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念的深入研究,各大图书馆都引进或自建了自己的数字图书馆,但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文章首先阐述了传统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现状,然后提出改进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措施,目的在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 ”;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CNNIC發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报告》同时显示,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 ”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传统行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现阶段各类型图书馆大都购买数字资源,开展数字图书馆服务,但就整体利用情况来讲并不尽如人意。文章从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需借力“互联网 ”理念,目的是为图书馆服务带来新的活力,带动图书馆行业的发展。
一、“互联网 ”背景下图书馆用户需求特点
“互联网 ”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 ”背景所表现出来的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支持的。“互联网 ”数字图书馆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创新发展图书馆,让图书馆更好的促进经济、技术、文化、科研和教育行业,互联网时代要求图书馆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时俱进,与社会同步发展。“互联网 ”背景下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表现出哪些新特点呢?
1.信息需求的专门性和专业性
网络时代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信息,且信息内容行书多样,免费资源数量巨大,但是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缺乏考证,正是由于获得海量的信息,如何从这些海量信息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也就是信息的精准度差,而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要求却是更加专门化和专业化的,目的失去解决有针对性的问题。
2.信息获取的方便性和低成本性
“互联网 ”背景下用户不仅可以从各种门户网站(比如雅虎、搜狐等)、各类搜索引擎(百度、搜狗等)获取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论坛、社交网站(比如人人网、微博、微信)获取信息,并且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基本都是免费的,即使有的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也是非常的低。
3.用户体验性增强
“以用户为中心”一直是图书馆秉承的宗旨,但用户体验实际上离这一口号的实现还相差甚远。图书馆的服务还基本围绕馆舍面积、空间、资源,尚未真正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业务模式。在“互联网 ”背景下,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在图书馆业务流程过程中嵌入用户,特别是在传统图书馆学科应用领域,从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各个环节都和用户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根据馆藏文献架构情况,合理结合用户阅读兴趣,从采访环节开始,以用户为中心来采购馆藏,以用户为需求中心为原则来购买,真正做到买用户所想,同时发挥学科馆员和领域专家的优势,通过网络互联网平台,领域专家推荐、馆员推荐以及用户推荐结合起来使得图书馆馆藏建设更加合理。
4.开放性和交互性
互联网的特点是平等、开放,以草根为主的网络世界,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用户的注册数、粉丝数、活跃度是互联网意义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各个网站平台中,粉丝数成为衡量一个网站平台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用户注册数数量多少、参与程度多少,成为一个品牌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传统图书馆时代,靠读者入馆率支撑图书馆,在互联网 时代已退出历史舞台,互联网 时代,我们利用互联网的开放平等的特点,来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将服务延伸到网上无线空间,寻求用户,进一步拓展用户群,寻找服务。
二、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现状
随着网络的使用,各个图书馆纷纷建立了数字图书馆,而数字图书馆却在时代的潮流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众多数字图书馆出现无人使用的现状,主要在于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存在一定的问题:
1.传统数字图书馆开放面积小
目前,传统数字图书馆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字信息资源库,虽然国内传统数字图书馆层出不穷,但是都在各自为政,每个图书馆都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自己的数据库当然还有一些是购买的数据库,重复建设情况屡见不鲜,而在浪费资源的同时,最重要的还会导致传统数字图书馆发展缓慢。此外,数字图书馆是公益机构,在未来的竞争中,数字图书馆必须具备一定的造血能力,才能真正良性发展,而开放性程度越高,面积越大,传统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成本就越低,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用到数字图书馆更多的业务建设中。
2.传统数字图书馆很难满足个性化需求
数字图书馆本身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目前传统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不尽如人意,打着数字化图书馆方便快捷的名号,却一直提供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将大量信息资源数字化后却不能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数字化的服务。虽然有些传统数字图书馆也开发客户端进行个性化设置,但很多有名无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用户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数字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时,并不在提供信息前根据用户行为模式进行分析调研并删除干扰信息,或者根据主题词进行聚类然后推送给用户。传统数字图书馆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服务将是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
3.传统数字图书馆宣传力度不顾
传统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率一直都不高,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除了各大数字图书馆不开设对外窗口外,例如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就是针对大学生而不对外开放。另外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宣传途径不够多元化,大部分数字图书馆仅仅是用户有网上借还书需求时才会进行访问,而其它时间几乎是无人问津,然而数字图书馆的真正的价值在于打造一个资源平台,用户不仅可以享受到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还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获取更多新闻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字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数字图书馆用户信用体系不完善
