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绍:上海金融新步调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243775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鼎新待举,2.4万亿元金融国资从管理体制到整合前景,亦面临全新格局
  
  《财经》记者 胡润峰 沈乎
  
  自今年3月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方案获国务院通过后,上海金融业的重组与改革逐渐被提上日程。
  
  8月1日,《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将正式实施。近期,《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获上海市委、市政府原则通过——前者是中国首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后者则直接关系上海2.4万亿元金融国资的改革方向与发展前景。
  
  7月初,在人民广场北侧的上海市政府一间装饰精致的会议室里,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接受了《财经》记者专访。
  
  在屠光绍看来,从国务院文件到地方立法,再到市属金融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制订,环环相接,正是上海金融新棋局寻求的步调。
  
  现年50岁的屠光绍,早年在北京市委、中国人民银行工作;1995年进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历任交易部主任、秘书长等職,并于1997年至2000年出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2007年12月,由证监会副主席调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
  
  上海金融“有所不足”
  
  “我对上海金融国资国企的评价,第一句话是‘发展很快,有所不足’。”屠光绍直言不讳。
  
  如果不算中央级金融企业,在地方性金融国资中,上海的实力当列全国首位。截至2008年,上海金融国资总资产达2.4万亿余元,有20多家金融企业,牌照齐全;一些企业历史较久。
  
  在屠光绍看来,虽然有部分企业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但总体来看,上海的金融企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相对有所下降。
  
  近年来,其他地区的金融机构,如招行、平安、深发展等,发展态势已领先于上海企业。与之相比,上海的不少老牌金融机构却呈现疲态,如曾与光大、中信齐名的爱建股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裹足不前,陷于泥沼;曾风光一时的券商,如申银万国,自2003年以来,亦一蹶不振。
  
  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上海金融国资的管理运营体制与市场化要求相比尚有欠缺。
  
  上海国有金融机构体制改革较为滞后,治理结构远未完善。上海的强势政府传统鲜明,往往直接插手企业的人事任命甚至业务经营。公司高管任命往往是“小圈子”自我循环,金融机构职位作为对“到点”干部的抚慰屡见不鲜。对部分金融高管而言,在行政系统中生存的能力,比业务拓展和创新能力重要得多。
  
  此外,上海金融国资还存在股权过于分散的问题。20多家市属金融企业,控股权分散在16家国有企业集团。金融国资股权需要统筹管理。
  
  长期以来,上海市曾不遗余力地吸引工、农、中、建“四大行”等重量级金融机构到上海落户。据曾任上海市副市长、上海浦发银行首任董事长的庄晓天回忆,现在的浦东发展银行大楼,是外滩历史悠久的一栋老建筑,自1955年以来用做上海市政府大楼。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政府放出消息,如果“四大行”迁沪,愿以此楼相让,但终未招来“凤凰”。时至今日,依然有人认为,监管部门及“四大行”皆在京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犹如画饼。
  
  但屠光绍并不认为上海缺乏大的金融机构总部是一大“软肋”,亦无意通过行政捏合来造就“拼装航母”。“我们当然希望‘四大行’以及其他大型金融机构总部落户上海,但要考虑现实,当前来看,与其寄望‘四大行’总部搬到上海,不如努力促成其市场业务部门设在上海。”屠光绍说。
  
  目前,“四大行”的业务部门,如清算、研发、票据等部门,以及旗下基金公司、租赁公司等,很多都设在上海。
  
  屠光绍对于上海金融的第二个评价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意即上海的金融国资、国企亟待通过改革提高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发展。
  
  2008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为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总纲。屠光绍称,按照这一意见的总体要求,同时根据金融行业的特点,上海加快了金融国资国企的改革。
  
  首先是加快战略性重组。屠光绍表示,欢迎外资、外地企业和民企加入上海金融国资整合;同时,上海金融国资亦加强内部整合,如近期的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主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既弥补了太保在企业年金业务上欠缺牌照的不足,也有助于解决长江养老保险两年经营保护期过后的发展问题。
  
  其次,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是改革的重点。上海在金融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市管金融企业董事会试点等,都已迈开步伐。
  
  再次,在金融国资股权的统筹管理上,上海亦有意结合金融服务办公室(下称金融办)的职能转换,推出新举措。
  
  金融办扩权
  
  为了配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及国资管理协调机制的变化,上海金融办面临职能调整。
  
  屠光绍透露,上海正酝酿将金融国资的统筹管理之责,由上海国资委委托给金融办。
  
  上海金融办建立的初衷,是为金融机构服务,进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内地金融机构来沪“定居”。上海金融办与上海市金融工委合署办公,金融工委属党委系列,主管上海本地金融机构干部的人事任免,并负责中央在沪金融机构的党群关系。金融办主任与金融工委书记互兼对方副职。
  
