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现状,分析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并联系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校内实习策略。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校内实习 培养目标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层次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基层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都应围绕这一定位进行,以便学生毕业后更容易融入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然而,事实上体育教育专业的校内实习环节并没有很好地与基层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是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本文旨在指出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内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以供同行在开展学生校内实习工作时作为参考。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校内实习现状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时间为两个月左右,实习内容以体育讲师基本功训练为主,主要包括队列队形练习、说课、写教案及试讲四个环节。
1.1队列队形练习。
口令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队列队形练习的难点在于对口令的正确把握。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由指导教师带领,首先进行集体练习,之后分组逐个进行练习。口令通常由实习教师根据中小学教师上课的需要提供相对常用的口令,学生要在保证口令正确的情况下逐渐训练喊口令时声音的抑扬顿挫及轻重缓急。
1.2说课。
说课的校内实习包括两个环节:写说课稿和说课。辅导老师通常事先给学生提供理论课模板和实践课模板。学生根据模板选择合适的内容写说课稿。说课稿完成后由指导老师对其进行修改。学生按照修改后的稿件反复进行读背,最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课,辅导教师根据说课表现给学生打分。
1.3写教案。
写教案的情况跟说课的情况类似。教案分理论教案和术科教案。辅导老师通常事先给学生提供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案模板,学生根据模板选择合适的内容写以上两种教案,通常刚开始所写的内容与自己的专项相关,这样做使学生相对容易地把握教材内容。教案完成后由指导老师对其进行修改后定稿、打分及存档。
1.4试讲。
校内试讲通常以实践课为主,程序往往是这样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利用公体课上课时间带公体学生的准备活动,或者教授某个动作,通常一节课时间在30分钟左右。第二个环节是学生在小组内轮流当教师带领组内学生上20分钟左右的课。辅导教师根据上课学生的表现跟其他学生一起对上课的学生进行现场评价。第三个环节是各小组抽出试讲成绩好的学生进行现场展示,其他学生通过观看展示课及教师的讲评进一步加深对上课各个环节的理解。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校内实习存在的弊端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时间短,项目多,且实习内容脱离实际,与基层中小学体育课实际相差甚远。
2.1授课对象脱离实际。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校内实习时的授课对象有两类:第一类是上大学公共体育课的学生,第二类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两类授课对象均为大一至大三的在校大学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接受能力跟中小学生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首先,采用大学教学方法教授中小学生将产生一系列冲突与不适。其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授课对象与中小学生作为授课对象相比,接受能力差别更大,简直可以说有天壤之别。再次,公共体育课多数为男女分班上课,这与基层中小学生的男女生合班上课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小学生男女合班上体育课的情况毕竟还是占绝大多数。
2.2授课人数偏少。
大学公体课的上课人数为30至35人,比基层中小学的班级人数要少一些。以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授课对象的班级只有10人左右,这样的班级人数与比基层中小学的班级人数相比相差太大。班级人数不一样,上课时组织方式就有所不同,相同的组织方式下学生的练习密度就有差异。人数不同,课堂管理难度也不一样,教师所要考虑的因素就有多少之分。因此,校内实习时班级人数偏少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
2.3场地器材条件太优越。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所进行的校内实习所用的场地器材都是大学校园里的场地器材。场地器材数量充足、质量优越,与基层中小学的场地器材相比有很大区别。利用大学校园的场地器材进行校内实习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容易忽略一些安全因素。毕竟基层中小学的场地器材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多的隐患,而学生利用大学的场地器材所考虑的安全因素要少于在基层中小学上课所考虑的因素。其次,基层中小学的体育器材相对较少,甚至根本没有,在大学校园内进行实习所用的器材越多越不利于毕业后的体育教学。
3.基于培养目标定位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校内实习改革策略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结于实习工作偏离了专业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层中小学教师,因此,实习的工作尽量与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接轨,越接近基层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实际越好。鉴于此,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校内实习工作有必要进行如下改革。
3.1正确理解校内实习的含义,积极联系基层中小学。
校内实习是学生在走出校门正式实习以前的实习的统称,学生在校内实习期间的实习环节均在教师统一管理下进行,具体形式各个学校存在差异。为了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学院可以利用体育教材教法或者学校体育学的上课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基层中小学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加深对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课及学生、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整体了解。
3.2“两内两外”相结合,争取效益最大化。
“两内两外”指的是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两内两外”相结合的含义是:学生在校内利用课堂的理论学习和课外的基本功训练打好基础,然后结合校外基层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把所学知识和实际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3.3“听、评、讲”相结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
