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真可怕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0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鄂州黄鹤楼。郡守王山民宴请湖北转运使刘立之。看着楼外滚滚长江,点点白帆,吟诵前人有关黄鹤楼的诗句,江风吹过,神清气爽,非常惬意。已经喝了好几天了,刘省长对王市长说:“我就呆在这儿,暂时不走了。我儿子正参加考试,发榜的消息过来再说。这一次我儿子一定夺魁,天下第一!”
  王市长不以为然:“四海之内,多少才俊!公子虽然了不起,这个状元之位嘛,只怕是预料不到的!”
  刘省长笑道:“你等着瞧吧。如果发挥不理想,也有第二名。”
  刘省长的两个儿子刘敞、刘颁都参加了这次科考。没几天,殿试的榜单寄到,两个儿子都高中了。其中刘敞更是出色,如他父亲所料,第二名。接着,儿子们的家信也来了,报告说:“初考是状元。赋诗时有小毛病,于是贾黯为魁首。”
  刘省长把信给王市长看,后者大为叹服:知子莫如父。
  考试的规矩,考生的名字用纸糊起来,名次定了后,再揭开纸。
  庆历六年这一榜考官组成员中,有个人叫王尧臣,他是刘敞的内兄。第一名的考卷定下来,打开一看,是刘敞。为了避嫌,王尧臣就提请仁宗皇帝改变名次。于是仁宗把贾黯点为状元,刘敞定为第二。
  刘家兄弟聪明敏捷,早就名聞天下。中进士这一年,刘敞二十八岁,刘颁二十四岁,正是春风得意马蹄轻。
  二刘成为宋帝国的大名人。后来刘颁参加了《资治通鉴》的编写,专门负责前汉部分。刘敞更是经史百家,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刘敞的儿子刘奉世在史学方面的造诣也相当高,和父亲叔叔一起编撰《三刘汉书标注》,学术成绩,在北宋占有一席之地,后世称为“北宋三刘”。
  至和二年(1055)年八月,刘敞出使辽国,在辽国呆了一年。从古北口到柳河,契丹人故意绕着弯路走,想让大宋的使者感到辽国国土辽阔深远。刘敞是精通地理历史的,他对翻译说:“这里经过松亭直接到柳河,没几天就可以到中京。干么这样绕来绕去?”辽国的接待大臣都吓了一跳,只好讲实话:“的确是绕着走了。以前的驿站是按这路线设置的,用到现在就不改了。”心生敬畏。
  辽国顺州的大森林里,生活着一种怪兽,长得有点像马,头上独角,能吃虎豹。契丹人都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久闻刘敞刘原父大名,特意请教。原父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驳’啊!”他把驳叫的声音,长得什么样,讲了个清清楚楚。并且告诉契丹人,这在中原古籍《山海经》、《管子》中都有记载。这一来,契丹人是心服口服。
  刘敞在长安时,有人拿了一把刀求鉴定。那刀森然炫目,古色古香。刀柄有个环,制作成龙的样子,龙头却像鸟雀。文物专家们都判定不了是什么东西。老刘仔细看过说:“这是赫连勃勃铸的龙雀刀。就是传说中的‘大夏龙雀’。”赫连勃勃是十六国中的胡夏开国皇帝。
  一问这口刀的来历,是大将仲世衡修筑青涧城挖出来的,这儿正是胡夏国的国土。
  有一首诗叫《重赠刘原父》,作者是欧阳修。有几句如下:忆昨君当使北时,我往别君饮君家。爱君小鬟初买得,如手未触新开花。
  看出来欧阳修和刘敞的关系非常铁。大诗人梅尧臣、苏轼、王安石这些大咖和刘敞兄弟交情都非常厚。
  欧阳修编写《五代史》,碰上历史上的难点,立即就找刘敞。有一回刘敞和朋友们在喝酒,欧阳修派的人写着几个问题来问,刘敞喝得正高兴,说明天再回答。料不着没多久,又派来一个人,说那边在等着要这答案呢!刘敞没办法,边喝酒边看题目,一一解答,交给来人带回去。回头和朋友们发牢骚:“这个欧九!文章写得很不错嘛!就是不读书。”
  苏轼听说后,呵呵大笑:“欧阳还算不读书,像我苏轼这样的人,怎么办?”
  刘敞敢这么批评欧阳修是有底子的。经史中的边边角角,他都了然于心,当真是一部历史的活字典。
  这样有本事的人,受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教育长大,自然特别地耿直,特别地不肯与恶势力妥协。所以刘敞的宦海生涯,很不顺利。
  不过老刘在大宋的生活无疑是幸福的,读书人的天堂嘛!这么有本事的一个人,可以很放肆,很得瑟。同事朋友又都是高级儒家知识分子,老刘的日子,如鱼得水。
  晚年刘原父又娶了个漂亮新娘。欧阳修写诗祝贺: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桃花莫相笑,刘郎今是老刘郎。
  刘敞的弟弟刘颁,字贡父,是个幽默大王。王安石变法,讲的是聚财。有人建议把梁山泊涸干了,可得良田万顷,可是这水放哪儿去呢?
