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鉴德国“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针对高职薪酬管理课程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实践探索,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进行有效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薪酬管理;课程开发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首先要保证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谋职;还要使其掌握本领,能够在合适的行业内找到理想岗位,提高其工作和生活质量;更要使其有能力适应职业的变化,在职业岗位的兴衰沉浮中立于小败之地。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关注职业场,另一方面还要关注教育场,是跨越职业场和教育场的一种典型的跨界教育。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可以没有专业,没有教材,但不能没有课程。职业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跨界教育,课程及其课程体系,就是在这两个场之间的跨界桥梁。在进行高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在职业场中挖掘课程开发的空间,然后对其进行教学化的处理,以构建教育场巾的课程实施平台。本文主要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薪酬管理课程如何在工作过裎系统化范式下进行课程开发。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含义
工作过程是指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俞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要做两件事:一是要选择课程内容,二是要序化课程内容。如果将这项工作比喻为修建高速公路,那么工作过程系统化就是一个选择筑路材料和确定筑路过程的工程。
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课程内容序化的另一种课程范式,是相对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课程内容序化方式而言的,它重视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相对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则强调通过系统化的_丁作过程设计,让学生通过比较、迁移和内化,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掌握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完整行动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是“一种为达到最佳的预期教学目标,如成绩、效果,而对教学活动做出规范的知识体系”,其目的就在于寻求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之间的系统化纽带,搭建起职业场和教学场之间的桥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包括课程体系设计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的系统化和课程载体设计的系统化三个层面。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薪酬管理》课程开发步骤
(一)工作任务分析,筛选典型工作
1.实现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获取当地社会经济需求信息是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实现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这个实施主体应该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高等职业院校职能部门、行业企业代表、课程研究专家、毕业学生代表、专业教师代表、专业评估机构等方面。每一个实施主体的作用不同,必须做好统筹,才能发挥整体的功效。
2.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分析一定要到企业中去做,一定要有“企业味”,少一些“学院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所学的东西是企业所需要的,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有职业、有饭碗。以薪酬管理课程为例,首先通过对企业零距离调研,确定薪酬专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
(二)行动领域归纳,整合典型工作
薪酬专员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一是进行薪酬调查,二是日常薪酬管理,三是薪酬文档的更新与维护。然后基于工作性质相同、行动维度一致的原则,根据能力的复杂程度,将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形成综合能力领域:设计薪酬福利的能力和日常薪酬管理能力。
(三)学习领域转换,构建课程体系
确定了行动领域,明确了能力培养目标之后,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形成这些能力,用什么样的“筑路材料”才能修建好那样的“高速公路”。这时需要将职业场的要求转换到教育场中来,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对行动领域进行重构后转换为课程体系。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和职业场中的要求可为薪酬管理课程设计三门子课程:《薪酬制度设计》、《员工薪酬福利日常操作》和《用EXCEL制作员工薪酬信息表》。在当前以学科体系安排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项目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上述三门课程。
(四)学习情境设计,设计学习单元
如果只是对薪酬管理专员的工作过程进行复制,那么常常会导致学生只是复制了工作过程,很难进行比较、迁移和内化。这就像教小孩吃饭,让其学会了“拿筷子夹菜一送人口中咀嚼一下Ⅱ因”操作过程,如果没有筷子,小孩子可能就不会吃饭。如果我们首先教会孩子用筷子吃饭,然后指出喝汤与吃饭的不同,小孩子就会摸索出如何用勺予喝汤,最后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孩子自己就可能探索如何进餐。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创设一些情境,将学习领域分解为具体的几个主题学习单元。根据不同的情境来设计一些学习单元,学生逐步实现从依赖教师到完全独立的过程。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薪酬管理>课程开发设计
(一)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路,合理选择实施载体
