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刺客,我从7000张废纸条中攫取财富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ke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废纸条有什么用?大多数人都会说它只是废纸。可是,美国青年戴维·罗斯巴特不这样看,9年来他将7000张废纸条编成杂志、书籍,拍成电影,不仅开创出别具一格的废纸条事业,还发动粉丝刺探废纸条背后的秘密,帮人化解了危机。他的人生,因为不同的废纸条承载的不同故事而变得异彩纷呈——
  与废纸条亲密邂逅
  2011年冬,24岁的芝加哥青年戴维忧心忡忡,在过去的半年里,父母接连去世,他为钱担忧,为工作担忧,为女友是否会离开自己而担忧。
  一天,戴维去拜访父亲的老友。老先生看出了他的迷茫与痛苦,拿起一张白纸扔到地上:“能告诉我,这张纸会有怎样的命运?”戴维不假思索地答:“一张废纸,这就是它的命运。”老先生又在纸上踩了几脚,再次问戴维同样的问题。戴维不解道:“这下它真的变成废纸了。”老先生捡起那张纸,把它撕成两半扔回地上,还是问他同样的问题。戴维彻底糊涂了,不知如何作答。
  老先生再次捡起纸,在其中一张上画上一匹骏马,刚才踩下的脚印变成了骏马蹄下的原野,骏马在奔腾,充满力量。然后又掏出打火机,点燃剩下那半张纸,一眨眼,成了灰烬。
  “戴维,生活是何面目,取决我们看它的心态,一张纸片,以消极的态度去看待它,它一文不值。如果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给它希望和力量,就能起死回生。人也是这样!”
  戴维离开时北风呼啸,他快速钻进车里,准备发动,突然一张小纸片被风带到了他的车窗上。换作平日,他会任凭风将它带走,但那刻,老先生的话还在耳边萦绕,他下意识地将纸片捡了进来。
  戴维看到纸上写着:“马里奥,我真是恨死你了。你说你要加班,那你的车怎么会停在她家门口?你真是个大骗子。晚点给我电话。琥珀。”
  看来这是个坠入爱河的女孩,写给男孩的留言条。可以看出,她痛苦愤怒,却对恋情仍怀有希望。戴维猜测这张纸条为什么会被交付北风?是琥珀将纸条没放好,被风吹走,马里奥没看到,还是琥珀改变了主意,将纸条扔了?或是马里奥看后,不想对琥珀解释,将它丢弃?还是他紧张琥珀,怕她误会,而慌张将纸条遗落?
  不管怎样,戴维体验到了独特的阅读快感。虽然他不认识琥珀和马里奥,但通过阅读纸条,他便与他们产生了某种神秘的联系,同时也知道:生活中不如意并非他一人。
  回家后,戴维将纸条给弟弟皮特看。皮特热爱音乐,想出唱片,因父母去世等原因,也十分颓丧。可他看到纸条时,居然露出久违的笑脸。
  戴维想:这张废纸条,遭遇北风和大雪,如果没遇到他,应该就烂掉了吧。可现在他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让它带给别人快乐。此后,戴维像着了魔一样,开始收集各种废纸条。他走路,坐地铁,上班,上公园,总是四处搜索。
  几个月下来,他收获很大。便条、购物单、备忘录、账单、情书等应有尽有。其中不乏搞笑的,比如他在一所小学校园附近捡到张“勒索条”:“AJ,你的活页夹在我们手上。”“勒索者”要求“AJ”用3.5美元换回活页夹并警告他不许告诉老师:“如果你不服从,就别想再看见它了。”
  也有让人心碎的:“亲爱的罗恩,我越想我的所作所为就越悲伤。我很抱歉,但我不认为我们应该保持任何关系了,至少是夫妻关系。我爱你,但当我们结婚后,感情就变味了。”
  当然也有让人费解的,一张记录着TA每月的开支:租金600美元、手机费50美元、电气费45美元、食品500美元、酒600美元、可卡因药丸“快克”600美元、律师费250美元、儲蓄100美元。
  戴维最喜欢这张,因为数字背后,是一个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可是他不明白TA,为什么每月要在酒精和精神药物上花费1200美元,而只存100美元,TA为何如此重眼前而轻未来!