  刘颁说:“我有好办法。”王安石忙问是什么高招?刘颁说:“另外再挖个梁山泊,就可以贮水了。”大家大笑,就不搞梁山泊项目了。
  刘颁后来得了一种怪病,眉毛胡子都掉了,鼻子也塌下来。刘家兄弟经常和苏轼、曾巩、欧阳修这些人喝酒行令,写诗猜谜。这一回酒令是用古人的文体,行一个现代人的故事。苏轼大胡子先说了:“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所有的人全哄堂大笑,只有刘颁坐在桌上,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那真是个文人快活的年代。
  选自《历史课堂》
其他文献
前几天,父亲的工资卡出了问题,需要去银行办理。  因特殊时期,父亲知道银行还没有正常营业,便先跑到银行门口把营业时间记下来后,才跟我联系。他的电话很长,因为他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叙说一遍,有的重点内容,他还会说上两遍,一边说一边解释,唯恐我理解不了。最后,在他自认为叙述清楚后,转而问我是不是有时间跟他一起去。我说可以。他又问,工作能安排得开吗,孩子需要照顾吗……确认没有别的事情吧?为了让他彻底安心,
许多年以前在一个朋友间的聚会上,我听见一位女孩这样评价我的一个寡言少语的朋友:他懂得沉默。女孩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熠熠发亮,你可以从那种眼神中轻易地发现她对沉默的欣赏和褒奖,对于一个青年男子来说,那是一个多大的暗示。男人们总是格外重视来自异性的种种暗示,并以此来鉴别自己的行为。我亦如此,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从那次聚会开始,我似乎不再为自己的性格自卑。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自由地顺从了自己的
写散文是说话。说人话,说实话,说中肯的话。  说人话,不要说神话,除非你是老天爷。不要说鬼话,除非你是无常。也不要说官话,就是个官,也要去掉官气,官气在官场流通,在文章里要清除。也不要说梦话,文章千古事,要清醒着写文章。  说正常人的话,说健康人的话,说有良心的话,如果再有点良知,差不多就齐活了。  说实话,实这个字里有结实、果实、现实等内涵。结实是磁实,不虚枉,有实质内容。果实是结果,好文章都是
自古“无友不如己者”,此亦符合人性习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有些知识的人,多不屑与劳动者交往,阶层不同。但也有与工农打成一片的例外,这与阶级立场无关,与性格有关,与个人的魅力有关。  苏轼便是一位。其一生不为富贵相,交友也广泛,凡夫走卒,三教九流,皆可入流,“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悲田院乞儿”。乌台诗案后,其入大狱后,此中一狱卒以前乃苏轼旧认识,此狱卒每晚给苏轼热浴搓洗,消弭不悦,算是
我很小的时候,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跟着我爸爸去他的学校。路上经过一片水域,就是现在的柳荫公园,当年觉得那片水很辽阔,对岸都是模糊的,现在看就是一个小池塘。我爸爸的同事亲切地称呼他为“瞎子”,他得了一种病叫“视网膜萎缩”,要用放大镜看报纸,他还有一种很大的笔记本,在上面写的字歪歪扭扭。所以,他应该很早就失去了阅读的乐趣。1975年,社会上在批判《水浒传》,我爸就让我妈读《水浒传》给他听,我对鲁智深倒拔
茶人数到宋代,不可不说到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是著名的诗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又是杰出的书法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还是一位茶艺家。  黄庭坚聪颖早慧,据说小时候读书一目五行俱下,读几遍就能记住。当时一位宰相叫富弼,听说他的声名,就和他见了面。谁知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富弼就对别人说:“还以为黄庭坚有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他出生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江苏人。他本姓张,名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圣叹是他的别号和评书时用的笔名。金圣叹幼年生活比较优裕,“拈书弄笔三时懒,扑蝶寻虫百事宜”。然而父母去世早,家道中落。他10岁入塾,少有才名,“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发前人所未发”。清兵南下时,曾遭丧乱困顿之苦,明亡,绝意仕进,直到晚年境况无多改善。他喜欢
家庭与社会是人类绕不过的话题,历经十年思考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一脚踏进来,先是将其割裂,然后全部碾碎,《小偷家族》就这么诞生了。  影片不动声色地讲述着一个家庭聚散的故事,其结构、气蕴、不事张扬的镜头语言和所有琐碎细致的呈现,大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味道。  人物关系复杂。奶奶初枝因被儿子儿媳抛弃,而将收养来的一对男女使用了儿子和儿媳柴田治和信代的名字,以填补一个孤独老人对正常家庭温暖的向往。所
赤壁之战,是三国史事的关键。倘使当时没有这一战,或者虽有这一战而曹操又胜了,天下就成为统一之局而不会三分了。所以这一战,实在是当时分裂和统一的关键。  要知道赤壁之战的真相,先要知道当时曹、刘、孙三方面的形势。  刘备是个有领袖欲的人,他是不甘心坐第二把交椅的。所以当他和曹操联合破灭吕布之后,他很可以依附曹操,做一个资深望重的大员了。他却不肯甘心,又和董承勾结,反叛曹操。到被曹操打败了,则始而投奔
《资治通鉴》开篇第一个故事,就很神奇。迎面三个大字,昭襄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话说,有一天,处斩了一个大官,河东郡守,他的名字叫做王稽。罪名呢,是与诸侯勾结,谋权篡位。这个人的死,对一个人触动很大,整日郁郁寡欢。他叫做范睢,非常的不简单,可以说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