小时候,随大人去看《红色风暴》,其实看不出什么内行的东西来,只知道好人和坏人而已,但是人的感情是朴素的,看到好人遭遇不幸,坏人趾高气扬,心里也便有了爱与恨的区别,也会随着剧情的起伏大大的感动,或者痛快地哭一鼻子。在那个讲阶级斗争的年代,毛主席曾经说过: “在阶级社会中,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至少在年少时代,便已深深懂得了要推翻一切剥削阶级并且觉得肩负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崇高使命。33年后,当我重睹复排后的《风暴》,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波澜壮阔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才真切地明白了什么叫做信仰、什么叫做主义。当年金山饰演的施洋大律师,舞台上长衫围巾,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几十年过去了,如今什么时候想起,什么时候都能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金山塑造的人物,还是那么让人记忆犹新,不是吗?
他那大段的台词我们重温一遍,仿佛他又从逝去的时空中回到我们跟前:
“天下工人是一家!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从今以后,我们必须团结,我们都要依靠工人自己的组织——工会,现在京汉铁路已经有十六个工会了,我们要进一步团结起来组织一个总工会,首先争取改变我们工人的牛马生活!弟兄们,弟兄们,大家要牢牢记住,不管你是湖北人也好。不管你是福建人也好,你们都是世界上最团结、最公正、最刚强的人,因为你们的名字叫“工人”!工人兄弟们,工人兄弟们,你们听说过吗,在我们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国家,在那儿的工人弟兄们,过去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一样!但是,在五年前,他们的工人弟兄们团结起来,推翻了他们的大官僚、大资本家,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使自己做了国家真正的主人,那个国家的名字就是苏联!……”
记得看完这一段,围绕在施洋大律师身边的工人们,仿佛被什么吸引了似的,不约而同地盯住了施洋,连同施洋,他们就像一座铜铸的群塑,此时的大幕,缓缓落下……心里也跟着扑腾扑腾地强烈跳动起来。孩子们总是崇敬英雄,模仿英雄。舞台之外,孩子们不知多少次学演这个段落,凝固那个震撼的瞬间。 话剧的魅力必须在剧场里体现,听广播看录像都和亲临现场不能相比,在 现场仿佛你能置身事中,与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而除此之外的听与看,总有些隔绝。林祥谦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与施洋不同,他的台词朴素真挚,短促明白坚定,与施洋长篇大段的台词相比,一个火热动情一个果敢不容置疑。
特别是林祥谦就义的那一场,观众都仿佛屏住了呼吸:
白坚武:千钧一发了,林祥谦你下不下复工的命令?
林祥谦:我不下。
魏学清:再问你一遍,你下不下复工的命令?
林祥谦:杀了我也不下!我们好好的中国就断送在你们这帮军阀资本家的手里呀!京汉铁路三万工人不会罢休!全中国工人阶级要跟你们算账!
之后,随着林祥谦的从容英勇就义,舞台灯光转暗复明之际,漫天的飞雪,扑扑簌簌的飘落下来,江水翻腾渐渐升起,观众的耳畔又响起了施洋的声音:
“工人弟兄们:共产党领导着我们,打倒资本家,打倒万恶的军阀,打倒军阀的靠山帝国主义;虽然我们要流出我们的鲜血,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会得到最后的胜利!”
