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英语文学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中国形象,它们由文化身份差异显著的主体所塑造,也被不同文化身份的群体所消费。当我们研究这些形象以及它们在中国国内的批评接受时,发现批评者的兴趣所在常常是形象学并不关注的形象的"真实性"问题。本文认为,批评界对中国形象是否符合中国现实这一问题的关注和兴趣自有其根源与合理性,对形象真实性的伦理评价受到一些关键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批评者对这些形象的剖析既应当显示对西方社会与文化权力运作的适度敏感,也不应忽视它们对中国社会的能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