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代,上网已经成为多数学生的主要课余活动之一,而网络信息中负面、消极的部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笔者通过对广西区内三十多所中职校德育网络现状的调查,结合中职校园德育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德育网络建设的利与弊,对构建具备较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中职校园德育网络可行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 德育 网络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冲击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民人数也呈几何级数递增。在这递增的人群中,各中小学生成为了强有力的生力军。在课堂上、在宿舍区、在校道间,我们最经常看到的不再是学生青春飞扬、奔跑运动的身影,更多地是一个个手捧手机、手提、ipad沉迷于网络的孩子。这种现象在中职学校尤为明显,根据调查显示,笔者所在校学生目前的手机拥有率为93%,手提电脑拥有率18%,平板电脑拥有率12%;其中88%的学生经常使用手机、手提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上网;不具备随身上网条件的学生有64%会在日常和周末到网吧上网;有六成以上的学生把上网当作课余主要活动,而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包括聊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和查找资料。
笔者通过对广西区内近三十所中职校官网德育版块的调查发现,尽管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注意到了网络对学生教育存在的影响性,但实际上真正能够理解并切实运用网络的导向性开展德育工作的却并不多。在受查的三十多所中职学校官网中,设立有专门的德育版块的学校占97%,德育版块由校团委负责的占85%,版块内容中多以团委活动动态的报道为主的占86%,只有13%的校园德育版块设有类似优秀毕业生、心理健康等题材的项目,而互动类的设置却是没有一个学校有。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中职校对网络德育环境的构建重视度不够,仅仅停留在团委建设的任务或者单一的内容上,完全忽略了网络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这样的德育版块,学生欢迎度不高,作用过于局限,无法达到通过网络开展德育教学的要求和作用。诚然,会造成这种情况,除了学校软硬件的客观条件制约外,还有教师对网络功能的正确理解的主观因素存在。
在很多教师来看,正如网络本身就是利与弊并存的“双刃剑”一样,校园德育网络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利弊。
一、校园德育网络的“利”
校园德育网络的“利”,可以从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能动性、隐匿性等特性来分析。
1、开放性。网络是开放的网络,一旦进入互联网,我们可以和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成为朋友,可以进入知名的大学电子博物馆查找各种资料,可以最快速地获得世界各地发生的种种事件的信息,在网络中,没有边界的差异也没有距离的束缚。利用网络构建的德育环境是一种开放式的德育,它改变了德育工作的时空,使人们可以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它以计算机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连通学校、家庭、社会各个角落。
2、交互性。网络通过即时聊天工具、论坛版块等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随时的进行沟通与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中职德育课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后对教学效果的追踪与加固。一个中职德育课教师,往往要教授好几个班级几百名学生,课后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动态进行了解,这也使得德育课的实效性存在局限。然而通过网络的交互功能,教师在课后同样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及时的解答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例如学生可以德育版块在“网上论坛”、“在线指导”或聊天室中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或是德育网站管理者或德育教师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学生访问该专题时.由机器提问或回答,实现人机对话;而更多地,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学生实习企业人员都能通过E-mail、电子公告板、留言板等来相互传递信息,实现德育效果的全方面反馈。
3、趣味性。德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网络课程,对日常德育课程中不能顾及到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行补充教学,或者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德育案例和专题信息,赋予德育教育趣味性,打破德育教育枯燥乏味、老生常谈的惯性。网络德育不仅仅只在文字,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等多媒体技术,使学生通过网络环境接受德育教育变得轻松起来。例如,可以在德育网上为学生介绍健康积极向上的电影、讲述感人的故事、开展丰富的竞赛活动、播报校园中大家都关注的事件,将德育网构建成学生日常网上“冲浪”喜欢逛的地方。这样既补充了德育的内容,使德育教育更全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的污染。
4、能动性。一方面,构建校园德育网络,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绝对自由的。他们不用再坐在课堂中,接受教师制定和强迫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接受德育教育的主动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更有利于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德育网络的建设中来,将德育网络打造成学生自己的学习园地。如在德育网络上设置校园文明风尚版块,由学生作为小记者对校园内不文明现象进行揭露,鼓励学生弘扬校内的真善美,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道德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
5、隐匿性。虚拟网络社会可为用户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网络用户的身份、行为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隐匿,保有一定的隐私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说出自己真正的思想观点,可以不用担心因为观点的不正确受到老师的当场责难和同学们的白眼。对于一些诸如早恋、网瘾等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德育提供的辅助教学课堂进行自我学习和修正,与教师进行网络咨询时也不会感觉难堪。
二、校园德育网络的“弊”
虽然校园德育网络具备如此多的“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
1、交互性受到客观条件的局限。中职学生多数来自于县镇,3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贫困地区,而这些学生的家长,很多都在家中务农或外地打工,平时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的机会并不多,要真正实现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位的交互交流可行性不高。
2、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信息大爆炸的同时也对德育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生的性格往往比较独立特行,由于对未来并没有太多的期望和目标,中职生很少会主动去查找、关注对自己有用的各种信息,他们更多的喜欢能让自己放松的电影、游戏、音乐等等,这也是中职生缺乏自主学习性的表现。因此,如果德育网络的内容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和趣味性,就容易被学生忽视,也就无法展现出它的教育功能。而德育信息的更新,需要网站管理人员、德育教师付出很多的时间去搜索、整理,这对德育教师也是一种挑战。
3、网络的隐匿性存在不利于德育开展的因素。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用户身份、行为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隐匿和篡改,而且大多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青少年往往希望通过一些“犯规”行为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网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平台。校园德育网络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故意“找茬”或无意识“找茬”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过多,网站的效果必然会大折扣;如果管理员对这种现象管理过速,也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网站备受冷落,不得不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在学校实施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育前景非常乐观,整体来看“利”毕竟大于“弊”,但提高网络德育实效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开拓。