“听、评、讲”相结合指的是在基层中小学听体育教师上公开课、听上课教师自评课、实习学生和自己的教师评上课教师的课及学生试讲课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迅速成长,尽快适应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为校外正式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校内实习 培养目标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层次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基层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都应围绕这一定位进行,以便学生毕业后更容易融入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然而,事实上体育教育专业的校内实习环节并没有很好地与基层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是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本文旨在指出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内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以供同行在开展学生校内实习工作时作为参考。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校内实习现状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时间为两个月左右,实习内容以体育讲师基本功训练为主,主要包括队列队形练习、说课、写教案及试讲四个环节。
1.1队列队形练习。
口令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队列队形练习的难点在于对口令的正确把握。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由指导教师带领,首先进行集体练习,之后分组逐个进行练习。口令通常由实习教师根据中小学教师上课的需要提供相对常用的口令,学生要在保证口令正确的情况下逐渐训练喊口令时声音的抑扬顿挫及轻重缓急。
1.2说课。
说课的校内实习包括两个环节:写说课稿和说课。辅导老师通常事先给学生提供理论课模板和实践课模板。学生根据模板选择合适的内容写说课稿。说课稿完成后由指导老师对其进行修改。学生按照修改后的稿件反复进行读背,最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课,辅导教师根据说课表现给学生打分。
1.3写教案。
写教案的情况跟说课的情况类似。教案分理论教案和术科教案。辅导老师通常事先给学生提供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案模板,学生根据模板选择合适的内容写以上两种教案,通常刚开始所写的内容与自己的专项相关,这样做使学生相对容易地把握教材内容。教案完成后由指导老师对其进行修改后定稿、打分及存档。
1.4试讲。
校内试讲通常以实践课为主,程序往往是这样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利用公体课上课时间带公体学生的准备活动,或者教授某个动作,通常一节课时间在30分钟左右。第二个环节是学生在小组内轮流当教师带领组内学生上20分钟左右的课。辅导教师根据上课学生的表现跟其他学生一起对上课的学生进行现场评价。第三个环节是各小组抽出试讲成绩好的学生进行现场展示,其他学生通过观看展示课及教师的讲评进一步加深对上课各个环节的理解。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校内实习存在的弊端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时间短,项目多,且实习内容脱离实际,与基层中小学体育课实际相差甚远。
2.1授课对象脱离实际。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校内实习时的授课对象有两类:第一类是上大学公共体育课的学生,第二类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两类授课对象均为大一至大三的在校大学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接受能力跟中小学生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首先,采用大学教学方法教授中小学生将产生一系列冲突与不适。其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授课对象与中小学生作为授课对象相比,接受能力差别更大,简直可以说有天壤之别。再次,公共体育课多数为男女分班上课,这与基层中小学生的男女生合班上课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小学生男女合班上体育课的情况毕竟还是占绝大多数。
2.2授课人数偏少。
大学公体课的上课人数为30至35人,比基层中小学的班级人数要少一些。以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授课对象的班级只有10人左右,这样的班级人数与比基层中小学的班级人数相比相差太大。班级人数不一样,上课时组织方式就有所不同,相同的组织方式下学生的练习密度就有差异。人数不同,课堂管理难度也不一样,教师所要考虑的因素就有多少之分。因此,校内实习时班级人数偏少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
2.3场地器材条件太优越。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所进行的校内实习所用的场地器材都是大学校园里的场地器材。场地器材数量充足、质量优越,与基层中小学的场地器材相比有很大区别。利用大学校园的场地器材进行校内实习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容易忽略一些安全因素。毕竟基层中小学的场地器材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多的隐患,而学生利用大学的场地器材所考虑的安全因素要少于在基层中小学上课所考虑的因素。其次,基层中小学的体育器材相对较少,甚至根本没有,在大学校园内进行实习所用的器材越多越不利于毕业后的体育教学。
3.基于培养目标定位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校内实习改革策略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结于实习工作偏离了专业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层中小学教师,因此,实习的工作尽量与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接轨,越接近基层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实际越好。鉴于此,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校内实习工作有必要进行如下改革。
3.1正确理解校内实习的含义,积极联系基层中小学。
校内实习是学生在走出校门正式实习以前的实习的统称,学生在校内实习期间的实习环节均在教师统一管理下进行,具体形式各个学校存在差异。为了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学院可以利用体育教材教法或者学校体育学的上课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基层中小学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加深对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课及学生、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整体了解。
3.2“两内两外”相结合,争取效益最大化。
“两内两外”指的是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两内两外”相结合的含义是:学生在校内利用课堂的理论学习和课外的基本功训练打好基础,然后结合校外基层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把所学知识和实际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3.3“听、评、讲”相结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
“听、评、讲”相结合指的是在基层中小学听体育教师上公开课、听上课教师自评课、实习学生和自己的教师评上课教师的课及学生试讲课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迅速成长,尽快适应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为校外正式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