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靠科学培养和严格训练。这里所说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于人们一般的说话能力。它要求说话人的语音、词汇、语法符合普通话口语规范;表达时内容正确,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要自然机巧,态势得体;效率高,具有一定的美感等。一般说,人人都会讲话,但达到以上要求,就比较难了。
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就是在口语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使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按照定向的要求,得以不断提高和发展,以满足社会需要,适应本职工作。
口语表达伴随人的一生。一生中,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与自己的身心发展、年龄阶段是紧密联系的。在某一年龄阶段里,其身心发展、生理心理的表现有该阶段的特征,或有利于此种能力的培养形成,或有利于彼种能力的培养形成。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必须适应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以求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不同的学科,根据自身研究的对象及特点,将人的身心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国外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育,将人的身心发展分为10个时期。人才学按照智力发展过程,将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分为萌芽期、继承期、创造期、成熟期、衰老期。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出发,根据人的身心发展不同阶段对口语表达所起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可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分为起始期、形成期、成熟期。在实施具体的培养训练时,可以形成相应的幼儿训练、学校培养、社会实践3个阶段。
一、幼儿训练
幼儿训练阶段,指的是学龄前的儿童口语训练。这是人生口语表达的起点,属口语表达的起始时期。
近年来的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证明了幼儿早期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人的智力主要依赖于大脑,而大脑的智力又取决于大脑的神经细胞,而脑神经细胞的形成并不是按年龄增长而逐年平均增长的。人所具有的140亿个脑神经细胞中,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是在3岁以前形成的,到了5岁时,已全部形成。然而,这140亿个脑细胞中真正被利用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其原因在于大部分细胞由于没有接受“刺激”,在生成后就中止了发育,终因老化而失去了功能。研究还证明:1~3岁是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1岁前后,幼儿的潜在语言势能就会在外界的诱发之下而形成可能。如果忽视了这个关键时期,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终生口语表达能力。“狼孩”卡玛拉,8岁回到人类,经过4年的教育,仅仅学会了6个词、几句话。可见,失去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如数补偿的。
幼儿口语训练,应根据幼儿时期的生理、心理发展情况进行。总的说,此期幼儿智力的发展还不全面和完善,抽象思维能力很差,口语表达的生理机制还未能完全建立,口腔、舌头等发音器官还不能顺从地听取大脑的指令,词汇积累还很少,不具备灵活的组词成句的语言“装配”能力等。但他们的求知欲望盛,模仿能力强。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都要善于引导幼儿观察,善于通过游戏活动,帮助他们感知具体事物,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激发起他们口语表达的内因。要注重正确示范,从小训练幼儿说话的规范化,给其良好的语言环境的影响,为其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口语表达基础。
二、学校培养
学校培养,是指在小学、中学、大学时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这一阶段,是人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和形成时期。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明确培养目标的环境影响形式,它最富于教育的效益,比环境中的自发影响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经过学校的规范化教育,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有人认为:既然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那么,幼儿时代已经会说话了,就不需要在学校中再进行系统培养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口语表达能力,归根到底是智力因素活动的结果。人们的智力发展,在17岁以前是基础阶段,而17~30岁是高峰前阶段。当智力发展正在进行时,口语表达能力也同样存在发展的可能。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幼儿阶段是使潜在的口语表达势能得以实现的关建时期,而在求学期间,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经过系统规范的培养训练才能发展和形成。
学生时代,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具有极大的优势。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参与意识等逐渐增强,知识面不断拓宽,认识思考逐渐深入,运用口头语言交际的范围扩大了,内容增多了。这些正有利于教育者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施行科学系统的培养。
学生阶段,学生大多掌握的是书本知识,缺乏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在为人处世、社会交往方面还不成熟,因此,他们的话语是“学生腔”“书生味”,这是难免的,是必然会出现的一个过程。在进行训练时,我们应把重心放在规范化上,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要进行口语的表达方式、表达技巧方面的训练,掌握各种口语表达形式的特点,以利于实际应用。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会交往,以提高口语表达的社会适应性。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阶段,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并巩固,从而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在这种社会生活的环境中,人们的口语活动将取得更大的交际效益。
人们结束学业之后,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都可以纵横交叉地进行口语交际。灵活多变的交际方式,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各具特色的口语风格,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为我们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离开校门的青年应迅速熟悉社会生活环境,主动进行广泛的交际,在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积累生动的口语语汇,提高口语表达技巧。
在社会实践中,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职业语言的培养。不同的职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是不同的。如对教师和律师的语言表达要求就不同。教师语言除了其教育性、启发性等特点外,要做到语言生动、有感染力,而律师语言表达则要求具体、准确。律师在陈述一个被打伤情况时,只能具体说出打伤了几处,而不能说“被打得遍体鳞伤”。只有当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职业的需要完美结合时,才会显示出它的动人心魄的力量,开放出绚丽之花。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3个阶段既反映了其阶段性,又体现了它的连续性。我们若能在不同的阶段都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那么,从个体讲,我们每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从整体讲,我们整个社会的口语表达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幼儿师范学校
