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启情点,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启动学生情感的历史事实,它可以是一个事件,也可以是一个人物,还可以是整段历史,更可以是学习生活中教师或学生的某个细节。本文就如何在复杂的历史教学中挖掘出这些“启情点”,提出了一些方法和途径,即钻研教材,体会编者情感;由点及面,感悟历史情感;教师激情,带动学生情感。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情感因素 “启情点”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历史教学中也需要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情感因素在历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寻找合适的历史情感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启情点”,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启情点,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启动学生情感的历史事实,它可以是一个事件,也可以是一个人物,还可以是整段历史,更可以是学习生活中教师或学生的某个细节。总之,能触动学生心灵,完成学生历史情感培养的都可以成为启情点。如何在复杂的历史教学中挖掘出这些“启情点”?我认为有如下几种方法和途径。
一、钻研教材,体会编者情感
好比战士手中的枪,农民手里的锄,教材是师生最基本的工具。那些经过专家们精心挑选的知识,处处蕴涵着触动心灵的情感因素。一般来说,教材的内容,可分为三类:含显性情感因素的、含隐性情感因素的和不含情感因素的。[2]历史教材更是处处体现教材编写者的思想情感,历史不像数理化那样客观,它是在尊重历史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或明或暗地体现着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体现着编写者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教师可以认真分析出教材的这些情感因素,好好利用起来。
如在叙述秦朝严苛刑罚时,教材是这样写的:“秦法以‘轻罪重型’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如犯了轻微的小罪就会被处以严厉的刑罚。秦代的刑罚不下20种,如宫、笞、劓、黥、斩趾等。同是死刑,也名目繁多,如戮、坑、绞、枭首、剖腹、车裂、蒺藜等。”当读到这些种类繁多的刑罚时,我们对秦始皇的严苛刑罚就能深刻地体会出来了,这些描写是编者显性情感的流露,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抨击。
二、由点及面,感悟历史情感
我们在认真体会编者情感的同时,更不应忘记体会历史本身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不拘泥于编者情感,寻得另一类历史“启情点”。历史情感教育的内容,前文己有论述,四类情感包含的历史信息量巨大,如何落到实处?我们可以寻找某个突破口,具体到“启情点”上,然后再形成一个“面”,完成目标教育。
1.典型人物。这是历史情感的“启情点”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内容。虽然现在高中教科书中淡化了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但从学生的学段和兴趣方面考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补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有的情感都在典型人物的活动中体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胜枚举:公而忘私大禹,三分天下诸葛,不畏艰险玄奖,胸怀宽广唐太宗,尊师好学杨时,还我河山岳飞,昂扬正气文天祥,航海英雄郑和,虎门销烟林则徐,天下为公孙文,革命领袖毛泽东……保家卫国贞德,百折不挠爱迪生,谦虚谨慎牛顿,身残志坚罗斯福……
2.成语典故。以精炼的成语典故作为情感教育的突破口,往往引人入胜。我国的许多成语典故出自某个历史事件,历史情感因素呼之欲出:“负荆请罪”的真诚、“围魏救赵”的智慧、“道路以目”的残酷、“卧薪尝胆”的隐忍、“揭竿而起”的首创、“破釜沉舟”的信念、“四面楚歌”的策略、“闻鸡起舞”的志气、“击揖中流”的豪迈、“投鞭断流”的狂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狼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拳拳之心……这些成语,掷地有声,能迅速引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形成自身的价值评价,内化为个性。
3.诗词民谣。诗词,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富含哲理,情感炽热,想象丰富,能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系,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感情上受到感染,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林升“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当我们学习历史情感时,把学生带入相关的诗词之中,或壮烈为国或针贬时势,或舍生取义或为民请命,学生的情感便能很好地培养起来。
另外,还有一种具有穿透力的语言,效果丝毫不比这些诗词差,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流传,影响巨大,那就是民谣。比如:“堂堂大元,奸按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为元末红巾军起义造势;“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唱出了义和团的影响力和起义目的;“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地不纳粮”浅显易懂、信心十足的话语,表现了辛亥革命大势所趋。
4.对联。一些有趣的对联,同样可以作为历史情感教育的“启情点”,在特定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历史情感,由于它特别贴近生活,其效果比一般的讲述要好许多。比如有这样一幅对联:上联写“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庆有余”,下联写“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整,预期万寿视无疆”。此联史料丰富,情感表露无遗。对慈禧的祸国殃民进行了无情鞭答,特别是“万寿无疆”更是意味深长。有些对联则非常直接:“自古未闻粪要税,而今只有屁无捐”,横批“国民万税”。(对四大家族剥削人民的强烈不满)“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对国统区统治的不满,对人民的同情)
5.名人名言。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骨气;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家国情怀;祖遨“不扫清中原,誓不回江东”的千金一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爱国忧民;史可法“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高风亮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报国壮志……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科学态度;拿破仑“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仆屡起”的坚持不懈;牛顿“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谦虚谨慎……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带给学生思索,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三、教师激情,带动学生情感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先有。”教师自身没有激情,如何能带动学生情感?历史教师的思想感情与教材结合起来,与历史同呼吸、共命运,在和历史人物进行思想交流,并将它合理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这时,教师的情感便像涓涓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说起司马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一代史家“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生死观的钦佩;讲到岳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为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所激奋;中国古代文明领先世界,教师神情自豪,为身为华夏子孙而骄傲;中国近代灾难不断,屈辱苟且,教师义愤填膺,恨不能投身其中,扭转局势;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教师扬眉吐气,却又表现出牢记历史教训,不骄不躁……课堂上教师充沛的情感和激情,营造了一种情感氛围,此时的教学内容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要营造这样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项培养下一代的神圣事业,同时还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特殊工程,与任何物质生产过程有着本质区别。
