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研团队对于整合高校的科研力量、增强高校的科研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科研团队现状的分析,本文对这类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 科研团队 本科高校 建设策略
目前,随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学型大学正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这一类转变尤其体现在那些最近10年内刚升格为培养本科生的省属普通二类本科院校。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实力,这一类高校对于科研工作的要求也急剧提高,而这种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科研量的增多,在较长过程中更反映在科研质的提高上。因此,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资源缺乏的先天不足条件下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共同参与竞争,成为转型期教学型大学科研工作的重点。在这一提升科研水平的转变历程中,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对于这一类高校而言是一条捷径。但与我国列入“211”和“985”建设计划的高等院校已有的优秀创新团队相比,地方普通二类本科院校面临着很多困境,因此急需探讨在这一类高校建立科研创新团队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科研团队的建设。
1.地方普通高校构建科研团队面临的困境
目前地方普通二类本科院校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1.1缺少领军团队带头人。
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地方本科院校在拓展科研工作上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优秀的团队带头人。由于历史原因,这一类学校在人才上“底子薄”,虽然也有一些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突出人物可以作为学科带头人,但是这些学科带头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这些学科带头人普遍知识陈旧,与那些具有硕士点和博士点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差距较大;二是这些学科带头人主要是一些行政上具有领导职务的人,当然不是说行政领导不能当学科带头人,问题是这些人在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或科研型转变的过程中往往是先“当官”,后当学科带头人,而不是一些研究型高校的先当学科带头人,后“当官”,这样就造成这些人对于科研的认识不是很“深刻”,缺少真正的以科研为主的思维,同时也忙于行政事务,很难有精力投入到科研团队建设中;三是在科研知识和能力上的欠缺又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狭隘、嫉妒的消极心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团队成员缺乏理解与认同,揽功推过[1]。
1.2缺少明确的研究方向。
这一类高校在教学评估、升格,以及进一步申请硕士点和博士点的过程中会引进大量的人才,而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是以学科建设为主导,首先考虑的是课程教学和学科知识系统的完善。这些人才的引进总体上在短期内可以使学校在人才层次和结构上发生巨大改变,但对于科研团队建设而言并无多大帮助。不同研究学科的人才在团队建设方面虽然在学科交叉上具有优势,但过于分散的知识体系很难聚合成一个能引领创新的研究方向。
1.3缺乏高效有序的组织管理。
很多团队虽然名义上搭建了起来,但是团队成员却各自为政,“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象普遍存在,归根结底是缺少有序的组织管理。无序的组织必然导致团队建设成效的低下,具体体现在科研团队结构不合理,总研究方向下具体研究任务分工不明确,团队成员间存在过多的分歧、竞争和矛盾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团队科研活动的开展,并将成为阻碍科研联合、科研优势发挥、科研团队创新和科研力量集中优化的绊脚石。
1.4缺少团队文化氛围。
这一类普通高校在转型期间,对于科研成果的期望值往往超出科学研究应有的自然规律,“多、快、好、省”的行政政绩期望值与优秀团队应具有的特征产生了冲突,进而导致团队文化建设的欠缺。具体表现在团队成员在科研工作上的短视、浮躁和急功近利;同时缺乏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民主、自由的管理环境。虽然团队建设初期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一批论文和专利等被生产出来,但是这些成果很难经得起推敲,总是在某一核心研究领域的边缘打转而深入不进去。
1.5缺少经费支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究经费的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团队成员所能开展科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科学研究领域一直是我国众多科研机构中的一个“洼地”,团队的成员即使有一些科研经费,与国内那些著名高校院所的科研团队相比也是少得可怜,更不要提分出一部分科研经费给团队其他成员展开科学研究了,因此团队研究经费的匮乏是非常突出的一个制约团队发展的因素。
2.优秀科研团队必备要素分析
为了深入探讨地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路径,我们走访了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药科大学、苏州大学及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十几个优秀创新团队,对其特征进行了总结。目前这些优秀创新团队都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都曾是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取得过许多骄人的业绩,而且“学而优则仕”,担当了一定部门的领导职务;(2)团队成员梯队明显,除了学术骨干力量外还有相应的辅助力量为骨干成员,专注于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如负责课题经费的报账等业务;(3)团队成员间具备知识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在整个团队的科研目标建设过程中,各自负责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但又能互相协作;(4)团队成员的数量在4-10人左右,除团队带头人之外,核心骨干成员为2-3人;(5)团队都依托于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类似的研究平台;(6)取得过卓越的科研成果,包括高水平的论文、省部级或国家级成果奖励、可以转化并能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专利等科研产品。
