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目的是探察大学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我妨碍量表调查了安徽师范大学104位大四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毕业生自我妨碍得分较高;(2)女性自我妨碍显著高于男性;(3)男性在母亲干涉保护得分要高于女性;(4)大学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亲情感理解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否认拒绝存在显著正性相关;(5)大学毕业生自我妨碍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程度、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负性相关。
关键词:毕业生;自我妨碍;父母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785
1 引言
自我妨碍是一个于1978年提出的新兴的概念。最早对自我妨碍进行研究的是Berglas和 Jones,他们将其定义为:“在成就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1]。自我妨碍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式自我妨碍,另一种是自陈式自我妨碍[2]。国外学者对自我妨碍的动机、后果、个体差异、唤起因素以及学业自我妨碍都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如对自我妨碍动机的研究主要有Covington的自我价值理论[3]和Kolditz和Arkin的印象整饰理论[4]。Jones和Rhode-walt对自我妨碍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认为自我妨碍是一种人格特质,个体在自我妨碍的倾向上存在差异。
自我妨碍的一个重要核心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感【5】,而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价值感有着重要的影响[6]。大学毕业生群体正在为走上社会做准备,会更多地面临成就情境,自我妨碍作为一种自我价值保护策略,使得大学生们有了失败的借口,从而令他们有了退缩的机会而又不至于获得别人较低的评价[7]。久而久之,自我妨碍必将影响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导致成就体验的失败。但是国内关于大学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子女自我妨碍之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提出建议,保护自我价值感。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随机抽取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大四毕业生120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4份,其中男60人,女44人;城市31人,县城30人,农村43人。
2.2研究工具
采用Jones和Rhodewalt编制的自我妨碍量表[8],该表包含25个项目(其中8 个项目采取反向计分),包含了一系列的自我妨碍行为,采用 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级记分来区分不同情境中自我妨碍倾向上的差异,得分越高表示自我妨碍的特质越明显。
采用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9],对父母双方的教养方式都进行了测量。计分方式为1-4级评分,根据被试的回答,对父母的因子分别计算,标有anti的项目反向计分。
2.3施测程序
研究者到班级进行集体施测。
2.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由SPSS11.5进行数据录入并分析处理。
3 结果
3.1 大学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
自我妨碍量表的总分为125,大学毕业生的自我妨碍平均得分为70.96,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情况:情感温暖低于于常模;惩罚严厉要高于常模;过分干涉、偏爱、过度保护与常模一致;拒绝否认高于常模。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情况:情感温暖、过度干涉保护要低于常模;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常模一致; 偏爱稍高于常模。
3.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上的性别差异
男女在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母亲过分干涉保护进行性别差异t检验,差异显著,男性在母亲过分干涉保护的维度上得分要高于女性。
3.3大学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4 讨论
4.1大四毕业生自我妨碍在性别上的差异
大四毕业生自我妨碍总体来看,得分较高,男生平均分是68.95,女生为73.72。国内外研究认为一般男性的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Harris 和Snyder 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都会使用自陈式自我妨碍,但差异并不显著。只有行为式自我妨碍存在性别的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多使用行为式自我妨碍[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这种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自我妨碍测量的方法有关,本研究采用 SHS (Self--handicapping Scale)量表对自我妨碍进行测量,更多的是测量个人报告的自陈式的自我妨碍,没有把自陈式自我妨碍和行动式自我妨碍区分开来。所以无法探测到在行动式自我妨碍上的性别差异。这种结果也可能是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以往的研究都是以西方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的性别角色和教育方式与中国学生有很大差异。此外,也可能是由于时代的不同造成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关于男女两性之间的社会角色差异也在逐步地减小。
再次,本研究是以104位大四毕业生为被试,可能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大四毕业生,正是准备迈向社会,成为独立自主的人的一个又一转折期,在学校一般是女生成绩要优于男生,此时的女生要比男生更害怕失败,以至挫伤自尊心,而男生更愿意去投入社会,重新进行蜕变。
