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性分析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78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雷电是自然界中破坏力非常强的自然外力因素,严重危害建筑物及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近年来呈突显态势。如何通过对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科学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在雷击风险中的评估系数,减少雷电因素造成伤害,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特性、雷击风险评估要义及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以后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对雷击风险评的作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雷击风险评估;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P427 文献标识码:A
  1 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特性分析
  建筑物的火灾造成的破坏性是多方面的,主要归结为2个方面:建筑物本身构造方面;内部的人员及相关的财物方面。建筑物的火灾发生的原因也有很多因素,主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专业上称之为火灾危险因子,每个因子有其独特的特性,引发的火灾情况也不尽相同,造成的火灾危险度也不同,具体火灾危险因子表现有:建筑物的区域及位置、建筑物的面积、建筑物物品类型、防雷系统级别、防火措施、人员情况等许多因素。
  2 雷击风险评估的要义分析
  2.1 雷击风险评估的要义
  雷击风险评估是指根据建筑物所在地雷电活动规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本区域内发生的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等方面的进行综合风险预测,从而为建筑项目的规划、建设项目选址、整体布局及制订防雷具体措施、雷击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等方面综合分析,科学论证,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建筑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的一种科学评价方式。通过雷击风险评估可以为建筑项目提供专业雷电防护整体分析,保证项目建筑中防雷工程的安全性、科学性、高效经济性等。雷击风险评估是开展综合防雷、防御自然灾害的一种的必经程序,它较好地体现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设计理念,对整个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非常好的保障作用。它不同于防雷设计,防雷设计只是按照国家相关的管理规范来操作执行,对雷电防控方面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只是从整体上进行安排,不具体,也不全面,在设计上存有许多的不足,防雷安全系数达不到预期目的,缺乏一定的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等。
  2.2 雷击风险评估在建筑物控制火灾方面的作用
  科学合理地雷击风险评估对项目建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2.1 高度的科学性
  雷击风险评估运用国家规定的、专业性非常强的知识对建设项目相关区域进行以下方面综合性分析:大气雷电区域环境检测分析评估、当地雷击发生率统计分析评估、当地雷电损害程度风险评估、雷电危害区域损失程度分析评估、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影响分析评价、风险管理及预防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分析,对建设基地的建筑物、供电系统、规划布局、信息通讯系统、相关人员安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雷电防护建议及措施,尽最大限度为建筑项目提供更为科学的防雷设计方案,降低雷击可能对整个建筑项目造成的伤害风险,确保工程的顺利、经济、高效运行。
  2.2.2 降低风险
  雷电属于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受许多的自然因素影响,它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难以把握性,只是通过现有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将雷击的概率性降到最低化,任何人不可能将方案设计到百分之百的防护效果。通过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雷击对建筑造成的损失降低到现阶段技术水平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从而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2.2.3 提供保障
  科学合理的雷击风险评估对以后的雷电突出事件提供一定的保障,当雷击发生时,可以及时根据雷击科学的风险评估中所制订的应急预防及具体措施,对事故进行有效的应急救援,更好地将雷击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3 雷击风险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雷击风险评估主要是对项目的综合要素与当地雷电因素进行结合分析,如项目整体规划、建筑物选址、布局、辅助设备配置等方面雷电风险评估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2.3.1 建筑项目的预期评估
  它是指工程建设项目中建筑物选址、布局、分布等与当地的雷电资料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对建筑物本身、重要的设备、通信方式等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防雷科学依据。
  2.3.2 项目的方案评估
  它是指项目设计方案中各个具体项目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论证,计算分析并设计出相关项目的雷电防护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2.3.3 项目现状评估
  它是指对工程项目中已有的相关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符合雷电灾害风险科学的标准,参数是否与相关的标准相符,对存有的问题进行指导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努力将雷击事故降低。
  3 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性
  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很多,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其中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筑物的面积因素
  研究表明,建筑物的面积不同雷击风险也不相同,它具体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孤立的建筑物,它的雷电截收面积不是它本身的积极,而是用建筑物上沿接触的斜率为1/3的直线,用建筑物在地面上旋转1周后所描的區域面积,要大于孤立建筑物自身的面积。不是孤立建筑物时,它的雷电风险评估面积的接收面积要考虑到相关的附近建筑物的影响,用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的3倍于两建筑物高度和的3倍进行比较,当3倍的距离大于3的高度时,也就是说这两建筑物的面积没有出现重叠部分,可以讲这两个建筑物是相互独立的,按独立建筑物评估,而当两建筑物的3倍的距离小于3的高度时,实际的接收面积要将重合的部分面积进行除去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后的面积进行雷电风险分析评估。
  3.2 建筑物的类型因素   不同的建筑类型在雷电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建筑类型不同风险评估中的参数的运用也是不一样的。如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中,与人们的人身伤害有关的风险评估中,参数取值也不尽相同,取值高的建筑物有医院、学校、商场、宾馆、公共娱乐场所等,而在财产损失方面的风险评估时,取值较高的有商业建筑、办公场所、医院、工业建筑、医院、学校等。
  3.3 位置因素
  建筑物在地面的不同位置,对雷电风险评估有一定的影响,建筑物比周边其他物体要高,暴露程度大些的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系数要大些。如城市的高层建筑一般要高于农村建筑,风险取值也不同。
  3.4 建筑物内财物设施因素
  建筑物内部的设施不同,发生火灾时造成的程度有很大差别,一些易燃的物品,设备的复杂电路等在发生火灾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处理好,极易造成严重的损失。如在一些卡啦OK等娱乐场所、宾馆等,装饰时用到大量易燃物品,在雷电风险评估中与一般的普通建筑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别。
  3.5 建筑物内人员因素
  不同素质的人在防火方面也有着不同性,对于防火专业知识不同的人员,在遇到特殊危险时,人员的紧急驱散程度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由此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也不一样,在雷电风险评估时结果也不会完全相同的。
  4 结 语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雷电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呈上升态势,对人们的财产及人身安全产生极大的伤害。要不断加大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的科学研究,努力降低由此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风险,确保人们财产及生命安全,促进这一领域科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GB/T21714.2-2008.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 王彦.雷电的火灾危险性及防雷技术[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 (S1):66-68.
