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青岛当代艺术文献中心策划的《吴彝的冷世界》艺术文献展11月3日下午三时在安徽路5号东门良友书坊启幕,这也是新青年系列艺术展第二卷“野草计划”的首场展览。
1985年出生的吴犇,在青岛长大,大学毕业不久就投身北京宋庄,开始了自己的职业艺术生涯,在五千名艺术家群体中寻找自己、锤炼自己,从探求图式开始,渐渐形成了自己冷峻的绘画风貌。其呈现的艺术家工作室建筑梦,怪诞、迷离,耐人寻味。可以说,于青春激荡的年纪,在更大的艺术视野中建立自己的冷思考,是这场展览的别具意味之处。
而由良友书坊出品的新青年系列艺术展,2012年曾以“第一卷”六场展览展现了青岛70后艺术家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创作风貌。“第二卷”命名为“野草计划”,意在通过不羁的活力和诗意,反思当下新生代艺术受“小时代”风潮影响,日趋华美、精致的走向。
一个惊恐于安逸的人,才懂得改变。
扔下小公司和小日子吴犇,在告别青岛、领受了宋庄的刺骨寒风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艺术未来的凛冽与茫然。
经过近四年的挣脱与锻炼,他的心也还没有被捂热一一那些细密的铅笔线擦出的痕迹、构筑的图景,都依然是那么地清冷与空洞。而隐匿其间,时常生发的抽筋动作,则如同吴犇心灵抽搐的律动。
尽管自幼受到舅舅的熏陶,吴舞并没有早早走出一条绘画之路,因为舅舅一度也只是个潦倒的画家。17岁的迈步,使得他常常被迟缓的动作绊倒。但名字多“牛”的情态,笃定了他的执拗,并很快在大学阶段“熟练”于手。
今天回头看他大学毕业之初的《小卒》系列,除却不可避免的流行美学,既有现实的颤动与惊耸,也有构思方式的步步为营。
可以说,隐藏着成为优秀插画师潜质的吴犇,在奔往宋庄之后才成了一匹随时都会惊厥的野马,尽管他试图再用牛的蛮劲寻找一条图式的道路。显然,欲速却不达。
速成从来都不是艺术修炼的心法。
只有等到他开始习练深究自我、深究现实时,才发现题材不过是生活旁边最不经意地一掠,掠动的不仅是心弦,还有心弦之外的想象与静默。
随着习练的深入,吴犇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默观,并使得素材慢慢有了意志。
而眼下,吴犇的问题正是增溢意志的筋骨与张力,让意志来说话。
也许只有当意志长成自己的样子,并有更多的话语溢出的时候,吴犇才会在讲述中获得些许的温暖,才会让他的冷世界换一个表情。
但显然,这个过程也绝非一条坦途。
因为意志要长成自己的样子的前提,是你深知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编辑 杜小咔
1985年出生的吴犇,在青岛长大,大学毕业不久就投身北京宋庄,开始了自己的职业艺术生涯,在五千名艺术家群体中寻找自己、锤炼自己,从探求图式开始,渐渐形成了自己冷峻的绘画风貌。其呈现的艺术家工作室建筑梦,怪诞、迷离,耐人寻味。可以说,于青春激荡的年纪,在更大的艺术视野中建立自己的冷思考,是这场展览的别具意味之处。
而由良友书坊出品的新青年系列艺术展,2012年曾以“第一卷”六场展览展现了青岛70后艺术家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创作风貌。“第二卷”命名为“野草计划”,意在通过不羁的活力和诗意,反思当下新生代艺术受“小时代”风潮影响,日趋华美、精致的走向。
一个惊恐于安逸的人,才懂得改变。
扔下小公司和小日子吴犇,在告别青岛、领受了宋庄的刺骨寒风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艺术未来的凛冽与茫然。
经过近四年的挣脱与锻炼,他的心也还没有被捂热一一那些细密的铅笔线擦出的痕迹、构筑的图景,都依然是那么地清冷与空洞。而隐匿其间,时常生发的抽筋动作,则如同吴犇心灵抽搐的律动。
尽管自幼受到舅舅的熏陶,吴舞并没有早早走出一条绘画之路,因为舅舅一度也只是个潦倒的画家。17岁的迈步,使得他常常被迟缓的动作绊倒。但名字多“牛”的情态,笃定了他的执拗,并很快在大学阶段“熟练”于手。
今天回头看他大学毕业之初的《小卒》系列,除却不可避免的流行美学,既有现实的颤动与惊耸,也有构思方式的步步为营。
可以说,隐藏着成为优秀插画师潜质的吴犇,在奔往宋庄之后才成了一匹随时都会惊厥的野马,尽管他试图再用牛的蛮劲寻找一条图式的道路。显然,欲速却不达。
速成从来都不是艺术修炼的心法。
只有等到他开始习练深究自我、深究现实时,才发现题材不过是生活旁边最不经意地一掠,掠动的不仅是心弦,还有心弦之外的想象与静默。
随着习练的深入,吴犇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默观,并使得素材慢慢有了意志。
而眼下,吴犇的问题正是增溢意志的筋骨与张力,让意志来说话。
也许只有当意志长成自己的样子,并有更多的话语溢出的时候,吴犇才会在讲述中获得些许的温暖,才会让他的冷世界换一个表情。
但显然,这个过程也绝非一条坦途。
因为意志要长成自己的样子的前提,是你深知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编辑 杜小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