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就是在口语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使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按照定向的要求,得以不断提高和发展,以满足社会需要,适应本职工作。
口语表达伴随人的一生。一生中,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与自己的身心发展、年龄阶段是紧密联系的。在某一年龄阶段里,其身心发展、生理心理的表现有该阶段的特征,或有利于此种能力的培养形成,或有利于彼种能力的培养形成。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必须适应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以求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不同的学科,根据自身研究的对象及特点,将人的身心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国外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育,将人的身心发展分为10个时期。人才学按照智力发展过程,将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分为萌芽期、继承期、创造期、成熟期、衰老期。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出发,根据人的身心发展不同阶段对口语表达所起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可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分为起始期、形成期、成熟期。在实施具体的培养训练时,可以形成相应的幼儿训练、学校培养、社会实践3个阶段。
一、幼儿训练
幼儿训练阶段,指的是学龄前的儿童口语训练。这是人生口语表达的起点,属口语表达的起始时期。
近年来的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证明了幼儿早期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人的智力主要依赖于大脑,而大脑的智力又取决于大脑的神经细胞,而脑神经细胞的形成并不是按年龄增长而逐年平均增长的。人所具有的140亿个脑神经细胞中,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是在3岁以前形成的,到了5岁时,已全部形成。然而,这140亿个脑细胞中真正被利用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其原因在于大部分细胞由于没有接受“刺激”,在生成后就中止了发育,终因老化而失去了功能。研究还证明:1~3岁是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1岁前后,幼儿的潜在语言势能就会在外界的诱发之下而形成可能。如果忽视了这个关键时期,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终生口语表达能力。“狼孩”卡玛拉,8岁回到人类,经过4年的教育,仅仅学会了6个词、几句话。可见,失去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如数补偿的。
幼儿口语训练,应根据幼儿时期的生理、心理发展情况进行。总的说,此期幼儿智力的发展还不全面和完善,抽象思维能力很差,口语表达的生理机制还未能完全建立,口腔、舌头等发音器官还不能顺从地听取大脑的指令,词汇积累还很少,不具备灵活的组词成句的语言“装配”能力等。但他们的求知欲望盛,模仿能力强。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都要善于引导幼儿观察,善于通过游戏活动,帮助他们感知具体事物,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激发起他们口语表达的内因。要注重正确示范,从小训练幼儿说话的规范化,给其良好的语言环境的影响,为其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口语表达基础。
二、学校培养
学校培养,是指在小学、中学、大学时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这一阶段,是人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和形成时期。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明确培养目标的环境影响形式,它最富于教育的效益,比环境中的自发影响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经过学校的规范化教育,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有人认为:既然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那么,幼儿时代已经会说话了,就不需要在学校中再进行系统培养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口语表达能力,归根到底是智力因素活动的结果。人们的智力发展,在17岁以前是基础阶段,而17~30岁是高峰前阶段。当智力发展正在进行时,口语表达能力也同样存在发展的可能。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幼儿阶段是使潜在的口语表达势能得以实现的关建时期,而在求学期间,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经过系统规范的培养训练才能发展和形成。
学生时代,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具有极大的优势。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参与意识等逐渐增强,知识面不断拓宽,认识思考逐渐深入,运用口头语言交际的范围扩大了,内容增多了。这些正有利于教育者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施行科学系统的培养。
学生阶段,学生大多掌握的是书本知识,缺乏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在为人处世、社会交往方面还不成熟,因此,他们的话语是“学生腔”“书生味”,这是难免的,是必然会出现的一个过程。在进行训练时,我们应把重心放在规范化上,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要进行口语的表达方式、表达技巧方面的训练,掌握各种口语表达形式的特点,以利于实际应用。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会交往,以提高口语表达的社会适应性。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阶段,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并巩固,从而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在这种社会生活的环境中,人们的口语活动将取得更大的交际效益。
人们结束学业之后,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都可以纵横交叉地进行口语交际。灵活多变的交际方式,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各具特色的口语风格,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为我们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离开校门的青年应迅速熟悉社会生活环境,主动进行广泛的交际,在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积累生动的口语语汇,提高口语表达技巧。
在社会实践中,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职业语言的培养。不同的职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是不同的。如对教师和律师的语言表达要求就不同。教师语言除了其教育性、启发性等特点外,要做到语言生动、有感染力,而律师语言表达则要求具体、准确。律师在陈述一个被打伤情况时,只能具体说出打伤了几处,而不能说“被打得遍体鳞伤”。只有当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职业的需要完美结合时,才会显示出它的动人心魄的力量,开放出绚丽之花。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3个阶段既反映了其阶段性,又体现了它的连续性。我们若能在不同的阶段都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那么,从个体讲,我们每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从整体讲,我们整个社会的口语表达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