  目前,金融国资的管理归属并不明晰。在中央层面,金融国资一般是财政部管资产,“一行三会”、中央组织部等亦各司其职;非金融国资是国资委管资产。
  
  上海这两块国资都在上海国资委,不过,金融资产的管理暂由国资委授权上海金融办来管理。
  
  一位上海金融机构的高管称,现在金融办是个服务办公室,公司报上去的关于产权方面的事情它不能最终同意,仍须转到国资委“敲图章”。金融国资有其特殊性,需要专业化管理,而如果金融办肩负起国资管理之责,有助于提高效率。
  
  屠光绍称,过去上海的金融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和“党管干部”是“两张皮”。目前,上海的思路是通过金融办的专业化管理,结合市管金融企业董事会试点工作,来改变过去人事、业务、资产管理脱节的现象。
  
  不过,国资委与金融办之间委托管理,权、责、利是什么关系;金融办与出资人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都需要探讨。国资委让渡的管理权,让渡到什么地步;出资人企业是否让渡投票权,仅保留分红权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明确。
  
  即便程序规范,扩权后的金融办相当于变身一家地方性的金融国资委,仍然是集行政监管与投资人身份于一体,难以摆脱双重身份带来的角色冲突。有学者认为,不如学习中央汇金公司,通过设立金融国资控股公司的方式,落实出资人责任,金融办可以通过委派董事的形式参与公司治理,实现对国有资本的市场化管理。
  
  屠光绍称,如果不能体现市场需要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要求,不能促进金融国资国企的加快发展,委托管理就失去了意义。目前的思路是,金融办通过完善健全董事会,在董事会层面体现国有股东的意图,而非插手企业经营运作事务。
  
  在屠光绍的设想中,金融办下一步还有可能肩负部分监管职责。扩权之后的金融办,其“金融服务办公室”之名,也有可能更改。
  
  金融监管分属“一行三会”之责,但目前已经出现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地方性金融机构,这部分公司的监管不由“一行三会”负责,将由金融办肩负。
  
  “党管干部”有限突破
  
  上海市金融企业的人事管理,一直沿袭“党管干部”的传统。根据企业规模或级别,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市管干部,如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太保等,高管都是市委直接任命;一种是正职由市委任命,副职由金融工委任命,比如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和海通证券等;还有一种是委管干部,高管都是金融工委任命。
  
  屠光绍介绍说,这套做法所遵循的组织原则,即副局级以上干部,需经市委常委会讨论,市委组织部任命;正处级干部,则由上海市金融工委任命。
  
  “党管干部”与“市场干部”两种体制之间向来存在矛盾。“市场干部”待遇高,“党管干部”则不必通过公开竞聘程序。“党管干部”常不满于薪酬水平受限,上海市则屡屡苦叹以目前的薪酬水平,难以吸引国内外金融领域的高端人才。
  
  一位上海市政府智囊人士表示,此前无论是董事会还是经营层,政府都有委派,还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几年前,上海市曾有设想和尝试,不满足于收入水平的“党管干部”,可以“把干部帽子脱下来,出去走一圈,回来根据竞争规则竞聘上岗”,获得市场化待遇,但最终无法推开。原因是,“遴选过程中能力并非惟一标准,其他的标准,如信任度、复杂的人脉和非经营性因素,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对原来政府官员的信任度还是比较高”。
  
  2007年上任的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曾经多次倡导“引入外来人才”,上海市金融工委亦积极响应,遂有2007年申银万国全球招聘副总经理之举。2008年,富国基金更将“一正三副”——总经理,分管市场、投研与营运的副总经理等最重要的职位拿出来竞聘。
  
  作为上海市最重要的金融企业之一,浦发银行2008年11月续聘的三位副行长商洪波、刘信义、姜明生,拿到的便是董事会的“聘任书”,而非上海市委组织部下发的“任命书”。这意味着,他们从此脱离行政序列,不再享受上海市副局级干部待遇。
  
  上述智囊人士称,市场招聘几个人并不足以改变整个机制,从根源上说,政府官员进入企业的路必须断掉。这必将触动相当一部分官员的切身利益。
  
  但这很可能会逐步成为现实。屠光绍称,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思路,以后上海国有金融机构的副职以下人事任免,将全面市场化。而且,他希望“正职任免市场化的进程加快”。
  
  在薪酬上,上海的思路是分类管理,新任高管“市场化来,市场化去”,即任免机制和薪酬待遇都实现市场化;原来的“党管干部”则面临选择,既可放弃本来身份,参与同一职位的市场化竞聘,从而获得市场化待遇;亦可保留身份,但保持原体制待遇,也可调换岗位,另作安排。
  