其次,要有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很难想象,整天轻视、抱怨、低毁历史学科的历史老师,他的学生会喜欢上历史,会获得正确的历史情感。
最后,要有对所教学生的热爱。对学生要有感情,微笑着走进课堂。这种爱,会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生对历史的情感,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四、学生兴趣,激发历史情感
学习的最好动力,源自学生的兴趣。我们需要的是引发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把它作为情感教育的“启情点”。学生的兴趣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历史课程的兴趣。它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这里的教学内容,包括历史教材所定,还包括教师对这些内容的独特安排。我们的历史教材,如果选择的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既有重大历史意义又不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加上插图的筛选和位置的摆放,字体的编排等又能满足中学生心理需求,做到知识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那么,教材就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同教师对同样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学生的兴趣程度也会有所差别。哪些内容重点讲述,哪些内容一句带过,哪些需要精心设问,哪些需要集体讨论,显示着教师对教材的吃透程度和领悟能力。面对独特的教材重组,学生容易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历史的兴趣。
2.对历史学习活动的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比较抽象,因此,培养兴趣还要通过一些其他办法,如见效较快的历史特色学习活动:生动形象的历史录像,一目了然的行军地图,古色古香的历史文物,展现历史风貌的雕塑绘画,加上针锋相对的历史辩论,当地历史风土人情社会考察,革命前辈的回忆座谈,博物馆中的视觉冲击……形式多样的特色教学,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结合教学目标和本地实际,展开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迅速提高。
3.对历史教师的兴趣。对老师来说,希望学生尊敬自己,爱戴自己,而不是畏惧自己,憎恨自己。让学生保持对教师的兴趣,有助于保持对本学科的兴趣。本堂课教师教学活动安排出乎学生意料,下次历史学习内容与形式又有哪些变化,每次作业后的点评会是什么等,学生带着一丝新奇、一丝神秘,对教师的兴趣逐渐浓厚,由此出现的情感教育更融洽、更和谐。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对历史情感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同学生交流,学生的历史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进而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第五卷).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334.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8.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情感因素 “启情点”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历史教学中也需要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情感因素在历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寻找合适的历史情感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启情点”,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启情点,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启动学生情感的历史事实,它可以是一个事件,也可以是一个人物,还可以是整段历史,更可以是学习生活中教师或学生的某个细节。总之,能触动学生心灵,完成学生历史情感培养的都可以成为启情点。如何在复杂的历史教学中挖掘出这些“启情点”?我认为有如下几种方法和途径。
一、钻研教材,体会编者情感
好比战士手中的枪,农民手里的锄,教材是师生最基本的工具。那些经过专家们精心挑选的知识,处处蕴涵着触动心灵的情感因素。一般来说,教材的内容,可分为三类:含显性情感因素的、含隐性情感因素的和不含情感因素的。[2]历史教材更是处处体现教材编写者的思想情感,历史不像数理化那样客观,它是在尊重历史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或明或暗地体现着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体现着编写者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教师可以认真分析出教材的这些情感因素,好好利用起来。
如在叙述秦朝严苛刑罚时,教材是这样写的:“秦法以‘轻罪重型’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如犯了轻微的小罪就会被处以严厉的刑罚。秦代的刑罚不下20种,如宫、笞、劓、黥、斩趾等。同是死刑,也名目繁多,如戮、坑、绞、枭首、剖腹、车裂、蒺藜等。”当读到这些种类繁多的刑罚时,我们对秦始皇的严苛刑罚就能深刻地体会出来了,这些描写是编者显性情感的流露,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抨击。
二、由点及面,感悟历史情感
我们在认真体会编者情感的同时,更不应忘记体会历史本身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不拘泥于编者情感,寻得另一类历史“启情点”。历史情感教育的内容,前文己有论述,四类情感包含的历史信息量巨大,如何落到实处?我们可以寻找某个突破口,具体到“启情点”上,然后再形成一个“面”,完成目标教育。
1.典型人物。这是历史情感的“启情点”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内容。虽然现在高中教科书中淡化了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但从学生的学段和兴趣方面考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补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有的情感都在典型人物的活动中体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胜枚举:公而忘私大禹,三分天下诸葛,不畏艰险玄奖,胸怀宽广唐太宗,尊师好学杨时,还我河山岳飞,昂扬正气文天祥,航海英雄郑和,虎门销烟林则徐,天下为公孙文,革命领袖毛泽东……保家卫国贞德,百折不挠爱迪生,谦虚谨慎牛顿,身残志坚罗斯福……
2.成语典故。以精炼的成语典故作为情感教育的突破口,往往引人入胜。我国的许多成语典故出自某个历史事件,历史情感因素呼之欲出:“负荆请罪”的真诚、“围魏救赵”的智慧、“道路以目”的残酷、“卧薪尝胆”的隐忍、“揭竿而起”的首创、“破釜沉舟”的信念、“四面楚歌”的策略、“闻鸡起舞”的志气、“击揖中流”的豪迈、“投鞭断流”的狂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狼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拳拳之心……这些成语,掷地有声,能迅速引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形成自身的价值评价,内化为个性。