数字图书馆的线下借还书服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用户借还书的信用体系一直被数字图书馆所忽略,导致很多图书不能够被真正有需要的人借到,而是被借书者遗忘或丢失,由于书籍损坏和丢失的赔付费用并不高,因此也不足以引起用户对所借图书的重视。数字图书馆用户信用系统的完善不仅可以使数字图书馆下线服务更优质,而且还可以对数字图书馆的线下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
三、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拓展
1.基于“互联网 ”创新数字图书馆服务手段
在“互联网 ”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互联网 ”时代数字图书馆阅读从最初的电子阅读器阅读,发展到现在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阅读,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改变,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碎片化、浅层化等特点此外,图书馆馆内无线局域网的全覆盖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到馆服务呈现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读者携带自己的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到图书馆獲取信息资源。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和移动计算技术迅速发展,许多图书馆都通过短信、WAP网站、二维码、APP应用、微博、微信等形式提供移动服务。
“互联网 ”时代数字图书馆主要以网站、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短信等现代化服务方式,特别是加强交互性信息推送服务在数字电视进行相关端口的有效开发,连接数字电视与数字图书馆,使用户能够通过数字电视来享受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便利服务,如检索资源、点播视频资源、查看书目信息等,充分发挥和用户之间的交互功能;在微信平台可以实现书目检索、图书续借、查询、部分馆藏、音视频资源的欣赏等功能。同时可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读者阅读推广活动,实现在线活动报名参与各项活动,可发布讲座信息、线上图片展览、新书公告,同时还可以向读者推荐音频、视频资源,还可以开展专业馆员的一对一机器人应答和学科馆员咨询,真正做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多形式、多层次移动服务模式。图书馆微博平台可以解答读者疑问,宣传图书馆理念,提高读者黏度,拉近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更好为用户服务,同时可构建微博生态系统,达到用户满意的效果在微信和微博、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服务提供时,注重用户为中心,融入社交互动、分享传播、位置服务、在线应答等内容,并不断调整服务内容以及交互界面,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用互联网思维设计和管理这些新媒体服务内容和形式。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数字图书馆的软硬件平台、资源建设和服务方式拓展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字图书馆呈现出基于新媒体服务的新业态。
2.嵌入式数字图书馆服务,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
嵌入式数字图书馆服务,指将数字图书馆融入用户环境和学科之中,使图书馆服务总是围绕在用户周围。目前主要嵌入式服务有学科馆员和虚拟服务等领域,嵌入式学科馆员是指融入用户过程和场景提供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但就图书馆员这方面,缺乏专业学科人才,还需有待大量提高。嵌入式用户虚拟环境指的是将图书馆服务嵌入用户常用的应用系统中,常用的技术有浏览器工具、RSS推动等。借助这些工具可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嵌入用户的信息环境,从而使用户在最近熟悉的环境中方便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更加贴近用户,用户可不必登录图书馆网站,RSS服务在工作、学习、聊天的同时就可以了解图书馆最新的动态信息、馆藏信息和电子信息,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3.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
图书馆有海量的用户行为信息,从搜索引擎记录,到读者借阅日志,读者WIFI使用日志、流量使用日志以及微博、微信后台读者信息、发帖日志等海量数据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对读者行为挖掘的依据,通过对各类数据手机、通过数据清洗,并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目前常用关联规则算法和聚类算法等,发现这些数据潜在的行为信息规律,进一步掌握读者使用的兴趣度,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确化、专业性的服务,从而更好地体现互联网思维下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作为数字资源的提供单位可以借助淘宝的大数据分析工具比如数据魔方、淘宝指数、小艾分析等,对数字图书馆涉及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
4.情景感知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情景感知是一种新生代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应用软件,它可以依靠收集到的信息对你的行为进行更细致的“猜测”,从而帮助你完成日常工作。情境感知主要是通过感知用户所处的情境信息,分析和判断用户当前的状况,为用户提供满足情境需求的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需求不断趋于动态化和情境敏感化,使得数字图书馆服务越来越需要情境感知技术的支持。将情境感知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服务,时刻感知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
“互联网 ”被引入数字图书馆,将更大地影响到图书馆的发展,促进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图书馆要适应从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到“互联网 ”背景下数字图书馆的转型,需要以WEB2.0的思维不断探索,打破传统的数字图书馆理念,建立真正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图书馆,充分挖掘数字图书馆大数据,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努力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以用户体验为重点,创新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变革和转型。
参考文献:
[1]叶莎莎,著.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1).
[2]鲍静.基于互联网 的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探究[J].兰台世界,2016(6).
[3]孙玉红.浅谈“互联网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策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4).