4.2毕业生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结果讨论
本研究表明,(1)本次实验大学毕业生在父亲情感温暖明显较低,而在父亲惩罚上得分较高,在母亲情感温暖也稍低,在惩罚严厉上略高。原因可能是大学生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天之骄子,往往从小就被严格要求,父母也对其有着较高的期望,尤其是在父亲方面,也承担着较重的压力。(2)在父母过分干涉较低。可能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已是成年人,且在知识上一般高于父母,在很多方面,父母是提供不了帮助的,尤其是母亲,孩子已独立,去过分干涉保护已没有太大意义;(3)在拒绝否认上,父亲母亲都略高。
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得分要高于女性。
4.3自我妨碍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相关
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亲情感理解存在显著负相关,和否认拒绝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他维度上相关不显著;与母亲情感温暖存在负相关,与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
5 结论及建议
研究结果得出,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亲情感理解存在显著负相关,父亲情感理解使得子女不必过分担心错误,关爱的气氛为孩子营造了正确认识错误的环境,对个人标准有正确的判断,子女不必为保护自我价值而采取自我妨碍行为;与父亲否认拒绝显著正相关,父亲的拒绝否认一方面直接作用于自我妨碍行为,另一方面父亲的拒绝否认导致孩子担心错误和适应不良,增强其自我妨碍行为。毕业生自我妨碍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与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过度保护一方面直接作用于自我妨碍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担心错误、父母期望、行为的疑虑间接作用于自我妨碍行为。
本研究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妨碍行为的关系,减少个体自我妨碍行为的发生。重视父母在子女教养中所起的作用,父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能直接或间接降低个体的自我妨碍行为。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应加强情感温暖理解等积极因素,给子女的行为以积极的评价,为子女创设正确接纳自己的氛围,以控制个体使用自我妨碍去维护自我价值。
大学毕业生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妨碍对其起着重要影响,其核心自我价值感也直接决定着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本论文主要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妨碍的重要影响,以期使毕业生更好地认识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了解自己面对即将来临的转折点,更好地处理自己的困惑、疑虑,增强自我价值感。
参考文献:
[1] 陈晓康.学生自我妨碍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干预[J].教育探索,2006
[2]沈烈敏.关于学生自我妨碍策略及相关研究的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9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关键词:毕业生;自我妨碍;父母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785
1 引言
自我妨碍是一个于1978年提出的新兴的概念。最早对自我妨碍进行研究的是Berglas和 Jones,他们将其定义为:“在成就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1]。自我妨碍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式自我妨碍,另一种是自陈式自我妨碍[2]。国外学者对自我妨碍的动机、后果、个体差异、唤起因素以及学业自我妨碍都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如对自我妨碍动机的研究主要有Covington的自我价值理论[3]和Kolditz和Arkin的印象整饰理论[4]。Jones和Rhode-walt对自我妨碍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认为自我妨碍是一种人格特质,个体在自我妨碍的倾向上存在差异。
自我妨碍的一个重要核心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感【5】,而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价值感有着重要的影响[6]。大学毕业生群体正在为走上社会做准备,会更多地面临成就情境,自我妨碍作为一种自我价值保护策略,使得大学生们有了失败的借口,从而令他们有了退缩的机会而又不至于获得别人较低的评价[7]。久而久之,自我妨碍必将影响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导致成就体验的失败。但是国内关于大学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子女自我妨碍之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提出建议,保护自我价值感。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随机抽取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大四毕业生120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4份,其中男60人,女44人;城市31人,县城30人,农村43人。
2.2研究工具
采用Jones和Rhodewalt编制的自我妨碍量表[8],该表包含25个项目(其中8 个项目采取反向计分),包含了一系列的自我妨碍行为,采用 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级记分来区分不同情境中自我妨碍倾向上的差异,得分越高表示自我妨碍的特质越明显。
采用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9],对父母双方的教养方式都进行了测量。计分方式为1-4级评分,根据被试的回答,对父母的因子分别计算,标有anti的项目反向计分。
2.3施测程序
研究者到班级进行集体施测。