由于当前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其思维类型一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不善于接受符号系统的学科知识,他们更喜欢或擅长具象的习得。因此,在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一定要走进企业,让企业或行业参与进来并发挥作用,让课程富有浓郁的“企业味”;二是注重对学科知识体系的解构并重构到工作过程中,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来承载相关知识。在开发《薪酬管理》这门课程中,应成立由当地知名企业代表、专业教师代表、管理职能部门等多个方面的人员组成的委员会。选择的载体是“员工”:流水线生产工人、营销和研发等特殊人员、高层管理人员。 (二)明确薪酬管理的工作过程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来开发课程,要求要由3个以上的有逻辑关系的工作过程组成,且每一个工作过程相对独立,相互之间存在着平行、递进或包容的关系。
借助于载体“流水线生产工人”、“营销与研发等特殊人员”、“高层管理人员”来加以解读。让学生了解与体验薪酬管理的工作过程:工作分析一岗位评价——薪酬调查,确定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设计——确定薪酬体系——对不同层次人员的薪酬设计——薪酬统计与发放——资料更新与维护一—效果评估。
(三)创设学习情境单元
第一个学习情境:流水线生产工人的薪酬管理。在这个学习情境里,教师“手把手”地教授薪酬管理的工作过程,从工作分析一直到效果评估。学生将了解到薪酬专员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过程、职业道德、所需知识与技能以及工作压力等。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
第二个学习情境:营销与研发等特殊人员的薪酬管理。教师只是讲与情境1不同的地方,“放开手”教,扮演着“帮助者”的角色。
第三个学习情境: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管理。教师则完全不讲,“甩开手”教,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做,教师只是做学生活动过程的“监督者”。
四、结语
高职教育的对象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在行为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如何让这样的一个群体能够好学、乐学、善学,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薪酬管理>课程教育教学,教师的目标不再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将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学生通过三个不同的学习情境体验,逐步掌握薪酬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逐步成长为一个“准企业薪酬专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处于主导地位,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监督者,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自主学习主线替代了教师的知识传授主线。
参考文献:
[1] 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9.
[2]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4]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 [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5]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 崔佳.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7] 艾云辉,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学”课程开发研究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8] 董丽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9).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薪酬管理;课程开发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首先要保证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谋职;还要使其掌握本领,能够在合适的行业内找到理想岗位,提高其工作和生活质量;更要使其有能力适应职业的变化,在职业岗位的兴衰沉浮中立于小败之地。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关注职业场,另一方面还要关注教育场,是跨越职业场和教育场的一种典型的跨界教育。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可以没有专业,没有教材,但不能没有课程。职业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跨界教育,课程及其课程体系,就是在这两个场之间的跨界桥梁。在进行高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在职业场中挖掘课程开发的空间,然后对其进行教学化的处理,以构建教育场巾的课程实施平台。本文主要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薪酬管理课程如何在工作过裎系统化范式下进行课程开发。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含义
工作过程是指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俞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要做两件事:一是要选择课程内容,二是要序化课程内容。如果将这项工作比喻为修建高速公路,那么工作过程系统化就是一个选择筑路材料和确定筑路过程的工程。
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课程内容序化的另一种课程范式,是相对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课程内容序化方式而言的,它重视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相对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则强调通过系统化的_丁作过程设计,让学生通过比较、迁移和内化,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掌握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完整行动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是“一种为达到最佳的预期教学目标,如成绩、效果,而对教学活动做出规范的知识体系”,其目的就在于寻求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之间的系统化纽带,搭建起职业场和教学场之间的桥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包括课程体系设计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的系统化和课程载体设计的系统化三个层面。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薪酬管理》课程开发步骤
(一)工作任务分析,筛选典型工作
