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教集团模式下,通过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实施组织管理、内部资源重组及利益分配,是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职教集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职教集团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其有效性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得到了验证,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促进了高职院校产学研深度结合。而校企合作要长期有效的开展,离不开良好的机制建设。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利益的缺失,是校企合作不能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原因。利益应该是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的主要出发点,不管是公共利益还是单位利益,只有找准了利益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才能把利益从概念变为现实,校企合作也会深度有效的开展。职教集团必须把握好校企间的利益结合点,处理好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高职还要转变办学理念,主动为企业服务。
一、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
校企合作中利益的结合点是研究界和实践者不断进行探索的一个重点,“利益补偿”、“利益驱动”、“利益分配”等和利益相关的词也不断在研究文献中出现。关于利益结合点,有代表性的研究观点是:以课程为结合点的校企合作;以教学体系重构为结合点的校企合作;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结合点的校企合作。这些观点尊重了教育规律而忽视了经济规律,有的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有的明显向学校倾斜,没有为利益结合点构建一个实体的平台,为职教集团人员参与校企合作提供适当的动力。在职教集团的大环境下,校企合作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利益共赢的实体平台,找准利益紧密结合点,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利益分配与补偿提供基础。鉴于以往职教集团组织结构松散,企业主体地位缺失等问题,对职教集团内部校企合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合作之名而无合作之实。有必要构建教育经济实体,吸纳集团内部资金的主动投入,实现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共建课程、实训基地,共同培训师资队伍,重构课程体系等合作活动,主要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服务,它们都不是以新型的实体组织为合作平台,也不能体现共赢的经济利益,尤其是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贾林丛经营的角度构建职教集团的组织架构,但是他在产品、资产和资本经营项目中都提到了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社会(包括学校)培训、共建培训学院的观点。根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企业获取利润的角度,共同创办模拟企业职业培训学校应该是比较适合职教集团内部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
模拟企业职业培训学校吸取了国外比较盛行的职前培训学校的办学经验,且不同于以往的校企合作教育教学项目。它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第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一定的营利性;第二,集团成员为办学投资主体,实行股份制;第三,虚拟企业为主要教学环境;第四,职业院校学生和行业相关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这种培训学校与职教集团环境相适应,从办学的层面把集团成员凝聚在一起,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促进集团内部的深度合作,营造共同利益新生点,实现教育和企业的行为动机与目标在集团内部达成一致。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构成了其基本组织机构。股东主要由职教集团中的投资者组成,同样也吸纳外来投资者,在确保教育目标的前提下,股东会具有投资经营权、人事权、审批权、决议权、修改学校章程权以及职教集团规定的其他权利。董事会的职责主要是:决定和批准合作单位提出的重要报告,批准年度财务收支预算与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通过学校重要规章制度、订立劳动合同、决定投资开发新项目、讨论通过学校章程的修改、决定聘用高级职务经营人员、负责合作单位终止和期满时的清算工作。监事会的主要职责在于:监督学校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政策的情况,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学校经营中的重大投资项目情况,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经营班子是学校活动的主要执行机构,负责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拟订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方案,拟订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方案,拟订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年度教学计划、经营计划和收益应用计划。
二、“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校企合作构建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对技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以及集团内部企业单位拥有先进技术的优势,组建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等多功能复合型的合作平台(简称“四位一体”),可以突破现有校企合作功能单一的瓶颈,充分发挥集团成员优势,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达到互利和双赢的目的。
1.“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型
根据以往校企合作的经验和技术的基本特点,构建了基于“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型(见图1)。其基本内涵在于:在职业教育集团中,以技术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综合技术的研究、培训、推广和服务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功能,融合集团内部相关技术资源,应用于学校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把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功能内涵
