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民办医学院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护理人才路径。方法:采用"一个平台,四个模块"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的护理人才教学模式。结果:拓宽了学生学习视野,增加了学生历练机会,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结论:实现护理教育与临床,知识与能力,科学性与人文性三统一,突出了护理专业特色,体现了人文护理教育的核心理念,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及自我调整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关键词】 学生为中心 教法与学法 通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394-01
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比先进的欧美国家较为滞后,培养的人才知识亦相对单一,综合能力差[1]。如何转变现在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备受高等医学院校关注。我院课题组就护理学生的培养上,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创新了教法与学法,現将实践后的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级4年制护理本科106名护理学生,1班为研究组,共55名学生,男生6名,女生49名;2班为对照组,共51名学生,男生4名,女生47名。入校年龄在17~21岁,平均年龄18.3岁。此次教学研究是在课堂与校外实践教学中展开,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基础和人文素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一个平台,四个模块”教学模式。两组均采用问卷调查,对两组在职业道德价值观、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技能操作、适应临床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1)学生入学前3年按照教学大纲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主要是课堂教学。(2)按照试验大纲完成实验课教学,在学校实验室完成。(3)大学第4年按照实习大纲进行临床实习。
1.2.2 研究组的教学模式(1)学生告知书:学生入学后每人发一本学校编制的手册,着重介绍应用技术型护理专业的课程目标,学习内容,考核考评方法,学生的责任、权利和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等。(2)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由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审查制定,包括自选教材和医学院自编教材。(3)教学体系:采用“一个平台,四个模块”。“一个平台”是指学生预知平台,知其所学内容、学习的方法、要求、目的、就业路径等。“四个模块课程”,即公共基础模块,如计算机等;专业核心模块,如基础课、专业课;限选模块,如护理心理学,护理 礼仪等;任选模块,如医学信息检索等,组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身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4)职业价值观教育:参与教改的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渗入职业定位、职业发展、职业道德、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的关系;个人成长与成才的关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理想职业和职业理想的关系;以及根据国情和人才流动、职业结构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2]。(5)理论教学采用“PBL”,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讨论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6)实践见习时间:安排在第3年,3周1次,到本院附属医院、社区、疗养院见习,采用“半日制”。见习后以“TBL”教学模式,以团队学习为基础,通过课前预习和学习效果测试(包括个人及团队)等形式掌握相关理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解决相关实际问题[4]。(7)临床实习:在附属医院和实习基地,以“病人为中心”,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技能操作,转科时由带教教师考核并给出评语。
1.3 效果评价。两组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共用3个量表。①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考评量表:采用宁维卫修订的塞普洋职业价值观量表。②护患关系评价量表:该量表从实习前后护患沟通内容和护患沟通技巧两方面进行沟通。③临床带教教师评价量表:学生在实习期间,由带教老师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工作后的单位评价表。这3个表反映了两组学生在职业道德价值观、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技能操作、适应临床的能力等四方面的差异,考察评价创新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效果。
2 结果
两组在职业价值取向条目得分的比较。研究组经过大学4年职业价值观的渗透,其职业价值取向比对照组更加注重职业发展的空间,对晋升机会及自主性要求更高,学生通过个人价值取向,明确了职业定位,从而提高了就业率及就业后的满意度。从两组学生护患关系评价得分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临床实践能力的得分及单位评价比较,研究组护理实践技能高于对照组。单位满意程度亦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应用技术型护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要形式涵盖了价值观、实践性、综合性、职业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及自我调整的能力,通过调查显示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护理学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课程目标及学习任务的同时,采用“PBL”教学法,组织团队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加强人文理念、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调查显示:研究组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从入学开始的教育,贯穿于学业的始末,学生对所学专业、社会发展、明确就业方向,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以问题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更是促进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在实践教学中,研究组的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临床师生关系、护患关系相处和谐均高于对照组。学生毕业前的就业双选会初定结果、就业后跟踪调查中,用人单位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4 结论
新的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具有知识体系综合性和能力化特点,突显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教与学的变革,体现了专业教学与职业要求的统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教师既关注教法,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法,高素质的教师要具备理论教学、临床技能操作、师德规范,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高素质,适应社会能力强。
参考文献
[1]姚小飞,秦文刚.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218-223.
[2]罗颖嘉,许冰,等.当前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和伦理教育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2007,27(3):100-102.
[3]Mc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 The effectiveness 0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2004,38(8):859-867.
