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媒体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媒介,舆情的出现及变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凸显出来,舆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表现出来的信息传播的直接性、舆情热点的突发性、信息来源的多样性、舆情主体的互动性、信息内容的偏差性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具有极大差异。
关键词 新媒体舆情;特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4-0008-01
1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时代特征
新媒体时代是经济社会转型的时期。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得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传统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世界文化转型。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新媒体时代舆情的时代特征——即舆情主体的现代性、舆情热点的模式化、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1.1 舆情主体的现代性
舆情主体是指与国家管理者相对应的民众。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舆情主体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民众的社会生活、人文生活都比较稳定,信息来源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报纸、电视,而且信息内容资源较少。而在新媒体时代,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生活处于剧烈变动的状态,更具现代性。
1.2 舆情热点的模式化
随着社會矛盾的凸显,社会事件的增多,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下,舆情的热点显示更为多样化。一般来说,舆情热点是社会大众的关注点、媒体聚集点、政府导向点,也是舆情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侧重点,普遍体现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机遇和新困难。舆情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和民众有能力参与的事件上。随着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舆情热点逐渐凸显模式化,经济上比较关注汇改、股市,政治上比较关注体改和贪腐,生活上比较关注食品安全和物价,社会事件则比较关注信息公开和处置的合理性,这些已成为基本的模式。
1.3 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从主体利益出发,民众的生存、发展与享受一直是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热点问题。从国际文明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市场经济要全面健康发展;健全民主政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以及高新技术发展;增强国防实力;促进和谐家庭的形成;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从国际文明的视角看待舆情热点问题,有利于推动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繁荣富强。
2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基本特征
2.1 信息传播的直接性
新媒体时代,借助于多样的网络传播工具,能使舆情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更快捷、范围更广,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网络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普通民众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成为一种可能,在无需“把关”的情况下,大量的舆情信息通过互联网工具(贴吧、论坛、微博等)在第一时间得以反映出来。这种通过互联网方式表达出来的舆情具有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的特点,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但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其信息的即时更新、即时分享功能,使得舆情信息的传播显得更加直接。
2.2 舆情热点的突发性
传统媒体时代,舆情的传播需要较长时间的信息收集、发布和汇聚整合才能体现。而在新媒体时代下,舆情传播则随着事件的发生和网络关注的升温,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的民意充斥网络空间,舆情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2.3 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报刊、电视和广播外,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信息来源更为丰富,如各类新闻评论、网站BBS、各类聊天室、微博及博客、网上调查与网上访谈、QQ群等各类社交媒体。而且,智能化、多样化的便携式终端等移动互联网也成为舆情信息散播的重要途径,舆情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互联网。移动QQ、微博、微信等新的移动互联终端沟通工具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更为宽广。
2.4 舆情主体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主要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即从信息发布者到信息的接收者的单向流动。这样,有关主管部门很容易掌控整个信息流程,进而掌控舆情。在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热点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信息接收者与信息的发布者之间可以互动,即信息的双向交流,表现为一种更为复杂的横向、纵向交错的传播模式。网民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平台,与新闻信息的发出者进行交流互动,参与网民的范围更广、更积极,网络舆情的表达比过去更为快捷。
2.5 信息内容的偏差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社会矛盾凸显出来。每当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候,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表达出来。尽管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传播内容是真实的,对事件的观点的表达是理性客观的。但是也有部分社会情绪通过网络表达出来。这种情绪的表达往往显得网民不够冷静、容易冲动、情绪化,但是更多地是通过社会事件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发出失真的信息甚至于谣言,激起诸多不明真相的网民的愤慨,由此导致舆情的走向容易出现偏差。
3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直接来源于现实或来源于网络本土,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社会公德维护等的一系列问题易引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关系大众的食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性质的议题本身比较敏感,易引起大众的讨论。这时如果政府与传统媒体表现出不作为或不发声,或已有报道反映出问题处理的不公正,那么伴随着强度和范围的提升和扩大,网络群体极化就极有发生的可能。在现实中,舆情事件发生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群体极化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
参考文献
[1]温淑春.试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舆情特征[J].理论界,2008(7):6-8.