  戴维将捡到的纸条,由跟弟弟分享,到跟朋友分享,朋友要不被他逗得乐不可支,要不跟他一样的忧伤心碎,戴维想,既然纸条背后包含的故事能吸引朋友,当然也可能感动别人。他冒出个想法:将所有纸条集中到一块,编成杂志。
  废纸条带来滚滚财源
  戴维为这想法激动不已,但他很快意识到,纸条虽然数量不少,但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思索的并不多,根本不够做成一期杂志。他的一个朋友知道他的麻烦后,主动帮他寻找,随后更多的朋友加入,这使得戴维手上的纸条突飞猛进。戴维想,大家都生活在芝加哥,捡来捡去纸条毕竟有限,要想得到更多,必须发动其他城市的人捡。
  戴维跑到伊利诺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报纸上刊载广告,邀请当地人们把发现的废纸条寄给他。广告刊登数天后,他的信箱里除了几个朋友寄来几张无关紧要的明信片和账单之外,没有任何惊喜。戴维有些失望,但一个多月后,从斯普林菲尔德寄给他的纸条便接连不断,甚至有从阿拉斯加和遥远的孟加拉国等地的纸条。戴维恍然大悟,挑选和邮寄都是需要时间的。看来,好事的发生总是需要时间的!
  2011年6月,戴维和朋友詹森在数以万计的纸条中,精挑细选,经过剪切,粘贴,排版,一本废纸条杂志《发现》诞生了!之所以取名《发现》,是因为从寻找废纸条,到解读其背后的故事,都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发现之旅。
  戴维首先复印了10本,试着投入市场,奇迹发生了!杂志几分钟内一抢而空,随后是100本,500本,到1000本。买杂志的除了普通读者外,更有那些给他寄过废纸条的人,和废纸条的真正主人们。
  戴维掘取了他参加工作以来的最大一桶金,然而他真正兴奋的在于,自己发明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杂志,这本杂志里有真实的物件,物件上有独特的情感,这些情感又因为承载着独特的故事,而具有动人心弦的魅力。
  他如法炮制,到更多的地方刊登征集废纸条的广告,更多的纸条从全球奔涌而来,他接连推出三期《发现》,期期热卖。2012年,家住内华达的一位粉丝写信说,在寻找废纸条中,他学会了用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世界。收集那些被人随意丢弃的废物里,等于找到一条直通别人内心深处的捷径。他还说废纸条的魅力在于它的残缺不全,需要通过无尽想象将整个故事补充完整。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戴维深有同感,他知道下一步怎样走了,他认为《发现》之所以短期内能受追捧,其令人着迷的地方,就在于它广泛的参与性。人人都可以去捡,人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逻辑去解读。纸条是捡来的,但经过解读后,就变成直抒胸臆的东西了。他决心将这种参与性扩大化。
  2015年,戴维开通发现网站。他作为网站负责人,致信网友,号召他们收集更多“短时效物品”。戴维还教给人们一些容易发现纸条的地方,比如人行道、灌木丛、公共交通工具上、学校操场、垃圾桶等,他说:“这意味着你要保持一双时刻关注的眼睛!发现属于每一个人!发现是件充满创意并可以让我们为之疯狂的小事情!”
  戴维还教给粉丝们一些“发现”小窍门:每当看到一张躺在地上的纸条,都要以高度的热情捡起来,可如果纸条上的内容,在3秒钟内不能让人兴奋,就将它放回原处。
  到2016年时,戴维因为废纸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仅辞去工作,全心投入到废纸条的收集和网站的经营上,还将废纸条结集出书,并打算拍电影。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底,戴维惹上了一宗官司,原因是《发现》杂志上登出的一张废纸条,制造了祸端。
  人生刺客的红黑大转变
  2016年6月,戴维在芝加哥大街上捡到张小纸条:这世界是怎么了,杰西卡你要坚强!
  戴维很喜欢这张纸条,它在传达愤懑的同时,也表达了勇敢和执着。寥寥数语,可见主人公生活十分波折和艰辛。戴维知道,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不满和执着几乎潜藏每个人心中,它一定能引起共鸣。
  戴维将纸条登在杂志上,同时也将纸条拍成照片,放在了网站首页,鼓励人们写出对纸条的各种解读。很快,这张纸条引起广泛讨论,有人说它是别人写给杰西卡,鼓励她坚强的,也有人说是杰西卡写给自己的。
  网友们对杰西卡是个怎样的人,发生了怎样的事,也有各种猜测。有人说她是个少女,可能受了同学的欺负;也有人猜她是个已婚女人,可能家庭出了变故;更有人说杰西卡是个老太太,因为怀旧,觉得今非昔比,才会发出“这世界是怎么了”的感叹。
  戴维很欣慰,得意于广泛讨论带来的杂志销售量的上升,和网站点击量的增高。