一束光打在林祥谦身上,仿佛如一尊雕像,旋即国际歌声大作。
记得当时看完之后,激动得不能自己,久久地沉浸在剧情中。
如今51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风华正茂的艺术家,或已物故或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他们留给我们的激情演出却永远没有谢幕。他们的艺术以及他们的青春岁月,随着这些老剧照呈现在我们面前,还是那么鲜活,那么令人振奋,那么令人神往。
依然有现实意义的
《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两部长篇小说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一生所创作的唯一两部作品。前者在1932年完成,后者因作者健康状况恶化,最终逝世而没有完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自出版发行之后,不知道感动过多少人,尤其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介绍到我国以后,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于工人家庭,从小饱受旧社会的苦难,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后来在共产党人朱赫来的启发下,逐渐懂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理,献身于革命事业,最终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小说采取自传体式的手法,真实地描写了保尔·柯察金青年时期的爱情,事业与理想,像与冬妮娅的爱情,与朱赫来的友情。尤其是描写保尔柯察金罹患重病,最终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能克服重重困难,从事文学创作,为革命事业服务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读过这部小说的人。 诚如作者在小说中说的: “人类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临终之际,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像保尔·柯察金这样一个充满革命理想的人物,并不是曾经有他的积极意义,而应该是永远有他的积极意义。由前苏联剧作家班达连科编剧的话剧《保尔·柯察金》,曾在北京1950年9月首演,当时的导演是曾留学苏联学习戏剧的孙维世,演员有金山、吴雪和张瑞芳。记得当时没赶上看金山、吴雪、张瑞芳的首演,这个遗憾一直到1962年重演时才得到弥补。金山饰演的保尔,因为没有看过舞台剧,仅仅看过剧照,总觉得他的外形和保尔-柯察金的原型奥斯特洛夫斯基相差很多,似乎营养太好,不像在西伯利亚工作过的样子,而由王冰主演的保尔就显得好多了。 上世纪的1990年6月,《保尔·柯察金》再次重演,这次是由新锐导演王晓鹰执导,舞台置景、灯光、道具都比当年先进许多,音响效果也不能和当年相提并论,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保尔·柯察金的现实意义,那就是信仰坚定,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光辉人生,仍然是我们今天的年轻人要学习的。
讽刺喜剧没有剧终
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可能没有没看过1952年著名导演汤晓丹执导的战争史诗片《南征北战》这部电影的,对片中的高营长,战士胖子,游击队女队长,敌军的张军长这四位不可能不熟悉。他们一位是冯喆,一位是铁牛,一位是张瑞芳,另一位就是项望。但是还有一位,出场不多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我军师长。他操着一口四川官话,很有一副首长的派头,尤其是他那几句经典台词。
在“文革”时期,电影只有“三战”的特殊情况下,孩子们没有其他可以娱乐的,唯有“夜站白瞧”地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反复观看《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至于电影中的台词,可谓倒背如流,以至成为“经典”。那时年轻人对台词的记忆、模仿,几乎“出口成章”,每个人都能来上两句,不仅惟妙惟肖,而且乐此不疲。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车间里,“台词”一出,往往能引起对某种事情的共鸣,笑声一片。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当时的环境,可能觉得莫名其妙,但在当时,那是一种很好的娱乐。这种娱乐也延续到冯小刚的电影作品中,可见它的生命力之顽强。
那位师首长的几句台词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同志,告诉你,仗是有的打的,而且会越打越大。你告诉同志们,不要怕跑路,不要怕家里的坛坛罐罐给敌人打烂……我们现在大踏步的撤退,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前进。”
这位师首长的扮演者就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陈戈。
他在《南征北战》中出演的角色,充其量只是个大配角,是作为绿叶来衬托主演高营长冯喆的,没有多大的发挥余地,尽管如此,他表演的还是相当见彩的。但是,他更见精彩的却是在话剧舞台上出演的《抓壮丁》中的王保长,如果没看过《抓壮丁》,你还真不敢联想陈戈有如此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喜剧天分呢!
《抓壮丁》是三幕话剧,由吴雪、丁洪、陈戈、戴碧湘等人集体创作,吴雪执笔,导演也是吴雪。吴雪在戏里面演李老栓,陈戈在戏里面演王保长,雷平在戏里面演三嫂子。参加演出的还有:张逸生、肖琦、金涛、邵华、王振泰、白凌、艾万碧等。这是一部讽刺喜剧,写的是王保长为了在征兵中捞一把,一方面处心积虑地威胁、敲诈地主李老栓,要他的儿子当兵;一方面迫害佃农姜国富。姜出钱托李向王求情,李则用这笔钱为自己的儿子行贿。王保长正在得意忘形时,被省城归来的李老栓的大儿子率全家打了一顿,打完之后才知道双方都是蒋委员长手下的征兵官员,于是握手言和,共商抓壮丁大计。不料华蓥山游击队下山,被抓的壮丁们趁机暴动,征兵计划宣告失败。这部剧以四川方言演出,生活气息浓厚、诙谐生动,很受观众欢迎。
好戏就是经典,这部戏1950年首演,1962年又重演,1987年再重演,先后又被拍成电影,近些年又被改编成电视剧,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讽刺喜剧较之正剧,自有它的独特之处,它以辛辣的讽刺、幽默诙谐的语言鞭挞揭露我们生活中的丑恶。因为它极其生动,往往比正剧还有令人意想 不到的艺术效果,关于这一点,我曾经和邵华老爷子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电视剧拍摄的间隙聊过,老爷子当年不是这部戏的主角,但他对此记忆犹深。就表演而言,他坦言讽刺喜剧不好演,分寸把握不好,就没有人物了;这个戏用的是四川方言,陈戈、吴雪、雷平他们都是四川人,自然驾轻就熟,他就不行了,得学。他还说通过这部戏,从陈戈、吴雪这些老艺术家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末了,他好像忽然明白了,说:“这个,你应该去问问你姑爷爷,张逸生啊!”
