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而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化学教师,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实验为先导,做了以下几点:
一是以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教材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者对某些实验作一些改进补充设置情境。比如第八单元 课题一”金属材料“,先展示几种金属制品,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吊起学生的胃口,从而导入新课。又如学习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时,先展示氢氧化钠样品,然后取几片氢氧化钠置于表面皿上,让全班学生传看,当最后一位学生传回时,表面皿已有潮湿出现,学生议论纷纷,这时问题情境形成了。在这好奇的气氛中,教师提出:请同学们想一想,氢氧化钠露在空气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不失时机地把现象与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到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再把盐酸滴入表面皿的溶液里,有气泡冒出,把学生置于既感兴趣又感困惑情境中,这时提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会有气泡吗?出现气泡说明表面皿溶液是什么溶液?你能想出其中的奥妙吗?这便使学生在兴奋和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获取了知识。
二是变更多的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提供更多的实验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谁也不能代替。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问题——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突破,学法——让学生归纳,评价——让学生参与。例如,讲水的净化一节,本节没有难点,教师只需要加以引导。我让学生自己采来河水样本,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小组讨论总结使学生从象牙塔中走了出来,以实践为出发点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得到了加强。再如:一些简单而无危险的实验,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或是学生演示,其他同学做评委,对实验设计和操作是否规范给以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在学生实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忽略或理解不深的地方,教师可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拔与指导。如学生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时,大家发现铝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不如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违背了反应规律。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是相信课本还是遵照事实。我提示学生查阅下册书的34页。学生豁然开朗,原来是铝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我们要如何改进呢?有学生说用砂纸打磨,结果实验成功了。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今天的实验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铝锅有什么启发?学生想到了不要用硬的东西刮擦铝锅,防止破坏保护膜。化学实验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求真的科学品德,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
三是对环境有污染的或操作有危险的实验由教师来做。
比如镁带的燃烧、不纯氢气点燃的爆炸实验等。但是,实验不光是“做”,还要“想”的,化学教师要给学生做出表率,避免化学实验给环境造成污染。如电脑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组织学生画图设计尾气的处理方案(方案有:用储气袋收集;点燃;用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后点燃;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后点燃;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后的一氧化碳燃烧替代酒精灯),然后让学生从中找出最佳方案。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地培养了创新思维,让学生更清醒地对待化学,认清它的两面性,扬长避短,让化学造福人类。
四是创设开放的实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实验时空的开放,是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其一,开展家庭小实验,如厨房化学。在学完酸碱盐之后,给学生出示如下实验题目:1、设计除水垢的几种方案,并比较其优劣;2、设计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什么蛋壳表面涂一层石灰水能保鲜?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就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其二,将化学实验深入社会。如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对家庭用水的调查、白色污染的调查等,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学生通过积极动脑思考,联想过去学得的知识,并认真加工整理,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是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创新。
凡是学生提出的创新实验,我都放下手头的工作,与学生一起动手实验。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如在课堂上学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之时,有学生根据“谁强显谁性”的规律,提出了硫酸铵是否应显酸性的问题。我首先表扬他勤于动脑,并宣布下课后有兴趣的可一块到实验室去亲自验证。因为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你想,学生能不兴奋吗?!
总之,素质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自主给学生,从各方面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是以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教材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者对某些实验作一些改进补充设置情境。比如第八单元 课题一”金属材料“,先展示几种金属制品,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吊起学生的胃口,从而导入新课。又如学习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时,先展示氢氧化钠样品,然后取几片氢氧化钠置于表面皿上,让全班学生传看,当最后一位学生传回时,表面皿已有潮湿出现,学生议论纷纷,这时问题情境形成了。在这好奇的气氛中,教师提出:请同学们想一想,氢氧化钠露在空气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不失时机地把现象与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到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再把盐酸滴入表面皿的溶液里,有气泡冒出,把学生置于既感兴趣又感困惑情境中,这时提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会有气泡吗?出现气泡说明表面皿溶液是什么溶液?你能想出其中的奥妙吗?这便使学生在兴奋和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获取了知识。
二是变更多的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提供更多的实验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谁也不能代替。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问题——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突破,学法——让学生归纳,评价——让学生参与。例如,讲水的净化一节,本节没有难点,教师只需要加以引导。我让学生自己采来河水样本,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小组讨论总结使学生从象牙塔中走了出来,以实践为出发点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得到了加强。再如:一些简单而无危险的实验,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或是学生演示,其他同学做评委,对实验设计和操作是否规范给以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在学生实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忽略或理解不深的地方,教师可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拔与指导。如学生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时,大家发现铝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不如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违背了反应规律。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是相信课本还是遵照事实。我提示学生查阅下册书的34页。学生豁然开朗,原来是铝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我们要如何改进呢?有学生说用砂纸打磨,结果实验成功了。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今天的实验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铝锅有什么启发?学生想到了不要用硬的东西刮擦铝锅,防止破坏保护膜。化学实验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求真的科学品德,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
三是对环境有污染的或操作有危险的实验由教师来做。
比如镁带的燃烧、不纯氢气点燃的爆炸实验等。但是,实验不光是“做”,还要“想”的,化学教师要给学生做出表率,避免化学实验给环境造成污染。如电脑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组织学生画图设计尾气的处理方案(方案有:用储气袋收集;点燃;用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后点燃;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后点燃;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后的一氧化碳燃烧替代酒精灯),然后让学生从中找出最佳方案。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地培养了创新思维,让学生更清醒地对待化学,认清它的两面性,扬长避短,让化学造福人类。
四是创设开放的实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实验时空的开放,是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其一,开展家庭小实验,如厨房化学。在学完酸碱盐之后,给学生出示如下实验题目:1、设计除水垢的几种方案,并比较其优劣;2、设计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什么蛋壳表面涂一层石灰水能保鲜?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就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其二,将化学实验深入社会。如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对家庭用水的调查、白色污染的调查等,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学生通过积极动脑思考,联想过去学得的知识,并认真加工整理,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是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创新。
凡是学生提出的创新实验,我都放下手头的工作,与学生一起动手实验。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如在课堂上学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之时,有学生根据“谁强显谁性”的规律,提出了硫酸铵是否应显酸性的问题。我首先表扬他勤于动脑,并宣布下课后有兴趣的可一块到实验室去亲自验证。因为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你想,学生能不兴奋吗?!
总之,素质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自主给学生,从各方面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