  金控思路调整
  
  在金融国资股权相对分散的局面下,上海市曾以行政划拨的手段,集中了全市金融国资30%的股权,造就了上海国际集团。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中,上海国际集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引人瞩目且无法回避的话题。
  
  上海国际集团目前控股浦发银行、上海证券、上海国际信托公司等,并参股大批金融企业,牌照门类齐全,一直将自身定位成金融控股集团。然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相关提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海金融工委副书记吴建融表示,上海国际集团是地方国资投资金融的专业化投资公司,并非金融控股公司。
  
  屠光绍表示,目前对上海国际集团,在提法上退了一步,不提金控,而是确立其战略投资型企业的定位,从过去的简单持股到战略投资;同时,在具体目标上进了一步,明确了其定位和职能:聚集金融资源;服务于上海经济发展;改善金融企业管理;自身练好内功。
  
  不过,上海国际集团并未放弃金控目标。上海国际集团仍承担综合经营试点之责;亦可视其发展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在屠光绍看来,上海在打造金控集团上的思路调整,既是立足于现实——上海国际集团此前对旗下一些金融机构仅仅是简单持股,其自身的体制、人力资源、内部管理还远未达到金控的要求;也是考虑到监管环境——目前既无金融控股牌照,亦无相关法规。
  
  在当前分业监管的格局下,监管机构如何去及时把握在不同部类金融机构中流动的风险,仍然未有成例可循。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诉求,仍持谨慎态度。
  
  此前,上海国际集团副总经理杨德红曾对《财经》记者表示,“金控集团是我们的长期目标,但需要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支撑。将来政策条件允许了,金控的路径还是存在的。”
  
  杨德红认为,目前,分别受“三会”监管的持牌金融机构进行混业发展比较受支持;上海国际集团虽然控股了众多金融机构,但自身并非持牌金融机构,因此,金控集团的目标现阶段并不受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对于上海国际集团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整合其旗下的券商,使其符合“一参一控”的监管要求。
  
  上海国际集团直接和间接拥有三家券商的股权: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及上海证券。
  
  2008年9月和2009年1月,汇金持有的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股权分别到期,汇金与上海国际集团商议股权互换的消息传出,随即传出国家开发银行介入的传闻。由于申银万国股权结构复杂,此事不仅涉及上海国际集团,也涉及上海市对券商行业的谋篇布局。杨德红称,申银万国与国泰君安的股权处置尚未有最后方案达成,但“2009年要有方案,2010年要解决”。
  
  目前,汇金与上海方面初步意向是汇金保留申银万国,上海增持国泰君安。但因事涉汇金、财政部、证监会,仍须各部门协调及国务院特批。
  
  金融开放路径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曾表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案的获批,宣示了中国政府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态度,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关起大门、封闭金融市场。
  
  对此,屠光绍称,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在对外开放上有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行业开放,外资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的进入。上海目前是外资法人银行聚集地,外资、合资保险公司亦较为集中。证券领域的开放慢一些,在沪合资投行相对较少,这和投行的行业特点有关,其可能不适合合资。
  
  国务院相关意见还提及,“根据国家金融对外开放的总体程度,支持设在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公司率先扩大开放范围。”
  
  屠光绍称,在金融牌照、外资持股比例等方面,如能出现政策突破,估计也不会一步到位,而是视具体的合资公司业务发展,逐步扩大开放范围。
  
  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层次,是在证券市场上对投资者的有限开放,目前主要通过QFII实现。
  
  第三个层次,是境外公司发行人民币债券及境外公司来沪上市。目前,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先后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屠光绍认为,境外公司来沪上市,会对完善市场结构、拓宽投资渠道以及公司治理、法治环境等起到推动作用;目前,除了需做一些技术调整,总体没有大的障碍。“乐观预计,今年年底前有进展,明年能够实现。”
  
  “上海最终走向国际金融中心,还是取决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屠光绍称,“我们非常重视人民币贸易结算,虽然是第一步,但后面还有第二步、第三步。”
  
  屠光绍认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推出以后,必然会带来境外对人民币的清算和投融资的需求,因此,也会对上海和香港金融中心带来新的机遇,关键是要做好上海在岸(在人民币完全开放前要做好必要隔离)和香港离岸金融之间的平衡、协调。■
  
