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学校德育工作实践,阐述了在新课程下学校如何推进德育工作创新的一些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 青少年学生 德育 实效性 发展 创新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校如何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是我们一直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本校德育工作实践,依据国家德育的有关精神,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要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增强德育实效,学校德育工作应仍坚持“以德为先”的理念;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继承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遵循德育规律,注意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一、坚持以德为先,努力构建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
德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和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要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贵在建设,“立”字当头,坚持以德为先,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优化德育环境
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以环境育人,不断完善德育基础设施,让德育融入环境中,让环境蕴涵着德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学生德育
学校要以校园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锻炼青少年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开拓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坚持育人为本,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新局面
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这是新课改教学思想的开放性之所在。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育的新理念、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模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模式,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解放思想,明确职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学校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站在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高度上去认识和从事德育工作,真正将德育工作提到学校议事日程上来,认真研究、部署,积极探索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健全机构,全员育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要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应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真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到心中有德育,心中有学生,以良好服务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坚持方法创新,努力创设德育新环境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要实现德育工作管理目标,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学校还要坚持方法创新,以“五育”为己任,努力创设德育新环境。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真正做到“五育”,即“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活动育人”,不断探索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改进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1.发挥班主任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为密切,对学生最了解,影响最直接,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要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目标,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寓德育于班级活动与管理之中。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中,本校定期组织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和班主任周前会议,布置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目标。
2.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就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整合,抓住课堂主渠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增长过程,也是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过程。
3.发挥学生在德育工作中主体地位作用
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扩大认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
4.发挥“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增强德育实效,就要使同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
四、结束语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工作者,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目标有特色,增强德育实效,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为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现现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竭尽全力,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方法创新,注重实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认真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切实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课程 青少年学生 德育 实效性 发展 创新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校如何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是我们一直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本校德育工作实践,依据国家德育的有关精神,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要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增强德育实效,学校德育工作应仍坚持“以德为先”的理念;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继承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遵循德育规律,注意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一、坚持以德为先,努力构建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
德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和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要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贵在建设,“立”字当头,坚持以德为先,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优化德育环境
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以环境育人,不断完善德育基础设施,让德育融入环境中,让环境蕴涵着德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学生德育
学校要以校园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锻炼青少年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开拓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坚持育人为本,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新局面
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这是新课改教学思想的开放性之所在。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育的新理念、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模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模式,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解放思想,明确职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学校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站在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高度上去认识和从事德育工作,真正将德育工作提到学校议事日程上来,认真研究、部署,积极探索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健全机构,全员育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要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应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真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到心中有德育,心中有学生,以良好服务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坚持方法创新,努力创设德育新环境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要实现德育工作管理目标,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学校还要坚持方法创新,以“五育”为己任,努力创设德育新环境。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真正做到“五育”,即“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活动育人”,不断探索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改进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1.发挥班主任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为密切,对学生最了解,影响最直接,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要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目标,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寓德育于班级活动与管理之中。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中,本校定期组织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和班主任周前会议,布置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目标。
2.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就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整合,抓住课堂主渠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增长过程,也是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过程。
3.发挥学生在德育工作中主体地位作用
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扩大认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
4.发挥“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增强德育实效,就要使同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
四、结束语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工作者,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目标有特色,增强德育实效,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为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现现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竭尽全力,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方法创新,注重实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认真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切实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