技术研究的功能:技术研究是高等职业院校三大基本功能之一,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技术研究主要有四大功能:第一,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从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以加速提升企事业单位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第二,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向产业界推广研究成果和技术;第三,落实职教集团内部的政策,开展集团内部技术的联合研发,扶持弱势成员技术水平的升级;第四,为职教集团内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集团内部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
技术培训的功能:技术培训的主要功能是让培训对象掌握技术知识,开阔思路,主动为技术知识的运用寻找机会。对于职教集团来说,技术培训的对象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技术培训,主要为掌握应用型技术知识,包括对产品以及服务对象的了解、把握,做到更好地和服务对象进行专业化沟通;学校教职员工的技术培训,主要为掌握前沿技术知识,为传授知识做好准备,掌握行业现行通用知识,为需要学习专业知识的对象提供服务;学生的技术培训,可以了解行业技术的发展,为就业或者创业打好基础。 技术推广的功能:技术推广是指对某个技术进行市场实施应用方面的工作。主要功能为:第一,通过教育过程,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需要和实际问题等来帮助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第二,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教育,达到以下效果:教人们在其所处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中如何生活的更好,帮助人们增长知识和技能来有效解决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书本知识付诸于生产实践;第三,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源,使与受教育者相关的环境、工作和生活发生有计划有顺序的有利的变化。
技术服务的功能:技术服务是技术市场的主要经营方式和范围。是指拥有技术的一方为另一方解决某一特定技术问题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如进行非常规性的计算、分析,以及提供技术信息、改进工艺流程、进行技术诊断等服务。功能与作用:技术服务的作用是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解决科研和生产建设中的技术难题,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运行机制
此种校企合作模型建立在自愿、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在良好运行机制的协调下,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做大做强培训学校,为校企合作提供更高、更好的平台。
(1)计划、指导、服务为主,行政、监督为辅的组织管理机制
组织管理机制是校企合作项目运转的制度保障。职业培训学校采取股份制,明确了股东在学校运作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作为集团内部新增的具有合作形式和法人地位的组织机构,与原有企业单位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集团成员以新的合作者身份参与学校的管理,协助各方做好投资和经营计划,学校的培训计划,包括具体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等,指导或派人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也为企业自身服务。由于相关参与人员的双重身份,不适合严格的科层化管理,主要选取集团化管理与团队管理模式,行政和监督手段在管理过程中不宜过多干预。
(2)虚实结合的内部资源重组机制
集团内部资源在职业培训学校中的重组主要指人力资源和物化资源的重组。虚拟的内部资源重组主要是指在模拟的层面,合作企业均可按照自身的特点配置模拟企业的教学设备和设计教学环境,把各企业的业务活动及所涉及的资源整合到一个有序的教学环境中。也就是说在培训学校中,提供仿真的企业业务活动环境,为受训者的各种模拟职业行为建立劳动组织依托和归属感,促使受训者把模拟企业当成真正的经营机构,并在活动中经历全部业务操作流程,了解和弄清楚各环节之间的联系,除涉及的产品是虚拟并不发生实体位移外,其他操作方式、操作流程等均按现实生产和交易的做法设计和运作。实体资源主要是指各教学项目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职业院校和各合作企业单位作为股东首先必须投入相应的物质资源和必要的资金,建设模拟企业职业培训学校及其各教学项目所需设备和环境,同时必须派遣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师资团队,参与或完成整个培训过程,并应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对教学项目涉及的师资队伍、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3)内外协调的政策机制
模拟企业职业培训学校是职教集团内部新设立的具有教学和盈利双重性质的组织,不仅具有学校教书育人的功能,也具有企业创造利润的功能。让两种功能得以充分实现,就有必要制定或争取到符合学校发展和利润增长的政策。在集团内部要取得良好的共识,所有的规章制度要从集团和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本集团的发展,同时适当拓展服务和发展的空间。同时以集团的身份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参与办学活动。从外至内营造良好的合作办学政策环境,内外协调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壮大。
(4)投入与收益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
互利共赢,是以往职教集团中校企合作活动的一个良好出发点,但是真正实现的却比较少,根本原因除企业主体地位的缺失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共同承担风险的前提,因而也就没有了责任和担当。只有积极引导和吸纳企业单位参与合作办学活动,自愿投入办学资源并积极承担风险,并从风险投入中获取相应的收益,才能为合作单位注入内在的动力,真正使他们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浅层合作向深度合作发展,成为合作办学的利益共同体。
作者简介:段小莉(1971.2-),女,湖南湘阴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晓江,张普礼,梁熠葆,罗怀晓.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0(2):13-14,19.
[2]贾林.基于经营理念的职教集团组织结构创新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83-85.
[3]赵向军,胡进.高职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4-57.