  可是,2016年11月,戴维收到一张特殊的纸条——法院传票。杰西卡父母将他告上了法庭。起诉状称杰西卡是个高中女生,她羞涩内向,爱上同班的一个男生,结果不小心怀孕,就在这时她发现男友不专情,同时跟其他女生谈恋爱,杰西卡气愤地和他分手,随后堕胎。但此事留给她巨大的阴影,于是她写了张自我鼓励的纸条放在文具盒里。但有天她不小心丢失,被戴维捡到。
  戴维刊登了她的纸条后,杰西卡学校的那些喜欢阅读《发现》的同学们,很快从字迹上判断,纸条上的杰西卡,就是他们的同学杰西卡。于是,他们对杰西卡的隐私产生了巨大的兴趣。接着杰西卡怀孕堕胎,被男友抛弃等遭遇弄得人尽皆知。杰西卡承受不了接连不断的打击,终于在一天晚上趁着父母不注意坠楼。杰西卡的父母称,戴维以及他的杂志对杰西卡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戴维十分震惊,因为在出版第一期《发现》杂志时,他就隐私等相关法律问题咨询了律师。律师认为,所谓隐私是当事人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私事,而废纸条属于当事人主动抛弃的,该行为意味着当事人放弃了对隐私的保护,所以刊登一些有真实姓名的废纸条,一般情况不会涉嫌侵犯隐私。
  眼前,一个花季女孩,一个遭遇后一度想重新奋起的女孩,因为无法承受外界的刺探和评论,选择了绝路。戴维不能摆脱良心的谴责,他认为自己的确是元凶。
  戴维向杰西卡父母道歉,也到法庭应诉。然而由于《發现》主要在芝加哥发行,戴维成功后也被媒体广为报道,他成为当地名人,所以官司倍受关注。由此人们由抱着搞笑的心态欣赏杂志,到严肃地审视批评它,它的幽默和启迪意义一旦被人忽略,负面效应随即被扩大。许多人认为戴维就是个窥私狂,他还利用别人的窥探欲捞取个人利益。
  于是,曾给戴维戴上光环的舆论,劈头盖脸地给他泼粪。杂志发行不下去了,打算投资给他拍电影的制片方也撤资了,戴维陷入绝境。
  尽管2017年初,法庭判决戴维对杰西卡的死并没法律责任,因为从他传播的实际内容看,没有一处提到了杰西卡的隐私。法官认为,杰西卡之死,是公共舆论和自身脆弱共同导致的。如果戴维是凶手,那么所有参与此事窥探和讨论的人都是凶手。但这仍然没能阻止戴维命运的跌落,到当年底,发现网站停止运营。
  直到2018年,戴维偶然上社交网站Facebook,发现这里集聚着许多他过去的粉丝,而在图片分享网站flicker,一些粉丝还在上传废纸条照片,很多人留言说:“《发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此时杰西卡去世已两年多,时间弥合了极端事件带给人们的影响,舆论回到正常的轨道。戴维觉得有必要扬长避短,重新启动发现工程。他在Facebook和flicker网站上发布消息,鼓励粉丝们重新收集废纸条,但强调尽量收集那些没有名字的。此外,戴维还告诫大家,不能仅仅出于满足窥探欲而去刺探废纸条背后的情感和故事,他说:“要么我们一笑了之,要么我们去发现痛苦,消灭它。”
  戴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事后他反省,如果杰西卡的纸条被刊登后,人们不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挖掘和曝光她的痛苦,而是默默去关心她,那么事情可能会朝另外的方向发展。
  2019年6月,一位纽约粉丝捡到一张纸条:“妈妈,我想您,比任何时候都想,您要能在这就好了。我爱你!丹!”纸条皱皱巴巴的,隐约还有泪痕,戴维和他的同伴们分析推测这可能是封遗书,它的主人也许正在生死间徘徊。
  经过艰苦努力,纽约的支持者们锁定了丹。一切如大家所料,来自于北欧,全名叫做丹·克拉克的年轻人是名留学生,因为连续几门挂科,打工时又被欺负,灰心丧气,不过他不是简单地想自杀,而是想先杀他人,泄愤后再自我了结。幸亏发现及时,在戴维等人帮助下,丹接受了心理治疗,摆脱罪恶的想法。
  此事为《发现》赢回声誉,戴维的事业重新风生水起。如今,《发现》杂志累计发行30多期,共刊载了7000张废纸条。发现网站也跻身全球知名网站。戴维的电影已投拍,不过不是发现别人,而是表现《发现》的曲折成长经历。
  编辑/杨晓琴
其他文献
2019年3月,豆瓣鹅组评选出“最喜欢女明星TOP20”榜单,出人意料的是,贾玲竟然力压众人登顶榜首,连巩俐、孙燕姿和大表姐刘雯都统统排在了她后面。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没有和贾玲配过戏的艺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红。”虽然这只是一句调侃,但足以看出贾玲有多受追捧。  紧接着,网上传出一张贾玲的近照,瞬间赢得数百万点赞:只见照片中的贾玲闪着一双魅惑的大眼睛风情万种,胖嘟嘟的双下巴没有了,代之以尖尖的
期刊