前一阵子,由葛优领衔主演的老合先生名剧《西望长安》,可谓轰动一时。葛优人气之旺,引发了人们对话剧艺术的喜爱。但是,您可知道50多年前由孙维世导演,于村、金山、吴雪、雷平、杜澎、肖琦、曹伯顒、杨克等人出演的该剧,也是盛况空前呀!可惜的是,话剧不像电影,电影留下拷贝可以让人重睹那逝去的岁月,如果需要还可以将拷贝翻新、上色。与之相比,当年精彩的话剧演出,如果你没有生逢其时,那可就要永久遗憾了。所幸的是,这些宝贵的剧照,多少让人发些“思古幽情”。
讽刺喜剧除了对愚昧加以嘲讽,对丑类加以鞭挞揭露之外,更多的是带给我们思索,但愿它永远都不要有剧终。古今中外,舞台人生
从《屈原》《钦差大臣》《娜拉》《阴谋与爱情》《沙恭达罗》到《天国春秋》《中锋在黎明前死去》《雷锋》《霓虹灯下哨兵》《第二次爱情》《上海屋檐下》《洞箫横吹》《李双双》,十七年的话剧舞台上,为我们叠演着古今中外人世间的诸般故事。作为舞台艺术,今天的人们观剧大概是以娱乐为主,而那个时候,可要讲究的是教育意义,也就是说没有自我宣泄,无病呻吟。不像今天,舞台的教育意义正在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则是观众喜欢什么才演什么,似乎是不再说教,但一些通俗演艺界歌星们的个性表演,足以让以往的严肃艺术,成为了空洞和苍白的字眼儿,这恐怕就是对历史的隔断。这些以宣泄自我为目的的表演,不仅不能让人获取精神的力量,而且是看过就忘。有时,我们甚至没有怀疑作品本身,而是怀疑自己的记忆系统出了问题。通俗和严肃的比例渐次失调,这是真正有见识的人们不愿意看到又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既棘手又无可奈何。
记得文化大革命时批判十七年所谓文艺黑线,不是说“舞台上、银幕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泛滥成灾”,就是说某些文艺作品淡化阶级斗争、大写中间人物,甚至说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云云,几乎没有一处好的。可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的文艺又如何呢?不用说,有目共睹,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一个书法家、一个诗人……话剧、电影除了拍样板戏之外几乎停滞,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是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浩劫过后的今天,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禁锢了,但是破碎家庭、破碎婚姻、破碎情感和家庭苦难题材的所谓“三破一苦”又充斥人们眼前,究竟是要等到物极必反,还是任由历史“孙行者、者行孙、行者孙”的来回翻炒?当一种模式代替了另一种模式,从强调意识形态走向禁锢再到全面解放,这其中有没有一定的规律?
