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随经济发展不断变化、操作起来较为复杂的过程。考察目前河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与相邻省市仍存在差距,笔者从客观数据和主观问卷调查两方面考量和分析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 供给质量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河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虽然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逐年加大,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步伐缓慢,一些问题和矛盾仍然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省内各地区及城乡间公共财政收支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省内各地区财政收入差距大,收入最高的石家庄是最低的衡水的4.3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最大的承德市达到2.9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廊坊市是最低的衡水市的1.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唐山市是最低的承德市的近1.8倍。以上数据说明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现城乡间、地区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与相邻各省市比较,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状况有待提高。2014年,与山东、辽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山西五省相比较,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支出排第三位,但在科技、文化体育、传媒、城乡社区和住房保障支出方面均在六省中排名倒数第二。河北与京津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存在较大差距,京津两地的科技文化、体育传媒、城乡社区支出明显高于河北。这说明,相较于其他临近省市,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的关注度较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的理解尚不统一,但反映问题较多、满意度较低的都集中在基础教育、基本卫生医疗、养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资源分配问题上。如在教育均等化方面,社会公众反应较多的是教育教学资源不均衡导致的择校现象严重;在医疗卫生方面,城乡间医疗卫生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居民在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有欠缺。
河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生动力不足。目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靠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这种推动模式的评价体系往往以经济增长水平(GDP)为衡量标准,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关注度不高,在执政理念上多忽视社会效益和实质公平,在执政过程中多忽视民生领域和无形利益,在考评体系上常忽视发展质量和隐性指标,最终导致地方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生动力不足,使得城乡间、区域间、社会群体间贫富差距更加严重,不均等现象愈演愈烈。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来源单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财政资金是其主要来源。当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支持存在的问题是:投资来源主要是省级财政的直接投入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结构单一,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财政资金中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捉襟见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就当前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看,总体水平不高,存在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基本教育服务资源和水平不均衡。城乡间、校际间基本教育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一般学校供给过剩和重点学校供给不足并存,择校现象严重。第二,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均衡,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第三,社会保障水平参差不齐。农民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医疗保障覆盖不全面,总体保障水平偏低。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第一,目前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领域尚存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各自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别较大。第二,现行的财政支出结构不能充分发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没有体现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倾斜支持。第三,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不科学,专项拨款不透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第四,公共服务精准度不足,决策偏差现象时有发生,科学性、有效性有待提高。
河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体制机制。切实发挥政府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主体责任,提升其内生动力。第一,明确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政府应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清单列表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具体服务项目和标准。此过程要重视顶层设计,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第二,完善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及问责机制。在现行的评价标准中添加考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增加该方面的均衡评测项目,增加社会公众评价权重。第三,构建多主体参与的社会监督网络,在基本公共服务涉及的部门,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和环节实行严格、系统的监管,同时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舆论的辅助监督作用。
构建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第一,建立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薄弱地区的补助,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急需改善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地区或项目;增加优秀示范地区的奖励和补助,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增大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和补助力度。第二,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政府资金投入带动社会资本融资,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第三,完善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政府应加大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购买力度,并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程序进行。
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配套措施。首先,科学设定横向的政府机构职能以及纵向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与职责。建议省级政府相关部门统一负责那些外部性较强、涉及面较广、受益范围较大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基层政府部门主要负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社区作为建立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推进平台。其次,改革完善其他配套制度。完善公务人员考核、选任制度,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考核权值,加强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完善相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法规和市场监管。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基本公共服务形式,依靠科技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建设全省电子政务服务系统、行政权力运行数据交换中心和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治理平台,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提升政府运行效率,为公众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作者分别为河北科技大学教授;河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王佩对此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为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456206D)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河北经济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
②《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 供给质量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河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虽然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逐年加大,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步伐缓慢,一些问题和矛盾仍然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省内各地区及城乡间公共财政收支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省内各地区财政收入差距大,收入最高的石家庄是最低的衡水的4.3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最大的承德市达到2.9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廊坊市是最低的衡水市的1.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唐山市是最低的承德市的近1.8倍。以上数据说明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现城乡间、地区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与相邻各省市比较,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状况有待提高。2014年,与山东、辽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山西五省相比较,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支出排第三位,但在科技、文化体育、传媒、城乡社区和住房保障支出方面均在六省中排名倒数第二。河北与京津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存在较大差距,京津两地的科技文化、体育传媒、城乡社区支出明显高于河北。这说明,相较于其他临近省市,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的关注度较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的理解尚不统一,但反映问题较多、满意度较低的都集中在基础教育、基本卫生医疗、养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资源分配问题上。如在教育均等化方面,社会公众反应较多的是教育教学资源不均衡导致的择校现象严重;在医疗卫生方面,城乡间医疗卫生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居民在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有欠缺。
河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生动力不足。目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靠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这种推动模式的评价体系往往以经济增长水平(GDP)为衡量标准,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关注度不高,在执政理念上多忽视社会效益和实质公平,在执政过程中多忽视民生领域和无形利益,在考评体系上常忽视发展质量和隐性指标,最终导致地方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生动力不足,使得城乡间、区域间、社会群体间贫富差距更加严重,不均等现象愈演愈烈。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来源单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财政资金是其主要来源。当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支持存在的问题是:投资来源主要是省级财政的直接投入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结构单一,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财政资金中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捉襟见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就当前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看,总体水平不高,存在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基本教育服务资源和水平不均衡。城乡间、校际间基本教育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一般学校供给过剩和重点学校供给不足并存,择校现象严重。第二,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均衡,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第三,社会保障水平参差不齐。农民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医疗保障覆盖不全面,总体保障水平偏低。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第一,目前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领域尚存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各自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别较大。第二,现行的财政支出结构不能充分发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没有体现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倾斜支持。第三,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不科学,专项拨款不透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第四,公共服务精准度不足,决策偏差现象时有发生,科学性、有效性有待提高。
河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体制机制。切实发挥政府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主体责任,提升其内生动力。第一,明确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政府应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清单列表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具体服务项目和标准。此过程要重视顶层设计,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第二,完善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及问责机制。在现行的评价标准中添加考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增加该方面的均衡评测项目,增加社会公众评价权重。第三,构建多主体参与的社会监督网络,在基本公共服务涉及的部门,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和环节实行严格、系统的监管,同时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舆论的辅助监督作用。
构建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第一,建立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薄弱地区的补助,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急需改善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地区或项目;增加优秀示范地区的奖励和补助,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增大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和补助力度。第二,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政府资金投入带动社会资本融资,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第三,完善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政府应加大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购买力度,并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程序进行。
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配套措施。首先,科学设定横向的政府机构职能以及纵向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与职责。建议省级政府相关部门统一负责那些外部性较强、涉及面较广、受益范围较大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基层政府部门主要负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社区作为建立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推进平台。其次,改革完善其他配套制度。完善公务人员考核、选任制度,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考核权值,加强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完善相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法规和市场监管。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基本公共服务形式,依靠科技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建设全省电子政务服务系统、行政权力运行数据交换中心和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治理平台,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提升政府运行效率,为公众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作者分别为河北科技大学教授;河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王佩对此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为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456206D)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河北经济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
②《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