[2]王前勇,左世泽,王有云.论信息化环境下的舆情特征与基层公安队伍建设[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1-23.
关键词 新媒体舆情;特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4-0008-01
1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时代特征
新媒体时代是经济社会转型的时期。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得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传统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世界文化转型。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新媒体时代舆情的时代特征——即舆情主体的现代性、舆情热点的模式化、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1.1 舆情主体的现代性
舆情主体是指与国家管理者相对应的民众。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舆情主体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民众的社会生活、人文生活都比较稳定,信息来源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报纸、电视,而且信息内容资源较少。而在新媒体时代,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生活处于剧烈变动的状态,更具现代性。
1.2 舆情热点的模式化
随着社會矛盾的凸显,社会事件的增多,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下,舆情的热点显示更为多样化。一般来说,舆情热点是社会大众的关注点、媒体聚集点、政府导向点,也是舆情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侧重点,普遍体现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机遇和新困难。舆情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和民众有能力参与的事件上。随着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舆情热点逐渐凸显模式化,经济上比较关注汇改、股市,政治上比较关注体改和贪腐,生活上比较关注食品安全和物价,社会事件则比较关注信息公开和处置的合理性,这些已成为基本的模式。
1.3 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从主体利益出发,民众的生存、发展与享受一直是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热点问题。从国际文明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市场经济要全面健康发展;健全民主政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以及高新技术发展;增强国防实力;促进和谐家庭的形成;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从国际文明的视角看待舆情热点问题,有利于推动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繁荣富强。
2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基本特征
2.1 信息传播的直接性
新媒体时代,借助于多样的网络传播工具,能使舆情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更快捷、范围更广,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网络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普通民众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成为一种可能,在无需“把关”的情况下,大量的舆情信息通过互联网工具(贴吧、论坛、微博等)在第一时间得以反映出来。这种通过互联网方式表达出来的舆情具有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的特点,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但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其信息的即时更新、即时分享功能,使得舆情信息的传播显得更加直接。
2.2 舆情热点的突发性
传统媒体时代,舆情的传播需要较长时间的信息收集、发布和汇聚整合才能体现。而在新媒体时代下,舆情传播则随着事件的发生和网络关注的升温,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的民意充斥网络空间,舆情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2.3 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报刊、电视和广播外,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信息来源更为丰富,如各类新闻评论、网站BBS、各类聊天室、微博及博客、网上调查与网上访谈、QQ群等各类社交媒体。而且,智能化、多样化的便携式终端等移动互联网也成为舆情信息散播的重要途径,舆情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互联网。移动QQ、微博、微信等新的移动互联终端沟通工具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更为宽广。
2.4 舆情主体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主要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即从信息发布者到信息的接收者的单向流动。这样,有关主管部门很容易掌控整个信息流程,进而掌控舆情。在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热点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信息接收者与信息的发布者之间可以互动,即信息的双向交流,表现为一种更为复杂的横向、纵向交错的传播模式。网民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平台,与新闻信息的发出者进行交流互动,参与网民的范围更广、更积极,网络舆情的表达比过去更为快捷。
2.5 信息内容的偏差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社会矛盾凸显出来。每当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候,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表达出来。尽管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传播内容是真实的,对事件的观点的表达是理性客观的。但是也有部分社会情绪通过网络表达出来。这种情绪的表达往往显得网民不够冷静、容易冲动、情绪化,但是更多地是通过社会事件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发出失真的信息甚至于谣言,激起诸多不明真相的网民的愤慨,由此导致舆情的走向容易出现偏差。
3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直接来源于现实或来源于网络本土,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社会公德维护等的一系列问题易引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关系大众的食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性质的议题本身比较敏感,易引起大众的讨论。这时如果政府与传统媒体表现出不作为或不发声,或已有报道反映出问题处理的不公正,那么伴随着强度和范围的提升和扩大,网络群体极化就极有发生的可能。在现实中,舆情事件发生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群体极化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
参考文献
[1]温淑春.试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舆情特征[J].理论界,2008(7):6-8.
[2]王前勇,左世泽,王有云.论信息化环境下的舆情特征与基层公安队伍建设[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