思考是必须的,回顾更是必须的。
我们不妨翻检看看这些老照片,老剧照,缅怀一下过去,明天的路还很长,为的是让思想更解放,让精神更愉悦,让我们前进的步伐更轻松……返照历史,获得经验,让那些曾经的美好不论是作为记忆还是借鉴都能永远地伴在我们身边。
当我们去探索未来未知的世界时,充满了勇者无畏的精神,充满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勇气,可这些精神和勇气从哪儿来呢?决非是读到书本上的几行字,看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标语,听到一句口号就能办得到的。那么,什么能做成我们前行的动力呢?它应该就是历史,至少是其中之一。鉴往才能开来,连古代的皇帝都知道照镜子可以正衣冠,读历史可以知兴替的道理,难道我们不知道吗?缘于我们社会进步的飞速、科学技术的昌明,我们在高速运转前进的时候,大概不总是清醒、理智,偶尔还会遇到一些困难、麻烦,当我们略微停下前行的脚步,总结是十分必要的。想一想过去,今天的人们称之为“怀旧”。这偶一回顾,无意之间,又将过去的记忆闸门打开,随之瞬间奔涌出来的潮水,竟是那样的不可遏止,搅拌着我们的思绪,掀起了滔天的浪头,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沉浸漩涡其中,载浮载沉,不论是有那么一丝丝伤感,不论是有那么一点点遗憾,“怀旧”之中,大抵眷恋的总要胜过“怕敢忆起”。即便是前面说的“伤感”、“遗憾”,也都带着欣赏的意思,回想也就变得津津有味——不为别的,留下来的东西是经典,不为人们记住的恐怕应该是平庸。因此,美的东西让人们永远记忆。看住它,算不上是·种执著,算不上是“遗老”、 “遗少”,而是作为一种策励,人生的精神支柱、寄托与理想……
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正好十七年。到今天,这一阶段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差不多半个世纪了。当初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已经进入中年, “文革”前的事情,只能听父辈、祖父辈们聊聊,而80后、90后,也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大概觉得这一时期已经很遥远了,只能从文字上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情况,或者从有限的文物或日收藏品中的老照片“目睹”一鳞半爪,真是谈不上感受,浮光掠影而已。
我出生在一个影剧艺术家庭中,从小耳濡目染大人们的演戏、拍电影,跟着到后台,跟着到片场,从化妆间到道具间,玩得不亦乐乎,当然少不了看戏、看电影。往事如烟,当青少年时期的故事都渐渐淡忘湮没了,唯有在舞台前前后后转悠的事儿还没有忘。当然了,你试想,当赵丹、舒绣文、张瑞芳、金山,大导演孙维世、吴雪等从你身边走过,叔叔阿姨们告诉你,这是谁谁谁时,你能忘记吗?所以,当年玩耍的故事忘得差不多的时候,这些已经过世的名人,反倒逐渐清晰到不能忘却。当年,没有追星族,有的是对艺术家的崇拜。当时对从事电影、戏剧艺术工作的团体,称之为“艺术界”,今天则称之为“娱乐圈”, “艺术界”的从业人叫“演员”,今日“娱乐圈”中的从业人,称之为“艺人”,称谓大是不同,比较之下,让人平添了几多感慨。
对于十七年的话剧舞台,那些经典剧目,当年看过不少,今天复排、重演的几乎很少,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能够复排、重演,能一看再看的应该是少数。时代是一个原因,资金亦是一个原因。那时看过的优秀剧目,至今仍存留在我的脑海里,回忆是经久的,特别是人过中年以后,每当孩子们问起我过去的事儿,每当我看到那些老剧照,那些记载了艺术家们在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人生的壮丽时刻,不论什么时候,讲述给别人听或者自己回味,都让我觉得十分亲切。
既然时空不能倒转,留存下来的“一鳞半爪”,就成了“奇货可居”的东西了。将记忆再如何形成文字,说得再煽情、再传神,年轻人也只是半猜半想的理解,当然不如看照片来的直观。于是,这些老照片中的“剧照”就起到了将逝去的时空寻找回来,将两三代人的情感连缀起来的作用。它使半个多世纪的“隔膜”变成了一种亲切,看到它们,似乎就可以让我们回到过去……
永远的《红色风暴》
《红色风暴》这出戏是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山编剧、导演并主演的。它在1958年2月份首演,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了。当年由金山、梅熹、于村、吴雪、白凌、石羽、杜澎、李耀华、纪元、路曦、孟庆良、王憧、郭寿阳、曹伯禺页等人主演。如果单看这一串名单,今天60岁上下的观众,可能对他们相当熟悉,年纪再轻一点的至多也就知道他们是话剧演员而已。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夜半歌声》中的宋丹萍,《抓牡丁》中的李老栓,《小城春秋》中的那个多病的丈夫,《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的关小舟, 《水手长的故事》中的水手长等,你就会认出他们是金山、吴雪、石羽、杜澎和孟庆良了。还有,如果你喜欢朗诵艺术,那么,曹伯颛的声音你应该是不陌生的。
小时候,随大人去看《红色风暴》,其实看不出什么内行的东西来,只知道好人和坏人而已,但是人的感情是朴素的,看到好人遭遇不幸,坏人趾高气扬,心里也便有了爱与恨的区别,也会随着剧情的起伏大大的感动,或者痛快地哭一鼻子。在那个讲阶级斗争的年代,毛主席曾经说过: “在阶级社会中,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至少在年少时代,便已深深懂得了要推翻一切剥削阶级并且觉得肩负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崇高使命。33年后,当我重睹复排后的《风暴》,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波澜壮阔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才真切地明白了什么叫做信仰、什么叫做主义。当年金山饰演的施洋大律师,舞台上长衫围巾,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几十年过去了,如今什么时候想起,什么时候都能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金山塑造的人物,还是那么让人记忆犹新,不是吗?