  本刊記者李箐对此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时隔15年后,钢材期货再次上市,钢铁企业冷眼以待    《财经》记者 张伯玲    在阔别市场15年、历经三年多酝酿之后,钢材期货终于再次挂牌上市。    3月27日,螺纹钢和线材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正式交易,首钢集团生产的“首钢”牌、江苏沙钢集团的“沙钢牌”、马鞍山钢铁公司生产的“马钢”牌等九家的产品入选为首批指定的交割品牌。    当天,两种钢材期货合约均交易活跃,价格收盘均
期刊
时代无情,亦时间无情,听古典音乐现今有点类似上教堂;即使到了弥撒时间,低头默念的也未必是上帝      西班牙画家达利生前一向出语惊人,表达与修辞别具一格。有人说他放语言烟花,是时代表演癖的一部分,不可当真,但还是有人从中嗅出了一些魔鬼先知先觉的味道(魔鬼在急剧变化的时刻,尤其了解这个世界)。达利对古典音乐的酷语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他怕古典音乐,像怕得天花一样——听音乐与得天花,在这里画上了等号。
期刊
普罗迪说,尽管欧盟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经济结构更为平衡,但其独特的政治和经济生态,很可能使其在很多方面都“慢一拍”,包括经济复苏    《财经》记者 张翃    普罗迪在做什么?    “祖父。”他的兒子回答记者。    这个身份比“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这样的头衔,更符合这位鹤发童颜、笑容无邪、说话时有些手舞足蹈的八旬老翁的感觉。难怪他当总理时被政敌谑称为“the Mortadell
期刊
原本分别操作的两大对话现在双轨并行,奥巴马上台后中美高级别对话大幕将启    《财经》记者 钱亦楠 实习记者 王宇    今年4月初,中美领导人在伦敦20国集团峰会间隙敲定一年一度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机制,首轮对话定于7月27日至28日在华盛顿举行。    这是1月20日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中美高层首次就事关两国长远战略利益的重大安全和经济问题进行全面对话。    在一定程度上,奥巴
期刊
合理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开始的时候步子不必迈得太大。可以在全球变暖的迹象更明显时,再采取更积极的举措    6月末,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如果参议院能批准与之类似的法案,这将成为美国控制碳排放领域最为重要的立法。    这一法案的核心条款,是在2012年启动的名为“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这一机制,将对企业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设置额度。    这一法
期刊
从国有银行到股份制银行,从储备项目到地方投资拉动和房地产拉动,谁能阻挡银行信贷的增长势头?    《财经》记者 温秀 张曼 方会磊    6月中旬,中国建设银行因为看到“兄弟行”新增贷款冲高的雷霆之势,紧急关闭了本行的信贷审批系统几日,以防止分支机构“竞相冲高”。    然而,这种急刹车并不能改变银行信贷滚滚而来的洪流。就在当月,中国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再创下1.53万亿元巨量,使得上半年总计新增
期刊
“摩托车下乡”或可救企业一时之急,但行业大势已去几成定局。中国的摩托车厂商能否成功转型,关系到超过150万从业者的未来    《财经》记者 邓海    面带疲态,肩负压力,2009年2月12日,重庆最大的三家民营摩托车生产企业的掌门人,为了在内忧外患中争取行业生存空间,坐到了一起。他们要讨论的,是如何在已经开始的“摩托车下乡”招标后避免恶性竞争。    一个月前,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搞活流通扩
期刊
把扩大内需的重头放在住房和汽车消费上,是否考虑过它们与一般的消费大不相同?    在上个月的专栏中,我请教过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何以说进入股市的银行新增贷款不多呢?在7月6日出版的《财经》杂志上,我读到了宋先生写的“贷款是否进了股市”一文。    宋国青认为,货币方面的统计数据,并不支持大量新增贷款进入股市的猜测。    “在央行公布的《存款性公司概览》报表中有一项是‘其他存款’,就是股市的客户保
期刊
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了市场的繁荣,但代价是什么?    《财经》记者 乔晓会 王晓璐    “最近你看过那些照片没有,一位英国摄影师拍摄的肥皂泡破灭的过程?”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说,“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就像捅破股市泡沫的那根手指。”    对于不断走高的A股市场,监管当局已有所警觉。    7月8日,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新规,禁止银行理财资金以任何形式投资于二级市场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
期刊
2009年年初,一轮股市大反弹展开,最终能否如愿,天晓得    股市永远疯疯癫癫,喜怒无常;市场中人向来过度交易,赌性十足。    对此,价值投资的奠基人格雷厄姆有“市场先生”的比喻,并由其门徒巴菲特发扬光大。股票投资出色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通论》中则描述为“动物精神”(或译“血气”)。以我的陋见,以往提及“动物精神”的人并不很多,主要是由极富批判力的当代投资大师、美国GMO公司的杰瑞米·格兰桑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