作者简介:张联锋(1975-),女,汉族,河南正阳县人,硕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关键词:“互联网 ”;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CNNIC發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报告》同时显示,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 ”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传统行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现阶段各类型图书馆大都购买数字资源,开展数字图书馆服务,但就整体利用情况来讲并不尽如人意。文章从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需借力“互联网 ”理念,目的是为图书馆服务带来新的活力,带动图书馆行业的发展。
一、“互联网 ”背景下图书馆用户需求特点
“互联网 ”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 ”背景所表现出来的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支持的。“互联网 ”数字图书馆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创新发展图书馆,让图书馆更好的促进经济、技术、文化、科研和教育行业,互联网时代要求图书馆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时俱进,与社会同步发展。“互联网 ”背景下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表现出哪些新特点呢?
1.信息需求的专门性和专业性
网络时代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信息,且信息内容行书多样,免费资源数量巨大,但是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缺乏考证,正是由于获得海量的信息,如何从这些海量信息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也就是信息的精准度差,而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要求却是更加专门化和专业化的,目的失去解决有针对性的问题。
2.信息获取的方便性和低成本性
“互联网 ”背景下用户不仅可以从各种门户网站(比如雅虎、搜狐等)、各类搜索引擎(百度、搜狗等)获取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论坛、社交网站(比如人人网、微博、微信)获取信息,并且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基本都是免费的,即使有的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也是非常的低。
3.用户体验性增强
“以用户为中心”一直是图书馆秉承的宗旨,但用户体验实际上离这一口号的实现还相差甚远。图书馆的服务还基本围绕馆舍面积、空间、资源,尚未真正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业务模式。在“互联网 ”背景下,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在图书馆业务流程过程中嵌入用户,特别是在传统图书馆学科应用领域,从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各个环节都和用户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根据馆藏文献架构情况,合理结合用户阅读兴趣,从采访环节开始,以用户为中心来采购馆藏,以用户为需求中心为原则来购买,真正做到买用户所想,同时发挥学科馆员和领域专家的优势,通过网络互联网平台,领域专家推荐、馆员推荐以及用户推荐结合起来使得图书馆馆藏建设更加合理。
4.开放性和交互性
互联网的特点是平等、开放,以草根为主的网络世界,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用户的注册数、粉丝数、活跃度是互联网意义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各个网站平台中,粉丝数成为衡量一个网站平台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用户注册数数量多少、参与程度多少,成为一个品牌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传统图书馆时代,靠读者入馆率支撑图书馆,在互联网 时代已退出历史舞台,互联网 时代,我们利用互联网的开放平等的特点,来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将服务延伸到网上无线空间,寻求用户,进一步拓展用户群,寻找服务。
二、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现状
随着网络的使用,各个图书馆纷纷建立了数字图书馆,而数字图书馆却在时代的潮流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众多数字图书馆出现无人使用的现状,主要在于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存在一定的问题:
1.传统数字图书馆开放面积小
目前,传统数字图书馆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字信息资源库,虽然国内传统数字图书馆层出不穷,但是都在各自为政,每个图书馆都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自己的数据库当然还有一些是购买的数据库,重复建设情况屡见不鲜,而在浪费资源的同时,最重要的还会导致传统数字图书馆发展缓慢。此外,数字图书馆是公益机构,在未来的竞争中,数字图书馆必须具备一定的造血能力,才能真正良性发展,而开放性程度越高,面积越大,传统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成本就越低,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用到数字图书馆更多的业务建设中。
2.传统数字图书馆很难满足个性化需求
数字图书馆本身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目前传统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不尽如人意,打着数字化图书馆方便快捷的名号,却一直提供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将大量信息资源数字化后却不能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数字化的服务。虽然有些传统数字图书馆也开发客户端进行个性化设置,但很多有名无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用户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数字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时,并不在提供信息前根据用户行为模式进行分析调研并删除干扰信息,或者根据主题词进行聚类然后推送给用户。传统数字图书馆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服务将是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
3.传统数字图书馆宣传力度不顾
传统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率一直都不高,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除了各大数字图书馆不开设对外窗口外,例如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就是针对大学生而不对外开放。另外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宣传途径不够多元化,大部分数字图书馆仅仅是用户有网上借还书需求时才会进行访问,而其它时间几乎是无人问津,然而数字图书馆的真正的价值在于打造一个资源平台,用户不仅可以享受到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还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获取更多新闻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字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数字图书馆用户信用体系不完善