  [3] 陈庆丰.浅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与防雷[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3(02).
  [4]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计规范(2000年版)[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郭默晗(1981-),女,汉族,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防雷。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局地城市高温问题愈加突出,应用合适的热浪指标分析和判别热浪天气对局地城市是必要的研究内容。利用宁波1956—2015年(5—9 月)的气候资料,对比分析宁波城市站、城镇站和气候背景站气温长序列的年代变化以及夏季城市的增暖程度。主要参照国家气象热浪标准研究,计算了宁波局地热浪各项指标,并与其它城市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宁波2013年夏季死亡人数数据对局地热浪等级的
摘 要: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农业生产一直都是我国一些地区最主要的方面,其关系着国家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高低。在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比较受欢迎的是“公司 农户”的发展模式,是将负责农产品生产的农户与负责农产品销售的公司联系起来,而契约就作为双方联系的纽带,双方统一经营,该组织模式的实践应用开拓了传统农业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如今,农业发展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
摘 要: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无法实现大学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市场需求导向的有机结合。我院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为专业服务课程,尝试在高职类非专业英语学生中进行以计算机网络为辅助教学工具,依托良好的英语教学软件和相关英语教学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学英语项目化情境教学。设置课内课外两大项目情境,以课内总项目情境为线索,下设三个分项目情境。在完成了一年的计算机网
摘 要:在城市建设和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多数北方城市的冬季植物景观相对单调。本文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具有代表性的园林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归类和整理了关中地区冬季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冬季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进一步提出了改善冬季植物景观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园林植物;冬季景观;植物调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
摘 要:LHCⅡ是植物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能够与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可逆脱离,进行光能的捕获和传递及参与光抑制破坏的防御。LHCⅡ与PSⅡ的可逆脱离主要受自身磷酸化和PSⅡ核心蛋白磷酸化的调节。在低光强下,LHCⅡ磷酸化后与PSⅡ脱离,与PSⅠ结合,平衡PSⅡ与PSⅠ之间的激发能;在强光下,PSⅡ核心蛋白磷酸化导致LHCⅡ的脱离,使之处于游离状态,主要进行过剩能量的耗散。部分LHCⅡ受活性氧
摘 要:针对高分一号WFV传感器的参数特点,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3种植被指数,采用不同时期的数据对四川省茂县地区进行植被信息提取,计算分析不同植被指数提取植被信息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高分一号数据提取的NDVI植被效果最好,其中2013年分类总精度为94.55%,Kappa系数为0.88;2015年分类总精度为90.47%,Kappa
摘 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16年7月21—23日丹东区域暴雨过程的天气实况、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进行分析表明:本次暴雨发生发展受500hPa高空槽,低空急流,地面辐合线等共同作用,丹东维持强烈的上升运动和强的水汽辐合,同时副高和下游高压脊打通,形成明显的阻塞形势,增长了降水的持续时间。低层和超低空的急流使得本地有强烈的水汽辐合,同时在高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下,强烈的上升运
摘 要:为探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对冀北地区围场县的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空白区、水区、藻区、草区、藻草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设置样地,分层取样,分别测定了土壤pH、容重、土壤含水量、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围场荒漠区土壤理化性质总体变化特征:土壤pH为6.06~7.39,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0.21%~6.32%,土壤速效氮0.3~34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十分关键。本文就周麦18号小麦为例,对比豫麦49号,分析2种小麦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并针对小麦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关键词:周麦18号小麦;生理生化特性;产量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031  小麦
摘 要:传统村落的聚集具有地域性以及多样性,其空间未经过规划,但是其空间的形成以及功能性又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性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传统的村落公共空间现已无法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生活习俗。在积极响应国家“美丽乡村”的政策下,在改善村落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村民营造出一些舒适、悠閑的功能区域。  关键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空间营造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