1.实现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获取当地社会经济需求信息是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实现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这个实施主体应该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高等职业院校职能部门、行业企业代表、课程研究专家、毕业学生代表、专业教师代表、专业评估机构等方面。每一个实施主体的作用不同,必须做好统筹,才能发挥整体的功效。
2.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分析一定要到企业中去做,一定要有“企业味”,少一些“学院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所学的东西是企业所需要的,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有职业、有饭碗。以薪酬管理课程为例,首先通过对企业零距离调研,确定薪酬专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
(二)行动领域归纳,整合典型工作
薪酬专员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一是进行薪酬调查,二是日常薪酬管理,三是薪酬文档的更新与维护。然后基于工作性质相同、行动维度一致的原则,根据能力的复杂程度,将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形成综合能力领域:设计薪酬福利的能力和日常薪酬管理能力。
(三)学习领域转换,构建课程体系
确定了行动领域,明确了能力培养目标之后,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形成这些能力,用什么样的“筑路材料”才能修建好那样的“高速公路”。这时需要将职业场的要求转换到教育场中来,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对行动领域进行重构后转换为课程体系。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和职业场中的要求可为薪酬管理课程设计三门子课程:《薪酬制度设计》、《员工薪酬福利日常操作》和《用EXCEL制作员工薪酬信息表》。在当前以学科体系安排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项目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上述三门课程。
(四)学习情境设计,设计学习单元
如果只是对薪酬管理专员的工作过程进行复制,那么常常会导致学生只是复制了工作过程,很难进行比较、迁移和内化。这就像教小孩吃饭,让其学会了“拿筷子夹菜一送人口中咀嚼一下Ⅱ因”操作过程,如果没有筷子,小孩子可能就不会吃饭。如果我们首先教会孩子用筷子吃饭,然后指出喝汤与吃饭的不同,小孩子就会摸索出如何用勺予喝汤,最后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孩子自己就可能探索如何进餐。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创设一些情境,将学习领域分解为具体的几个主题学习单元。根据不同的情境来设计一些学习单元,学生逐步实现从依赖教师到完全独立的过程。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薪酬管理>课程开发设计
(一)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路,合理选择实施载体
由于当前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其思维类型一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不善于接受符号系统的学科知识,他们更喜欢或擅长具象的习得。因此,在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一定要走进企业,让企业或行业参与进来并发挥作用,让课程富有浓郁的“企业味”;二是注重对学科知识体系的解构并重构到工作过程中,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来承载相关知识。在开发《薪酬管理》这门课程中,应成立由当地知名企业代表、专业教师代表、管理职能部门等多个方面的人员组成的委员会。选择的载体是“员工”:流水线生产工人、营销和研发等特殊人员、高层管理人员。 (二)明确薪酬管理的工作过程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来开发课程,要求要由3个以上的有逻辑关系的工作过程组成,且每一个工作过程相对独立,相互之间存在着平行、递进或包容的关系。
借助于载体“流水线生产工人”、“营销与研发等特殊人员”、“高层管理人员”来加以解读。让学生了解与体验薪酬管理的工作过程:工作分析一岗位评价——薪酬调查,确定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设计——确定薪酬体系——对不同层次人员的薪酬设计——薪酬统计与发放——资料更新与维护一—效果评估。
(三)创设学习情境单元
第一个学习情境:流水线生产工人的薪酬管理。在这个学习情境里,教师“手把手”地教授薪酬管理的工作过程,从工作分析一直到效果评估。学生将了解到薪酬专员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过程、职业道德、所需知识与技能以及工作压力等。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
第二个学习情境:营销与研发等特殊人员的薪酬管理。教师只是讲与情境1不同的地方,“放开手”教,扮演着“帮助者”的角色。
第三个学习情境: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管理。教师则完全不讲,“甩开手”教,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做,教师只是做学生活动过程的“监督者”。
四、结语
高职教育的对象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在行为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如何让这样的一个群体能够好学、乐学、善学,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薪酬管理>课程教育教学,教师的目标不再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将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学生通过三个不同的学习情境体验,逐步掌握薪酬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逐步成长为一个“准企业薪酬专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处于主导地位,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监督者,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自主学习主线替代了教师的知识传授主线。
参考文献:
[1] 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9.
[2]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4]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 [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5]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 崔佳.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7] 艾云辉,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学”课程开发研究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8] 董丽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