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审美化教学是针对当前诗歌教学的航道偏离而提出的纠偏设想,它是根据诗歌特点和审美教学特点而提出的整合性概念。诗歌审美化教学按照立美育人的原则,建构了自己的“三化”逻辑体系:清晰化的教学目标、系统化的知识内容和审美化的课堂教学过程。具体说就是以系统化的知识内容为基础,以形象思维为核心,以审美化的课堂教学为过程,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和审美的感情力。
关键词: 情境 导语 审美 韵味
· 【中图分类号】G633.3
以往的语文审美教学,往往只是从教材中挖掘一些具有审美因子的内容(如自然美、艺术美、人情美等)来进行教学,而忽略了语文教学本身的美,即重视了“教学内容”的美而忽略了“教学形式”的美。所谓“美的感知要在美的形式中获得”,对教学来说,美的教学内容要用美的教学形式来传递。古典诗歌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对它的教学理应采用美的形式,因此我们提倡“古典诗歌课堂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一 创设审美情境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能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能否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营造美的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审美认知特点和古典诗词的特征设计富有逻辑性的耐人寻味的导语,比如:
动之以情型导语,突出情感美。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可以这样导入,放背景音樂,营造离别感伤的氛围,然后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不免充满苦痛的别离。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总是将悲欢离合的故事来演绎,而当我们轻轻地敲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感受作者所营造的情感世界的温馨、缠绵动人的别离。”这样,教师以感人肺腑的语言,激发情感,创设审美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晓之以理型导语,突出理性美。此处的理,并非抽象的逻辑之理,而是指从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里透露出来的人格美,以此感染人,激励人,让人叹服。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一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课前让同学齐声背诵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然后这样设计导语:“是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他抖落沉重的官袍,抛却名利,悠然地拎起锄头,任菊香沾满身衣,他沿着蜿蜒的山路,寻幽探壑,肆意地登高舒啸,临清流作赋吟诗。他开始以生命的火焰烛照旷达的人生,用杯中酒浇尽心中的块垒,化作一篇篇珠玑般美丽的诗篇,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深的启迪。今天,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表现他冰清玉洁人格的千古妙文《归园田居》。”通过让同学感受诗人的高洁人格,得到精神上的高层次享受,得到灵魂的净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诗的兴趣,效果极佳。
二 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角色,由单纯的讲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主要体现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推行问题讨论法。
问题讨论教学方式是根据古典诗歌教和学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同时辅以其它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综合应用诗歌鉴赏理论的同时,提高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如学习李商隐《锦瑟》时,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完全可以采取师生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诗歌主旨,把握诗人情感。可以这样设计:对《锦瑟》这首诗的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悼念亡妻王氏的,是一首悼亡诗;有人认为是怀恋令狐楚家名“锦瑟”的蟀女的,是首爱情诗;有人认为是一首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有人认为是感伤唐室之残破的;有人认为是懊悔少年风流的;有人认为是作者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遭遇的等等。你认为哪种理解更合理,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可以讨论,然后自由发言。教师再进一步点拨与引导,钱钟书先生在他的著作《谈艺录》中,谈到了对《锦瑟》的理解。他认为是以“锦瑟”喻诗,细味此诗,应是诗人自伤身世之作。诗人带着浓重的伤感之情回顾平生,慨叹怀才不遇、年华虚度、遭遇坎坷,抒发了不堪回首的沉痛悲伤之情。诗人借琴瑟倾诉隐衷,表达心曲,其中往复低回的况味是极为复杂的。这样,师生合作,共同感受诗歌中的真情美。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组讨论、理解诗歌,每个小组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其中的一联,然后推选一位代表发言,通过讨论式学习方式使学习难点迎刃而解。
三 延伸审美韵味
诗的教学应是充满诗意的教学,诗的教学语言也应是充满诗意的教学语言。而这种诗意的教学语言应该是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不仅表现在上课伊始时精美的导入,上课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街接,而且应该用于教学结尾的艺术的设计。一堂诗歌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应该含蓄隽永,延伸美的韵味。正如黄政枢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②好的结尾使人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思索,给人启迪。比如在教学《归园田居》时,我是这样设计结尾的:“同学们,陶渊明的归来,给了我们诸多感慨,他归得洒脱,归得清白。归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归出了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清怀。启迪你我,人生路上应该选择高尚,选择拥有自尊的人生的精彩。”这样含蓄隽永的结尾,与学生心音共鸣,让学生咀嚼回味,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育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教育,而古典诗歌教学在其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典诗歌的审美化教学则是在艺术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古典诗歌的“美”去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让学生在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中进一步去发现美、领悟美,让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坏,逐步树立崇高的审美意识,获得健美的心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古典诗歌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一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2、《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万福 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03,134