3.地方普通高校构建科研团队的策略
根据优秀创新团队的特征,结合普通本科院校在团队建设上的不足之处,特提出以下团队建设的策略。
3.1从学校层面组建重点科研创新团队。
在团队建设方面,学校层面要足够地重视,制定重点学科的科研团队建设计划,尤其是在那些特色学科、申请硕士点或博士点的学科,要有意识地引导强强联合,给予经费和政策的支持。目前各省都有一些研究团队建设计划,如江苏省的“青蓝工程”创新团队、浙江省的“重点创新团队”等,学校在政策上要侧重支持这些校内重点科研团队优先申报省部级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另外,学校还应遵循兼顾公平和学术自由的原则,鼓励校内自由组建科研团队,对于那些卓有成效的科研团队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并纳入学校重点团队建设范畴。
3.2选择好团队带头人。
团队带头人是团队发挥功能的领头羊,指引整个团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因此对于一个科研团队而言,团队负责人的选择尤其重要,是整个科研团队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中,团队负责人可以从两个方面获得:一是在原有人才基础上进行遴选,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选择那些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精神的教授或者副教授充当团队带头人;二是从外部引进那些具有较好的科研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点高校、院所的“二流”人才,说“二流”人才并非贬低他们,因为这些人才不一定是所在单位最突出的,但却具有与那些优秀团队“一流”人才一比高下的科研潜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3确定团队研究目标。
一个团队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不同于团队建设目标),这是团队存在的根本。那种先确定团队成员再确定研究目标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完全是为建立团队而组团,其建设效果可想而知。因为团队的建立是在个人有一定研究的基础上而建立的,尤其是团队骨干事前肯定有独立的研究方向,因此不可能改变原来的研究方向。团队建设的目标应该清晰明确,不能为照顾团队的某些成员而似是而非,应该围绕地方或国家经济建设规划中提出的纲要进行建设,只有这样才更具有切实可行性,这样才能申请到更多途径经费的支持,才能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3.4学校招聘人才时应该围绕团队的建设而倾斜,保证团队具有核心骨干成员。
学校要有目的地在人才引进方面加强团队的建设,而且这种人才支持比资金支持更有效。一个团队的建设成果要走出校园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比,就需要团队的知识系统必须健全。在诸如中国科学院系统等以科研任务为主的科研团队的人才招聘中,具体的人才招聘条件被限定在一个很小的研究方向范围,地方普通高校也应该改变思维,在引进人才时向健全团队知识系统方向倾斜。事实上,一个普通地方高校的院校在15个左右,按一个院校组建2个强势学科团队、每个团队引进2人计算,只需引进60人左右即可彻底改变一个学校科研团队的人才结构。
3.5科研团队建设要与产学研相结合。
地方普通高校在建设科研团队时应主动与产学研结合起来,注重基础应用研究,这是基于现实需求一举多利的策略。一方面这一类的高校科研团队很难从国家和省部级拿到大的基础性研究课题,而开展产学研研究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经费,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策略也非常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需求,能够短期内获得较好的成果,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动力。与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互相兼职、合办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措施,使产学研三方的科技资源、创新资源得以更好地结合,优势互补,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当然,高校本身更应该积极依托自身资源建立科研中心或研究基地,如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没有一流的科研基地和研究条件,就很难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队伍[2]。也就很难实现科研基地建设与团队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除了以上策略外,高校建立的团队考核指标和体系对于鼓励和培育优秀的科研团队也非常重要。通过考核可以促进科研团队形成稳定、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进而取得更多的标志性研究成果[3]。在考核指标和体系的制定中,要重点突出科研论文、著作、专利、成果获奖、课题数量与课题经费等的权重。考核指标的制定要有渐进性,可以分年度逐步加重指标的数量,在建设初期可以只强调数量,但在团队建设的后期应特别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让科研团队的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巍巍.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的心理因素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3:91-92.
[2]蒋满秀.科研创新团队的基本构造要素研究[J].科技信息,2010,22:415,418.
[3]姬焕芳.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考核工作方法探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282-284.