[4]Michaelsen LK, Bauman KA,Fink LD. Team-based learning: 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M] . Sterling( VA) Stylus Publishing,2002:1-287.
作者单位:杨绍田:男,教授 郑州市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护理系
【关键词】 学生为中心 教法与学法 通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394-01
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比先进的欧美国家较为滞后,培养的人才知识亦相对单一,综合能力差[1]。如何转变现在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备受高等医学院校关注。我院课题组就护理学生的培养上,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创新了教法与学法,現将实践后的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级4年制护理本科106名护理学生,1班为研究组,共55名学生,男生6名,女生49名;2班为对照组,共51名学生,男生4名,女生47名。入校年龄在17~21岁,平均年龄18.3岁。此次教学研究是在课堂与校外实践教学中展开,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基础和人文素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一个平台,四个模块”教学模式。两组均采用问卷调查,对两组在职业道德价值观、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技能操作、适应临床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1)学生入学前3年按照教学大纲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主要是课堂教学。(2)按照试验大纲完成实验课教学,在学校实验室完成。(3)大学第4年按照实习大纲进行临床实习。
1.2.2 研究组的教学模式(1)学生告知书:学生入学后每人发一本学校编制的手册,着重介绍应用技术型护理专业的课程目标,学习内容,考核考评方法,学生的责任、权利和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等。(2)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由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审查制定,包括自选教材和医学院自编教材。(3)教学体系:采用“一个平台,四个模块”。“一个平台”是指学生预知平台,知其所学内容、学习的方法、要求、目的、就业路径等。“四个模块课程”,即公共基础模块,如计算机等;专业核心模块,如基础课、专业课;限选模块,如护理心理学,护理 礼仪等;任选模块,如医学信息检索等,组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身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4)职业价值观教育:参与教改的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渗入职业定位、职业发展、职业道德、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的关系;个人成长与成才的关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理想职业和职业理想的关系;以及根据国情和人才流动、职业结构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2]。(5)理论教学采用“PBL”,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讨论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6)实践见习时间:安排在第3年,3周1次,到本院附属医院、社区、疗养院见习,采用“半日制”。见习后以“TBL”教学模式,以团队学习为基础,通过课前预习和学习效果测试(包括个人及团队)等形式掌握相关理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解决相关实际问题[4]。(7)临床实习:在附属医院和实习基地,以“病人为中心”,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技能操作,转科时由带教教师考核并给出评语。
1.3 效果评价。两组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共用3个量表。①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考评量表:采用宁维卫修订的塞普洋职业价值观量表。②护患关系评价量表:该量表从实习前后护患沟通内容和护患沟通技巧两方面进行沟通。③临床带教教师评价量表:学生在实习期间,由带教老师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工作后的单位评价表。这3个表反映了两组学生在职业道德价值观、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技能操作、适应临床的能力等四方面的差异,考察评价创新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效果。
2 结果
两组在职业价值取向条目得分的比较。研究组经过大学4年职业价值观的渗透,其职业价值取向比对照组更加注重职业发展的空间,对晋升机会及自主性要求更高,学生通过个人价值取向,明确了职业定位,从而提高了就业率及就业后的满意度。从两组学生护患关系评价得分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临床实践能力的得分及单位评价比较,研究组护理实践技能高于对照组。单位满意程度亦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应用技术型护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要形式涵盖了价值观、实践性、综合性、职业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及自我调整的能力,通过调查显示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护理学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课程目标及学习任务的同时,采用“PBL”教学法,组织团队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加强人文理念、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调查显示:研究组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从入学开始的教育,贯穿于学业的始末,学生对所学专业、社会发展、明确就业方向,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以问题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更是促进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在实践教学中,研究组的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临床师生关系、护患关系相处和谐均高于对照组。学生毕业前的就业双选会初定结果、就业后跟踪调查中,用人单位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4 结论
新的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具有知识体系综合性和能力化特点,突显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教与学的变革,体现了专业教学与职业要求的统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教师既关注教法,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法,高素质的教师要具备理论教学、临床技能操作、师德规范,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高素质,适应社会能力强。
参考文献
[1]姚小飞,秦文刚.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218-223.
[2]罗颖嘉,许冰,等.当前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和伦理教育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2007,27(3):100-102.
[3]Mc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 The effectiveness 0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2004,38(8):859-867.
[4]Michaelsen LK, Bauman KA,Fink LD. Team-based learning: 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M] . Sterling( VA) Stylus Publishing,2002:1-287.
作者单位:杨绍田:男,教授 郑州市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护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