3.诗词民谣。诗词,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富含哲理,情感炽热,想象丰富,能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系,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感情上受到感染,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林升“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当我们学习历史情感时,把学生带入相关的诗词之中,或壮烈为国或针贬时势,或舍生取义或为民请命,学生的情感便能很好地培养起来。
另外,还有一种具有穿透力的语言,效果丝毫不比这些诗词差,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流传,影响巨大,那就是民谣。比如:“堂堂大元,奸按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为元末红巾军起义造势;“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唱出了义和团的影响力和起义目的;“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地不纳粮”浅显易懂、信心十足的话语,表现了辛亥革命大势所趋。
4.对联。一些有趣的对联,同样可以作为历史情感教育的“启情点”,在特定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历史情感,由于它特别贴近生活,其效果比一般的讲述要好许多。比如有这样一幅对联:上联写“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庆有余”,下联写“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整,预期万寿视无疆”。此联史料丰富,情感表露无遗。对慈禧的祸国殃民进行了无情鞭答,特别是“万寿无疆”更是意味深长。有些对联则非常直接:“自古未闻粪要税,而今只有屁无捐”,横批“国民万税”。(对四大家族剥削人民的强烈不满)“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对国统区统治的不满,对人民的同情)
5.名人名言。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骨气;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家国情怀;祖遨“不扫清中原,誓不回江东”的千金一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爱国忧民;史可法“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高风亮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报国壮志……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科学态度;拿破仑“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仆屡起”的坚持不懈;牛顿“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谦虚谨慎……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带给学生思索,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三、教师激情,带动学生情感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先有。”教师自身没有激情,如何能带动学生情感?历史教师的思想感情与教材结合起来,与历史同呼吸、共命运,在和历史人物进行思想交流,并将它合理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这时,教师的情感便像涓涓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说起司马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一代史家“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生死观的钦佩;讲到岳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为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所激奋;中国古代文明领先世界,教师神情自豪,为身为华夏子孙而骄傲;中国近代灾难不断,屈辱苟且,教师义愤填膺,恨不能投身其中,扭转局势;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教师扬眉吐气,却又表现出牢记历史教训,不骄不躁……课堂上教师充沛的情感和激情,营造了一种情感氛围,此时的教学内容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要营造这样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项培养下一代的神圣事业,同时还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特殊工程,与任何物质生产过程有着本质区别。
其次,要有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很难想象,整天轻视、抱怨、低毁历史学科的历史老师,他的学生会喜欢上历史,会获得正确的历史情感。
最后,要有对所教学生的热爱。对学生要有感情,微笑着走进课堂。这种爱,会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生对历史的情感,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四、学生兴趣,激发历史情感
学习的最好动力,源自学生的兴趣。我们需要的是引发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把它作为情感教育的“启情点”。学生的兴趣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历史课程的兴趣。它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这里的教学内容,包括历史教材所定,还包括教师对这些内容的独特安排。我们的历史教材,如果选择的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既有重大历史意义又不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加上插图的筛选和位置的摆放,字体的编排等又能满足中学生心理需求,做到知识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那么,教材就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同教师对同样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学生的兴趣程度也会有所差别。哪些内容重点讲述,哪些内容一句带过,哪些需要精心设问,哪些需要集体讨论,显示着教师对教材的吃透程度和领悟能力。面对独特的教材重组,学生容易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历史的兴趣。
2.对历史学习活动的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比较抽象,因此,培养兴趣还要通过一些其他办法,如见效较快的历史特色学习活动:生动形象的历史录像,一目了然的行军地图,古色古香的历史文物,展现历史风貌的雕塑绘画,加上针锋相对的历史辩论,当地历史风土人情社会考察,革命前辈的回忆座谈,博物馆中的视觉冲击……形式多样的特色教学,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结合教学目标和本地实际,展开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迅速提高。
3.对历史教师的兴趣。对老师来说,希望学生尊敬自己,爱戴自己,而不是畏惧自己,憎恨自己。让学生保持对教师的兴趣,有助于保持对本学科的兴趣。本堂课教师教学活动安排出乎学生意料,下次历史学习内容与形式又有哪些变化,每次作业后的点评会是什么等,学生带着一丝新奇、一丝神秘,对教师的兴趣逐渐浓厚,由此出现的情感教育更融洽、更和谐。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对历史情感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同学生交流,学生的历史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进而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第五卷).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334.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