[4]兰小云.行业型职教集团运行困境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7):32,50-54.
【关键词】职教集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职教集团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其有效性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得到了验证,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促进了高职院校产学研深度结合。而校企合作要长期有效的开展,离不开良好的机制建设。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利益的缺失,是校企合作不能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原因。利益应该是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的主要出发点,不管是公共利益还是单位利益,只有找准了利益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才能把利益从概念变为现实,校企合作也会深度有效的开展。职教集团必须把握好校企间的利益结合点,处理好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高职还要转变办学理念,主动为企业服务。
一、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
校企合作中利益的结合点是研究界和实践者不断进行探索的一个重点,“利益补偿”、“利益驱动”、“利益分配”等和利益相关的词也不断在研究文献中出现。关于利益结合点,有代表性的研究观点是:以课程为结合点的校企合作;以教学体系重构为结合点的校企合作;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结合点的校企合作。这些观点尊重了教育规律而忽视了经济规律,有的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有的明显向学校倾斜,没有为利益结合点构建一个实体的平台,为职教集团人员参与校企合作提供适当的动力。在职教集团的大环境下,校企合作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利益共赢的实体平台,找准利益紧密结合点,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利益分配与补偿提供基础。鉴于以往职教集团组织结构松散,企业主体地位缺失等问题,对职教集团内部校企合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合作之名而无合作之实。有必要构建教育经济实体,吸纳集团内部资金的主动投入,实现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共建课程、实训基地,共同培训师资队伍,重构课程体系等合作活动,主要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服务,它们都不是以新型的实体组织为合作平台,也不能体现共赢的经济利益,尤其是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贾林丛经营的角度构建职教集团的组织架构,但是他在产品、资产和资本经营项目中都提到了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社会(包括学校)培训、共建培训学院的观点。根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企业获取利润的角度,共同创办模拟企业职业培训学校应该是比较适合职教集团内部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
模拟企业职业培训学校吸取了国外比较盛行的职前培训学校的办学经验,且不同于以往的校企合作教育教学项目。它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第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一定的营利性;第二,集团成员为办学投资主体,实行股份制;第三,虚拟企业为主要教学环境;第四,职业院校学生和行业相关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这种培训学校与职教集团环境相适应,从办学的层面把集团成员凝聚在一起,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促进集团内部的深度合作,营造共同利益新生点,实现教育和企业的行为动机与目标在集团内部达成一致。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构成了其基本组织机构。股东主要由职教集团中的投资者组成,同样也吸纳外来投资者,在确保教育目标的前提下,股东会具有投资经营权、人事权、审批权、决议权、修改学校章程权以及职教集团规定的其他权利。董事会的职责主要是:决定和批准合作单位提出的重要报告,批准年度财务收支预算与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通过学校重要规章制度、订立劳动合同、决定投资开发新项目、讨论通过学校章程的修改、决定聘用高级职务经营人员、负责合作单位终止和期满时的清算工作。监事会的主要职责在于:监督学校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政策的情况,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学校经营中的重大投资项目情况,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经营班子是学校活动的主要执行机构,负责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拟订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方案,拟订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方案,拟订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年度教学计划、经营计划和收益应用计划。
二、“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校企合作构建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对技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以及集团内部企业单位拥有先进技术的优势,组建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等多功能复合型的合作平台(简称“四位一体”),可以突破现有校企合作功能单一的瓶颈,充分发挥集团成员优势,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达到互利和双赢的目的。
1.“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型
根据以往校企合作的经验和技术的基本特点,构建了基于“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型(见图1)。其基本内涵在于:在职业教育集团中,以技术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综合技术的研究、培训、推广和服务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功能,融合集团内部相关技术资源,应用于学校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把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功能内涵