他那大段的台词我们重温一遍,仿佛他又从逝去的时空中回到我们跟前:
“天下工人是一家!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从今以后,我们必须团结,我们都要依靠工人自己的组织——工会,现在京汉铁路已经有十六个工会了,我们要进一步团结起来组织一个总工会,首先争取改变我们工人的牛马生活!弟兄们,弟兄们,大家要牢牢记住,不管你是湖北人也好。不管你是福建人也好,你们都是世界上最团结、最公正、最刚强的人,因为你们的名字叫“工人”!工人兄弟们,工人兄弟们,你们听说过吗,在我们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国家,在那儿的工人弟兄们,过去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一样!但是,在五年前,他们的工人弟兄们团结起来,推翻了他们的大官僚、大资本家,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使自己做了国家真正的主人,那个国家的名字就是苏联!……”
记得看完这一段,围绕在施洋大律师身边的工人们,仿佛被什么吸引了似的,不约而同地盯住了施洋,连同施洋,他们就像一座铜铸的群塑,此时的大幕,缓缓落下……心里也跟着扑腾扑腾地强烈跳动起来。孩子们总是崇敬英雄,模仿英雄。舞台之外,孩子们不知多少次学演这个段落,凝固那个震撼的瞬间。 话剧的魅力必须在剧场里体现,听广播看录像都和亲临现场不能相比,在 现场仿佛你能置身事中,与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而除此之外的听与看,总有些隔绝。林祥谦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与施洋不同,他的台词朴素真挚,短促明白坚定,与施洋长篇大段的台词相比,一个火热动情一个果敢不容置疑。
特别是林祥谦就义的那一场,观众都仿佛屏住了呼吸:
白坚武:千钧一发了,林祥谦你下不下复工的命令?
林祥谦:我不下。
魏学清:再问你一遍,你下不下复工的命令?
林祥谦:杀了我也不下!我们好好的中国就断送在你们这帮军阀资本家的手里呀!京汉铁路三万工人不会罢休!全中国工人阶级要跟你们算账!
之后,随着林祥谦的从容英勇就义,舞台灯光转暗复明之际,漫天的飞雪,扑扑簌簌的飘落下来,江水翻腾渐渐升起,观众的耳畔又响起了施洋的声音:
“工人弟兄们:共产党领导着我们,打倒资本家,打倒万恶的军阀,打倒军阀的靠山帝国主义;虽然我们要流出我们的鲜血,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会得到最后的胜利!”
