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的“登山观城”眺望景观优化控制研究——以福州福道为例

来源 :中国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3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眺望景观的评价研究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而福道的建设与以眺望景观优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风貌导控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在福州城市双修总体规划中“登山观城”视廊建设的思路框架下,利用ArcGIS构建以福道所在山体群为核心的城市区域三维场景模型,模拟“登山观城”的视角对周边3个观测片区的可视域及建筑空间层次展开量化评测,并根据量化评测数据提出以协调“城-景”边界为导向的研究区眺望景观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最后利用GIS进行眺望视线控制基准模型的导控模拟,旨在为眺望景观优化控制领域的研究进行补充,为相关规划设计决策提供参考,以及为景观可视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为研究和改善某牌号1000 MPa级高强汽车钢热轧原料卷的性能均匀性,前后进行了4次工业试验.结果 表明,卷取温度为620℃时,钢卷不同位置组织差异巨大,且性能波动显著.在带尾10 m处,边部组织由细小的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而中部由粗大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在带尾100 m处,边部由细小的铁索体、回火马氏体和少量新鲜马氏体组成,而中部仍然由粗大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巨大的组织差异导致通卷抗拉强度的波动值高达552MPa.入缓冷坑对钢卷的组织和性能均匀性无明显影响,但对提高卷取温度有明显改善.卷取温度提高至
“八景”是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营建中约定俗成的一种组景现象.如何更为深入地对“八景”起源、形成、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和再认识,更具现实意义.从人居环境角度入手,通过对历史材料进一步梳理和研判,对“八景”的历史进行了溯源,归纳总结了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式从虚到实的嬗变路径与特点.我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式嬗变可分为起源、萌芽、形成、发展、衰落5个历史阶段,贯穿我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始终,具有人居内涵上的一脉相承、生成模式的多源汇聚和传播方式相互融合的特点.结论 可为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从契合城乡建设发展新理念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园林绿化评价的部分指标进行更新和验证.蓝绿空间占比、蓝绿融合度、蓝绿用地连通度3个指标,不局限于绿地范畴,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水平.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绿地乔、灌木所占比例,能够促进城市绿地提质增效.为提升城市公园体系的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分别评价公园体系的服务半径.上述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新指标由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徐州的建设实践进行验证.
公园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使城市中的自然由各要素独立运行转变成为城市自然系统整体联动,传统生态修复中以单项要素和单一问题为对象的保护修复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公园城市中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要求.基于既往生态修复方法和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思路,探讨耦合公园城市理念的城市自然系统整体修复方法,提出由对象层级确定、生态问题识别、策略路径构建、项目实施引导组成的修复框架,并以成都市东进区域为例,从资源状态、生态过程、服务功能三方面对公园城市自然系统进行整体修复,以期为公园城市建设及山水林田湖革一体化保护修复提供经验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