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自“渔”自乐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1972年的一份报告中就已明确地指出一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办法。”这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授人以渔”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兴趣学习的,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趣味导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想方设法来调动学生的自学兴趣。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悬念,设置疑点,创造出诱人的学习情境,而且还可以寻找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增强教学内容多样性并针对学生心理,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过程,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变换讲课方式,运用表演形式、竞答比赛形式、游戏形式以及多媒体教学,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的学习状态。要让学生学有成效,长久保持自学兴趣,教师也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适当提供策略方法,予以指导点拔,帮助他们闯过难关。
  二、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并对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受益终生。新课程强调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人公的地位。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要从预习做起。预习是整体升华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对预习不够重视,常把预习当作老师的口头倡导,很少有学生认真地、充分地去做。
  为了让预习落到实处,必须先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并指导介绍一些语文预习的方法如审题法、摘录法、比较法、提纲法、避读法等等。要不断地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预习,尝到预习的甜头。
  其次要让学生在预习中学会借助学习工具,围绕提出的问题自读自悟。特别是在古文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基础字词句的含义。另外,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评价。
  三、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疑惑并能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师可以把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可以是课堂语文活动、拓展延伸的讨论、生活实际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学生可在这些实践形式中,自主锻炼语文实践能力。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从而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另外,教师不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演讲、举行多种辩论等活动,而且还要打开校门,引导学生主动走向社会。让课堂与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这样的教学活动既紧密地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又更进一步地加强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既让学生从多方面关注了现实社会生活焦点,又掌握了教学书本上的知识,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记叙文是传统文体,学生从小学就开始训练了。记叙文写作,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但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想凭借记叙文获得高分,非得下一番功夫,有所超越不可。  一般情况下,记叙文要具备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因内容的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如何将一篇记叙文写得生动,使之拨动阅卷者的心弦。下面的一些做法,可作为爱好记叙文写作学
期刊
一、素质教育是培养主体完满人格的教育  素质教育一方面开发人的潜能,体现教育的功能性价值,确立人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关注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并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因此,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主体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完满人格。  二、人格和人格教育  人格具有复杂性、稳定性、倾向性、独特性等品质。教师人格既包含教师群体应共有的普遍性的心理品质,又包含每位教师作为独特的个体所
期刊
“问题学生”的名号不知存在了多长时间,事实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听到这样一个称呼,然而,每一所学校确实都存在一些行为与学校要求格格不入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大多数教师都会感到束手无策而置之不管。  这让我想到了“皮格马利翁现象”。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十分钟情于自己创作的一座少女雕像,常常情不自禁地把她当成真人,天长日久,这座雕像最终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鲜活的女人。教育家称之为“
期刊
我国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诗歌举足轻重。  一、文学和音乐的关系  我国的唐诗在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关系上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从诗歌诞生之日起,我国的诗歌就和音乐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音乐和诗歌就是相伴而生的,到了唐朝,我国的古典诗歌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不仅在数量和质量大为突破,在艺术上也空前发展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对教师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教师走专业化的道路已成趋势。对学校而言,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加快学校整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是以人文态度关注教师个人发展的有力体现。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内在需求,同时也离不开外在的驱动。  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时候经常看武侠小说,书中真正的武林高手
期刊
语文是最富精神内涵的课程,她激情、智慧、博大和美好。她关注文化,关注生活,关注人生。语文学习,应该是师生间一段特殊的精神生命旅程。但是,有些人却认为语文课不必在乎学生的心灵成长,只关心字词句的训练就可以了,他们把这种语文教育思维、教学方式,美其名曰“专业性”、“专业尊严”,认为这才是语文本色。如果这也叫语文本色,那么学生的语文世界就是惨淡无色。  我们都承认,语文课是需要咀嚼文字的。但是,如果仅仅
期刊
鉴赏诗歌,首先要能够理解诗歌主旨,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诗歌的主旨往往是含蓄的,同时,诗歌的每一个字词、每一个诗句都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诗歌语言中往往会有一些信息对于主旨会有所暗示。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练就一双慧眼,注意捕捉关键信息,挖掘作品内涵。那么,诗歌中有哪些信息我们需要留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看标题,抓题眼  诗歌的标题往往对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
期刊
近几年来高考,学生感觉也读懂了诗歌,可是诗歌鉴赏的得分却不是很高,分析原因还是答题时漫无目的,找不到得分点。其实,诗歌鉴赏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下面介绍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步骤,来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得分率。  一、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
期刊
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包括历史资料、生活实例、亲身经历和统计数据等等,由于它们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教育力,学生们在写作议论文时通常喜欢列举各种事实作为论证观点的依据。但在实际习作中,因为作文理念、思维能力、素材积累等多种原因,学生在使用事实论据过程中,往往出现种种失误,造成“有米难成炊”遗憾局面。  一、明确论据叙述的要求,走出以叙代议的误区  1.论据叙述要概括、简明。  议论文与记叙
期刊
朴实真挚的《诗经》,磅礴大气的《史记》,浪漫脱俗的李白,豁达放旷的苏轼,执着深刻的鲁迅,娓娓而谈的冰心……经典作品令人万分景仰,大师的风采让人拍案叫绝。景仰之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叩问自己:如何让学生妙笔生花?  掩卷细思,其实,作文训练可以渗透在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第一,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积累语言,练习写作。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多有典型的写作方法,可以作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例。比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