数字图书馆的线下借还书服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用户借还书的信用体系一直被数字图书馆所忽略,导致很多图书不能够被真正有需要的人借到,而是被借书者遗忘或丢失,由于书籍损坏和丢失的赔付费用并不高,因此也不足以引起用户对所借图书的重视。数字图书馆用户信用系统的完善不仅可以使数字图书馆下线服务更优质,而且还可以对数字图书馆的线下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
三、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拓展
1.基于“互联网 ”创新数字图书馆服务手段
在“互联网 ”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互联网 ”时代数字图书馆阅读从最初的电子阅读器阅读,发展到现在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阅读,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改变,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碎片化、浅层化等特点此外,图书馆馆内无线局域网的全覆盖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到馆服务呈现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读者携带自己的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到图书馆獲取信息资源。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和移动计算技术迅速发展,许多图书馆都通过短信、WAP网站、二维码、APP应用、微博、微信等形式提供移动服务。
“互联网 ”时代数字图书馆主要以网站、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短信等现代化服务方式,特别是加强交互性信息推送服务在数字电视进行相关端口的有效开发,连接数字电视与数字图书馆,使用户能够通过数字电视来享受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便利服务,如检索资源、点播视频资源、查看书目信息等,充分发挥和用户之间的交互功能;在微信平台可以实现书目检索、图书续借、查询、部分馆藏、音视频资源的欣赏等功能。同时可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读者阅读推广活动,实现在线活动报名参与各项活动,可发布讲座信息、线上图片展览、新书公告,同时还可以向读者推荐音频、视频资源,还可以开展专业馆员的一对一机器人应答和学科馆员咨询,真正做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多形式、多层次移动服务模式。图书馆微博平台可以解答读者疑问,宣传图书馆理念,提高读者黏度,拉近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更好为用户服务,同时可构建微博生态系统,达到用户满意的效果在微信和微博、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服务提供时,注重用户为中心,融入社交互动、分享传播、位置服务、在线应答等内容,并不断调整服务内容以及交互界面,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用互联网思维设计和管理这些新媒体服务内容和形式。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数字图书馆的软硬件平台、资源建设和服务方式拓展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字图书馆呈现出基于新媒体服务的新业态。
2.嵌入式数字图书馆服务,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
嵌入式数字图书馆服务,指将数字图书馆融入用户环境和学科之中,使图书馆服务总是围绕在用户周围。目前主要嵌入式服务有学科馆员和虚拟服务等领域,嵌入式学科馆员是指融入用户过程和场景提供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但就图书馆员这方面,缺乏专业学科人才,还需有待大量提高。嵌入式用户虚拟环境指的是将图书馆服务嵌入用户常用的应用系统中,常用的技术有浏览器工具、RSS推动等。借助这些工具可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嵌入用户的信息环境,从而使用户在最近熟悉的环境中方便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更加贴近用户,用户可不必登录图书馆网站,RSS服务在工作、学习、聊天的同时就可以了解图书馆最新的动态信息、馆藏信息和电子信息,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3.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
图书馆有海量的用户行为信息,从搜索引擎记录,到读者借阅日志,读者WIFI使用日志、流量使用日志以及微博、微信后台读者信息、发帖日志等海量数据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对读者行为挖掘的依据,通过对各类数据手机、通过数据清洗,并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目前常用关联规则算法和聚类算法等,发现这些数据潜在的行为信息规律,进一步掌握读者使用的兴趣度,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确化、专业性的服务,从而更好地体现互联网思维下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作为数字资源的提供单位可以借助淘宝的大数据分析工具比如数据魔方、淘宝指数、小艾分析等,对数字图书馆涉及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
4.情景感知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情景感知是一种新生代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应用软件,它可以依靠收集到的信息对你的行为进行更细致的“猜测”,从而帮助你完成日常工作。情境感知主要是通过感知用户所处的情境信息,分析和判断用户当前的状况,为用户提供满足情境需求的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需求不断趋于动态化和情境敏感化,使得数字图书馆服务越来越需要情境感知技术的支持。将情境感知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服务,时刻感知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
“互联网 ”被引入数字图书馆,将更大地影响到图书馆的发展,促进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图书馆要适应从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到“互联网 ”背景下数字图书馆的转型,需要以WEB2.0的思维不断探索,打破传统的数字图书馆理念,建立真正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图书馆,充分挖掘数字图书馆大数据,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努力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以用户体验为重点,创新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变革和转型。
参考文献:
[1]叶莎莎,著.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1).
[2]鲍静.基于互联网 的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探究[J].兰台世界,2016(6).
[3]孙玉红.浅谈“互联网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策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4).
作者简介:张联锋(1975-),女,汉族,河南正阳县人,硕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