一束光打在林祥谦身上,仿佛如一尊雕像,旋即国际歌声大作。
记得当时看完之后,激动得不能自己,久久地沉浸在剧情中。
如今51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风华正茂的艺术家,或已物故或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他们留给我们的激情演出却永远没有谢幕。他们的艺术以及他们的青春岁月,随着这些老剧照呈现在我们面前,还是那么鲜活,那么令人振奋,那么令人神往。
依然有现实意义的
《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两部长篇小说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一生所创作的唯一两部作品。前者在1932年完成,后者因作者健康状况恶化,最终逝世而没有完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自出版发行之后,不知道感动过多少人,尤其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介绍到我国以后,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于工人家庭,从小饱受旧社会的苦难,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后来在共产党人朱赫来的启发下,逐渐懂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理,献身于革命事业,最终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小说采取自传体式的手法,真实地描写了保尔·柯察金青年时期的爱情,事业与理想,像与冬妮娅的爱情,与朱赫来的友情。尤其是描写保尔柯察金罹患重病,最终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能克服重重困难,从事文学创作,为革命事业服务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读过这部小说的人。 诚如作者在小说中说的: “人类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临终之际,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像保尔·柯察金这样一个充满革命理想的人物,并不是曾经有他的积极意义,而应该是永远有他的积极意义。由前苏联剧作家班达连科编剧的话剧《保尔·柯察金》,曾在北京1950年9月首演,当时的导演是曾留学苏联学习戏剧的孙维世,演员有金山、吴雪和张瑞芳。记得当时没赶上看金山、吴雪、张瑞芳的首演,这个遗憾一直到1962年重演时才得到弥补。金山饰演的保尔,因为没有看过舞台剧,仅仅看过剧照,总觉得他的外形和保尔-柯察金的原型奥斯特洛夫斯基相差很多,似乎营养太好,不像在西伯利亚工作过的样子,而由王冰主演的保尔就显得好多了。 上世纪的1990年6月,《保尔·柯察金》再次重演,这次是由新锐导演王晓鹰执导,舞台置景、灯光、道具都比当年先进许多,音响效果也不能和当年相提并论,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保尔·柯察金的现实意义,那就是信仰坚定,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光辉人生,仍然是我们今天的年轻人要学习的。
讽刺喜剧没有剧终
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可能没有没看过1952年著名导演汤晓丹执导的战争史诗片《南征北战》这部电影的,对片中的高营长,战士胖子,游击队女队长,敌军的张军长这四位不可能不熟悉。他们一位是冯喆,一位是铁牛,一位是张瑞芳,另一位就是项望。但是还有一位,出场不多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我军师长。他操着一口四川官话,很有一副首长的派头,尤其是他那几句经典台词。
在“文革”时期,电影只有“三战”的特殊情况下,孩子们没有其他可以娱乐的,唯有“夜站白瞧”地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反复观看《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至于电影中的台词,可谓倒背如流,以至成为“经典”。那时年轻人对台词的记忆、模仿,几乎“出口成章”,每个人都能来上两句,不仅惟妙惟肖,而且乐此不疲。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车间里,“台词”一出,往往能引起对某种事情的共鸣,笑声一片。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当时的环境,可能觉得莫名其妙,但在当时,那是一种很好的娱乐。这种娱乐也延续到冯小刚的电影作品中,可见它的生命力之顽强。
那位师首长的几句台词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同志,告诉你,仗是有的打的,而且会越打越大。你告诉同志们,不要怕跑路,不要怕家里的坛坛罐罐给敌人打烂……我们现在大踏步的撤退,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前进。”
这位师首长的扮演者就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陈戈。
他在《南征北战》中出演的角色,充其量只是个大配角,是作为绿叶来衬托主演高营长冯喆的,没有多大的发挥余地,尽管如此,他表演的还是相当见彩的。但是,他更见精彩的却是在话剧舞台上出演的《抓壮丁》中的王保长,如果没看过《抓壮丁》,你还真不敢联想陈戈有如此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喜剧天分呢!
