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锡德尼论诗歌的愉悦功能探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entS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革命之一,其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审美思想等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欧洲文艺复兴中,英国是成绩斐然的国家之一,这里不仅诞生了莎士比亚这样的世界文学巨匠,也诞生了锡德尼这样一个在英美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性的人物。锡德尼作为英国早期文艺复兴代表性作家,其所创作的《为诗辩护》是“英国文艺复兴文学批评的核心文本之一”。深入研读《为诗辩护》会发现其立足于诗歌的愉悦功能进行文学精神的阐述,深入地解读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愉悦功能的界定
  锡德尼在《为诗辩护》当中明确指出诗歌的愉悦功能并不是其他功能的附属,由此可见,锡德尼对诗歌愉悦功能的重视。在《为诗辩护》这本著作中,锡德尼明确提出了诗歌具有两项重要的功能,愉悦功能便是其一。在锡德尼的认知中,诗歌和哲学进行比较所具有的最大优势便是能够让读者产生愉悦的感觉。而且只有通过取悦读者,读者才能够受到诗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到达美德的彼岸。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会基于自身的思想与思考,采用各种手段使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获取感官或者是智力方面的愉悦,这样,诗歌才会达到应用的效果。在自己的观念与思想阐述过程中,锡德尼使用了一个比喻:诗人告诉你,你的形成将通过一个美丽的葡萄园,在开头的时候,其便会给你一串葡萄,而这串葡萄具备别样的韵味,所以在葡萄的吸引下,你会怀着期望向前走。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其好比是拿着葡萄的行人,其在尝到了葡萄的滋味之后会被这种滋味所吸引,所以读者会自然而然地受到吸引并持续性阅读下去。哲学家与诗人不同,他们不屑于愉悦读者,而是沉浸在思考“究竟美德是主要的善还是唯一的善”当中,所以哲学家无法达到感动读者的目的。这样的显著结果便是哲学家会严厉地告诉面前的恶人哪些是硬心肠的坏人,而且此时将德行作为一个术语之后,可以对这些坏人进行蔑视。基于阅读角度进行分析,所谓的“坏人”不会排斥诗歌,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不知不觉地看到“善良”的形状。在“善良”的影响下,他们也会获得愉悦与享受。
  诗歌能够让读者愉悦,而且其魅力是巨大的。从诗歌的具体影响来看,其最直接的影响是能够让小孩子们放弃游戏,而且还可以吸引老人,从而使其有另外的感悟与体验。在锡德尼的观念里,即使是不开化的印第安人,他们也会有诗人对自己祖先的功绩进行歌唱,并对其进行赞美。在实践中,对一些体会不到知识乐趣的人,承诺巨大的知识是没有说服力的,只有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了诗歌所带来的愉悦,他们才会肯定知识的价值,才会更加重视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如此,通过诗歌的愉悦功能发挥,其启迪智慧的作用表现会更加的强烈。
  二、诗歌愉悦功能的具体表现方式
  诗歌具有愉悦读者的作用,那么在实践中,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愉悦作用的呢?对《为诗辩护》进行深入解读会发现,在锡德尼的认知里,诗歌的愉悦功能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表现。比如可以从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方面进行体现,也可以从生动的故事阐述来进行体现。在诗歌阅读,以及读者的方式阐述中,锡德尼着重强调了语言的结构美和音乐美这两个方面,而且英语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诗歌创作中,结构和音韵具有突出的优势。锡德尼认为语言创造了巨大的机会,因为其容许任何美妙的使用。锡德尼作为英国文艺复兴的早期代表,其非常重视英语的使用,而且其对英语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领域。就故事方面的具体表现来看,例子虽然很多,但是为了说明诗歌通过愉悦功能所创造出的神奇效果,锡德尼详细地举了两个大众所熟知的例子,通过具体的案例阐述,锡德尼进一步地明确了诗歌的愉悦功能。
  从更加深入的角度进行分析,诗歌的音韵美以及结构美仅仅是获得愉悦效果的一种技术手段。在锡德尼的观念里,能够让读者获得愉悦的关键是作者所虚构出来的卓越形象,这是人最具独特性的创造。在生活中,能够让人成为律师的不是律师长袍,所以辨别诗人的真正标志并不是诗行,也不是韵律,而是塑造有愉悦功能的卓越形象。所以在锡德尼看来,真正的诗人是用詩歌进行独特意象的表现,而诗歌的标志则是虚构的卓越形象。
  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学作品的愉悦功能,锡德尼还对戏剧作品当中的哄笑和愉悦的关系进行了区分与讨论。在锡德尼看来,戏剧作品应该是怡情悦性的,其能够兼具愉悦功能和令人发笑的功能是最好的,而不是仅仅为了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而制造粗鄙的笑料。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有众多喜剧作者认为没有哄笑便没有愉悦,这种认知是非常错误的。总的来讲,锡德尼强调了戏剧文学要体现愉悦功能的正确方式。
  三、怡情悦性和道德教化
  诗歌具有怡情悦性的功能,所以其能够超越历史、哲学等学科让读者获得感动,从而发生一些体现美德的行为。从诗歌的愉悦功能分析来看,其与其他功能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为诗辩护》当中,锡德尼对这两种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处理,一方面反映了文学评论史上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各个时代文学评论家关注点的显著变化。
  诗歌具有两大功能,那么在实践中,这两种功能到底是如何表现的,二者谁更加重要?这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而且不同的评论家会基于自身的理解与判断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侧重。比如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诗艺》当中就同时进行了诗歌两大功能的强调。在贺拉斯的认知里,最受欢迎的诗人应该能够将愉悦和教育两大功能结合起来,这样,读者既能够感受到快乐,又能够受到教育。总的来讲,贺拉斯同时强调诗歌两大功能,这为丰富锡德尼的观念提供了参考。
  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的各种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此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诗学”也重新被发掘。贺拉斯关于诗歌两大功能的观点再一次被强化。在1555年之后,诗歌的双重功能被普遍认为是贺拉斯和亚里士多德两大理论家都认可的权威观点。因此可以得知,处在英国文艺复兴早期的锡德尼,其在文学作品愉悦和教育两大功能方面的并举,实际上是对贺拉斯、亚里士多德文学传统的继承。