【关键词】中职 德育 网络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冲击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民人数也呈几何级数递增。在这递增的人群中,各中小学生成为了强有力的生力军。在课堂上、在宿舍区、在校道间,我们最经常看到的不再是学生青春飞扬、奔跑运动的身影,更多地是一个个手捧手机、手提、ipad沉迷于网络的孩子。这种现象在中职学校尤为明显,根据调查显示,笔者所在校学生目前的手机拥有率为93%,手提电脑拥有率18%,平板电脑拥有率12%;其中88%的学生经常使用手机、手提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上网;不具备随身上网条件的学生有64%会在日常和周末到网吧上网;有六成以上的学生把上网当作课余主要活动,而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包括聊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和查找资料。
笔者通过对广西区内近三十所中职校官网德育版块的调查发现,尽管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注意到了网络对学生教育存在的影响性,但实际上真正能够理解并切实运用网络的导向性开展德育工作的却并不多。在受查的三十多所中职学校官网中,设立有专门的德育版块的学校占97%,德育版块由校团委负责的占85%,版块内容中多以团委活动动态的报道为主的占86%,只有13%的校园德育版块设有类似优秀毕业生、心理健康等题材的项目,而互动类的设置却是没有一个学校有。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中职校对网络德育环境的构建重视度不够,仅仅停留在团委建设的任务或者单一的内容上,完全忽略了网络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这样的德育版块,学生欢迎度不高,作用过于局限,无法达到通过网络开展德育教学的要求和作用。诚然,会造成这种情况,除了学校软硬件的客观条件制约外,还有教师对网络功能的正确理解的主观因素存在。
在很多教师来看,正如网络本身就是利与弊并存的“双刃剑”一样,校园德育网络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利弊。
一、校园德育网络的“利”
校园德育网络的“利”,可以从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能动性、隐匿性等特性来分析。
1、开放性。网络是开放的网络,一旦进入互联网,我们可以和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成为朋友,可以进入知名的大学电子博物馆查找各种资料,可以最快速地获得世界各地发生的种种事件的信息,在网络中,没有边界的差异也没有距离的束缚。利用网络构建的德育环境是一种开放式的德育,它改变了德育工作的时空,使人们可以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它以计算机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连通学校、家庭、社会各个角落。
2、交互性。网络通过即时聊天工具、论坛版块等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随时的进行沟通与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中职德育课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后对教学效果的追踪与加固。一个中职德育课教师,往往要教授好几个班级几百名学生,课后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动态进行了解,这也使得德育课的实效性存在局限。然而通过网络的交互功能,教师在课后同样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及时的解答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例如学生可以德育版块在“网上论坛”、“在线指导”或聊天室中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或是德育网站管理者或德育教师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学生访问该专题时.由机器提问或回答,实现人机对话;而更多地,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学生实习企业人员都能通过E-mail、电子公告板、留言板等来相互传递信息,实现德育效果的全方面反馈。
3、趣味性。德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网络课程,对日常德育课程中不能顾及到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行补充教学,或者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德育案例和专题信息,赋予德育教育趣味性,打破德育教育枯燥乏味、老生常谈的惯性。网络德育不仅仅只在文字,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等多媒体技术,使学生通过网络环境接受德育教育变得轻松起来。例如,可以在德育网上为学生介绍健康积极向上的电影、讲述感人的故事、开展丰富的竞赛活动、播报校园中大家都关注的事件,将德育网构建成学生日常网上“冲浪”喜欢逛的地方。这样既补充了德育的内容,使德育教育更全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的污染。
4、能动性。一方面,构建校园德育网络,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绝对自由的。他们不用再坐在课堂中,接受教师制定和强迫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接受德育教育的主动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更有利于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德育网络的建设中来,将德育网络打造成学生自己的学习园地。如在德育网络上设置校园文明风尚版块,由学生作为小记者对校园内不文明现象进行揭露,鼓励学生弘扬校内的真善美,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道德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
5、隐匿性。虚拟网络社会可为用户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网络用户的身份、行为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隐匿,保有一定的隐私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说出自己真正的思想观点,可以不用担心因为观点的不正确受到老师的当场责难和同学们的白眼。对于一些诸如早恋、网瘾等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德育提供的辅助教学课堂进行自我学习和修正,与教师进行网络咨询时也不会感觉难堪。
二、校园德育网络的“弊”
虽然校园德育网络具备如此多的“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
1、交互性受到客观条件的局限。中职学生多数来自于县镇,3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贫困地区,而这些学生的家长,很多都在家中务农或外地打工,平时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的机会并不多,要真正实现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位的交互交流可行性不高。
2、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信息大爆炸的同时也对德育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生的性格往往比较独立特行,由于对未来并没有太多的期望和目标,中职生很少会主动去查找、关注对自己有用的各种信息,他们更多的喜欢能让自己放松的电影、游戏、音乐等等,这也是中职生缺乏自主学习性的表现。因此,如果德育网络的内容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和趣味性,就容易被学生忽视,也就无法展现出它的教育功能。而德育信息的更新,需要网站管理人员、德育教师付出很多的时间去搜索、整理,这对德育教师也是一种挑战。
3、网络的隐匿性存在不利于德育开展的因素。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用户身份、行为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隐匿和篡改,而且大多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青少年往往希望通过一些“犯规”行为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网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平台。校园德育网络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故意“找茬”或无意识“找茬”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过多,网站的效果必然会大折扣;如果管理员对这种现象管理过速,也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网站备受冷落,不得不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在学校实施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育前景非常乐观,整体来看“利”毕竟大于“弊”,但提高网络德育实效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