关键词: 情境 导语 审美 韵味
· 【中图分类号】G633.3
以往的语文审美教学,往往只是从教材中挖掘一些具有审美因子的内容(如自然美、艺术美、人情美等)来进行教学,而忽略了语文教学本身的美,即重视了“教学内容”的美而忽略了“教学形式”的美。所谓“美的感知要在美的形式中获得”,对教学来说,美的教学内容要用美的教学形式来传递。古典诗歌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对它的教学理应采用美的形式,因此我们提倡“古典诗歌课堂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一 创设审美情境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能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能否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营造美的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审美认知特点和古典诗词的特征设计富有逻辑性的耐人寻味的导语,比如:
动之以情型导语,突出情感美。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可以这样导入,放背景音樂,营造离别感伤的氛围,然后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不免充满苦痛的别离。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总是将悲欢离合的故事来演绎,而当我们轻轻地敲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感受作者所营造的情感世界的温馨、缠绵动人的别离。”这样,教师以感人肺腑的语言,激发情感,创设审美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晓之以理型导语,突出理性美。此处的理,并非抽象的逻辑之理,而是指从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里透露出来的人格美,以此感染人,激励人,让人叹服。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一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课前让同学齐声背诵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然后这样设计导语:“是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他抖落沉重的官袍,抛却名利,悠然地拎起锄头,任菊香沾满身衣,他沿着蜿蜒的山路,寻幽探壑,肆意地登高舒啸,临清流作赋吟诗。他开始以生命的火焰烛照旷达的人生,用杯中酒浇尽心中的块垒,化作一篇篇珠玑般美丽的诗篇,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深的启迪。今天,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表现他冰清玉洁人格的千古妙文《归园田居》。”通过让同学感受诗人的高洁人格,得到精神上的高层次享受,得到灵魂的净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诗的兴趣,效果极佳。
二 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角色,由单纯的讲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主要体现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推行问题讨论法。
问题讨论教学方式是根据古典诗歌教和学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同时辅以其它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综合应用诗歌鉴赏理论的同时,提高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如学习李商隐《锦瑟》时,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完全可以采取师生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诗歌主旨,把握诗人情感。可以这样设计:对《锦瑟》这首诗的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悼念亡妻王氏的,是一首悼亡诗;有人认为是怀恋令狐楚家名“锦瑟”的蟀女的,是首爱情诗;有人认为是一首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有人认为是感伤唐室之残破的;有人认为是懊悔少年风流的;有人认为是作者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遭遇的等等。你认为哪种理解更合理,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可以讨论,然后自由发言。教师再进一步点拨与引导,钱钟书先生在他的著作《谈艺录》中,谈到了对《锦瑟》的理解。他认为是以“锦瑟”喻诗,细味此诗,应是诗人自伤身世之作。诗人带着浓重的伤感之情回顾平生,慨叹怀才不遇、年华虚度、遭遇坎坷,抒发了不堪回首的沉痛悲伤之情。诗人借琴瑟倾诉隐衷,表达心曲,其中往复低回的况味是极为复杂的。这样,师生合作,共同感受诗歌中的真情美。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组讨论、理解诗歌,每个小组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其中的一联,然后推选一位代表发言,通过讨论式学习方式使学习难点迎刃而解。
三 延伸审美韵味
诗的教学应是充满诗意的教学,诗的教学语言也应是充满诗意的教学语言。而这种诗意的教学语言应该是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不仅表现在上课伊始时精美的导入,上课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街接,而且应该用于教学结尾的艺术的设计。一堂诗歌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应该含蓄隽永,延伸美的韵味。正如黄政枢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②好的结尾使人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思索,给人启迪。比如在教学《归园田居》时,我是这样设计结尾的:“同学们,陶渊明的归来,给了我们诸多感慨,他归得洒脱,归得清白。归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归出了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清怀。启迪你我,人生路上应该选择高尚,选择拥有自尊的人生的精彩。”这样含蓄隽永的结尾,与学生心音共鸣,让学生咀嚼回味,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育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教育,而古典诗歌教学在其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典诗歌的审美化教学则是在艺术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古典诗歌的“美”去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让学生在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中进一步去发现美、领悟美,让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坏,逐步树立崇高的审美意识,获得健美的心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古典诗歌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一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2、《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万福 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