  但是,任何观点都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诗歌的愉悦功能在一些评论家那里成为诗歌教化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即诗歌的愉悦功能属于从属功能。对锡德尼影响巨大的斯卡利杰在他的作品《诗学》中明确指出愉悦的作用仅仅是诗歌发挥主要功能的一个中介与手段,他固执地认为诗歌只有一个功能。
  诗歌具有愉悦功能,但是其被很多人所否定,因为在这些人的认知里,诗歌的愉悦功能处于从属地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知,主要与西方社会主流对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态度有关。就西方社会主流来讲,诗歌的主流功能是更加重要的,而愉悦功能仅仅是达到主流功能的一个手段。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是文学作品为读者带来的愉悦成为了少数极端人员反对诗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愉悦”两个字,诗歌遭受到了主流的强烈抵制。西方社会主流利用柏拉图等哲学家的观点对诗歌进行攻击,而且这种攻击在16世纪末期的时候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在这种背景下,锡德尼创作了《为诗辩护》。
  就锡德尼的观点分析来看,诗人的“创作是为了模仿”,而模仿一方面是因为愉悦,另一方面是则是完成成长,愉悦是为了让人们感动,从而实践人们本来会逃避的善行。人们了解那个让他们感动、使他们向往的善行,这是任何学问所向往的最高尚的目的。从锡德尼的观点可以看出,道德教化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善行”,而愉悦的目的则是以引导人们去实施善行。可以说两种功能的最终落脚点是不同的,前者强调认识的准确,后者则强调行为上的落实。从这个角度来看,诗歌的两大功能是并列的,是同样重要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锡德尼是英国文艺复兴早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其著作《为诗辩护》继承了贺拉斯与亚里士多德两大功能并重的观点,进一步地阐述了诗歌的两大功能,旨在让更多的人正视并了解诗歌的具体功能。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新四军老战士,我国著名骨科学专家、骨外固定奠基人之一,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李起鸿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1月6日在重庆逝世,享年82岁。
期刊
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骨科医师临床手术技能,规范手术操作,更有效地缩短骨科医师临床技能的学习曲线,《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与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暨全军脊柱外科中心合作建立“《中华外科杂志》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定于2009年12月5~9日举办第一期脊柱侧凸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培训班。
肝肠吻合术是肝胆外科常用的肝内胆管重建手术方式,传统的肝肠吻合术对于单个较粗胆管的胆道重建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但较细的胆管及多个胆管重建手术操作困难、术后吻合口狭窄、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多个较细的、无法整形合一的肝内胆管重建更为困难.经过多年临床研究,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肝肠吻合方法用于多个断端开口的较细的肝内胆道重建,将其命名为胆管前壁套入式(或插入式)肝肠吻合术,并进行了动物实验
期刊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在大鼠胰岛细胞培养过程中对胰岛细胞凋亡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从30只Wistar大鼠获得胰岛,随机分为5组.大鼠胰岛体外培养中,使用针对iNOS的siRNA转染胰岛.根据RNA干扰(RNAi)条件以及培养液中是否加入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将胰岛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因子组、阴性对照组、RNAi组以及RNAi+细胞因子组.通过RT-
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之一便是文论,文论与文学家的创作关键、人生理念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和孔子弟子的言行,其中蕴含着儒家思想深远的文论内容。而《诗经》也是孔子整理出的文学名著之一,所以以上二者势必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便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刻论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其中,《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是孔子思想关键、文学定位的主要蓝本,可见,孔子
期刊
高位颈椎(C1~4)管内肿瘤在临床并不少见,由于肿瘤所处部位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神经血管组织,生物力学情况特殊,手术治疗难度高、风险大.目前治疗上多单纯应用显微手术方法进行切除,早期疗效满意,但常并发晚期高位颈椎不稳、鹅颈畸形及脊髓迟发性损伤等并发症,远期疗效欠佳.我们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应用颈椎后路内固定技术重建颈椎稳定性,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2004年10月至2008年6月,我们在X-tube可扩张套管下应用双侧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峡部裂性腰椎Ⅰ~Ⅱ度滑脱患者2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男性,56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病变12 d于2007年7月入我院.入院行CT检查示右肾下极占位病变,大小约6.8 cm×4.6 cm,CT值28~34 Hu,增强后见不规则强化,CT值159 Hu,肾癌可能性大(图1)。
期刊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狭窄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1月到2008年8月80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9~80岁.病变包括动脉硬化42例,大动脉炎23例,肌纤维发育不良11例.共接受外科治疗83人次,其中腹主动脉肾动脉旁路术13例,自体肾移植术5例,肾切除术1例,肾动脉内膜切除术1例,肾动脉狭窄段切除吻合术1例,球囊扩张术14例,支架成形术4
化学发光(CL)是生物体的一种自然现象[1],肿瘤细胞和其他生物体一样具有发光能力,通过测定发光强弱可反映其活力,目前只有少数相关报道[2].为此,我们对放疗前后直肠癌细胞进行化学发光检测,研究其与直肠癌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