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两次国际抗议浪潮的关联与比较——兼论作为中介的吉尔吉斯斯坦“革命”

来源 :俄罗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kk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初的两次国际抗议浪潮——“颜色革命”与中东变局,彼此之间存在着隐秘的关联.对此,国内外学术界持有两种主要观点:其一是将二者统一纳入全球民主化浪潮进行考察,其二是集中分析公民社会在两次抗议浪潮中的联系与作用.然而,这两种观点存在忽视地区结构性条件和夸大公民社会视角的适用性等不足.实际上,还可以尝试从国家层面这种新的研究路径寻找关联.吉尔吉斯斯坦所具有的后苏联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两个身份,使该国可被视作两次抗议浪潮中“承前启后”的中介国家.吉尔吉斯斯坦21世纪初发生的两次政权更迭与两次国际抗议浪潮同时存在共性与差异,它既前接“颜色革命”,又后联中东变局.在国家层次寻找中介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可以避免既有研究过于宏观或微观而造成的局限,进而为抗争政治的跨区域比较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通过对21世纪初两次国际抗议浪潮进行反思,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抗议浪潮形成的条件.
其他文献
战时后期和战后初期,美国内部的右倾变化主要是美国政治的自然走向,但苏联的—些做法加速了这个过程.苏联的外交言行不仅没有阻止美国国内对其不利的势头,反而刺激了美国右翼
千帆竞相过三峡,长江水道焕新辉.rn来到三峡双向五级船闸,看着闸室里等待过闸的船舶,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副局长、总工程师郑卫力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平均每年安全运送4万余艘
期刊
长江边的老百姓,都有各自的洪水记忆.这些记忆大多是俯瞰洪水漫上堤岸,漫进城市,淹到脚脖,淹到齐腰,淹到屋顶.而荆州人的洪水记忆,基本上都是仰视的.rn“汛期里,长江的每一次
期刊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rn1952年3月,党中央决定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下定决心建设荆江分洪工程,可见它的重要性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成为人们互动的特殊空间,民众表达社会情绪、产生多元舆论的新场所,对传统政治形成新挑战.2011年以来,俄罗斯互联网快速发展,互联网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