淮海工学院高教研究立项资助课题(GJ2009-15)立项资助。
关键词: 科研团队 本科高校 建设策略
目前,随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学型大学正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这一类转变尤其体现在那些最近10年内刚升格为培养本科生的省属普通二类本科院校。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实力,这一类高校对于科研工作的要求也急剧提高,而这种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科研量的增多,在较长过程中更反映在科研质的提高上。因此,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资源缺乏的先天不足条件下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共同参与竞争,成为转型期教学型大学科研工作的重点。在这一提升科研水平的转变历程中,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对于这一类高校而言是一条捷径。但与我国列入“211”和“985”建设计划的高等院校已有的优秀创新团队相比,地方普通二类本科院校面临着很多困境,因此急需探讨在这一类高校建立科研创新团队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科研团队的建设。
1.地方普通高校构建科研团队面临的困境
目前地方普通二类本科院校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1.1缺少领军团队带头人。
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地方本科院校在拓展科研工作上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优秀的团队带头人。由于历史原因,这一类学校在人才上“底子薄”,虽然也有一些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突出人物可以作为学科带头人,但是这些学科带头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这些学科带头人普遍知识陈旧,与那些具有硕士点和博士点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差距较大;二是这些学科带头人主要是一些行政上具有领导职务的人,当然不是说行政领导不能当学科带头人,问题是这些人在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或科研型转变的过程中往往是先“当官”,后当学科带头人,而不是一些研究型高校的先当学科带头人,后“当官”,这样就造成这些人对于科研的认识不是很“深刻”,缺少真正的以科研为主的思维,同时也忙于行政事务,很难有精力投入到科研团队建设中;三是在科研知识和能力上的欠缺又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狭隘、嫉妒的消极心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团队成员缺乏理解与认同,揽功推过[1]。
1.2缺少明确的研究方向。
这一类高校在教学评估、升格,以及进一步申请硕士点和博士点的过程中会引进大量的人才,而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是以学科建设为主导,首先考虑的是课程教学和学科知识系统的完善。这些人才的引进总体上在短期内可以使学校在人才层次和结构上发生巨大改变,但对于科研团队建设而言并无多大帮助。不同研究学科的人才在团队建设方面虽然在学科交叉上具有优势,但过于分散的知识体系很难聚合成一个能引领创新的研究方向。
1.3缺乏高效有序的组织管理。
很多团队虽然名义上搭建了起来,但是团队成员却各自为政,“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象普遍存在,归根结底是缺少有序的组织管理。无序的组织必然导致团队建设成效的低下,具体体现在科研团队结构不合理,总研究方向下具体研究任务分工不明确,团队成员间存在过多的分歧、竞争和矛盾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团队科研活动的开展,并将成为阻碍科研联合、科研优势发挥、科研团队创新和科研力量集中优化的绊脚石。
1.4缺少团队文化氛围。
这一类普通高校在转型期间,对于科研成果的期望值往往超出科学研究应有的自然规律,“多、快、好、省”的行政政绩期望值与优秀团队应具有的特征产生了冲突,进而导致团队文化建设的欠缺。具体表现在团队成员在科研工作上的短视、浮躁和急功近利;同时缺乏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民主、自由的管理环境。虽然团队建设初期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一批论文和专利等被生产出来,但是这些成果很难经得起推敲,总是在某一核心研究领域的边缘打转而深入不进去。
1.5缺少经费支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究经费的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团队成员所能开展科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科学研究领域一直是我国众多科研机构中的一个“洼地”,团队的成员即使有一些科研经费,与国内那些著名高校院所的科研团队相比也是少得可怜,更不要提分出一部分科研经费给团队其他成员展开科学研究了,因此团队研究经费的匮乏是非常突出的一个制约团队发展的因素。
2.优秀科研团队必备要素分析
为了深入探讨地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路径,我们走访了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药科大学、苏州大学及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十几个优秀创新团队,对其特征进行了总结。目前这些优秀创新团队都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都曾是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取得过许多骄人的业绩,而且“学而优则仕”,担当了一定部门的领导职务;(2)团队成员梯队明显,除了学术骨干力量外还有相应的辅助力量为骨干成员,专注于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如负责课题经费的报账等业务;(3)团队成员间具备知识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在整个团队的科研目标建设过程中,各自负责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但又能互相协作;(4)团队成员的数量在4-10人左右,除团队带头人之外,核心骨干成员为2-3人;(5)团队都依托于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类似的研究平台;(6)取得过卓越的科研成果,包括高水平的论文、省部级或国家级成果奖励、可以转化并能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专利等科研产品。
