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该文主要以计算机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以完善相关的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计划。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7-0137-01
卓越工程师体系是我国工程教育模式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是指通过卓越计划制定参与该工程学科教育计划,以培养出专业的人才,其中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是卓越工程师的核心任务,课程体系是指高校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进而达到大学生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以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中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分析对象,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内容改革的有效途径,为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课程体系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得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与日增多,为此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需要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和市场的发展,计算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基础知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及专业方向和专业前沿课模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实现了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提高。
1.2 计算机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不明确,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由于计算机专业开设时间晚、发展缓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标准,这就导致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不明确,部分高校随意课设课程,使得整体教学水平和效率较低。
其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教师拥有个人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就导致同一门课程学生所接受的教学重点也不同,出现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实践能力参差不齐。
最后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重复性,由于高校计算机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部分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重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1.3 计算机课程体系应具备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实现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建立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计算机能力为主要目标;突出课程的工程性;注重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性;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对原有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重组。
2 卓越工程师计算机教学方法该给分析
2.1 注重教学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传统的计算机专学科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缺乏调整和更新,知识要点中缺乏内在的联系系和相关性,使得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十分零散,缺乏系统性。知识点的全面性重点是指有效知识的选择,使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时要打破原有教学方法的束缚,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综合性及跨学科教学,避免教学内容过于重复化和单一化。
2.2 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统一
实践课程是计算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实践教学能够加强和巩固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教学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实践课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减少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增加实践课程教学比例;降低教師课堂影响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设置计算机实训课程项目,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紧密相连;加强和社会企业的合作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研发项目,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3 创新计算机能力教学途径
能力培养指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是学生主动参与计算机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自于对未知知识的兴趣和探索,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了和集中力,一方面运用问题式教学方法,即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可以是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或是与教师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问题探讨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发挥课外教学的积极作用,有效的运用校内计算机资源和企业项目实验计划,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进而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
3 结论
综上所述,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卓越工程师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高校对传统计算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改革,最终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教学体系,实现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
[2] 陈萌,陶咏梅.地方本科院校适应“卓越计划”的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研究,计算机教育,2012(10).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7-0137-01
卓越工程师体系是我国工程教育模式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是指通过卓越计划制定参与该工程学科教育计划,以培养出专业的人才,其中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是卓越工程师的核心任务,课程体系是指高校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进而达到大学生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以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中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分析对象,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内容改革的有效途径,为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课程体系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得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与日增多,为此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需要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和市场的发展,计算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基础知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及专业方向和专业前沿课模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实现了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提高。
1.2 计算机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不明确,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由于计算机专业开设时间晚、发展缓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标准,这就导致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不明确,部分高校随意课设课程,使得整体教学水平和效率较低。
其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教师拥有个人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就导致同一门课程学生所接受的教学重点也不同,出现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实践能力参差不齐。
最后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重复性,由于高校计算机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部分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重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1.3 计算机课程体系应具备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实现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建立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计算机能力为主要目标;突出课程的工程性;注重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性;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对原有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重组。
2 卓越工程师计算机教学方法该给分析
2.1 注重教学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传统的计算机专学科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缺乏调整和更新,知识要点中缺乏内在的联系系和相关性,使得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十分零散,缺乏系统性。知识点的全面性重点是指有效知识的选择,使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时要打破原有教学方法的束缚,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综合性及跨学科教学,避免教学内容过于重复化和单一化。
2.2 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统一
实践课程是计算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实践教学能够加强和巩固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教学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实践课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减少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增加实践课程教学比例;降低教師课堂影响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设置计算机实训课程项目,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紧密相连;加强和社会企业的合作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研发项目,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3 创新计算机能力教学途径
能力培养指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是学生主动参与计算机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自于对未知知识的兴趣和探索,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了和集中力,一方面运用问题式教学方法,即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可以是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或是与教师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问题探讨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发挥课外教学的积极作用,有效的运用校内计算机资源和企业项目实验计划,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进而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
3 结论
综上所述,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卓越工程师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高校对传统计算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改革,最终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教学体系,实现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
[2] 陈萌,陶咏梅.地方本科院校适应“卓越计划”的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研究,计算机教育,2012(10).