《抓壮丁》是三幕话剧,由吴雪、丁洪、陈戈、戴碧湘等人集体创作,吴雪执笔,导演也是吴雪。吴雪在戏里面演李老栓,陈戈在戏里面演王保长,雷平在戏里面演三嫂子。参加演出的还有:张逸生、肖琦、金涛、邵华、王振泰、白凌、艾万碧等。这是一部讽刺喜剧,写的是王保长为了在征兵中捞一把,一方面处心积虑地威胁、敲诈地主李老栓,要他的儿子当兵;一方面迫害佃农姜国富。姜出钱托李向王求情,李则用这笔钱为自己的儿子行贿。王保长正在得意忘形时,被省城归来的李老栓的大儿子率全家打了一顿,打完之后才知道双方都是蒋委员长手下的征兵官员,于是握手言和,共商抓壮丁大计。不料华蓥山游击队下山,被抓的壮丁们趁机暴动,征兵计划宣告失败。这部剧以四川方言演出,生活气息浓厚、诙谐生动,很受观众欢迎。
好戏就是经典,这部戏1950年首演,1962年又重演,1987年再重演,先后又被拍成电影,近些年又被改编成电视剧,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讽刺喜剧较之正剧,自有它的独特之处,它以辛辣的讽刺、幽默诙谐的语言鞭挞揭露我们生活中的丑恶。因为它极其生动,往往比正剧还有令人意想 不到的艺术效果,关于这一点,我曾经和邵华老爷子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电视剧拍摄的间隙聊过,老爷子当年不是这部戏的主角,但他对此记忆犹深。就表演而言,他坦言讽刺喜剧不好演,分寸把握不好,就没有人物了;这个戏用的是四川方言,陈戈、吴雪、雷平他们都是四川人,自然驾轻就熟,他就不行了,得学。他还说通过这部戏,从陈戈、吴雪这些老艺术家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末了,他好像忽然明白了,说:“这个,你应该去问问你姑爷爷,张逸生啊!”
前一阵子,由葛优领衔主演的老合先生名剧《西望长安》,可谓轰动一时。葛优人气之旺,引发了人们对话剧艺术的喜爱。但是,您可知道50多年前由孙维世导演,于村、金山、吴雪、雷平、杜澎、肖琦、曹伯顒、杨克等人出演的该剧,也是盛况空前呀!可惜的是,话剧不像电影,电影留下拷贝可以让人重睹那逝去的岁月,如果需要还可以将拷贝翻新、上色。与之相比,当年精彩的话剧演出,如果你没有生逢其时,那可就要永久遗憾了。所幸的是,这些宝贵的剧照,多少让人发些“思古幽情”。
讽刺喜剧除了对愚昧加以嘲讽,对丑类加以鞭挞揭露之外,更多的是带给我们思索,但愿它永远都不要有剧终。古今中外,舞台人生
从《屈原》《钦差大臣》《娜拉》《阴谋与爱情》《沙恭达罗》到《天国春秋》《中锋在黎明前死去》《雷锋》《霓虹灯下哨兵》《第二次爱情》《上海屋檐下》《洞箫横吹》《李双双》,十七年的话剧舞台上,为我们叠演着古今中外人世间的诸般故事。作为舞台艺术,今天的人们观剧大概是以娱乐为主,而那个时候,可要讲究的是教育意义,也就是说没有自我宣泄,无病呻吟。不像今天,舞台的教育意义正在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则是观众喜欢什么才演什么,似乎是不再说教,但一些通俗演艺界歌星们的个性表演,足以让以往的严肃艺术,成为了空洞和苍白的字眼儿,这恐怕就是对历史的隔断。这些以宣泄自我为目的的表演,不仅不能让人获取精神的力量,而且是看过就忘。有时,我们甚至没有怀疑作品本身,而是怀疑自己的记忆系统出了问题。通俗和严肃的比例渐次失调,这是真正有见识的人们不愿意看到又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既棘手又无可奈何。
记得文化大革命时批判十七年所谓文艺黑线,不是说“舞台上、银幕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泛滥成灾”,就是说某些文艺作品淡化阶级斗争、大写中间人物,甚至说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云云,几乎没有一处好的。可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的文艺又如何呢?不用说,有目共睹,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一个书法家、一个诗人……话剧、电影除了拍样板戏之外几乎停滞,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是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浩劫过后的今天,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禁锢了,但是破碎家庭、破碎婚姻、破碎情感和家庭苦难题材的所谓“三破一苦”又充斥人们眼前,究竟是要等到物极必反,还是任由历史“孙行者、者行孙、行者孙”的来回翻炒?当一种模式代替了另一种模式,从强调意识形态走向禁锢再到全面解放,这其中有没有一定的规律?
思考是必须的,回顾更是必须的。
我们不妨翻检看看这些老照片,老剧照,缅怀一下过去,明天的路还很长,为的是让思想更解放,让精神更愉悦,让我们前进的步伐更轻松……返照历史,获得经验,让那些曾经的美好不论是作为记忆还是借鉴都能永远地伴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