3.地方普通高校构建科研团队的策略
根据优秀创新团队的特征,结合普通本科院校在团队建设上的不足之处,特提出以下团队建设的策略。
3.1从学校层面组建重点科研创新团队。
在团队建设方面,学校层面要足够地重视,制定重点学科的科研团队建设计划,尤其是在那些特色学科、申请硕士点或博士点的学科,要有意识地引导强强联合,给予经费和政策的支持。目前各省都有一些研究团队建设计划,如江苏省的“青蓝工程”创新团队、浙江省的“重点创新团队”等,学校在政策上要侧重支持这些校内重点科研团队优先申报省部级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另外,学校还应遵循兼顾公平和学术自由的原则,鼓励校内自由组建科研团队,对于那些卓有成效的科研团队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并纳入学校重点团队建设范畴。
3.2选择好团队带头人。
团队带头人是团队发挥功能的领头羊,指引整个团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因此对于一个科研团队而言,团队负责人的选择尤其重要,是整个科研团队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中,团队负责人可以从两个方面获得:一是在原有人才基础上进行遴选,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选择那些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精神的教授或者副教授充当团队带头人;二是从外部引进那些具有较好的科研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点高校、院所的“二流”人才,说“二流”人才并非贬低他们,因为这些人才不一定是所在单位最突出的,但却具有与那些优秀团队“一流”人才一比高下的科研潜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3确定团队研究目标。
一个团队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不同于团队建设目标),这是团队存在的根本。那种先确定团队成员再确定研究目标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完全是为建立团队而组团,其建设效果可想而知。因为团队的建立是在个人有一定研究的基础上而建立的,尤其是团队骨干事前肯定有独立的研究方向,因此不可能改变原来的研究方向。团队建设的目标应该清晰明确,不能为照顾团队的某些成员而似是而非,应该围绕地方或国家经济建设规划中提出的纲要进行建设,只有这样才更具有切实可行性,这样才能申请到更多途径经费的支持,才能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3.4学校招聘人才时应该围绕团队的建设而倾斜,保证团队具有核心骨干成员。
学校要有目的地在人才引进方面加强团队的建设,而且这种人才支持比资金支持更有效。一个团队的建设成果要走出校园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比,就需要团队的知识系统必须健全。在诸如中国科学院系统等以科研任务为主的科研团队的人才招聘中,具体的人才招聘条件被限定在一个很小的研究方向范围,地方普通高校也应该改变思维,在引进人才时向健全团队知识系统方向倾斜。事实上,一个普通地方高校的院校在15个左右,按一个院校组建2个强势学科团队、每个团队引进2人计算,只需引进60人左右即可彻底改变一个学校科研团队的人才结构。
3.5科研团队建设要与产学研相结合。
地方普通高校在建设科研团队时应主动与产学研结合起来,注重基础应用研究,这是基于现实需求一举多利的策略。一方面这一类的高校科研团队很难从国家和省部级拿到大的基础性研究课题,而开展产学研研究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经费,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策略也非常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需求,能够短期内获得较好的成果,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动力。与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互相兼职、合办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措施,使产学研三方的科技资源、创新资源得以更好地结合,优势互补,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当然,高校本身更应该积极依托自身资源建立科研中心或研究基地,如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没有一流的科研基地和研究条件,就很难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队伍[2]。也就很难实现科研基地建设与团队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除了以上策略外,高校建立的团队考核指标和体系对于鼓励和培育优秀的科研团队也非常重要。通过考核可以促进科研团队形成稳定、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进而取得更多的标志性研究成果[3]。在考核指标和体系的制定中,要重点突出科研论文、著作、专利、成果获奖、课题数量与课题经费等的权重。考核指标的制定要有渐进性,可以分年度逐步加重指标的数量,在建设初期可以只强调数量,但在团队建设的后期应特别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让科研团队的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巍巍.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的心理因素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3:91-92.
[2]蒋满秀.科研创新团队的基本构造要素研究[J].科技信息,2010,22:415,418.
[3]姬焕芳.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考核工作方法探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282-284.
淮海工学院高教研究立项资助课题(GJ2009-15)立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