2014年,重庆育才中学的物理老师樊永亮和大学校友余锐开始了自己走遍全国的流浪歌手计划。这份计划缘于两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周游全国的向往。他们约定:每年暑假,各自带上乐器,来一场为期两个月的音乐旅行,大街小巷,高铁巴士,走到哪儿唱到哪儿。  在流浪的过程中,樊永亮遇见了让他心动的广州女孩高丽君,不擅言辞的他发挥自己的特长,深情唱起《莫名我就喜欢你》对她表白;而面对岳父岳母,他就用流金岁月的老歌来“
期刊
蔡毅,39岁,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疼痛科主任,主攻微创治疗颈椎腰肩痛。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他在全院外科医生中第一个报名,成为一名抗“疫”医生。  “疼痛科小蔡”是蔡毅的网名,疫情发生后,他整理自己的经历和情绪,写成微博长文《林军走了》和《女人长城》,被网络疯传。  接受记者采访的这一天,蔡毅刚刚从抗“疫”一线换岗下来,但他却很有点不爽,他说:“是战士,就想扛枪。”如果我们怕了,武汉怎么办?  2003
期刊
日前,在“2019中国新经济领航人物”评选中,80后候选人黄文蒋的事迹格外醒目:身为江西农民的他,曾因创业失败负债百万。但不起眼的小丝瓜却让他东山再起,白手创造出亿万财富,并获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黄文蒋带领乡亲们用丝瓜络打造的“神器”不仅远销日、美、俄等20多国,成为了无印良品的供货商,甚至还卖到了世界上最豪华的迪拜七星级酒店。原本只被用来刷锅洗碗的丝瓜络,怎样被他变成了热销全球的宝贝?
期刊
生活在印尼索洛岛的渔民是当今世界上唯一通过肉捕方式捕杀鲸鱼的人。不久前,澳大利亚电视台为了让其王牌栏目“猎奇”更加火爆,派遣首席摄影师安德鲁和助理摄影师麦克去索洛岛实地拍摄渔民捕杀抹香鲸的场面。这次猎捕充满了血腥、暴力、凶残,但也有温情、友善和感动,该片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小鲸鱼被抓,  大鲸鱼救援  2018年6月10日,天才放亮,澳大利亚电视台摄影师安德鲁和麦克就随着索洛岛的渔民以及他
期刊
十年来,德国法兰克福市动物园里,来自古巴和欧洲的两大火烈鸟家族群居在一起,但这两大鸟族径渭分明,有着互不通婚的传统。   不曾想,一只人工繁育长大的雌性火烈鸟,不知“种族规矩”,竟然爱上了一只异族的雄鸟。尽管有饲养员的“特殊照顾”,可它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爱情吗?这只雌性火烈鸟的寻爱之路又将经历怎样的曲折坎坷呢?   人工孵化   2016年3月,德国法兰克福市动物园里迎来了一批新成员:30只来自
期刊
新闻背景:  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占比3.8%。其中有6人不幸死亡。  疫情发生以来,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有2万名以上,75%是护士,且90%以上为女性。  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危险的群体,疫情爆发后,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依然毫不犹豫的冲在了最前线,她们每天需要给患者打针输液,吸痰,气道护理,生活护理等,这些高危操作无一不增加着自身被感染的风险。  她们脱下这一身
期刊
邓亚军身上的标签很多,女法医、女博士、中国第一代DNA鉴定师,中国科学院首席DNA鉴定专家,建立中国最早的第三方亲子鉴定机构,创建国内首个公益性的寻亲DNA数据库!她干练、智慧,从事DNA鉴定20年,专注于亲子鉴定愈15年,被媒体称作“亲子鉴定第一人”!她说:“亲子鉴定不只是一把锋利的刀,人性是人的事,亲子鉴定只不过是让你更加客观、更加平等地去看待人的感情。”  科班出身,  从法医到DNA鉴定“
期刊
2019年11月,澳大利亚当地一场耗时长久的遗产案终于尘埃落定。2017年去世的95岁老太太贝蒂·哈里斯,将她价值1250万美元的房产,作为遗产留给了她的邻居安妮,以感谢对方长期以来对自己的照顾。此遗嘱在贝蒂家族中引起轩然大波,她的侄女卡拉丽将安妮一家告上了新南威尔士高级法庭,打起了遗产争夺官司。  然而,三年时间过去,法庭却认为贝蒂的遗嘱有效,安妮一家人有权拥有这座房产。安妮也难以相信,她助人善
期刊
爱德华·马奈,写实派和印象派之父。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这样的才华,加上本身具有的热情与幽默,令马奈这个富家公子身边总围绕着莺莺燕燕。而在这群女子中,最让他倾情的,要属一位出身名门,集颜值、才华和专情度于一身,同时也是史上第一个成功杀入男性艺术圈的、才华横溢的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  马奈与莫里索,门当户对,情意相通,而且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