2.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由SPSS11.5进行数据录入并分析处理。
3 结果
3.1 大学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
自我妨碍量表的总分为125,大学毕业生的自我妨碍平均得分为70.96,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情况:情感温暖低于于常模;惩罚严厉要高于常模;过分干涉、偏爱、过度保护与常模一致;拒绝否认高于常模。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情况:情感温暖、过度干涉保护要低于常模;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常模一致; 偏爱稍高于常模。
3.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上的性别差异
男女在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母亲过分干涉保护进行性别差异t检验,差异显著,男性在母亲过分干涉保护的维度上得分要高于女性。
3.3大学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4 讨论
4.1大四毕业生自我妨碍在性别上的差异
大四毕业生自我妨碍总体来看,得分较高,男生平均分是68.95,女生为73.72。国内外研究认为一般男性的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Harris 和Snyder 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都会使用自陈式自我妨碍,但差异并不显著。只有行为式自我妨碍存在性别的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多使用行为式自我妨碍[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这种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自我妨碍测量的方法有关,本研究采用 SHS (Self--handicapping Scale)量表对自我妨碍进行测量,更多的是测量个人报告的自陈式的自我妨碍,没有把自陈式自我妨碍和行动式自我妨碍区分开来。所以无法探测到在行动式自我妨碍上的性别差异。这种结果也可能是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以往的研究都是以西方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的性别角色和教育方式与中国学生有很大差异。此外,也可能是由于时代的不同造成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关于男女两性之间的社会角色差异也在逐步地减小。
再次,本研究是以104位大四毕业生为被试,可能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大四毕业生,正是准备迈向社会,成为独立自主的人的一个又一转折期,在学校一般是女生成绩要优于男生,此时的女生要比男生更害怕失败,以至挫伤自尊心,而男生更愿意去投入社会,重新进行蜕变。
4.2毕业生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结果讨论
本研究表明,(1)本次实验大学毕业生在父亲情感温暖明显较低,而在父亲惩罚上得分较高,在母亲情感温暖也稍低,在惩罚严厉上略高。原因可能是大学生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天之骄子,往往从小就被严格要求,父母也对其有着较高的期望,尤其是在父亲方面,也承担着较重的压力。(2)在父母过分干涉较低。可能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已是成年人,且在知识上一般高于父母,在很多方面,父母是提供不了帮助的,尤其是母亲,孩子已独立,去过分干涉保护已没有太大意义;(3)在拒绝否认上,父亲母亲都略高。
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得分要高于女性。
4.3自我妨碍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相关
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亲情感理解存在显著负相关,和否认拒绝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他维度上相关不显著;与母亲情感温暖存在负相关,与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
5 结论及建议
研究结果得出,毕业生自我妨碍与父亲情感理解存在显著负相关,父亲情感理解使得子女不必过分担心错误,关爱的气氛为孩子营造了正确认识错误的环境,对个人标准有正确的判断,子女不必为保护自我价值而采取自我妨碍行为;与父亲否认拒绝显著正相关,父亲的拒绝否认一方面直接作用于自我妨碍行为,另一方面父亲的拒绝否认导致孩子担心错误和适应不良,增强其自我妨碍行为。毕业生自我妨碍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与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过度保护一方面直接作用于自我妨碍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担心错误、父母期望、行为的疑虑间接作用于自我妨碍行为。
本研究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妨碍行为的关系,减少个体自我妨碍行为的发生。重视父母在子女教养中所起的作用,父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能直接或间接降低个体的自我妨碍行为。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应加强情感温暖理解等积极因素,给子女的行为以积极的评价,为子女创设正确接纳自己的氛围,以控制个体使用自我妨碍去维护自我价值。
大学毕业生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妨碍对其起着重要影响,其核心自我价值感也直接决定着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本论文主要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妨碍的重要影响,以期使毕业生更好地认识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了解自己面对即将来临的转折点,更好地处理自己的困惑、疑虑,增强自我价值感。
参考文献:
[1] 陈晓康.学生自我妨碍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干预[J].教育探索,2006
[2]沈烈敏.关于学生自我妨碍策略及相关研究的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9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