技术研究的功能:技术研究是高等职业院校三大基本功能之一,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技术研究主要有四大功能:第一,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从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以加速提升企事业单位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第二,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向产业界推广研究成果和技术;第三,落实职教集团内部的政策,开展集团内部技术的联合研发,扶持弱势成员技术水平的升级;第四,为职教集团内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集团内部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
技术培训的功能:技术培训的主要功能是让培训对象掌握技术知识,开阔思路,主动为技术知识的运用寻找机会。对于职教集团来说,技术培训的对象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技术培训,主要为掌握应用型技术知识,包括对产品以及服务对象的了解、把握,做到更好地和服务对象进行专业化沟通;学校教职员工的技术培训,主要为掌握前沿技术知识,为传授知识做好准备,掌握行业现行通用知识,为需要学习专业知识的对象提供服务;学生的技术培训,可以了解行业技术的发展,为就业或者创业打好基础。 技术推广的功能:技术推广是指对某个技术进行市场实施应用方面的工作。主要功能为:第一,通过教育过程,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需要和实际问题等来帮助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第二,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教育,达到以下效果:教人们在其所处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中如何生活的更好,帮助人们增长知识和技能来有效解决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书本知识付诸于生产实践;第三,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源,使与受教育者相关的环境、工作和生活发生有计划有顺序的有利的变化。
技术服务的功能:技术服务是技术市场的主要经营方式和范围。是指拥有技术的一方为另一方解决某一特定技术问题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如进行非常规性的计算、分析,以及提供技术信息、改进工艺流程、进行技术诊断等服务。功能与作用:技术服务的作用是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解决科研和生产建设中的技术难题,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运行机制
此种校企合作模型建立在自愿、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在良好运行机制的协调下,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做大做强培训学校,为校企合作提供更高、更好的平台。
(1)计划、指导、服务为主,行政、监督为辅的组织管理机制
组织管理机制是校企合作项目运转的制度保障。职业培训学校采取股份制,明确了股东在学校运作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作为集团内部新增的具有合作形式和法人地位的组织机构,与原有企业单位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集团成员以新的合作者身份参与学校的管理,协助各方做好投资和经营计划,学校的培训计划,包括具体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等,指导或派人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也为企业自身服务。由于相关参与人员的双重身份,不适合严格的科层化管理,主要选取集团化管理与团队管理模式,行政和监督手段在管理过程中不宜过多干预。
(2)虚实结合的内部资源重组机制
集团内部资源在职业培训学校中的重组主要指人力资源和物化资源的重组。虚拟的内部资源重组主要是指在模拟的层面,合作企业均可按照自身的特点配置模拟企业的教学设备和设计教学环境,把各企业的业务活动及所涉及的资源整合到一个有序的教学环境中。也就是说在培训学校中,提供仿真的企业业务活动环境,为受训者的各种模拟职业行为建立劳动组织依托和归属感,促使受训者把模拟企业当成真正的经营机构,并在活动中经历全部业务操作流程,了解和弄清楚各环节之间的联系,除涉及的产品是虚拟并不发生实体位移外,其他操作方式、操作流程等均按现实生产和交易的做法设计和运作。实体资源主要是指各教学项目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职业院校和各合作企业单位作为股东首先必须投入相应的物质资源和必要的资金,建设模拟企业职业培训学校及其各教学项目所需设备和环境,同时必须派遣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师资团队,参与或完成整个培训过程,并应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对教学项目涉及的师资队伍、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3)内外协调的政策机制
模拟企业职业培训学校是职教集团内部新设立的具有教学和盈利双重性质的组织,不仅具有学校教书育人的功能,也具有企业创造利润的功能。让两种功能得以充分实现,就有必要制定或争取到符合学校发展和利润增长的政策。在集团内部要取得良好的共识,所有的规章制度要从集团和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本集团的发展,同时适当拓展服务和发展的空间。同时以集团的身份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参与办学活动。从外至内营造良好的合作办学政策环境,内外协调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壮大。
(4)投入与收益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
互利共赢,是以往职教集团中校企合作活动的一个良好出发点,但是真正实现的却比较少,根本原因除企业主体地位的缺失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共同承担风险的前提,因而也就没有了责任和担当。只有积极引导和吸纳企业单位参与合作办学活动,自愿投入办学资源并积极承担风险,并从风险投入中获取相应的收益,才能为合作单位注入内在的动力,真正使他们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浅层合作向深度合作发展,成为合作办学的利益共同体。
作者简介:段小莉(1971.2-),女,湖南湘阴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晓江,张普礼,梁熠葆,罗怀晓.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0(2):13-14,19.
[2]贾林.基于经营理念的职教集团组织结构创新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83-85.
[3]赵向军,胡进.高职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4-57.
[4]兰小云.行业型职教集团运行困境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7):3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